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暴徒深夜狂砸巴士 香港警察狂追數百米緝兇

2021-01-12 中國網

昨日(11日)晚,香港多起巴士遭暴徒惡意破壞。香港警方表現勇毅,在行動中拘捕2男1女,一名香港警察在行動中受傷。

據香港「橙新聞」報導,昨日(11日)晚上9時許,在香港旺角亞皆老街與彌敦道交界,有三輛巴士亮起死火燈,在附近巡邏的香港防暴警察遂上前調查,發現一名男子正在按動巴士的緊急掣,於是將他截查,該名男子反抗後逃離,香港警察狂追數百米,在亞皆老街65號對開出將其制服,行動中一名香港警察受傷。

香港警察在該名男子身上,檢獲一對手套和一把鐵銼。因涉嫌藏有工具可作非法用途以及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該名16歲麥姓少年被香港警方拘捕,案件交由香港旺角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香港警方表示,除該起事件外,還有至少兩輛巴士被暴徒按動緊急掣,隨後,黑衣暴徒還用硬物打破車身玻璃,對巴士進行大肆破壞。被破壞的巴士出現裂紋,不得不暫停服務,停泊在路中心,香港防暴警及多輛警車在場戒備。

11日晚11時許,香港油麻地分區特遣隊也接獲線報,提前在油麻地彌敦道與窩打老道交界設伏,期間發現一名15歲劉姓少女和三名黑衣男子截停一輛沿彌敦道往旺角方向行駛的巴士,作案方式與在旺角抓獲的暴徒如出一轍,先是按動緊急死火掣,再拿硬物錘擊車窗。

報導稱,涉事四名男女逃走時,劉姓女子因意外跌倒受傷被香港警方拘捕,一名29歲陳姓男子挑釁警方,用手阻礙香港警方執法,被警方使用胡椒噴劑制服並拘捕,案件隨後交由香港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香港警方表示,對暴徒破壞巴士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將全力展開追捕,也歡迎香港市民提供可靠線索,早日將其他暴徒緝捕歸案。

