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香港經濟狀況如何?2020年香港經濟現狀

2020-12-14 綜投網

  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4日,內地赴港的遊客人數分別為93人、154人、186人、225人,合計658人。相比去年國慶期間入境香港的內地旅客累計約為67萬人次,同比暴跌99%;與2018年的150萬人次比更是令人「捶胸頓足、慘不忍睹」。由於來港旅客數量大幅減少,香港多個行業生意慘澹,往年的十一黃金周霎時變成了「冰河周」。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訪港旅客為354.1萬人次,同比下跌接近92%。同期內地訪港旅客僅為268.9萬人次,按年暴跌92.2%。7月,內地僅有5709人次到香港旅遊,相比去年同期的500多萬,暴跌99.9%。8月,訪港旅客初步統計為4449人次,同比暴跌99.9%,其中,內地旅客僅為2323人次。

  當下,讓包括內地人士在內的遊客對香港望而卻步的是幾起幾落、尾大不掉的新冠肺炎病例難以清零,以及因此所帶來的一進一出須隔離28天的嚴厲防控措施。而已持續了近8個月且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疫情蔓延,無疑使香港經濟和社會民生遭受了多年未見的沉重打擊,零售、酒店、旅遊、飲食、運輸業等更成了受創最重的重災區。

  前8個月零售業暴跌30%,年底或有1/4店鋪倒閉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9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56億港元,同比下跌13.1%,跌幅雖較7月下跌23.1%收窄,但仍錄得連續19個月下跌。2020年前8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下跌30.2%。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本地第三波疫情下,8月零售銷售表現仍然疲弱,儘管按年跌幅明顯收窄,但主要是因為比較基數十分低。

  根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的分析,8月份數字回暖實屬假象。去年同期,受社會運動影響,零售業已受到極大衝擊,去年10月的跌幅高達24.4%。如果以相對正常的數字來做同期比較,例如2018年時,其實並未出現明顯好轉的跡象。她預期,到11月香港「保就業」計劃結束後,一旦再次暴發疫情及業主未有大幅減租,年底將會有1/4店鋪倒閉。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今年8月與去年同期比較:

  食品、酒類飲品及菸草下跌15.7%;百貨公司貨品下跌9.2%;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下跌37.8%;服裝下跌29.6%;藥物及化妝品下跌39.8%;燃料下跌4.2%;書報、文具及禮品下跌36.3%;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下跌42.9%;中藥下跌24.9%;眼鏡店下跌35.2%。

  以往每逢內地假期就會人流如織的九龍尖沙咀和港島銅鑼灣一帶,今年一直是冷冷清清,很多主要做遊客生意的店鋪只能落閘關門,有的更是結業清盤。

  國慶長假期間,港人在疫情下不能離港度假雖可對本地零售消費市道有所支持,但有飲食業界人士透露,中秋當日的營業額達2.8億元,但按年仍減少7000萬元,比去年反修例風暴下的中秋還差。以往中秋佳節期間,不少人會向長輩或公司合作夥伴贈送水果籃,各大水果檔中秋接單也接到手軟,今年卻大拍烏蠅。在旺角街市經營水果檔的經營者表示,長假期間,不論人流或生意都很一般,市民消費意願低,公司客出手不再闊綽,即使幫襯也只是買少量水果,以往中秋都會有市民帶著月餅來拼果籃,一個中秋約有數十宗生意,但今年中秋僅做了一宗果籃訂單,價值400多元。

  一些從事酒店服務業的企業收入更是大打折扣,如九龍倉置業8月初公布的業績顯示,上半年公司基礎淨盈利為38.44億港幣,同比減少26%。如計入投資物業重估虧損淨額,則上半年股東應佔集團虧損達44.54億港幣,降幅超過163%。

  具體到各個項目上,即便是香港頭號商城海港城,上半年含酒店在內的整體收入也下跌28%,營業利潤下跌30%。其中商場部分收入下跌30%,盈利下跌33%。寫字樓部分的出租率降為86%,而去年末的出租率還是93%。

  九龍倉更將酒店業務形容為「最受前所未見的疫情重創的其中一個行業,全球尤其跨境旅運受到大限制」,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港威酒店和太子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慘跌至20%,致使公司決定將太子酒店徹底翻新,直至2021年才會重新開業。

