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案廈門國際銀行違規 廈門銀保監局:未對擔保有效合規審查

2020-12-11 新京報網

8月24日,因「新員工不喝酒被打耳光」一事登上熱搜的廈門國際銀行,如今在康得新一案中,被廈門銀保監局認定為「未對擔保程序及合規性進行必要的審核把控,未能有效履行合規審查職責及對分支機構的管理責任」,涉案金額高達15億元。

大股東惡意掏空

「大白馬」失蹄


2019年1月,昔日「大白馬」上市公司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康得 002450)出現首單債券違約,帳上擁有122億存款卻無法還債。隨後,公司債務問題接二連三,證監會開始介入調查,這一連串事件讓與康得新緊密相連的員工、投資者、債權人、子公司合伙人等猝不及防。

在去年7月首度對康得新下發《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後,證監會於6月重新下發《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並於8月初舉行了自去年11月以來的第二場聽證會。目前,證監會暫無對康得新的最終處罰結論。(相關報導:《康得新聽證申辯:提證監會十三年前發文,「懇請不予處罰」》)

康得新經營情況愈加困難,其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4.79億元,同比下降83.8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68.35億元,同比下降1593.81%,2018年為盈利4.58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調查日漸深入,康得新大股東康得集團利用資金歸集、違規擔保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的種種事件開始浮現。

2019年年報顯示,康得新及其子公司作為擔保方對外擔保共有8起,擔保金額合計45.65億元,其中5起屬於違規擔保,被擔保方為大股東康得集團的佔據其中3起,擔保金額分別為15億元、5億元和3.5億元,合計23.5億元。

其中,大股東康得集團以康得新15億募集資金存款向廈門國際銀行作違規擔保一事頗受關注,這一事件也被證監會在《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提及。由於康得集團未對貸款進行償還,康得新15億募集資金存款已被廈門國際銀行凍結。

康得新在年報中指出,公司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康得新光電公司」)將15億募集資金以定期存單的形式存託於廈門國際銀行。

2018年9月27日,廈門國際銀行通過中航信託成立單一信託計劃,將康得新光電公司存託的募集資金出借給康得新大股東康得集團(註:發放信託貸款14.63億元)。同時,康得集團利用對康得新光電公司的控制,違規以康得新光電公司存放於廈門國際銀行的15億定期存單為康得集團提供質押擔保。目前,該項借款已到期,康得集團未進行償還。

股民舉報

廈門銀保監局回復


今年5月,數位康得新股民向廈門銀保監局舉報廈門國際銀行在上述事件中的違法違規問題。

8月20日,廈門銀保監局回復稱,廈門國際銀行投資設立該單一資金信託過程中,未對擔保程序及合規性進行必要的審核把控,未能有效履行合規審查職責及對分支機構的管理責任,違反了《商業銀行授信工作盡職指引》《關於規範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行為的通知》和《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


註:康得新股民提供的廈門銀保監局調查意見書

廈門銀保監局表示,本次調查已結束,調查所發現問題,屬於廈門監管局職責範圍的,將依法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同時,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向康得集團發放的4筆已結清貸款業務涉及北京銀保監局監督範圍,已轉交後者處理。

在廈門銀保監局認定廈門國際銀行在上述案件有違規行為後,擔保是否還有效力?康得新是否可以拿回15億?相關法律人士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王德怡律師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根據《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債權人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於擔保事項已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的信息訂立的擔保合同,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有效,上市公司提供擔保需要經過董事會或者股東會決議程序,如果相應的程序存在問題,擔保合同的效力存在被認定為無效的可能。此次,廈門銀保監局只是作出行政認定,與其民事擔保行為是否有效沒有直接的關聯,行政違規與合同無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12日股東大會,康得新新上任董事長鄔興均曾提及該筆擔保「違規,甚至是違法的」,其表示:「這筆資金是我們在廈門國際銀行的15億募集資金,當時存放在廈門國際銀行,後來被作為康得集團向廈門國際銀行通過中航信託貸款融資的質押品,做了一個擔保。」鄔興均指出,當時的擔保法律程序上,有股東會決議,但事實上這個股東會可能並不存在。公司認為這個擔保違規,甚至是違法的。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肖瑋  李雲琦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柳寶慶

