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

2020-12-1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

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達到5000億元

「2019年,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位居全國前列,佔GDP比重超40%。」在日前召開的第十六屆南京軟博會2020年江蘇數字經濟高峰論壇上,江蘇省亮出了一份數字經濟發展的成績單。

論壇上發布的《2020江蘇省大數據產業地圖》顯示,江蘇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北京。2019年,江蘇創建省級大數據產業園4家,累計達到9家,培育兩家工業大數據應用示範區、4家區域大數據開放共享與應用試驗區,江蘇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總體達到5000億元,從2017年到2019年連續三年增速始終在30%左右,已形成包括大數據企業、產業載體、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等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從產業基礎設施分布情況來看,數據中心基礎架構超60%分布在南京、無錫和蘇州3市。

據悉,未來江蘇將著力打造數字基礎設施一流,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生態體系完善,融合應用成效顯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形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數字產業發展引領區、產業數位化轉型示範區、數位技術應用先導區以及數字經濟制度創新策源地。

論壇上,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慄蔚表示,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據基座」,在數位化轉型中用到的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5G等新技術,可以促進整個企業的技術、業務、人才、資本的優化配置,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生產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表示,要從厚培數字經濟土壤入手,強化數字經濟生態的挖掘。數字經濟的土壤不是新基建本身,是各行各業的體驗。我們要鼓勵大家挖掘體驗、創造體驗,然後用數字新技術去實現。比如生活中的手機導航有延遲、用戶在路口容易走錯,但通過AR技術,即可實現虛擬路面和現實路面的疊加,用戶就不會走錯。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結合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和中國「智造」面臨的「缺芯」困境,重點關注開源晶片的開發與應用趨勢,他表示,開源晶片設計有望將晶片設計門檻大大降低,3至5人的小團隊在3至4個月內,只需幾萬元便能研製出一款有市場競爭力的晶片,從而促進晶片產業繁榮發展,更好地支持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達到5000億元

「2019年,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位居全國前列,佔GDP比重超40%。」在日前召開的第十六屆南京軟博會2020年江蘇數字經濟高峰論壇上,江蘇省亮出了一份數字經濟發展的成績單。

論壇上發布的《2020江蘇省大數據產業地圖》顯示,江蘇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北京。2019年,江蘇創建省級大數據產業園4家,累計達到9家,培育兩家工業大數據應用示範區、4家區域大數據開放共享與應用試驗區,江蘇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總體達到5000億元,從2017年到2019年連續三年增速始終在30%左右,已形成包括大數據企業、產業載體、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等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從產業基礎設施分布情況來看,數據中心基礎架構超60%分布在南京、無錫和蘇州3市。

據悉,未來江蘇將著力打造數字基礎設施一流,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生態體系完善,融合應用成效顯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形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數字產業發展引領區、產業數位化轉型示範區、數位技術應用先導區以及數字經濟制度創新策源地。

