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本是一位混世魔王,他闖過山東,去過俄國,當過兵,還做過土匪,他娶過25個老婆,他人生的巔峰時刻是在他把山東地區納入自己統治之下的時候。我們今天來看看張宗昌是如何一步一步擴充自己的實力,看看他在巔峰時期的軍隊數量。
光緒八年,張宗昌出生在山東掖城的一個小鄉村的貧苦人家。但張宗昌從小身材魁梧,性格粗獷,經常在村裡面尋釁挑事。張宗昌不想一輩子都做農民,聽說了家鄉人闖關東的故事,他只身前往關東,打算開闢自己嶄新的人生。
在這一場上千萬人的大遷徙中,張宗昌第一次來到了東北。在這裡,他舉目無親,無依無靠,他做過礦工,還想著去淘金,他在鐵路上做過工人,還做過鏢局的鏢手。
清朝末期,東北地區土匪橫行,張宗昌開始混入土匪圈子,還曾經跨過黑龍江到過沙俄地區。張宗昌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混世魔王」,在沙俄地區這片陌生的國度依然能夠混得風生水起。
他不僅僅和當地的華人交好,還結識了俄國的上層人士,與此同時,張宗昌還培養了自己的語言能力,他能說一口順溜的俄語,這其實為他後來招募一支白俄兵埋下了伏筆。
前排左起:張作霖,張宗昌,吳佩孚.吳佩孚後面是張學良.
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張宗昌籠絡五百名老鄉和志同道合的熱血青年回國參加革命。當時張宗昌帶領人馬到上海的時候,上海已經光復,但是他同樣受到了上海光復統領李徵五的歡迎,李鄭屋讓他擔任騎兵團的團長。
但張宗昌更想要取得個人富貴,因此他對革命沒什麼特別的興趣,就投靠了北洋的直系軍閥馮國璋,擔任了江蘇第6混成旅旅長。
要知道,張宗昌白手起家,沒什麼根基,在湖南地區的軍閥混戰中,他一敗塗地,麾下的軍隊更是支離破碎,張宗昌儼然成了一位光杆司令。落魄的他想要投靠直系的另一位軍閥曹錕,但曹錕手下的吳佩孚壓根看不上張宗昌,覺得土匪出身的人能有什麼能耐。就這樣,張宗昌再一次輾轉到東北,投靠了張作霖,成了營長。
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讓張宗昌去平定叛亂。當時張宗昌的憲兵營只有三百多人,而叛亂的高士濱有上千人的兵力,張宗昌沒有膽怯,他一路上招兵買馬集結了一千多人。讓人意外的是,張宗昌發現叛亂土匪盧永貴的部下,竟然都是自己當年闖關東時候結識的山東老鄉。
這些老鄉直接倒戈,張宗昌很快打到綏芬河,高士濱、盧永貴接連潰敗,張宗昌輕鬆平定叛亂,與此同時他的軍隊實力也大增。瀋陽的張作霖聽說了消息,決定重用張宗昌,於是他被任命為綏寧鎮守,兼任吉林省防軍第3旅旅長。
張宗昌終於找到了落腳地,手下的兵力也從營級別擴大到旅,他躋身了高級將領行列。與此同時,俄國內戰叛亂的白俄衛軍有一部分逃到中國,張宗昌認為白衛軍裝備先進,戰鬥力強,便向張作霖請示收攏這幫白俄軍。
除此之外,張宗昌還把一部分的白俄軍官作為自己的顧問,張宗昌也藉此擁有了在鐵路上行駛的鐵甲車。但張宗昌得到的軍餉遠遠不夠,他自己種起了鴉片,靠著賣鴉片補充軍餉。
因為張宗昌的軍隊軍紀不良,土匪習氣重,張作霖決定對他的部隊進行改編。可沒想到張作霖派張學良、郭松齡等人去檢閱的時候,張宗昌部隊表現極好,他甚至還對郭松齡的大罵反應和藹,把郭松齡稱為「親爸爸」。
就這樣,張宗昌的實力被再一次認可,部隊被改編為奉天陸軍第3旅。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時,張宗昌抓住良機,截堵潰敗直系,讓直系大軍投降,藉此收編了大量的軍隊。
這之後,張宗昌被提拔為第一軍軍長,總兵力達到了6.5萬人,得到張作霖的任命,他率領軍隊南下,一直打到上海。
1925年,張宗昌成為山東督辦,他開始對山東軍進行收編,此時的他軍隊數量達到十萬。張宗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山東王」,他也是首任山東王。
張宗昌還有個稱號「狗肉將軍」,一說是因為他在山東魚肉百姓,意思是「狗肉沒法上臺席」,一說是他曾經被狗咬留下陰影,所以下屠狗令,還有一個說法是他喜歡打牌九,廣東沿海把推牌九叫做吃狗肉。
張宗昌的「山東王」做了三年,隨著1928年第二次北伐戰爭,他所屬的奉系被國民黨四大軍閥打得潰敗,張宗昌也由此失去了山東地盤。後來撤退到冀東的殘餘軍隊五萬人被白崇禧北伐軍包圍,張宗昌只能隻身逃亡大連,可憐的殘餘部隊全部被白崇禧收編了。
雖然後來張宗昌曾經多次想回山東,但都沒有如願。1932年,張宗昌在濟南火車站被刺客鄭繼成刺殺,這個刺客其實是當年張宗昌派出去殺害西北軍將領鄭金生的兒子。
最後附上張宗昌的一首打油詩: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有蛤蟆,
一戳一蹦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