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奶茶店茶基地
什麼是CTC紅茶
切碎-撕裂-捲曲紅茶(Crush Tear Curl 簡稱CTC)
紅茶根據茶葉的在茶樹上的部位和完成後茶葉的形狀分為不同規格,其中CTC是其中的一種。
CTC茶多用於港式絲滑奶茶,分幼茶,粗茶。根據不同的碎茶特性按比例拼配而成。茶底需調色,調茶味,調口感,調香。一個師傅必須要懂茶的特徵通過單品茶記憶性調配,(當然也可以買已拼配好的,只能說不能稱為招牌,招牌是獨特和諧的口味,茶香悠長,茶味回味持續時間長),再通過衝,煮,衝等拉茶手法,火候控制,火苗受熱分布,時間控制,輔助材料(控制茶不成堆,增加空隙度,讓茶更清香,不然茶會有燜味,易造成打嗝或胃部不適,即雜味要揮發掉,從而保留茶的有效香氣和香味。)百度上有無數做法和教程,沒有正宗的師傅教都是皮毛,手法也極其重要。這裡我也只能把這些潛在的問題簡單說一下。
擴展資料:
紅茶四大品種
1.祁門紅茶-中國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是中國傳統功夫紅茶的珍品,為歷史名茶,出產於19世紀後期,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譽。
祁門紅茶依其品質高低分為1~7級,主要產於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臺,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主要出口英國,荷蘭,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事禮茶。
2.大吉嶺紅茶-印度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大吉嶺紅茶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為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大吉嶺紅茶擁有高昂的身份,三四月的一號茶多為青綠色的OP,二號茶為金黃顯露的FOP。
其湯色橙黃,氣味芬芳高雅,上品大吉嶺紅茶尤其帶有葡萄香,口感細緻柔和,適合春秋季飲用,也適合做成奶茶,冰茶及各種花式茶。其工藝是當時正山小種的工藝者帶過去,並加以改造形成的。
3.烏巴-斯裡蘭卡
錫蘭高地紅茶以烏沃茶最著名,產於斯裡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斯裡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常年雲霧瀰漫,由於冬季吹送的東北季風帶來較多的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園生產,所以以7~9月所獲得的茶品質最優。
西側則因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風送雨的影響,所產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以1~3月收穫的最佳。
4.阿薩姆紅茶-印度
阿薩姆紅茶,產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
以6-7月採摘的品質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阿薩姆紅茶,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
港式奶茶通用錫蘭紅茶和立頓黃罐(用量少,湯色靚,香味正,澀味重)。當然也有商家用大陸紅茶充當錫蘭紅茶用。像後兩種則用於臺式奶茶做法,奶茶店現在則很少或幾乎不用,因為喜歡這些口味的不多,而又是通貨。
我們今天的奶茶店和鮮果茶店基本採用臺式做法,口味清淡。港式奶茶店是少之又少的,因為口味濃烈,不適合內地口味,所以不能發揮光大。
臺式做法花式多,採用茶的種類不單一,有純紅茶,麥香紅茶,決明子紅茶(也叫咖啡紅茶),茉香綠茶,烏龍茶等,也就是口味正的,本味的茶。包括了全發酵茶,半發酵茶,青茶。
過去信息相對不平衡,知識量也不足。而現在什麼都透明了,商業化更進步了,奶茶店也隨之國產紅茶一一派上用場了,原味奶茶也用正山小種了,正山小種出自何處我想百度就好了。為了這塊蛋糕福建乃至各地茶商都會去一些茶葉產區定製,需要規格產地各不同,價格也上中下,運回集中營再銷往各地。這樣導致奶茶店口味把控難,其實不必擔憂,專供茶會在這塊做到位,為什麼會有燒口或燒胃的感覺,不多說。好茶不便宜。正點茶也有繁瑣工藝,現在人工不便宜,肥料也不便宜,4斤鮮茶得1斤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