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時間以來,朝鮮核導試驗頻繁,美國則聯合韓國不斷在朝鮮半島周邊軍演。川普總統還時不時威脅對朝動武,金正恩則針鋒相對好似真的有能力將朝鮮的軍事力量投送到美國本土似的。雙方互相威脅,陷入死循環,半島局勢持續緊張。這一幕與公元7世紀中期朝鮮半島歷史驚人的相似,不同的是今天的主角是美國而當年則是日本。
彼時日本介入朝鮮半島內部戰爭以與中華爭雄,日本聯合半島西南部的百濟,而唐王朝支持半島東南部的新羅。後在白江口海戰中劉仁軌率領唐朝水師全殲日軍,日本被迫縮回本土。從此朝鮮半島整體上基本追隨掌握了東北地區的陸權國家,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緣格局。

至明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再次渡海入侵朝鮮。企圖以此為跳板徵服華夏,豪言護送天皇遷都北京,甚至於要進而遠徵印度。神宗皇帝派遣李如松、麻貴、鄧子龍等名將率明軍援朝抗倭,歷經平壤大捷、碧蹄館戰役、南平血戰、釜山攻防戰、露梁海戰等著名戰役將日軍逐出朝鮮半島。後來取代明政權的清王朝繼承了萬曆援朝抗倭戰爭勝利遺產,終結於1894甲午年。
1894年日本入侵朝鮮,甲午戰爭爆發,號稱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籤訂《馬關條約》,朝鮮半島被海權國家日本收入囊中,遼東半島也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以朝鮮為跳板侵佔中國東三省,並以此為根據地侵略中國腹地,狂言三個月滅亡中國。歷經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且得益於美蘇兩大強權對日本聯合碾壓,否則中國人現在的官方語言恐怕是日語而非漢語。正所謂唇亡齒寒,朝鮮半島被他國掌控後,中國東北丟失就僅僅是時間問題,而東北一失則中國全境淪陷就是必然趨勢。

基於同樣的地緣戰略考量和歷史教訓,共和國剛成立不久百廢待興,面對史達林捅的簍子,偉大領袖毛主席英明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開啟朝鮮半島超過半個世紀的穩定局面,更加鞏固了新生的共和國。

韓戰後,半島南北雙方保持著和平,與以往夾在中日兩國之間不同,朝鮮半島成為了中、日、俄三國的中間地帶。同時,域外國家美國基於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利用朝鮮同韓國之間的敵對狀態深度套牢首爾,涉足半島事務並保持強大影響力,對中、日、俄三方形成制衡。因此,華盛頓時不時傳出對朝鮮動武威脅,固然是為了實現半島無核化,也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策應了與中國有領土糾紛的印度以及日本,同時也牽制了正與歐洲關係緊張並與美國在中東角力的俄羅斯。
20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