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四年(1799年),作為太上皇的乾隆駕崩,嘉慶皇帝終於得以親政。乾隆駕崩後,嘉慶就馬上將和珅革職入獄,並抄了和珅的家,最終和珅也在獄中自盡了。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和珅一生斂財無數,據說家產有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之多。
那麼,既然這麼多白銀,為何嘉慶皇帝還是國庫空虛呢?這次,就從清朝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方面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內部原因
乾隆後期國力衰退,國庫空虛
乾隆執政前期,清朝的發展還是不錯的,但是到了中後期,乾隆開始好大喜功,不但大興土木,其生活還非常奢靡,六下江南也耗費大量錢財。再加上制度僵化,官場貪汙腐敗嚴重,對老百姓的剝削也開始增加,清朝國力逐漸衰退。所以,在嘉慶即位後,國庫其實已經沒有多少銀子可用了。
鎮壓起義,耗費巨資
乾隆末期,農民起義就時有發生了。到了1796年,就是嘉慶剛剛即位的第一年,清朝就爆發了白蓮教起義。這場起義是清朝中期最大規模的一次起義,直到1804年白蓮教才徹底被鎮壓下去。在鎮壓白蓮教期間,戰爭也對清朝經濟破壞也相當嚴重,清政府光支出的軍費就高達二億兩白銀。
還有就是鎮壓大海盜蔡牽,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起,蔡牽就在東南沿海當海盜搶劫船隻,後來直接發展成反清起義。這次起義直到嘉慶十四年蔡牽死後,才逐漸被鎮壓下去。
外部原因
全球白銀減產,導致白銀流入量大幅減少
在清朝,白銀是主要的流通貨幣。但中國本土的銀礦稀少,白銀更多是依賴進口,乾隆時期的經濟繁榮就跟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有關。但是在1790年之後,整個嘉慶在位的25年間,白銀流入中國的數量明顯下降。
這是因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爆發,導致歐洲動蕩不安。拿破崙率法軍橫掃歐洲大陸,戰爭對歐洲的經濟影響很大,造成市場需求萎縮,歐洲人對進口中國商品的需求量也下降了。
更嚴重的是在1808年,拿破崙率軍入侵西班牙,這直接導致了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經營了快三百年的殖民地紛紛抓住時機起義,之後就是南美獨立運動爆發,這就讓清朝白銀流入量驟降。
為何會說拿破崙入侵西班牙會導致清朝白銀流入量下降呢?是因為從18世紀之後,西班牙就成了清朝進口白銀最主要的來源地,而西班牙的白銀來源主要是其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歐洲爆發戰爭,拉丁美洲爆發獨立運動,在全球動蕩中,銀礦產業大幅減產,對於依賴白銀進口的清朝來講,影響非常嚴重。
鴉片走私,讓清朝白銀外流
雖然嘉慶在位期間,就已經禁止了鴉片輸入了,鴉片貿易已成為非法貿易。但由於清政府監管不力,官員貪汙腐敗,導致鴉片走私屢禁不止,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嘉慶年間,全球白銀產量減少,本來就導致了清朝的白銀危機,鴉片走私更是讓清朝的白銀大量流出,清政府收入下降,國庫空虛也是必然的。
綜上所述,嘉慶年間的國庫空虛,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而且嘉慶皇帝的執政風格也相對平庸,既沒有康熙的雄才大略,也沒有雍正強硬的政治手腕。所以,僅僅依靠抄了大貪官和珅的家來實現國庫充盈,顯然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