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8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金蓮花廣場舉行隆重升旗儀式,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升旗儀式現場。本報記者 張 盼攝
數百名澳門市民和內地遊客前來觀禮。
在金蓮花廣場,遊人手舉國旗區旗拍照留影。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澳門基本法紀念館設在澳門綜藝館內,分為「一國兩制」的方針、憲法與澳門基本法等展區。2013年開館以來,超過24萬人次參觀了紀念館。圖為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師生在澳門基本法紀念館合影。本報記者 張 盼攝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12月20日晨隆重舉行升旗儀式,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沈蓓莉、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徐良才和政委孫文舉以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與澳門各界人士約700人一同觀禮。
國旗飄揚 蓮花綻放
12月20日清晨,薄霧還未散盡,澳門金蓮花廣場已迎來等候升旗儀式的觀眾。回歸二十載,小城再出發,這註定是個不尋常的日子。
來自澳門馬拉松推廣會的30名跑友,從澳門蓮峰體育場一路跑到金蓮花廣場,只為在8時前準時看到升旗儀式。「我們打算在今天跑12.20公裡,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今天早上我們6時45分集合,7時準時出發,看完升旗儀式將跑完剩下的7公裡,最後回到蓮峰體育場,為的是不忘初衷。」該會理事長黃先生說。
廣場四周、附近公園和街道、不遠處的天橋上,逐漸站滿觀禮的澳門市民和遊客。中外媒體記者架起「長槍短炮」,做好拍攝準備。眾人的目光聚焦在金蓮花廣場,在冬日的微風中靜靜等待。
伴著清脆的鼓聲,兩列由澳門治安警察局特警隊組成的護旗方陣,邁著整齊的步伐,分別護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進入廣場。升旗手將國旗、區旗分別掛上兩個旗杆。
8時整,澳門警察樂隊奏響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澳門培正中學100名中學生領唱下,全場觀禮人士面向旗杆肅立,齊聲唱起國歌。五星紅旗、五星蓮花綠旗在眾人的注視中冉冉上升,在晨風中獵獵飄揚。
升旗儀式結束後,觀禮群眾湧向金蓮花廣場,爭相與「盛世蓮花」雕塑合影。他們搖動手中的國旗和區旗,臉上綻放濃濃的笑意。來自雲南的張女士一行3人拿著一面小國旗,對著手機鏡頭自拍。「早上6時就起來了,專門為了來看這個升旗儀式。拿國旗是為了更有儀式感,紀念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這個特殊的節日。」她說。
澳門科技大學的3名內地大一學生,今早5時多就起身,專程從學校趕來。「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藉助大灣區的發展政策,我們趕上了好時候,所以選擇來澳門讀書。相信澳門的發展會越來越好,也祝願祖國更加繁榮富強。」張同學說。
人潮久久未散,歡聲笑語不斷。朝陽緩緩升起,穿透雲層閃耀萬道金光。廣場上金蓮映日,更加光彩奪目。
歌聲舞姿 綻放青春
「齊步——走!」12月20日早上8時,由澳門大學國旗儀仗隊、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國旗護衛隊共42人組成的隊列,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來——京浙澳大學生回歸紀念日聯合升旗儀式在澳門大學舉行,五星紅旗、澳門區旗同時升起,眾人齊聲高唱國歌。
飄揚的旗幟下,學子們在旗臺前同唱《七子之歌》《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他們揮舞起手中的國旗和區旗,唱出團結一心、熱愛祖國的心聲。
12月19日晚,參加升旗儀式的學子已在澳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的歌聲中初次相遇。在那場京浙澳大學生文藝晚會上,由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合唱隊帶來的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版《七子之歌》率先登場,青春洋溢又飽含溫情。
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工作組副組長韋江告訴記者,他們此行共35人,由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和清華大學學生國旗儀仗隊構成。「在飛機上,大家就已感受到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熱烈氣氛,報紙上都是關於慶祝活動的報導。落地進入市區後,我們在路上都會看到相關標語和橫幅。」
一曲《七子之歌》後,身著粉色中國舞服飾的澳門大學舞蹈隊帶來舞蹈《雨中花》,舞姿曼妙輕盈。「我們這次表演的是中國舞,希望能讓內地的大學生看到,我們澳門的孩子跳起中國傳統舞蹈,也具有獨特的風情。同時我們也希望他們喜歡我們美麗的校園,以後多來澳大,讀研究生或是交流。」領舞者何佩瑩說。