記者聯繫郵箱:xiaowei@xjbnews.com

相關焦點

  • 廈門國際銀行頻陷大股東貸「黑天鵝」 銀行審查有何義務
    從上述兩份近期披露的文件來看,康得新被大股東康得集團掏空的痕跡明顯,而違規擔保則成為一項重要的手段。其中,大股東康得集團以康得新15億募集資金存款向廈門國際銀行作違規擔保一事頗受關注,目前,由於康得集團未對貸款進行償還,康得新15億募集資金存款已被廈門國際銀行凍結。
  • 頻頻陷入違規擔保 廈門國際銀行風控能力存疑
    原標題:頻頻陷入違規擔保、多次踩雷造假公司 廈門國際銀行風控能力存疑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中心12月16日訊(記者裡豫 趙戎 李冰巖)華儀電氣(600290.SH)及子公司違規擔保一事還在持續發酵,12月14日,華儀電氣公告了最新進展:上市公司子公司股權被凍結的相關情況。
  • 閔系銀行「激進者」:廈門國際銀行是如何讓中介機構瑟瑟發抖的
    證監會詳細指出,2016年1月22日、11月14日及2017年1月17日,康得新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與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籤訂了3份《存單質押合同》;2018年9月27日,光電材料又與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籤訂《存單質押合同》。前述存單質押合同均約定,以存單為擔保物,為康得集團貸款提供擔保。
  • 廈門國際銀行的「乾坤挪移大法」,坑慘了多少家上市公司?
    再說回到康得新案,很典型,甚至比康美藥業還要典型。康得新、康得集團、北京銀行三方的齟齬,早已廣為人知;去年5月,力場君也發布過《「坑了」康得新122億,北京銀行的「資金歸集業務」是個什麼鬼?》,和大家做過探討。或許是北京銀行與康得集團的涉案金額太過巨大,反而使其他牽涉到康得新案中的金融機構,並未被市場充分關注。
  • 頻頻陷入違規擔保、多次踩雷造假公司 廈門國際銀行風控能力存疑
    而真正將風險引爆的卻是上市公司的開戶銀行——廈門國際銀行。資料顯示,在華儀電氣自查發現子公司違規擔保並公告4天後,當時擔保還未到期,廈門國際銀行便以此為由將華儀電氣子公司在廈門國際銀行帳戶上用作抵押的結構性存款全部強行划走。
  • 廈門國際銀行存多項違規被罰款175萬
    千龍網北京1月25日訊 1月25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廈門銀監局發布廈銀監罰決字〔2018〕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廈門國際銀行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廈銀監罰決字〔2018〕2號文件顯示,廈門國際銀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姓名為翁若同,因監管數據錯報,違規為股東辦理股權質押類信貸業務,貸款審查不到位、信貸資金被挪用,違規發放項目貸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被中國銀監會廈門監管局罰款一百七十五萬元,同時責令該行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
  • 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扇耳光,廈門國際銀行風波不斷,剛被罰420萬元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廈門國際銀行打人事件以及一系列的違規操作,說明該銀行管理方式粗獷,管理人員素質落後。「2017年開始,中央三大攻堅任務首條就是治理金融亂象,這家銀行頂風作案,完全沒有把中央的三令五申放在眼裡,與之合作的P2P頻頻爆雷,這是內部風險控制出現了巨大漏洞,而且是顯而易見的漏洞,銀行的合規和風控可以說是篩子。」
  • 廈門國際銀行分行被罰347.5萬怎麼回事?涉及四項違規
    罰單披露的信息顯示,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涉及的四項違規行為分別為:超期向人民銀行報備銀行結算帳戶開立資料;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違反徵信信息查詢規定;未按規定立即停用調離工作人員的個人徵信系統查詢用戶。
  • 黨建引領 服務實體 廈門國際銀行譜寫金融服務新篇章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要求,廈門國際銀行黨委注重到基層深入了解真實情況,定期下沉一線,組織宣導傳達全國兩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有關金融支持復工復產及貨幣政策,與一線員工座談交流,深入查找「四風」問題隱患,了解基層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開展、疫情防控、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等情況,宣導銀行業違規教育警示案例
  • 上海銀保監局又開10張罰單,5張涉違規提供政府性融資
    近日,上海銀保監局頻開罰單,而最近的10張罰單中有5張涉及政府性融資。從金額上來看,5月16日開出的10張罰單涉及罰款共計460萬元,遠低於5月14日9張逾千萬的罰沒金額。不過從處罰案由上看,10張罰單中違規事實較為集中,主要為銀行違規提供政府性融資和信用卡資金違規使用。
  • 廈門國際銀行獲批增資擴股不超過10億股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馬傳茂廈門銀保監局信息顯示,該局已於日前批覆同意廈門國際銀行2020年度增資擴股方案。根據批覆,廈門國際銀行獲批公開募集不超過10億股股份,募集股份應由符合股東資格的原股東認購,認購不足部分再由有認購意向的新投資者認購。廈門銀保監局要求,該行應審慎控制新入股股東數量,嚴控股東資質。
  • 疫情之下,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廈門國際銀行這樣做