  位於銅鑼灣的地標購物中心時代廣場,整體收入下降19%,營業盈利減少21%,商場收入減少23%,並導致出租率下降至92%,而去年末的出租率還有97%。

  好萊塢廣場收入同樣減少13%,營業盈利下降17%。只有中環組合的會德豐大廈和卡佛大廈的優質商業物業,還在上半年保持6%的收入增加和8%的盈利上升。

  然而,在2018年剛剛開業的尼依格羅旗下的奢華酒店The Murray, Hong Kong平均入住率都只有15%,收入和盈利都大受打擊。

  九龍倉置業在中報中直言,自2019年年中開始的本地局勢動蕩,及至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暴發,導致市場受到雙重打擊,酒店業的入住率暴跌至個位數,加上集團為零售租戶提供超過10億港幣現金租金減免,對上半年業績造成不小的影響。

  而屬另一集團的網紅打卡之地紅磡嘉裡酒店,因門可羅雀不得不改成共享辦公室。

  在上遊,香港迪士尼樂園愁眉緊鎖。9月23日,香港政府宣布,特區收回迪士尼二期用地。

相關焦點

  • 2020,香港經濟的「絕望」與希望
    中新社香港12月26日電 題:2020,香港經濟的「絕望」與希望  中新社記者 劉辰瑤  全年經濟收縮6.1%。這個被寫在《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的預測數據似乎為香港今年經濟走勢蓋棺定論。的確,跌幅大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年終答卷,令香港遭遇自六十年代有記錄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 香港經濟10年來首降!2019年香港GDP或下跌1.2% 2020年經濟前景高度...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經濟2020年的前景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環球經濟復甦步伐、外圍經貿關係、本地社會事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等。數據顯示,2018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453.17億港元,同比增長3%。
  • 2020年中國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適用房建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自**年以取消福利分房為標誌的中國住房制度改革拉開序幕,經濟適用房也就此進入中國城市居民的視野,從最初的「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系」,到**年以後定位為「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近年來,經濟適用房建設步伐加快。
  • 香港經濟的問題在哪裡
    從1997年到2016年的19年間,香港GDP扣掉通脹實際增長82%,年平均增長3.22%,這個速度與內地和一些新興市場相比不算高,但與全世界2%的平均值相比已經很不錯了,考慮到香港已經是發達經濟體,實現這樣的增速其實並不容易。 再從經濟的自由程度看,到2017年,香港已經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這是香港經濟好的一面。
  • 香港財經界人士:2020香港須抓住機遇實現經濟多元發展
    參加論壇的香港財經界人士表示,2019年香港經濟在內憂外患中受到衝擊,2020年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香港要利用好制度和傳統優勢,抓住「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發展機會,實現經濟多元發展和新突破。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致辭時表示,香港經濟2019年上半年同比僅輕微增長0.5%。
  • 香港的三次經濟戰
    這個長5664米,專利技術達400多項的大橋,從一出生便不止承載著國家使命,還寄託著香港人無限的希望……一、輕工業崛起:第一次經濟轉型1847年,英國租借香港初期,走私鴉片與販賣奴隸是當時香港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但第一桶金到手,繁榮景象初現。
  • 香港經濟前路
    而要細究香港經濟將在哪些方面受到何種程度的影響,則與其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左右完成的經濟結構多元化有關:從1841年到1951年間,香港曾一直作為單純的貿易轉口港;1952年到1969年,其工業化經濟迅速崛起;而從7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結構逐漸從工業製造為主轉向服務業為主,藉助此前數十年的工業化積累以及受外部環境變化(西方主要國家市場萎縮、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競爭日趨激烈
  • 2019香港關鍵詞有哪些?2020香港局勢將如何續寫?
    為了促進香港旅遊業增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23日表示,政府將提供5000萬元資助,於2020年1月1日起,為期6個月推廣綠色生活本地遊。邱騰華表示,每間本地持牌旅行社可獲得5萬元上限的資助,每接待一名本地旅客可獲100元資助。支援中小企新措施也將實施,為中小企尋找合適的資助計劃和解答申請問題,以提高對政府資助計劃的認知,並鼓勵中小企善用支援。
  • 香港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居前列,預計今年GDP和經濟表現如何?