相關焦點

  • 香港律師遭暴徒當街圍毆頭破血流,梁振英懸賞30萬緝兇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攬炒(同歸於盡)派」在港島發起非法集會,一眾黑暴分子以打砸燒恐嚇市民,執業律師陳子遷慘遭多名黑衣暴徒以雨傘、路牌及拳腳狂毆,頸部大動脈險些被刺穿。有網民發起全城緝兇,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更是懸賞30萬港元緝拿暴徒。
  • 香港市民再"出招":制止不法行為 讓黑衣暴徒無所遁形!
    海外網12月17日電近日,又有香港市民在網上發起「守護香港」舉報活動,呼籲所有香港市民行動起來,就自己掌握的線索對黑衣暴徒的惡行發起舉報,曝光他們的身份,制止不法行為,讓所有的黑衣暴徒無所遁形。
  •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黑衣暴徒不是香港青年的代表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黑衣暴徒不是香港青年的代表金羊網  作者:羊城晚報特派香港報導組  2019-12-23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在
  • 駐港公署特派員:"黑衣暴徒"不是香港青年的代表
    (原標題:駐港公署特派員:黑衣暴徒不是香港青年的代表) 中新網12
  • 香港市民悼念被暴徒擊亡清潔工,現場有人高喊:我們是中國人
    香港市民公祭被暴徒擊亡老者。公祭現場,牆上貼著「沉冤待雪」「羅伯伯千古」等紙牌,新界各區市民代表分批獻花,鞠躬致哀。此刻,不少人都流下悲憤的淚水,紛紛譴責暴徒罔顧人命、喪心病狂,用磚頭攻擊一名七旬老翁。「羅伯伯一路走好!」一位老者帶領眾人拜祭死者。他聲音沙啞地含淚說道:「死者安息,生者堅強。
  • 外交部駐港公署謝鋒特派員:黑衣暴徒不是香港青年的代表
    海外網12月23日電 據外交部駐港公署網站消息,2019年12月23日,謝鋒特派員在「首批由國家推送的香港特區青年赴聯合國任職發布儀式」上致辭。謝鋒說,半年多來的修例風波將香港推到回歸以來最危急的境地。一些青年人迷失街頭、違法施暴。瘋狂打砸者有之,肆意縱火者有之,暴力襲警者有之,殘害市民者有之,焚燒玷汙國旗者有之,揮舞外國國旗者有之,乞求外國幹預者有之,這些亂象讓我們感到義憤和痛心。謝鋒說,我始終堅信,黑衣暴徒只是一小撮,他們不是香港青年的代表。
  • 駐港公署特派員:黑衣暴徒不是香港青年的代表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外交部駐港公署網站消息,12月23日,謝鋒特派員在「首批由國家推送的香港特區青年赴聯合國任職發布儀式」上致辭。謝鋒表示,黑衣暴徒不是香港青年的代表;愛國是人類共同堅守的主流價值觀,一個不熱愛自己國家的人,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 路上一片狼藉,元朗街坊持磚怒追暴徒
    (觀察者網訊) 亂港暴徒11月13日再度發起所謂「三罷」,破壞香港各區交通設施,阻礙市民上班上學。在元朗,面對搗亂的暴徒和一片狼藉的街道,市民怒了。 據大公文匯全媒體報導,13日早在元朗,因為鐵路被破壞或道路被放置雜物,西鐵線、輕鐵及巴士等大部份交通工具被迫停駛,使不少巿民上班受阻。 有網民爆料稱,元朗現場有黑衣人公然破壞輕鐵站,引發廣大街坊不滿,紛紛指責驅趕,更有市民撿起地上磚塊扔向黑衣人,還有市民自發清理道路。
  • 香港一男警員遭3名黑衣人斬數刀 部分傷口見骨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30日晚,香港葵湧警署外發生伏擊警員血案。一名男警員下班後離開警署,在警署對面的港鐵葵芳站入口,突然遭3名黑衣刀手伏擊。警員至少身中3刀,部分傷口見骨,兇徒得手後逃走,警方正追緝刀手及犯案動機。香港警方封鎖現場調查。
  • 香港「修例風波」一年,回看暴徒亂港「十宗罪」
    大樓正門的玻璃牆及外牆,還被暴徒用紅漆噴塗上侮辱性字句。▌打砸中資 破壞商業秩序香港中資商鋪被暴徒打砸去年10月後,中資銀行成為暴徒的針對目標。多間分行被破壞,大量ATM機「癱瘓」,暴徒還美其名為「裝修」。
  • 香港暴徒今日再滋事,港警當場制服數人