    財經專欄作家 朱邦凌近日,廈門國際銀行通過銀擔合作模式為某中小微企業發放了期限 1 年、金額為 500 萬元的紓困貸款,實現福建省第一筆中小微企業紓困貸款落地,及時緩解該企業面臨的暫時流動性困難,這是廈門國際銀行積極響應落實黨中央紮實做好
  • 因*ST康得事件被暫停半年承銷 北京銀行「9宗罪」又被罰沒700萬
    《每日財報》注意到,北京銀行先是捲入了*ST康得財務造假案件,後又被曝員工售賣客戶信息,更是在今年7月16日當天,一天接銀保監會4張罰單,涉及違規發放貸款、延緩風險暴露,採取不正當手段發放貸款,向客戶收取不合理費用,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房市等問題等9大問題,罰沒金額超700萬元。
  • 上海銀保監局整頓信用卡業務,建行、浦發等6家銀行被罰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銀保監會近日公布的處罰信息顯示,上海銀保監局在2019年7月8日開出6張罰單,均針對信用卡業務。工行、建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6家銀行合計被罰190萬元。工行上海市第一支行因「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間,在為部分客戶辦理信用卡業務時,未遵守總授信額度管理制度」被上海銀保監局責令改正,並處罰款30萬元。建行信用卡中心被責令改正,並處罰款30萬元。其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有兩項:1.2017年5月,該中心在為部分客戶辦理信用卡業務時,未遵守總授信額度管理制度。
  • 廈門國際銀行違法遭罰 未能如實報告重大突發事件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9日訊 銀保監會網站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廈銀保監罰決字〔2020〕8號)顯示,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大運營中斷事件的影響分析不準確,未能如實報告重大突發事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中國銀保監會廈門監管局對銀行罰款三十萬元
  • 廈門國際銀行因未經授權查詢徵信信息等被罰款347.5萬元
    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15人被罰披露的罰單顯示,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的違法行為有4項,分別為:1.超期向人民銀行報備銀行結算帳戶開立資料;2.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3.違反徵信信息查詢規定;4.未按規定立即停用調離工作人員的個人徵信系統查詢用戶。
  • 廈門國際銀行北京4宗違法遭央行處罰347萬15人被罰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網站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銀管罰〔2020〕13號)顯示,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存在以下4宗違法行為:超期向人民銀行報備銀行結算帳戶開立資料;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違反徵信信息查詢規定;未按規定立即停用調離工作人員的個人徵信系統查詢用戶
  • 銀保監會:進一步督促中資商業銀行完善合規管理體系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銀保監會網站22日消息,為推動在境外設有經營性機構的中資商業銀行進一步優化集團合規管理體系,健全跨境合規管理機制,提高跨境合規管理有效性,實現境外機構安全穩健運行,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於加強中資商業銀行境外機構合規管理長效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
  • 廈門國際銀行發布「國行e家」交易銀行品牌
    人民網廈門12月5日電(林盈)為順應需求,服務實體,12月4日,廈門國際銀行交易銀行品牌「國行e家」正式亮相,助推中小微企業發展。此次發布的「國行e家」交易銀行品牌體系,內含20餘個特色產品,涵蓋「三昇平臺之融升」創新授信、「三昇平臺之慧升」支付結算、「三昇平臺之盈升」渠道服務三大板塊。據了解,「三昇平臺」的創設將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金融服務,為日常經營活動所涉及的支付結算、現金管理、供應鏈金融、電子商務、國際業務等提供一站式支持,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 新員工因不喝酒被打耳光,廈門國際銀行:非公款聚餐!酒店很奢華
    作者|豹變 趙相鋒編輯|老拿又一家地方銀行曝出行為不端,這次是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中關村支行。曝料人稱,涉事銀行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聚福園自助餐廳聚餐時,有關領導逼迫新員工喝酒、扇新員工耳光,場面混亂。豹變詢問北京盤古七星國際酒店的工作人員涉事銀行是否為廈門國際銀行,工作人員並未做出正面答覆。此後,豹變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官網上觀察到,北京盤古七星國際酒店作為高端消費酒店,裝修奢華,用餐價格較高。上述聚福園自助餐廳的定價,二層580元/位,三層780/位。初步估算,涉事公司此次消費至少在17400元以上,加上後續因打砸所造成的損失,實際消費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