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這輩子,要給自己留兩條後路

2020-12-10 我們那些事兒DO

女人不容易,一輩子要經歷很多分離,第一次分離,就是離開娘家,離開自己家,再去創造一個家,說著容易,經歷過才懂。

離開自己爹媽,然後成為孩子的媽媽,一點點看著孩子長大,有時候覺得一輩子很長,其實,也很短,在忙碌中一年又一年,一轉眼,就離開娘家,一轉眼,看著孩子離開家,再一轉眼,就滿頭白髮。

做人難,做個女人更難,有的人說現代女性有福了,比起古代人,現代女性有地位,受人尊重,思想開放,自己有本事,照樣可以自力更生。

但其實,我不這樣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現代女人生活壓力更大,尤其普通家庭的女人,既要上班掙錢養家,又要照顧一家老小,因此,有的女人總訴苦,說她活得多麼不容易。

女人太傻了不行,太傻就容易被人欺騙,被人欺騙感情,被人騙錢。

我的一位姐姐就很天真,結婚時啥要求也沒提,僅憑對方對她好,就嫁了,她老公家裡條件很一般,結果結婚後,她老公就翻臉了,天天跟她生氣吵架,孩子六歲時,她被迫離了婚,她咒罵這場遊戲——我真是看錯了人。

其實女人,也不要太片面追求嫁給一個有錢人,嫁給有錢人就一定會幸福嗎?誰也不敢保證明天會發生什麼,人心也很善變,有的男人沒錢時對她挺好,有錢後就變了,有的男人有錢,但心也花啊!

婚姻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大事,俗話說女怕嫁錯郎,可我覺得,女人即使嫁了人,也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就是一旦遭遇婚變,你該如何走向未來,你是否能決定你的命運。

感情這事兒,誰也控制不了誰的心,有的女人總想控制男人的心,這很無聊,人這一輩子,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可以認真愛一個人,但一旦不愛了,女人面對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生存。

女人要給自己留的第二條後路就是——親情的後路!

親情是最無法割捨的,可是,親情往往又是最脆弱的,我看過聽說過身邊好多朋友,結婚嫁人後,都多多少少和娘家產生了矛盾,有的甚至和手足斷了往來,和爹媽鬧得很掰。

但我很少聽說,哪個女人不孝順,反而兒子不孝順的例子有很多。

我的另一位大姐,也算八竿子打得著的親戚,她很慘,四十多歲,母親得了癌症,她為了給母親花錢治病,花了不少錢,以至於她老公跟她離了婚!

而且,她爸媽從小對她特別不好,她爸媽是農村那種特別封建保守的人,特別重男輕女,可是她結婚後,她爸媽又一直跟她索取,她是個老實孝順的人,總覺得父母生一回,至少要盡孝。

結果,這就導致了她與她愛人的矛盾,結果,她爸媽一邊沒完沒了的索取,一邊罵她不孝,即便她為母親治病花光了積蓄,她爸媽還是罵她不孝。有一年我見到她,她哭著說,我就是個命苦的女人。

女人,有時候善良的好傻,為了一份親情,寧可斷了自己人生的後路,其實完全沒必要如此,一個人活著,最應該善待自己。

我記得前些年我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說是日本一個地方鬧了水災,一對母女都被捲入洪流,在這人命關天的時候,母親努力把女兒推上岸,並且還對女兒說,不用救我,你要學會拯救自己,然後那個孩子就「逃走」了。

故事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大致就是這個意思,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孩子太不孝了,但當你面對生存,又有幾分力量去抗爭殘酷的現實呢,人們總是習慣站在道德制高點去片面抨擊別人的無奈,但自己無奈的時候,又總渴望別人能夠理解。

親情,註定是太多女人無法割捨的感情,從她離開娘家,掉下一片眼淚,誓言要好好對待家人的時候,也許,她並未料想到,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容易的,有時候自救還是接濟親人,才是她人生最難的選擇。

生為女人,有女人的驕傲和美麗,但美麗容顏,總會被歲月悄無聲息地拭去,女人的心本來很柔軟,但殘酷的現實,也會讓女人變得堅強而又勇敢,女人是一個家庭的半邊天,女人對這個社會也創造了太多不可或缺的貢獻。

女人一定要愛戴自己,善待自己,女人一定要智慧的活著,在如此競爭激烈的社會,女人既要承擔太多責任與義務,又要學會明哲保身,因為現實社會裡,一旦產生利益衝突,可沒人管你是男人還是女人,甚至有人都不在乎你是愛人還是親人。

女人這一輩子,一定要給自己留兩條後路,一是可以認真愛一個人,但不要把生存的權利交到男人手中;二是親人之路路漫漫,縱然你虔誠善良,好多事情不是你一個人能夠決定的,女人這一輩子,無論經歷什麼,都要學會心安,女人這輩子不容易,對自己好一點,又何錯之有!

