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縣有一座風光秀麗的六鰲半島,這裡不僅擁有「翡翠灣」「抽象畫廊」等得天獨厚的觀光美景,更擁有連片的沙田,在溼鹹海風的吹拂下,這片疏鬆的沙地土壤裡常年生長著漳浦久負盛名的地標產品——六鰲地瓜。
近年來,藉助迅猛發展的電商平臺,六鰲地瓜品牌價值不斷被發掘,變身為「網紅」美食,暢銷網售平臺。據統計,該單品僅阿里巴巴平臺年銷售就達4000萬元,還遠銷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地。
稱重、裝箱、打包……這些六鰲地瓜即將飛往各地。
年產量超42000噸
「地瓜盛宴」讓遊客流連忘返
六鰲半島地處閩東南沿海,三面環海,其廣闊優質的海沙地吸收了海水的天然鹽分。據當地農戶介紹,每年在開春時節,就要挑選品質佳的地瓜種苗進行種植,經過100天左右的施肥、澆灌和打理,第一季「六鰲地瓜」便可採摘了。7、8兩個月是地瓜的盛產期,收成之後農戶又緊接著種植第三季,於10、11月再次採收,如此循環往復,一年有2至3季的地瓜可收成。現如今整個六鰲鎮地瓜年產量超42000噸。
六鰲地瓜因其粉糯可口、甜中帶鹹的獨特口感而深受遊客的喜愛。據當地農戶介紹,六鰲地瓜之所以風味出眾,一方面是由於鬆軟細膩的海沙田富含各種礦物質;另一方面則因為當地日照時間長,而海邊的早晚溫差較大,這樣的氣候條件極有利於地瓜糖分的分解。因此,當地產出的地瓜大多個頭適中,都在0.15千克到0.6千克之間,而且品相極好。用清水將地瓜煮熟之後,趁熱掰開來,美美吃上一口,那滿嘴的甜香氣令人難忘。
聰明的當地人還讓六鰲地瓜與旅遊產業「結親」,把地瓜做成了各種美食招待客人,不僅有尋常的地瓜幹、地瓜餅、地瓜粥、烤地瓜、油炸薯條等,節假日還會製作地瓜粉蠔仔煎、糖醋紅薯、奶香紅薯球、紅薯粉圓等小吃,做法多樣、物美價廉,深受遊客喜愛。不少遊客在盡情享受海灣風光的同時,會慕名前來品嘗當地的「地瓜宴」,再體驗一回採摘地瓜的樂趣,走時還不忘帶上大箱小箱的精裝「六鰲地瓜」。
變身「網紅」美食
在阿里巴巴平臺年銷4000萬元
六鰲地瓜不止在線下受到食客們的青睞,在線上更成了番薯界的「網紅」產品。許多村民紛紛加入「六鰲地瓜」線上運營銷售隊伍。據市商務局介紹,現如今,漳浦六鰲地瓜僅阿里巴巴平臺年銷售就達4000萬元,更遠銷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地。
「藉助各種網絡平臺,我們公司每月批發銷售的六鰲地瓜最多時,月營業額超過200萬元。」85後蔡少強是土生土長的六鰲人,用他的話說,幾年前他還是一名「泥腿子」,後來發現了六鰲地瓜的商機,他與幾位合伙人創辦了漳州憫農閩味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得益於六鰲地瓜的網絡暢銷,他掙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記者在網售平臺上輸入關鍵字「六鰲地瓜」,共搜索出上百頁的相關產品,其中大部分網店的發貨地址是漳州。有的店鋪六鰲地瓜單品月銷量達到上萬份。記者瀏覽買家評價看到,大多數買家對六鰲地瓜的口感給出好評,有買家寫道:「又香又甜、軟糯鮮香,煮著吃、蒸著吃、烤著吃都是極好的!」「打開還有沙土的氣息,應該是現挖的,鬆軟可口,很好吃,會繼續回購。」
打造農村電商物流體系
打通農特產品進城通道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經濟建設中形成的一個共識。而在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的實踐中,農村電商物流體系就是致富之「路」。
在起初的一段時間裡,由於鄉村物流體系不暢,漳浦當地網商在對外銷售該農產品時,遭遇物流成本高、耗時長、用戶體驗差的瓶頸,難以形成規模化銷售。
2015年底,漳浦縣被列入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經過兩年多的規劃建設,初步完善了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打造了一條縣域農村電子商務生態鏈,打通網貨下鄉、農品進城通道。六鰲地瓜等農產品也由此在這一波物流體系發展中乘勢而起,成為漳浦農村電商的一抹亮色。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1-7月,漳浦縣快件273.07萬件,增長28.25%,快件總量居福建省17個國家農村電商示範縣第二名,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5.75億元,增長9%。
目前,漳浦縣建成投用電商服務中心、縣級物流中心、供應鏈倉儲中心、21個鎮級物流分倉和201個村級服務站,搭建了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實現5個貧困村全覆蓋,並策劃開展了以六鰲地瓜、赤嶺畲鄉蜜柚、湖西芭樂、黃金百香果等為主的34個系列農特產品單品網上營銷項目,經過策劃推廣的農特產品網上銷售額同比增長近50%。
相關連結>>>
如何分辨真假六鰲地瓜?
六鰲地瓜成了「網紅」美食,一方面給當地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但另一方面,煩惱也隨之而來。近幾年,有些品相不好、質量欠佳、口味明顯不同的地瓜冒充漳浦的地標產品——六鰲地瓜,導致一些消費者遭受矇騙,也侵害了六鰲地瓜的品牌形象。
當地種植專業大戶王文瑋介紹:「六鰲地瓜以其特有的生長環境而成名,它和別的地瓜最明顯的區別在於,蒸熟的六鰲地瓜皮會自然裂開,顯露紅紅的肉。同時,吃起來甜中帶點鹹味,這是海邊獨有的風味,是其他地瓜不可比擬的。」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對比,就能夠辨認出來。
-本報記者陳鈴清通訊員洪錦城黃喆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