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部電視劇超火。
辦公室裡同事們閒聊,一個人說「哎,最近有部電視劇……?」沒說完就有另一個同事接話問「是《隱秘的角落》嗎?」
會員超前點映的大結局都已經出了接近一周,每天變著不同話題在熱搜榜前幾名掛著。
很多人都在誇,說它是今年國產劇的榜首,近年國產劇的標杆。豆瓣評分一度飆到9.2,雖然大結局全放出來有所回落,仍然高達9.0分。
最近正在追《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的本少女,其實並不太喜歡看這類「懸疑」「犯罪」劇,因為看到「姐夫」秦昊報名披荊斬棘的哥哥引發的熱議,一時好奇也去看了一下。
沒想到……不但連熬兩個通宵看完了全部12集,還順便把原著也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盛夏時節開什麼空調啊,看完這部劇保證雞皮疙瘩能抖一地!
少女看到微博上已經有網友在抗議,說鋪天蓋地的劇透比自己真正看過的劇集都多了。
今天我們這篇會對比原著,從很多細節來分析這個毛骨悚然的「惡童」故事。
涉及到劇透,如果看過了正好咱們一起來嘮嘮,如果沒看過就趕緊去看起來吧!
02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2014年出版的推理小說「推理之王」系列的第二部《壞小孩》,講的是三個小孩無意間拍到了一起謀殺,本想拿錄像去敲詐殺人者,沒想到局面似乎一度脫離了控制,把自己和全家引入了危險之中。
記得紫金陳的「推理之王」系列第一部《無證之罪》2017年上映的時候也引起過很不錯的反響,現在看豆瓣評分8.2,也算不俗的分數。
不知道什麼原因,原著《壞小孩》裡三個小孩之一的丁浩在劇版裡改成和《無證之罪》裡秦昊飾演的主角一樣的名字——嚴良,以至於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跳戲。
不過說實話,看過這麼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真的是為數不多成功,且某種程度上講甚至能夠超越原著的改編。
原著作者接受採訪也對改編表示「非常滿意」。
原著很多內容是來自現實生活的,比如丁浩(也就是劇裡的「嚴良」)父母的死,很明顯是借用了那個真實發生過的著名案例。
還比如主角朱朝陽的原生家庭據作者說也來自於自己的個人經歷。
作者說「小說裡他更缺父愛」,文裡的父親對朱朝陽基本上是缺失的存在,所以朱朝陽對父親和他的再婚妻女的仇恨相當「直接粗暴」,甚至有弒父的情節。
原著裡普普和丁浩(嚴良)從福利院逃出來並不是想籌錢給普普的弟弟治病,而是因為她遭到了院長的猥褻。
原著裡普普的身世也更可憐。
並沒有什麼姐弟情深,因為弟弟的存在,普普在家基本上得不到關注,只有爸爸會關心她,但是後來因為媽媽和弟弟被害,她爸被冤枉是殺人犯。
劇裡普普一邊唱《小白船》一邊幻想親人在身邊的場景,其實也是在隱晦地表達普普希望取代弟弟的心情,而鏡頭裡和父母一樣帶著「透明感柔光」的弟弟也很有可能已經死了。
父親被槍斃後,普普原本被叔叔收養,但後來「疑似」把一個嘲笑她的女同學推進水庫淹死了,才被送進了孤兒院。
在劇裡,很多時候普普才是「三人幫」裡的主腦。她覺得她跟朱朝陽的家庭遭遇一樣,於是有了要替她教訓同父異母妹妹的段落。
但是原著裡「教訓」的內容比電視劇骯髒太多。
朱朝陽道:「成年人眼裡,剛出生的嬰兒到十幾歲的學生,他們都一概視作小孩。幾歲大的小孩當然很簡單,撒的謊也很容易識破,可是到了十幾歲,小孩已經不再單純了,可是他們還是把小孩想像得很簡單。」
原作裡展現的是小孩可以壞到什麼地步,而比起「三個小孩為什麼可以這麼壞?」,這劇裡更想展現或者是:是誰造成了三個小孩的悲劇?
