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第三個最不親」,有道理嗎?
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了解過俗語,其實在我國農村裡面是有很多的俗語存在的。而且這些俗語所反應的社會現象也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農村人沒有文化,覺得農村非常落後,但是事實上,農村人的智慧也是不可估量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有三不親,分別是姨夫,姑父,但是最不親的還是第三個。那麼你知道是哪一個那?有道理嗎?
其實對於中國人來說,友好往來是非常重要的,親戚之間的感情也是大家非常看重的。特別是對於農村人來說,親情是非常關鍵的。農村人喜歡熱鬧,經常會走訪親戚朋友,所以在農村,一般隔壁鄰居或者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都是比較好的。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會有一些不是特別親密的親戚的。
其實這也是比較好理解的事情,因為一個家族裡面,大家的親戚是非常多的,而且在早期,本就是家家戶戶人就多,所以有些人的兄弟姐妹都有好幾個,不像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那麼,這麼多親戚裡面,在日常交往之中,肯定就會漸漸的分別出來哪些人是值得信賴,可以來往的,哪些人是交往過程中變得不再親密的。
畢竟親戚之間的關係也是有遠近之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和姨夫和姑父不怎麼親密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因為姨夫和姑父這兩種親情關係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因為中間有一個溝通的橋梁才會成為親戚的。實際上,他們和我們是沒有一絲的血緣關係,如果不是因為姑姑和阿姨兩者的原因,實際上也就是陌生人一樣的存在。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姨夫和姑父不親了。
那麼除了這兩個以外,第三個最不親的到底是哪個親戚呢?不瞞大家,其實就是我們的舅媽。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因為舅媽本身就是嫁過來的,那么舅媽家裡也是有自己的親戚的,而且人總是為自己家裡著想的,所以在舅媽心裏面,最親近的人還是娘家人。加上因為舅媽又是女人的關係,說句不好聽的,女人多少都會小心眼一點。所以相處起來也是比較辛苦的。所以說舅媽是最不親近的那一個。以上就是對這句俗語的分析。不管怎麼說,這些俗語流傳至今,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可能有關親情方面的說起來會比較扎心,但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因此這句話還是比較貼近生活的。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