    香港,作為我國的特別行政區,過去十年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並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其綜合經濟競爭力也位居前列,以2020年為例,根據相關權威機構公布的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榜單可知,香港排名僅次於深圳,且屬於國內經濟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 香港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經濟日報這兩篇文章說清楚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9月26日和27日,經濟日報連發兩篇述評,詳細分析了香港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其中上篇著重闡釋香港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成因,下篇則介紹香港在歷史上發展的背景、經歷的波折並指出其未來發展方向。請看全文。
  • 中國香港經濟總量,相當於內地哪個省?
    截至2018年,香港實現生產總值達3629.9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5萬億元,與遼寧省(2.53萬億)經濟總量相當。2019年上半年,香港GDP約為12199.87億元。顯然,2019年香港的經濟體量萎縮了,排名預計處於陝西(2.44萬億)和江西(2.2萬億)之間。香港怎麼了?
  • 港交所:香港新經濟生態圈成熟,內地「新經濟公司」紛紛選擇香港IPO...
    …近日,香港交易所市場科環球上市服務部助理副總裁陳彤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0網上研討會上表示,投資者對新經濟公司的熟悉度愈來愈高,認為香港的新經濟生態圈成熟,有助吸引更多同類來港上市。內地新經濟公司紛紛選擇港交所,無疑證明了香港的監管體系內地新經濟公司紛紛選擇港交所,無疑證明了香港在監管體系、投資者構成和市場運作效率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
  • 調查指逾6成會計人士料香港2020年或現經濟衰退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局勢持續動蕩,澳洲會計師公會最新的香港經濟調查顯示,66%來自會計及金融行業的受訪者預計2020年香港經濟將出現衰退,而2019年和2018年分別僅20%和4%的受訪者預計香港經濟將衰退,反映受訪者對經濟信心較往年顯著下跌。
  • 香港2020年經濟料收縮6.1% 林鄭月娥《施政報告》談經濟新動力
    中新社香港11月25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表示,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蕩、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勞工市場亦面對巨大壓力。特區政府預測全年經濟收縮6.1%。
  • 問計香港經濟: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應如何聯動?
    「目前,香港局勢正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這是近日國務院港澳辦就當前香港局勢發表的看法。下一步,香港經濟要怎麼走?香港經濟將如何更好地發展?香港與大灣區的其他城市應如何聯動?對於如何實現香港與內地經濟的「齊飛」,專家們形成的共識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香港應發揮金融中心的相對優勢,深圳等地也要進一步提升製造業水平,共同構建國際化科創中心。其中,高層次創新人才和研究人才的自由流動,是很好的突破口,目前已有不少城市通過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吸引香港的高端人才。
  • 香港經濟這十年
    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經濟得以高效快速發展,與新加坡、臺灣和韓國並稱「亞洲四小龍」。香港一直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代表城市,並且作為全球第三的金融中心,香港產業的國際化和資本化運作也對國內很多企業的發展起到典範和引導作用。
  • 香港的「壟斷經濟」與李嘉誠的「李家的城」
    1948年,他因善於察言觀色,成為出色的推銷員,20歲便升任塑料花廠的總經理。他出色的創業能力,也就此開始展現。可以說,從這時起,李嘉誠開始在香港締造「李家的城」的版圖。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曾經的老派財閥紛紛老去,香港的經濟發生了新的變化,經濟方面開始轉向內陸。
  • 香港經濟學家:2019年香港經濟將趨向穩定發展
    2018年,雖有外圍環境波動的挑戰,但全年香港經濟增長預計仍可達3.2%,遠高於過去10年平均水平。新年伊始,有香港經濟學家及研究機構預計,2019年香港經濟將趨向穩定發展。
  • 世界經濟論壇金融健康狀況調查出爐 香港首超美英冠全球
    【法新社日內瓦12月13日電】在今天公布的世界經濟論壇對各國(地區)金融健康狀況的調查中,香港超越美國和英國位居榜首。  世界經濟論壇說,香港在首次公開募股和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服務領域獲得了高分,這有助於香港在一年一度的《金融發展報告》中位居榜首―――這也是這個亞洲金融中心首次位居榜首。
  •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融入國家「內外循環」是香港經濟復甦的法寶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融入國家「內外循環」是香港經濟復甦的法寶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爍 李越 胡定軒 李雨齊  2020-11-06 【解說】2020年是「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