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和田、格爾木、且末這些玉礦產地的朋友都有了解,這些城市多少都有著「世界玉都」「新疆玉城」的別稱,而鎮平石佛寺有兩座齊名的大型玉石商貿城名為「國際玉城」和「天下玉源」。
國際玉城氣勢恢宏,設計當初是按照旅遊景區打造的,建築風格吸收了佛教文化,暗合「石佛寺」之名,遠望是齊齊整整的白牆灰瓦,玉城裡面是規範的商鋪,以本地珠寶品牌為主,還有不少賣俄白玉、俄碧玉大料的倉庫。
玉城門口的廣場上有賣石雕和一些阿富汗玉、岫玉、米黃玉、西峽玉的,大多是作為裝飾和禮品之用,可以略過,一些新村的原石商販們會在下午把攤位移到廣場上來。
對紫瓏齋來說,國際玉城是石佛寺地標性建築,引人仰望驚嘆,而天下玉源是非去不可的地方,因為這裡是阿達西們賣籽料的聚集地。
玉源的廣場上是幾家賣維族餐飲的小帳篷,兩頭各一個大廳,南邊大廳以染色燒皮料居多,北邊大廳的可看性強一些,每天早上九點左右,阿達西們才陸續趕來,睡眼惺忪,如果你來早了,只能面對空無一人的攤位等一等。
常駐石佛寺的阿達西並不多,他們大多在周三周四坐大巴去蘇州,趕相王玉器城二樓的周末集市,如果你常年在蘇州或和田收料,在玉源你很有可能遇見幾個熟悉的面孔,也許是在蘇州白玉樓打電話通知你有新石頭的託合提,也許是在和田瑪麗豔和人手舞足蹈還價的鞠麥,在玉石的世界裡,沒有誰能真正擁有一塊玉石,我們耗時耗力花費金錢,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所能擁有的只是玉石陪伴你的一段時光。
客觀來說,由於工藝價值和市場需求的原因,出現在石佛寺的籽玉品質整體低於蘇州,阿達西們非常清楚好石頭是要賣給工價頗高的名家大師的,十萬的石頭加上三百塊的工錢是賣不回本錢的,所以石佛寺籽料的開價也普遍低於蘇州,這與阿達西的心裡預期有關。上圖這樣的垃圾小籽走到哪裡都能看見,十塊二十塊一顆,買多了還可以殺殺價,很多玉友常問:「籽料並不是那麼貴啊,你看一串真皮原籽無修形的手串才一千多塊。」這樣說的確沒錯,在機械化開採的時代,籽玉的產量不能算低,市場上見到的籽料也不在少數,可是這裡面充斥了太多品質很低沒有利用價值的料子,要麼竄棉竄黑,要麼僵多肉少,每次去和田一線轉一轉,紫瓏齋都有很大的感觸:90%不能看的垃圾料,9%不想看的普品料,1%不敢看的精品料。垃圾害眼,普品雞肋,精品可遇不可求,而價格是永遠高高在上。
如上文提到過的,不管什麼樣的貨都有銷路,有人會花一上午時間在垃圾堆裡扒拉出幾個能用的小料子,討價還價一番,拿回龍翔路老玉雕廠周邊的小作坊裡,用半天時間做做工,轉天就會有件籽料疙瘩貨出現在垃圾窩的攤位上。(疙瘩貨,鎮平話意為圓雕掛件。)
阿達西噴了十幾分鐘的髮蠟,讓這堆石頭芬芳撲鼻,然而挺大的塊頭裡面都沒有過萬的東西,玉石的價值並不只因大小而定,竄棉、走灰、青花、起皮都可能讓大塊頭只賣得出小价格。
買原料是對於眼力和設計能力的考驗,一塊料子的皮色真假,皮下的肉質如何,毛病竄入多深,能出幾個東西,各是什麼題材,價格多少合適,每一次買料都是以上所有因素的綜合考量。在東西對的基礎上,紫瓏齋買原料有個準則:喜歡的東西可以在心理價位上適當加一點,不那麼喜歡但是可以使用的就在心理價位上壓低一點。這樣用好的價格收藏到了好的玩料,用合適的價格買到了值得的作料,收藏雕刻兩不誤。上圖是花兩天時間,挑出來的品質還說得過去的料子,可做可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玉石的地方就有造假,遇見一個很沒有誠意的假毛孔,做得勉強類似「水返沙」料,但是人工痕跡太重。
一塊紅皮白肉的籽料,真皮,原型,只不過是「俄籽」,這裡說的俄籽是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所產「籽玉」,不是俄料磨光染色仿籽。
兩塊品質不錯的俄籽,都是經滿洲裡運到石佛寺或者揭陽。市面上有不少紅皮白肉號稱「籽料」的成品,都是這樣的材料做的,行內人一眼就能分辨,可是許多玉友被低價吸引,買了一塊姓「俄」的石頭,俄籽的典型特徵就三點:皮厚、色重、肉瓷。
依然是塊俄籽,這樣的料子會有人當做和田產的「石包玉」賣個稀罕。
玉源的籽料市場裡面,有一整個攤位專賣俄籽的,俄籽玉並不常見,所以也就有了做假的空間,紫瓏齋在《所謂俄籽》一文中有過詳盡描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這裡再次為大家提個醒,很多玉商理直氣壯地說自己的東西是真皮真籽的時候,要留心是產自哪裡的「籽」。
兩塊形滾得不太好的俄料仿籽。
一塊有點水平的俄料仿籽。
一塊皮色做出層次感的的俄料仿籽。
一塊開價八萬貌似要撿漏的青海料仿籽。
看了上面那麼多,朋友們看看這兩塊俄料的皮子是真是假呢?
感謝美玉秀秀玉友紫瓏齋供稿!
更多珠寶玉石相關內容,歡迎移步美玉秀秀與廣大玉友一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