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聚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廣州市白雲區幅員廣,人口多,人員結構二元化特徵明顯。先天不足,後天發力,白雲區堅決貫徹中央政策精神,多年來結合基層實際,卓有成效地推進法治建設,在推行司法公開、公職律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取得了突出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依法治區,白雲蝶變,白雲區在推進法治建設上所做的努力,可為全國基層黨政踐行依法治國提供借鑑。
庭審直播常態化 多渠道推進陽光司法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推進審判公開。
白雲區法院陽光司法,通過廣州審判網進行案件庭審同步直播,打造「天天有直播人人有直播」的全日制庭審直播。白雲區法院供圖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現在開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四條之規定,今天公開審理原告劉某與被告房地產有限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
今年9月24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院長親自帶頭審理的一件房屋買賣糾紛案件同時在廣州審判網和官方微博上公開直播。就本案是否構成欺詐、脅迫,雙方當事人在法庭之上展開激烈爭論。
庭審過程全程在網絡公開,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庭審直播後原告感嘆:「在網上就能看法官審案子,不能來旁聽的親戚朋友從網上也能看,法官公不公正,大家都看得到。」
網友@純粹吐槽無關風雅留言:「作為普通民眾,在家上網就可以旁聽案件,既可以避免辦理旁聽手續的麻煩,又可以隨時觀看,也讓我們開眼界漲姿勢啦。」
為保障庭審公開的效果,白雲區法院不斷強化對庭審直播工作的管理,明確界定庭審公開案件的範圍,出臺了《關於庭審網絡直播規程》,從9月28日起,凡符合規定的案件,全部都要庭審直播。同時強化信息化保障公開,建立高清數字法庭,實現同步錄音錄像,並實現了刑事遠程提訊。
「前兩天,民二庭一個民間借貸案件進行庭審直播,直播前雙方當事人說,這點事還上網讓那麼多人關注,太丟人了,於是雙方在庭前就達成了和解協議,原告撤訴了。可以說,庭審公開不僅是對法官的監督,也是對當事人義務的督促和權益的保障。」白雲區法院司法公開辦主任梁美玲介紹說。
近年來,白雲區法院從院長到審委會委員全都帶頭進行庭審直播,截至目前,共直播60餘場,實現打造「全日制」模式庭審網絡直播,實現「法院天天有直播、法官人人有直播」的常態化。藥監局長充當「保護傘」等多起「敏感」案件先後直播,點擊量超過了百萬次。
除此之外,白雲區法院還積極推進裁判文書上網,推動微博、簡訊互動等,全面推行司法公開。
「除法律明確規定不予公開的案件外,司法公開沒有禁區。」梁美玲坦言,這對法院、法官、幹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以這種「倒逼」方式推進司法公開工作,打造陽光司法。
首創本地曝光失信人 讓「老賴」無處遁形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要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須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其中一點即是加快建立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威懾和懲戒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
「老賴」就像一顆「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的銅豌豆,多年來法院執行也為此頭疼不已,白雲區法院創新性使用本地曝光,讓「老賴們」乖乖就範。
「賴法官,我今天下午就把案件款送過去,你把我的信息從失信人名單中刪掉吧,我有生意著急出國一趟呢。」在本地做生意的陳某焦急地在電話裡對白雲區法院執行一庭副庭長賴漢穗說。
原來,陳某是一件勞動爭議案件的被執行人,雖然有履行能力,但卻遲遲不履行法定義務。白雲區法院設下天羅地網,將其個人信息納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不僅僅在最高法院的網站上公布,並限制其出境和高消費,更在白雲審判網、廣州白雲法院微博以及利用臨近馬路邊的大型電子屏幕上滾動播出,突出失信人名單本地化的實際效果。
在網上、馬路上都看到自己的信息被公布了,親戚朋友甚至合作夥伴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陳某坐不住了,主動聯繫案件主辦人,把案件款送了過來。當26000元案件款送到當事人手中,案件全部執結完畢,該院決定將楊某的有關信息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中刪除。
白雲區法院執行局局長楊東偉說:「一旦進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的被執行人將受到信用懲戒,在政府採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失信被執行人的社會生存空間將被大幅擠壓。自從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在全方位覆蓋以來,形成強大的信用懲戒威懾,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有力扭轉了執行難的被動局面。」
白雲區法院在2010年8月12日搭建了簡訊平臺,這個基於推進主動執行機制,實行執行人信息主動告知的互動平臺,也成為懲治「老賴」的利器。當事人捕捉到被執行人的資金、物業等信息,可及時通過簡訊平臺告知執行法官。法官經核實後,即可依照法律法規申請凍結、查扣等程序,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據統計,簡訊平臺開通至今,共發出簡訊27605條,接收當事人信息12385條,有效搭建起執行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平臺,促進執行公正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