論壇上,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慄蔚表示,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據基座」,在數位化轉型中用到的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5G等新技術,可以促進整個企業的技術、業務、人才、資本的優化配置,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生產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表示,要從厚培數字經濟土壤入手,強化數字經濟生態的挖掘。數字經濟的土壤不是新基建本身,是各行各業的體驗。我們要鼓勵大家挖掘體驗、創造體驗,然後用數字新技術去實現。比如生活中的手機導航有延遲、用戶在路口容易走錯,但通過AR技術,即可實現虛擬路面和現實路面的疊加,用戶就不會走錯。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結合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和中國「智造」面臨的「缺芯」困境,重點關注開源晶片的開發與應用趨勢,他表示,開源晶片設計有望將晶片設計門檻大大降低,3至5人的小團隊在3至4個月內,只需幾萬元便能研製出一款有市場競爭力的晶片,從而促進晶片產業繁榮發展,更好地支持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數字江蘇」如何打牢「數據基座」
    日前在南京舉辦的2020年江蘇數字經濟高峰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不約而同地將發言核心留給了大數據。數據作為比肩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的「第五要素」,在數字經濟時代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玩轉」數字經濟,大數據是「基本盤」。必須更加重視數據的價值,全面激活數據應用,成為各界共識。
  • 北京經濟規模4年擴大1萬億元
    林恩全介紹,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016年-2019年年均增長6.6%,從2015年的2.5萬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3.5萬億元,增加了1萬億元。 「預計『十三五』期末地區生產總值將超過3.6萬億元,人均GDP達2.4萬美元左右、較2015年提高0.6萬美元,保持全國領先。」林恩全說。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指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6.2%,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20年5月底,中國光纖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光纖用戶佔比達93.1%,位居世界第一。
  • 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35.8萬億,佔GDP比重36.2%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3日電 據「中國信通院」微信號消息,3日,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 (2020年)》 (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佔比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 佔GDP比重超三分之一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指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6.2%,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20年5月底,中國光纖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光纖用戶佔比達93.1%,位居世界第一。
  • 北京經濟規模4年擴大1萬億元 預計「十三五」末GDP超3.6萬億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 於立霄)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恩全12日介紹說,「十三五」期間,北京經濟規模擴大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僅用了4年時間,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資料圖:民眾在超市採購物品。
  • 中國信登:2020年末服務信託初始募集規模超4萬億元
    1月8日,記者從中國信登處獲悉,2020年度,信託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近半數信託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經濟,為促進疫後經濟復甦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20年末,全行業服務信託累計存續的初始募集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其中資產證券化產品在所有以服務信託為主要內涵的特色業務產品規模中的佔比到年末已漲至近五成,由此充分體現出信託機制在帳戶管理、財產獨立、風險隔離等方面的制度優勢和蓬勃生命力。
  • 養老產業投資窗口期開啟,超20萬億元市場規模,4大創業方向
    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到2030年有望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未來的10~15年將是養老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加速來臨,養老產業投資窗口開啟。在這個未來超20萬億元規模的市場,主要有4大創業方向。
  • 報告: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 佔GDP比重達36.2%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新華社杭州11月23日電(記者高亢、許舜達)《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23日在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5.2萬億!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5.2萬億!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排名全球第二2020/10/18 16:09:3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在近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通信展主論壇、數字經濟領導者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介紹了2019年世界數字經濟發展的5大顯著特徵。
  • 中國移動:預計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65萬億
    楊傑稱,到2025年,預計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從2019年的35.8萬億增長至65萬億,中國信息服務業經濟規模預計從2019年的9.7萬億增至20.4億。  當前,以5G、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基建按下「快進鍵」,中國移動的網絡規模邁上新臺階。
  • 鯤鵬+昇騰為江蘇數字經濟蓄力賦能,於變局中開新局
    原標題:鯤鵬+昇騰為江蘇數字經濟蓄力賦能,於變局中開新局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13座地級市全部躋身經濟百強的省份,江蘇省經濟活躍程度之高有目共睹。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培育出更充沛的經濟增長動能呢?江蘇省很早就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數字經濟。
  • 220家銀行總資產規模「全掃描」:合計總資產規模達193.57萬億元...
    據零壹財經統計結果顯示,從2019年已經披露年報數據的220家銀行總資產數據來看,220家銀行合計總資產規模為193.57萬億元,同比增幅為8.92%。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正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時間點,經濟增長不再是過度依靠信貸規模擴張,而是更多強調經濟結構的優化,金融體系的未來將是直接融資佔比逐步提高的未來,這方面銀行的資管業務大有可為。」
  • 專家預計今年新增地方專項債 規模達3萬至4萬億元
    專家預計,今年新增地方專項債規模達3萬億元至4萬億元左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今年面對疫情衝擊,地方專項債發行和使用的速度都在加快,以穩投資、穩經濟。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全國發行地方債規模達15291.97億元。
  • 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排名全球第二,達5.2萬億
    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排名全球第二,達5.2萬億2020-10-15 15:55出處/作者:C114中國通信網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她表示,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5.2萬億,在在全球47個經濟體中位居第二。   縱觀2019年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情況,規模大是其首要特徵。
  • 鯤鵬展翅,昇騰萬裡,新計算助力江蘇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近年來,數字經濟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已成為各地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抉擇。江蘇作為中國的經濟強省和工業大省,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連續多年引領全國數字產業化發展。最新數據顯示,江蘇上「雲」企業超過22萬家,物聯網業務收入佔全國「半壁江山」,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佔全省GDP比重超過40%。
  • 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版圖分析:貴州/福建數字經濟增長領跑全國
    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已提升到36.2%,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從全國不同區域來看:數字經濟在中國區域版圖上展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
  • 市場規模將超4萬億元 超高清視頻市場迎重磅利好
    完善4K/8K超高清視頻技術標準體系,推進5G高新視頻落地應用,推出高新視頻新產品和新應用。5G建設的加速推進為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華西證券表示,5G傳輸速率達1Gbps,具有超高網速、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特點,為超高清視頻六個維度的畫質傳輸提供網速保障,保證了超高清視頻在傳輸過程中的低延時和畫質的高度還原。
  • 四川、浙江、江西、福建等多省一季度數字經濟實現超高速增長
    四川:2020年一季度四川經濟形勢發布會上,省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曾俊林介紹,數字經濟更實現超20%的高速增長。 江西:明確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26%以上,日前,江西省政府出臺《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部署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八大行動,明確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26%以上,達到1.5萬億元以上,建成4萬個5G基站,省際出口帶寬達到32000 Gpbs,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2300萬個。
  • 廣東11萬億,江蘇破10萬億,已經超過世界上90%國家的經濟體量
    02江蘇:第二個10萬億大省江蘇將成為繼廣東之後的第二個10萬億省份。日前,江蘇省有關會議透露,2020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將歷史性地跨上10萬億元的臺階,有力支撐我國經濟率先恢復正增長。這一成績並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