我國是世界上陸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共有14個鄰國,分別是:
北朝、俄羅斯、蒙古國、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我國14個陸上鄰國)
除此以外,我國還有8個海上鄰國,分別是:
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泰國
(我國海上鄰國)
由於鄰居特別多,一些糾紛在所難免,尤其是和印度、不丹兩國的邊界糾紛較為嚴重。
最近中國和印度在東部邊界地區再起衝突,印度違背雙方的達成的協定,擅自越過兩國實際控制線,對此我邊防部隊立即予以迎頭痛擊。
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國與大多數鄰國的陸地邊界都已劃清,陸地邊界總體還是比較安定的。
按照我國的地理劃分,我國與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都有接壤(在國內的教科書上,阿富汗是西亞國家,在此本文參照國內的地理劃分)。
我國與東南亞一共有三個陸地鄰國,分別是:緬甸、越南、寮國。這三個國家在歷史上與我國聯繫密切,本文按照由東向西的順序逐一介紹。
第一、越南
(越南地圖)
在東南亞地區,除了新加坡以外,越南是受我國影響最大的國家,也是除新加坡以外,東南亞唯一的漢字文化圈國家。
在五代十國之前,越南一直是中國領土,越南官方稱之為「北屬時期」。直到938年越南在白藤江之戰中擊敗南漢,越南才正式脫離中國的控制。
此後越南開始不斷向南北擴張,並且與我國歷代王朝都有過衝突。其中在明成祖時期,明政府曾短暫收復越南,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進行管理。
但是由於此時越南已經獨立了五個世紀,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識,因此反抗明朝統治的運動此起彼伏。最終到宣宗時期,明廷放棄了越南,雙方恢復宗藩關係。
入清之後越南向大清臣服,並於嘉慶時期申請將國號從安南改為「南越」,但」南越「為中國古代政權,於是嘉慶便將」南越「二字顛倒,改為」越南「,越南國號由此而來。
到晚清時期,清廷衰落,法國人將觸角深入越南。至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越南阮氏王朝名存實亡,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二戰後法國先後在越南南部扶植了保大皇帝,對抗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運動。後法國在奠邊府戰役中慘敗,被迫退出越南,越南南部地區被美國接手。
美國接手越南南部地區之後立即支持吳庭豔發動政變,廢除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國,史稱「南越」。緊接著南越和北越展開了長達20年的內戰,史稱「越戰」。
到1973年美國撤出南越,南越政權開始瓦解。1975年北越攻陷西貢,南越滅亡,越南完成統一。
客觀地講,以北越的實力是不可能趕跑美軍的。美軍之所以撤出越南,是因為東亞大國要求美軍不得越過北緯17°線,導致美國無法徹底剿滅北越。
而東亞大國又不斷地向北越輸送海量物資,幫助北越回血,使得北越可以屢敗屢戰,這才把美國耗走。
試想北越作為一個農業國,一點工業基礎都沒有,這樣的政權都能打敗美國,美國也不配叫帝國主義。
但是在趕跑美國之後,越南開始膨脹,開始謀求東南亞霸權,不僅強佔我國南海島礁,還入侵寮國和柬埔寨,甚至騷擾我國邊界,逼迫我國打響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
中越戰爭持續十年,到80年代末,越南終於放棄了圖霸東南亞的野心,開始全面發展經濟。這幾年越南的經濟增長迅速,被公認為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
時至今日越南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微妙,在名義上兩國兩黨是親密無間的同志,但實際上越南民間對中國一直抱有敵視態度。
第二、寮國
寮國是東南亞為一個的內陸國,面積23.6萬平方公裡,人口只有700萬,經濟發展落後,存在感也很低,甚至比東帝汶還要低。
寮國的歷史也算是比較久遠,在14世紀時建立了首個國家政權南掌國,在此之前的寮國一直受到柬埔寨人建立的真臘王國的控制。
南掌國國混得非常失敗,簡直是四處稱臣,到處磕頭,越南、暹羅、中國都是南掌的爸爸。甚至連日本都曾要求南掌朝貢,真是太失敗了。
近代寮國與越南一樣,也遭受到了法國的侵略,兩國同屬於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因此聯繫非常緊密,兩國先後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今天的寮國繼續維繫著與越南的超凡關係,其與中國的關係也不錯。當年湄公河慘案的主犯糯康就是在寮國落網的,然後被移交給了中國公安部門。
(糯康在寮國被捕之後,很快便被移交給中方)
第三、緬甸
緬甸也是東南亞的一個大國,資源比較豐富,戰略地位十分很重要。
(緬甸西南瀕臨印度洋,東北連結東亞大陸,戰略位置相當重要)
緬甸的歷史也很久遠,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到19世紀末,緬甸經歷了蒲甘、勃固、東籲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
在清朝時期,緬甸的貢榜王朝十分強大,曾與巔峰時期的清帝國爆發了清緬戰爭,可謂強盛一時。但是隨著西方列強的東擴,緬甸最終也免不了淪為殖民地。
1885年,緬甸被英國徹底徵服,後被納入英屬印度管轄,直到1948年緬甸才重獲獨立。
獨立後的緬甸很快陷入軍人獨裁局面,而其國內的少數民族也不滿緬人的大民族主義,紛紛割據自立,與緬甸中央武力對抗。
今天的緬甸依舊沒有徹底解決國內的民族問題,而緬甸與中國的關係也是若近若離,緬甸政府既需要中國,又提防中國,從本質上講,中緬的利益不算很一致。
(緬甸政府軍與緬北武裝的衝突經常波及我國,緬甸非常牴觸中國在緬北的投資與合作,緬甸軍方甚至曾向我國境內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