相關焦點

  • 感情中的女人是不是應該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婚姻兩性#當面對感情的時候,是不是每個女人都應該給她自己留一個後路呢但是當在一段婚姻熱戀期的時候,每個人又不覺得自己是這樣的,覺得自己做得真棒,愛就是這樣的,反而自己在最後受傷最深。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個女人都有了自己的事業,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職員,都在享受著自己勞動換過來的成果。其實這不自覺的這種獨立性的精神,獨立性的心態就是一條明顯的後路。
  • 一朝破碎的婚姻告訴你:女人,永遠都要為自己留有後路
    一句話,讓我們唏噓不已,大家都是三十多四十歲,自然感同身受,捫心自問,若有朝一日,身邊的男人絕情絕愛,我們能為自己留住什麼。難怪老人們會說:「好的時候怎麼都行,不好的時候你咋辦?還能不為自己留條後路。」可我們又有幾個人把這句話放在了心裡,有幾個人為自己留好了後路。
  • 易經提醒:人到五十,半生已過,一定要為自己留兩條後路,很現實
    易經提醒:人到五十,半生已過,一定要為自己留兩條後路,很現實第一條後路:避免居無定所 寄人籬下人奮鬥一輩子,老了之後,都希望有一個溫馨而舒適的家,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安穩無憂。第二類人,不懂得給自己留後路,一輩子的血汗錢毫無保留地拿給兒女買房置地,最終自己都沒有屬於自己的住所,長年在兒女家也看女婿或媳婦的臉色,人生很悲哀。這就是老年人的備案,退休之後,本該享受天倫之樂,本著過著安穩的晚年生活,最後卻居無定所,實在是悲哀與無奈,想回頭,已是百年蒼老,沒有了回頭的能力。
  • 聰明女人會給自己留以下「後路」
    上班,就意味著,既要有人幫忙帶娃,自己也要經歷與小寶寶分開的煎熬。而在家帶娃,可以陪在寶寶身邊,但是要面臨的問題會很難,比如:沒工資、沒地位、太勞累、放棄理想、得不到尊重……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選擇,都是有得有失。
  • 真正好命的女人,並不是嫁得好,而是懂得給自己留這些後路
    有這樣的一個世俗的觀念,好命的女人一定是嫁得好的,換句話來說就是,女人要想過得好,那麼就一定得嫁得好。其實,這樣的觀念存在著很多誤區,也包含著很多偏見。靠嫁得好的,好命終究是取決於別人的,而不是由自己決定的。實際上,這樣的「好命」不是真正的好命,真正好命的女人,是自己給自己創造的。
  • 在感情裡,女人一定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而女人,又大多是感性的,一旦遇見了自己認為對的人,往往不計後果地,如飛蛾撲火般一頭扎進去而無法自拔。就好像參與了一場未知的賭局,勝則滿載而歸;敗則一敗塗地。最終,往往是使自己傷痕累累、苦不堪言。但感情就是這樣,不管合不合適,如果不趁早發現及時停止,那麼等到情濃時,往往局面是自己無法控制得了的,多數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她母親把她關了起來,那男的忍受不了這份見而不得的煎熬,於是跑到女方家裡,表明一定要和她在一起。母親氣急敗壞,讓自己的女兒做個二者只能其一的選擇。
  • 破釜沉舟的成功只是少數,普通人的人生,要給自己留3條後路
    所以,一個普通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標了。現在的人過生活,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是離不開錢的。要想過好生活,就得需要錢,錢這東西不是越多越好,當然沒有更不行,只要夠用就行了。一個人在外打拼,切記要給自己留3條後路,這也是有科學的,不然一旦創業失敗,你連個安身立命的地兒也沒有,那就沒辦法生活了。那麼,是哪3條後路呢?
  • 人到中年才發現,聰明的女人,都給自己留了3條後路
    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然而現在社會進步得太快,已經不允許女人僅僅是通過「嫁得好」就能過好這一生了。 電視劇《三十而已》已經大結局了,但是關於它的討論還未停止,劇中幾個女主的人生雖然不盡現實,但還有不少借鑑之處。
  • 人到中年才明白:聰明的女人,都留有後路
    讓我們女人明白和掌握內心強大的方法、成長的方向以及將來的人生規劃等。儘快,從底層上去改變思維模式,從層次上去提升自我。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卷首語古語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對於女人來說,年齡一旦過了25歲之後,就仿佛一個定時鬧鐘,無時無刻不在告訴自己已經老了的事實——鬆弛的皮膚,不再年輕的心態以及身邊怎麼都處理不完的雞毛蒜皮。
  • 徐靜蕾曾在美國凍卵9顆,她說這是為了給自己的人生留後路
    她說,這是為了給自己的人生留後路。黃立行的父親說,把我孫子凍在冰箱裡,該有多冷呀!徐靜蕾,演藝圈裡的文藝女青年,人稱「老徐」,是娛樂圈裡的一股清流。老徐從19歲就沒斷過男朋友,而且收穫的都是文藝圈的男神。
  • 易經:人到50,要想後半生過得舒服,要懂得給自己留這3條後路