    海外網12月25日電香港暴亂持續半年未遏止,12月25日下午,再有亂港分子發起所謂「聖誕變裝遊行」,多區商場有黑衣人聚集,警察當場制服數人。  據香港「橙新聞」25日報導,今日(25日)下午3時後,大批黑衣人在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內中庭位置聚集,並高叫口號。下午約5時半,便衣警員制服一人將其按在地上,引起現場聚集人士不滿,有人朝便衣警員方向投擲物品,便衣警員遂舉起警棍戒備,其後有多人被捕,數十名防暴警察進入商場增援。
  • 香港警方:暴徒攻擊對象已轉移至普通市民
    香港警方:暴徒攻擊對象已轉移至普通市民 2019-09-17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香港各界強烈譴責將國旗扔海中暴徒:是可忍孰不可忍!
    (環球時報記者陳青青/攝)新華社香港8月3日電(記者劉歡 蘇曉 張雅詩)3日下午,香港一些極端激進分子將國旗拆下扔入海中,這一惡劣行徑引發香港社會各界極大憤慨。香港各界人士和社會團體持續發表聲明和講話,強烈譴責這種踐踏國家尊嚴和民族感情、衝擊「一國兩制」原則底線的行為,要求特區政府將暴徒繩之以法,維護「一國兩制」,維護國家尊嚴。
  • 香港暴徒做了什麼?扔磚致人腦幹死亡 疑似孕婦遭毆打
    中新網11月14日電 綜合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縱暴派」議員及暴徒連日來發起所謂「三罷」。13日,黑衣暴徒不但罔顧駕駛者安全在天橋上扔雜物堵塞主要交通幹道、大肆破壞及焚燒港鐵設施、店鋪等,更扔磚襲擊市民,致一名清潔工腦幹死亡,一名疑似孕婦也被撲倒毆打。
  • 香港暴徒拆了元朗地鐵站 然後乘坐港鐵免費列車揚長而去
    香港激進暴徒再次鬧事! 8月21日晚,大批「黑衣人」在香港西鐵元朗站與警方對峙。 據《文匯報》稱,鬧事者近2000名。 警方行動高度克制,共拘2人。 期間,暴徒佔據西鐵元朗站大堂,以各種方式不斷挑釁警方。
  • 日本遊客路過拍個照,卻被香港暴徒揪住一頓暴打……
    現場交通癱瘓,巴士無法前行。受傷日本遊客(圖源:香港《星島日報》)一名日本遊客在路過時拍照,被誤認為是內地人遭到暴徒「私了」,致頭部受傷流血。隨後現場有穿反光衣的急救人員為他治理傷勢。急救人員為該日本遊客治理傷勢。
  • 香港暴徒圍毆「武漢」男子
    (觀察者網訊)大年初二晚上,黑衣暴徒再度現身香港街頭,在旺角一帶肆意破壞。期間更出現令人髮指一幕,至少三名內地人被暴徒圍毆「私了」。港媒報導稱,現場掉落的身份證顯示,其中一名男子的住址為武漢市。據香港「東網」報導,1月26日晚,一夥暴徒在旺角一帶聚集,一批防暴警察在亞皆老街及彌敦道戒備。當晚9點後,砵蘭街近朗豪坊對面發生「私了」事件,一名37歲的金姓內地男子疑因拍攝暴徒照片,與在場人士爭吵後,被其中一名黑衣暴徒搶走手機,並遭圍毆。同行的24歲郭姓內地男子及29歲張姓內地女子,也遭黑衣暴徒圍毆。
  • 「我們不是暴徒啊,為何有內地同胞攻擊我們?」
    這些黑衣暴徒簡直畜生不如。打砸搶燒,妥妥的恐怖主義行為。忽然有個聲音問,為什麼黑衣暴徒又燒又砸,卻沒有香港人站出來?於是又有個聲音回答: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香港人表示理解啊!那些在半夜、在凌晨、在大家熟睡時去各個地方撕掉標語的香港市民,不是「李姐」。那些搬開黑衣暴徒設置的障礙物的香港市民,不是「李姐」。那些帶著孩子去修補被破壞的大街小巷的香港市民,不是「李姐」。
  • 乘夜色,黑衣暴徒竟用鐳射槍照射駐港部隊總部
    此外,部分黑衣人乘著夜色,用鐳射槍向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和香港特區政府總部照射挑釁,在警方嚴正警告下散去。記者注意到,昨日的集會和非法遊行,沒有如過去一般出現大規模暴力衝擊。在警方「蛇打七寸」、雷霆出擊之下,暴徒損兵折將,力量已經大幅削弱。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昨天下午3時許,大批黑衣人舉行非法遊行,佔據軒尼詩道、告士打道、高士威道向中上環方向緩慢推進。
  • 香港理大校園內衛生惡劣 暴徒打「悲情牌」企圖脫困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警方圍捕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黑衣暴徒行動21日踏入第5天。警方繼續以和平及人道的態度,協調社會各界勸說及接走未成年者。迄今,理大僅剩數十人仍抱有逃避刑責的幻想自困校園,但同時抱怨物資短缺、衛生環境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