以朱朝陽來說,他一直都在渴望著被父親關注,所以當朱晶晶走後,他以為獲得了父親的關注,結果他發現父親悄悄錄音試探自己是不是兇手。
從那一刻開始朱朝陽徹底有了弒父的想法。
電視劇把三個小孩和張東升的關係比喻成了「三隻小雞和狐狸」,並配上了動畫。
在這個小動畫片的結尾,狐狸和其中兩隻小雞死了,而「倖存」的小雞戴上了狐狸的頭套——
「朝陽」,終將「東升」。
雖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我們都知道,現實中的人心往往比想像中更為險惡,但是過於黑暗的內容顯然是不能被放出來的。
於是電視劇巧妙地利用了笛卡爾之死「如童話般病死還是遭遇了背叛」的故事和朱朝陽的日記等大量細節,隱喻觀眾們看到的是美化過的「童話版本」。
原著只能算「犯罪題材」,而改編後的電視劇,才算得上是「懸疑」。
所以,你選擇相信真相還是童話?
03
影片的成功,除了劇本改編的好,跟演員們的精湛演技也密不可分,無論主角配角,所有的角色都詮釋得很立體。
秦昊自之前《沙海》裡亦正亦邪的吳邪開始,對這種「斯文敗類」的角色就很得心應手。
這個不動聲色調著相機,跟嶽父母聊著天,擺著pose,突然把兩位老人推下山去的鏡頭,不知道給多少朋友帶來了陰影。
反正導演辛爽的嶽父已經在問女兒,女婿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了……
仔細看他之後跟妻子道歉的微表情,半張臉哭半張臉笑,氣場可謂相當詭異。
然後獨自到陽臺若無其事地賞花、吃蘋果,還做了一個很多男孩都愛做的「迷惑行為」虛空投籃,「慶功」的意味顯露無疑。
除了演技,秦昊付出的還有自己的「顏值」——一切真的太「禿然」了。
就是這樣一位隱藏極深的變態怪蜀黍,在不經意間也流出過慈父一般的柔情。
讓人不禁產生假象,如果他沒有「發現」朱朝陽和嚴良的背叛,也許真的會領養普普也說不定。
「大娘子」劉琳飾演的朱朝陽媽媽周春紅,則是很常見的那種單身母親。
她們很要強,功利性和掌控欲都很強烈。
孩子既是她們的希望寄託,有時候也成了她們發洩的唯一出口。
但同時她們也非常隱忍克制,為了孩子可以放棄自己全部的生活和欲望。
還有朱朝陽爸爸朱永平的扮演者張頌文,在《隱秘的角落》裡有吃餛飩和吃甜品的兩場戲,堪稱「教科書式」的演技。
花絮裡,他拍完「吃餛飩」這段看回放,自己跟著劇中的自己又哭了起來。
但是在內娛,他被叫「腰部演員」。
《時尚先生》在今年4月發的這篇講「腰部演員」在影視寒冬的最後說到張頌文,片酬僅僅夠溫飽。而他今年才下定決心要買房,還不是在北京,是在他的家鄉韶關。
這個圈子裡摳圖的,一部戲拿千萬片酬,還覺得自己不容易,真正把專業展現出來,讓人看到什麼是好表演的演員,還僅僅是溫飽。
魔幻內娛。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各位小演員,面對劇中如此多的老戲骨,幾位小演員的演技出乎意料地沒有掉鏈子,甚至有些「驚豔」。
特別是朱朝陽的扮演者榮梓衫,把朱朝陽平時的安靜、冷漠
習慣性不動聲色地觀察別人
到最後凶相畢露,都演繹得很到位。
看花絮裡他們嬉笑打鬧的樣子,和劇中陰翳的少男少女,完全判若兩人。
明明這才是孩子原本應該有的樣子啊。
這麼小的年紀能跟這些演技派的演員同臺飆戲,還能得到王景春這種「影帝」級的演員指點,真的是未來可期。
04
《隱秘的角落》被談論最多的就是它的各種細節,特別是配樂,比《黑人抬棺》還容易把人送走。
前幾天電視劇配樂作品集上架,這封面,簡直就是陰間產物啊!
還有那首很熟悉的旋律《小白船》,因為每唱一遍劇裡就死一次人,給觀眾們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原本這是一首朝鮮老兒歌,很有時代背景,放這劇裡幾次暗示,讓《小白船》成為一個符號,在觀眾心中持續加深印象,直到在最後達到最戳人心的衝擊。
除此之外,《隱秘的角落》12集,每集的片尾曲都是和故事精準匹配,真可謂是全方位立體化沉浸式地感(恐)染(嚇)觀眾了。
臨發文突然發現張東升的禿和我童年陰影安嘉和的禿是差不多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把張東升跟安嘉和關一起,他們誰先把誰乾死?
好了,不多說了,正好端午節假期到了,要約著一起去爬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