    易經:人到50,要想後半生過得舒服,要懂得給自己留這3條後路1、易經:注意身體,為自己和子女留後路《易經》中談到說,人到五十,我們開始老了,我們的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所以,人到五十,我們一定要記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忠告,好好地愛著自己的身體,才有資本享受美好的生活啊。2,易經:難得糊塗,為自己留後路《易經》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完全是為了給自己留後路
    完全是為了給自己留後路在《知否》一劇中曼娘是一個為了榮華富貴不擇手段的女人,她想盡辦法攀附上顧廷燁,然後生下兒女,一心想要嫁到侯爵府。這個女人很有野心,她曾經可是想做顧廷燁的正室大娘子的,不過當時顧廷燁雖與她有了孩子,也比較依賴她,卻不至於太過糊塗,也知道以她的身份做不了自己的正妻便去求娶餘家的女兒,不想這個曼娘竟去攪和,讓餘家的婚事作罷,後來被顧廷燁發現真面目後更是帶走昌哥兒,給自己留足了後路。曼娘對顧廷燁有真心嗎?
  • 電視劇新三國:曹操,做事不要太絕,要懂得給自己留後路
    其實曹操做事也並不是很絕的,他有時候也會給自己留後路。在電視劇中,有幾集是關羽跟自己的兩位兄弟分開了,帶著兩位嫂嫂沒有辦法,於是就在張遼的力邀之下,暫居於曹操的門下。其實曹操對於關羽這個人是很喜歡的,他覺得關羽很有能力,雖然只是馬弓手,但是當時就是關羽自己一個人將華雄斬於馬下的。
  • 最實在的忠告:到了五十,要懂得給自己留條後路,晚年才不遭罪
    今天奔哥想給大家一個忠告,到了五十之後,就要懂得給自己留條後路,只有這樣晚年才不會遭罪。在房子上留條後路,不至於老了無家可歸為什麼現在的人,哪怕耗費一輩子的精力,也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呢,其實在傳統的理念中,房子就代表著家,有了家,心才會更加安定。
  • 易經: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
    唯一人的創造才能永久留在人間人到五十,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守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啊。《易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 易經:人過45歲還在拼,要給自己留好這4條「後路」,要謹記
    只有人類的創造才能永遠留在世界上。1、一條落葉歸根的後路如果你達到45歲,如果你迷失了自己,並且身處另一個地方,那麼你將被認為是更艱難的一代。人們在這樣一個年齡階段,如果還要在外面四處奔波,說明他混的不是很理想,這個時候就需要為回老家做準備了。
  • 易經告誡:如果你到了50歲還在奔波,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後路」
    易經告誡:如果你到了50歲還在奔波,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後路」一條回到老窩的路《易經》告訴我們:如果到了50歲,我們還在異鄉奔波,那麼就屬於非常辛苦的人了。如果到了50歲這個中年時期,我們還在外奔波,那麼只能說明混的並不是太好,這時,我們就一定要留好一條回老家的「後路」。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人老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窩。
  • 劉邦臨終前,其實為戚夫人留了後路,可惜戚夫人卻沒聽懂
    劉邦已經給戚夫人留了後路,只可惜,戚夫人自己把這條路給堵死了!而當戚夫人在劉邦面前吹枕邊風,希望廢除呂后親兒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兒子如意為太子時,呂后更是恨之入骨:搶了我的男人不說,還要毀掉自己兒子的前程。我們呂家把整個家族的身家性命都押注到劉邦身上,才換回今天的富貴,這個女人僅憑姿色就想奪走我的一切!這個女人如何留得?
  • 易經:人到50天命之年,若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四條後路
    易經忠告:人到50天命之年,若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四條後路易經:人到50天命之年,若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四條後路1、一條回到老窩的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如果我們還在異鄉奔波,這就說明,我們混得還不算是很理想。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對自己回老家做好準備了。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人老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窩。
  • 在沒有絕對把握時,應該先給自己留條後路,以便進退自如
    所以,在沒有絕對把握時,應該先給自己留條後路,以便進退自如。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要把事情做絕了,要給自己留條退路。古人云:「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就是處理事情必須留有餘地,督責人從善切戒把話說絕。不把事情做絕,不把話說絕,不將事情做到極點,於情不偏激,於理不過頭。這樣,才會使自己得到最完美無損的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