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破解「老賴」難題 公職律師做好「法治高參」

2021-01-17 中國網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聚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廣州市白雲區幅員廣,人口多,人員結構二元化特徵明顯。先天不足,後天發力,白雲區堅決貫徹中央政策精神,多年來結合基層實際,卓有成效地推進法治建設,在推行司法公開、公職律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取得了突出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依法治區,白雲蝶變,白雲區在推進法治建設上所做的努力,可為全國基層黨政踐行依法治國提供借鑑。

    庭審直播常態化 多渠道推進陽光司法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推進審判公開。

    白雲區法院陽光司法,通過廣州審判網進行案件庭審同步直播,打造「天天有直播人人有直播」的全日制庭審直播。白雲區法院供圖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現在開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四條之規定,今天公開審理原告劉某與被告房地產有限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

    今年9月24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院長親自帶頭審理的一件房屋買賣糾紛案件同時在廣州審判網和官方微博上公開直播。就本案是否構成欺詐、脅迫,雙方當事人在法庭之上展開激烈爭論。

    庭審過程全程在網絡公開,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庭審直播後原告感嘆:「在網上就能看法官審案子,不能來旁聽的親戚朋友從網上也能看,法官公不公正,大家都看得到。」

    網友@純粹吐槽無關風雅留言:「作為普通民眾,在家上網就可以旁聽案件,既可以避免辦理旁聽手續的麻煩,又可以隨時觀看,也讓我們開眼界漲姿勢啦。」

    為保障庭審公開的效果,白雲區法院不斷強化對庭審直播工作的管理,明確界定庭審公開案件的範圍,出臺了《關於庭審網絡直播規程》,從9月28日起,凡符合規定的案件,全部都要庭審直播。同時強化信息化保障公開,建立高清數字法庭,實現同步錄音錄像,並實現了刑事遠程提訊。

    「前兩天,民二庭一個民間借貸案件進行庭審直播,直播前雙方當事人說,這點事還上網讓那麼多人關注,太丟人了,於是雙方在庭前就達成了和解協議,原告撤訴了。可以說,庭審公開不僅是對法官的監督,也是對當事人義務的督促和權益的保障。」白雲區法院司法公開辦主任梁美玲介紹說。

    近年來,白雲區法院從院長到審委會委員全都帶頭進行庭審直播,截至目前,共直播60餘場,實現打造「全日制」模式庭審網絡直播,實現「法院天天有直播、法官人人有直播」的常態化。藥監局長充當「保護傘」等多起「敏感」案件先後直播,點擊量超過了百萬次。

    除此之外,白雲區法院還積極推進裁判文書上網,推動微博、簡訊互動等,全面推行司法公開。

    「除法律明確規定不予公開的案件外,司法公開沒有禁區。」梁美玲坦言,這對法院、法官、幹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以這種「倒逼」方式推進司法公開工作,打造陽光司法。

    首創本地曝光失信人 讓「老賴」無處遁形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要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須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其中一點即是加快建立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威懾和懲戒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

    「老賴」就像一顆「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的銅豌豆,多年來法院執行也為此頭疼不已,白雲區法院創新性使用本地曝光,讓「老賴們」乖乖就範。

    「賴法官,我今天下午就把案件款送過去,你把我的信息從失信人名單中刪掉吧,我有生意著急出國一趟呢。」在本地做生意的陳某焦急地在電話裡對白雲區法院執行一庭副庭長賴漢穗說。

    原來,陳某是一件勞動爭議案件的被執行人,雖然有履行能力,但卻遲遲不履行法定義務。白雲區法院設下天羅地網,將其個人信息納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不僅僅在最高法院的網站上公布,並限制其出境和高消費,更在白雲審判網、廣州白雲法院微博以及利用臨近馬路邊的大型電子屏幕上滾動播出,突出失信人名單本地化的實際效果。

    在網上、馬路上都看到自己的信息被公布了,親戚朋友甚至合作夥伴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陳某坐不住了,主動聯繫案件主辦人,把案件款送了過來。當26000元案件款送到當事人手中,案件全部執結完畢,該院決定將楊某的有關信息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中刪除。