何佩瑩自幼學習中國舞,曾任澳門大學舞蹈隊隊長。參加演出時,她已是一名畢業生。「這次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活動意義非凡。我自己很喜歡舞蹈,但畢業以後就沒有機會去表演了。所以當老師問我有沒有時間參加演出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說。
寓教於樂 普法知法
1999年12月20日,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儀式在澳門綜藝館舉行。首任澳門特首與新政府成員一同宣誓就職,掀開澳門歷史嶄新一頁。此後,澳門基本法紀念館就設在綜藝館內。19日上午,這裡迎來了4批參觀隊伍,其中就包括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的師生。
彩色鉛筆填色畫、馬賽克拼圖、康樂棋遊戲、基本法成就互動問答……一入門,學生們興味盎然地直奔體驗區。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高二年級黎老師告訴記者,12月20日是法定假日,學校中學部6個年級在19日都出來參加紀念活動,分別去參觀不同的展覽。黎老師的學生在紀念館內傾聽導覽解說,體驗互動遊戲,都頗有收穫,玩得也很開心。
該校高一年級容老師教授語文,她對記者說,學校平時會教授澳門基本法相關內容,也會組織主題演講和徵文比賽,加深學生們對「一國兩制」和澳門基本法的認識,愛國愛澳教育這些年一直開展得很好。
「2013年開館以來,我們共迎來超過24萬人次的參觀者。紀念館為學校和機構團體等提供的專場導賞,年均超過100場次。」澳門市政署公民教育處陳紫鳳告訴記者,館內共設置七大展區,希望參觀者能藉此了解「一國兩制」、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等內容。去年紀念館重新裝修,風格看上去活潑鮮豔,吸引了更多的學生群體來此參觀遊覽。
陳紫鳳說,紀念館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人前來參觀。「長者看到老照片會很有感觸,跟我們分享以前的澳門是什麼樣子,幼兒園小朋友來這裡會興奮地玩遊戲,在這過程中學到知識。館內還定期設置親子工作坊,吸引家長和孩子親身體驗。」
記者在館內採訪時,正遇見一位長者為學生們悉心導覽。「無論在職的年輕人,還是退休的老師和警察等,都會自願來做導覽義工。我們每年也會給導覽員進行培訓,比如帶他們去內地的博物館參觀交流。」陳紫鳳介紹說。
愛國愛澳 深情詠懷
「一條大河波浪寬——新中國七十年民間記憶展」同樣設在澳門綜藝館,展期從12月16日持續至31日。截至19日記者採訪時,澳門社會各界已有近4000人預約參觀。協辦展覽的中華民族團結促進會會長黃永謙忙前忙後,還時時提醒結束參觀的人,出口處有一份精美的磁力中國拼圖相贈。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改革開放國盛民豐、共築新時代中國夢——展覽分為三個單元,600多張歷史照片、300多件實物展品,參觀者如同步入時光隧道,在觸動成長記憶的實物和影像中收穫共鳴。報導1987年《中葡聯合聲明》草籤儀式的《澳門日報》號外、憲法和澳門基本法印刷品、1999年慶祝澳門回歸祖國紀念品……黃永謙告訴記者,其中一些珍貴展品來自澳門朋友的收藏。
黃永謙說,希望利用新媒體、VR技術、直播等多種形式,把展會信息傳播到社會不同層面,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獻上祝福。「有小學生昨天參觀完走過來問我,是不是有中國地圖贈送?」黃永謙頗受感動,「我們不能奢望小孩子通過一次展覽就學到多麼豐富的東西,只是希望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熱愛祖國的種子。」
中國工商銀行(澳門)40餘人19日下午入館參觀。工銀澳門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黃敏賢對記者說,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工銀澳門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參觀駐澳部隊軍營、舉辦「愛國愛澳愛行」籃球賽和「十全十美」員工千人運動會等。
澳門民眾建澳聯盟(簡稱「民建聯」)近日也連辦多場慶祝活動,「發現澳門別樣之美」手機攝影比賽、民眾共賀回歸祖國20周年嘉年華等名列其中。民建聯常務理事吳超偉告訴記者,一年中,他參與組織的相關活動有20多個。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希望以青年的身份,向社會各界傳遞愛國愛澳的情懷,「祖國好,澳門必定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本報澳門12月20日電 記者 張盼 何欣禹 馮學知)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12月21日 第 06 版)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特別報導:
澳門站上新起點
祖國好,澳門必定越來越好!
讓愛國愛澳精神薪火相傳
澳門,我們的朋友圈都是你
責編:張振、劉素素
31686025,.【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特別報導】祖國好,澳門必定越來越好!,.2019-12-21 04:16:55,.204343,.張振、劉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