    白雲區法院執行局局長楊東偉說:「一旦進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的被執行人將受到信用懲戒,在政府採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失信被執行人的社會生存空間將被大幅擠壓。自從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在全方位覆蓋以來,形成強大的信用懲戒威懾,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有力扭轉了執行難的被動局面。」

    白雲區法院在2010年8月12日搭建了簡訊平臺,這個基於推進主動執行機制,實行執行人信息主動告知的互動平臺,也成為懲治「老賴」的利器。當事人捕捉到被執行人的資金、物業等信息,可及時通過簡訊平臺告知執行法官。法官經核實後,即可依照法律法規申請凍結、查扣等程序,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據統計,簡訊平臺開通至今,共發出簡訊27605條,接收當事人信息12385條,有效搭建起執行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平臺,促進執行公正性和有效性。

相關焦點

  • 多方聯動懲治「老賴」攜手共築社會誠信
    多部門聯動提升執行工作效率一直以來,「執行難」是全國法院系統面臨的老大難問題,「老賴」們拒不履行法律義務,法律文書得不到有效執行,損害的不僅是勝訴當事人的權益,還有司法的公正與權威。為破解這一難題,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嘗試通過各種途徑曝光失信被執行人。
  • 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彰顯法治的溫暖與力量
    近年來,各地司法行政機關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深入推進司法行政工作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創新,構建優化協同高效的職能體系和工作機制,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山東莒縣法院破解「老賴」車輛扣押難題
    為全力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維護司法權威與公信力,近日,山東省莒縣法院與公安交警部門通力合作,對「老賴」車輛集中查扣,取得了明顯成效。 藉助公安交警部門資源、技術優勢,合力布控查處被執行人車輛,是莒縣法院為破解「基本解決執行難」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事實證明,此舉不僅大大降低了司法成本,提高了執行效率,還有力地維護了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推進了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 我國法律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黨政機關將普遍開展公職律師工作
    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上獲悉,2020年司法部聚焦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公證、司法鑑定等領域專項教育整頓,推動行風作風持續改善。我國法律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全年共辦結法律援助案件106萬件,辦理公證1036萬件、司法鑑定業務227萬件、仲裁案件40萬件,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司法部將推動中央和國家機關以及縣級以上地方黨政機關普遍開展公職律師工作。
  • 【中國夢·踐行者】辭去公職當律師 王學堂:在法治田野上重換跑道...
    【中國夢·踐行者】辭去公職當律師 王學堂:在法治田野上重換跑道再出發金羊網  作者:董柳、譚錚  2020-09-16 從昔日的司法局局長到今天的法律
  • 江蘇省最年輕的區縣主官、射陽縣女縣長吳岡玉申報公職律師
    江蘇省司法廳網站介紹稱,吳岡玉高度重視司法行政工作,直接部署推進法治宣傳,要求在每次縣政府常務會議召開前,專門抽出30分鐘,讓部門單位一把手講解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增強依法行政意識。該縣黨委、政府和人民團體公職律師制度覆蓋率達到100%,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了良好法律資源,也為提高萬人律師佔比率打下堅實基礎。官方簡歷顯示,吳岡玉,女,漢族,鹽城市人,1981年12月出生,江蘇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法學學士學位,200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3年7月參加工作。
  • 律師可申請調查令收集民事訴訟證據
    法制網記者 周宵鵬經河北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河北省律師執業保障和規範條例》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為保障律師執業權利、規範律師執業行為、充分發揮律師作用、推進律師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首都公安百名公職律師履職成效顯著
    來源:法治日報為執法規範化貢獻智慧和力量首都公安百名公職律師履職成效顯著法治日報記者 張雪泓成為公職律師,對於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民警辛素來說,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辛素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訴訟法學博士學位,本科期間就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加入公安隊伍後,她先後經歷了一線偵查部門、刑事案件監督部門崗位,如今在法制總隊一支隊任中隊長,主要從事執法規範化建設工作。建立公職律師制度,是北京警方深入推進法治公安和執法規範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 身邊的力量丨剛放下防疫體溫槍,轉身拿起掃把的公職律師李雄才
    身邊的力量丨剛放下防疫體溫槍,轉身拿起掃把的公職律師李雄才 2020-03-14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何帆:破解中國司法難題不能「以美為師」
    但信中的生動文字,為我們揭示了盟國與盟國之間、檢察官與法官之間的隔閡,如何差點毀掉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法治思想戰勝野蠻統治的審判。」庭審如何確保公正?法院如何獨立審判?是公眾普遍關心的話題。對我國司法改革的建言,向來有「以美為師」的傾向,認為美國模式是破解司法難題的良藥。但是,對某種制度或模式的評價,必須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一知半解得出的讚美或貶低,始終是廉價的。
  • 羅殿龍:從破解執行難入手提升司法公信
    著力破解執行難問題,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內容,是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要求落到實處的具體行動,是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徑。人民法院必須深刻把握司法內外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善於運用法治的思維和辦法破解執行難,切實提升司法公信與權威,為構建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積極貢獻。
  • 公職律師、社會律師、公司律師有什麼區別?
    公職律師 公職律師是國家行政部門設立的政府律師,由政府支付薪水,屬於國家公務員序列, 主要辦理本機關法律事務,以提高政府機構依法行政水平,在法律上維護國家利益,公職律師不得為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
  • 嶽陽市公安局公職律師制度實施辦法
    第七條  對符合申報條件的,由市公安局法制部門提出擬任公職律師人員名單,報市公安局主要領導批准後,出具市公安局同意申報的證明並加蓋公章。市公安局同意申報的,由市公安局法制部門將相關材料和人員名單一併報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第八條 市公安局法制部門應當將取得公職律師證書情況告知市公安局人事部門,由人事部門記入個人檔案。
  • 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有哪些 浙江制定...
    第七條 嚴格依法依規決策,落實黨委法律顧問制度、公職律師制度,加強對黨委文件、重大決策的合法合規性審查。(一)健全並嚴格執行黨委工作規則,確保科學民主依法決策。(二)健全並落實黨委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健全完善發揮法律顧問、公職律師作用的工作機制。
  • 小睿看會|讀「兩高」熱點 看司法力量
    「兩高」報告中,與近年來社會熱點密切相關的「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糾正冤假錯案」「聯合懲戒治『老賴』」「懲治暴力傷醫」等話題成為輿論關注熱點。新華睿思數據顯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話題熱度高達92.35,成為「兩高」報告中網民最關切的話題。
  • 上崗兩年,北京市公安局這100名公職律師都做了些啥?
    成為公職律師,對於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民警辛素來說,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辛素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訴訟法學博士學位,本科期間就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加入公安隊伍後,她先後經歷了一線偵查部門、刑事案件監督部門崗位,如今在法制總隊一支隊任中隊長,主要從事執法規範化建設工作。
  • 我省各級法院執行局「雷霆手段」強制執行 讓老賴無處遁形
    「所謂的『老賴』,從法學意義上來講,就是債務人對已經到期的債務不予履行,甚至採取各種逃債手段。」在省法學會商法學會副會長郭丹看來,「老賴」不僅直接損害債權人利益,最大的危害性是對正常運行的市場流通帶來阻礙,影響健康有序營商環境的形成和發展。因此,無論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在經濟活動中誠實守信,履行法律義務。面對 「老賴」,法院怎麼辦?
  • 媒體聚焦「老賴」父母子女上大學:高校招生法治態度令人欣慰
    不肯履行法院判決的被執行人被稱作司法執行中的失信人,也叫「老賴」(賴錢不還者)。為了落實這一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於2010年制定了《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2015年修改)。這一規定的第3條第(七)項明確指出「老賴」子女不得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這一問題似乎並不只限於司法執行中的「老賴」。
  • 【主題演講七】守望法治 司法同行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7月3日,江門市司法局舉辦「守望法治、司法同行——讓黨旗高高飄揚」主題演講比賽,來自局機關黨委下轄各黨組織以及市律師行業黨委代表共10
  • 律師給領導幹部接訪當高參
    中安在線訊(通訊員:李友龍、記者:唐娜)5月4日,安徽省司法廳會同省信訪局出臺《關於認真做好律師陪同領導幹部接待涉法信訪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範律師參與信訪接待,特別是律師陪同領導幹部接訪工作。安徽省司法廳要求,凡是領導幹部或信訪部門提出律師陪同接訪要求的,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都要選派律師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