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楊佳:「網際網路+教育」助力殘疾人獲取平等教育權利

2020-11-26 人民政協網

1月4日,由人民政協報社、人民政協網主辦的「『網際網路+』助力教育資源均衡化研討會」在京召開。教育相關部門領導、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技術創新代表一同為教育事業發展獻計出力。


以下為楊佳委員在「『網際網路+』助力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研討會」上的講話實錄:

這是我國外交史上第一次應對全球網絡直播——來自聯合國就中國履行《殘疾人權力公約》的首次審議。為什麼這麼做呢?

因為殘疾人不可能都到日內瓦去聽會,也是為了給大家提供合理便利,聯合國就採用了網絡直播這種形式,這也是一種「網際網路+教育」,是我們普及21世紀首個人權公約--《殘疾人權利公約》的一種好辦法。《公約》第24條談到了殘疾人平等獲取教育的權利。剛才我們的小鵝通創始人講到了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學習,就是在落實這方面應該享受平等教育機會的權利。為什麼這麼說呢?培根說,「讀書使人充實」。那教育呢,教育使人完美,這是人人共享的一個權利。記得當年我國在聯合國接受首次履約報告審議的時候,委員會一位丹麥專家就教育方面發問:「我們都在談融合教育,為什麼你們還在大力發展特殊教育?這不是南轅北轍嗎?」

我覺得就這一概念方面,我們應與時俱進。另外還有一點,非洲委員馬伊納也發問:從中國的履約報告和問題答覆中看到,《殘疾人保障法》第25條第2段明確規定,普通小學、初級中等學校,必須招收能適應其學習生活的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由此看來,你們對殘疾學生的評估標準是,如果他們能夠適應學校生活就可以上普校。可是,重度殘疾人如何適應?功能有限的殘疾孩子如何適應?」這個問題發人深省,融合教育,到底應該誰適應誰?

現在和從前不一樣了,我們理念變了,應該以人為本,學校應該適應學生,包括重度殘疾人。這一點我覺得「網際網路+教育」堅定了我們的理念,「網際網路+教育」是實現消除障礙,促進融合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治本之策。因為我們知道,殘疾人要就業,要實現平等、參與、共享的話,教育一定要先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2013年參加了北京市《首屆融合教育論壇》,並且做了發言。2014年,也就是咱們改革開放後恢復全國統一高考的第36個年頭,我有一個政協提案,《關於視障人士參加普通高考的建議》,被教育部採納。當年教育部給我的反饋是:效果不太好,不知道明年要不要繼續下去。當時我接這個電話的時候,我說:明年一定要堅持下去!相信明年會更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2014年教育部費了那麼大的勁,才有了高考盲文試卷,但是就一位考生,46歲,名叫李金生,是一個按摩店的老闆,使用盲文試卷,一道題還沒摸完,考試時間就到了。可是第二年有八位盲人參加了高考,只有一人落榜,現在我們看到,這個制度延續至今,有更多的視障人士跟大家一樣,圓了大學夢。這一點的確令人感到非常欣慰。當年在這方面在聯合國履約的時候,委員會的《結論性意見》中指出我們的盲人就業渠道太窄了,好像只有從事推拿這一條道。應拓展就業渠道,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志向選擇職業。長期以來,盲人不能參加普通高考,只能單考單招,所學專業十分有限,僅有音樂和推拿兩個專業。錄取學校也十分有限,在他們心目中,能考上長春大學或北京聯合大學就是他們的北大清華。現在我們的確是通過讓視障人參加普通高考這種方式,體現了教育公平和拓寬就業渠道這一點。

「網際網路+」在這一塊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因為線上線下,比如我們在課本、試卷等方面,做到無紙閱讀。儘管我讀不了紙質的印刷品,但是如果通過網際網路的話,我是可以博覽群書的。2008年的國際盲人節,我重返國家圖書館,啟動了中國盲人數字圖書館,在第二年我就獲得了國圖的「文津讀者」獎,就是通過網絡,足不出戶就可以利用國圖的資源。所以「網際網路+」的確是幫了我們的大忙!前面發言中提到了中青報的報導—《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確,這塊屏幕也可以讓看不見它的人改變命運。

第二點,剛才王相偉社長說了,今天是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55年前的今天,周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現在十九屆四中全會我們又提出了要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五個現代化建設。網際網路在這裡可以起到為實現第五個現代化凝心聚力,弘揚正能量的作用。剛才主持人提到了我當年在政協的一個發言—那是利用政協這個舞臺,在2015年的一個發言,這個發言的題目是《點讚正能量、厚愛正能量、弘揚正能量》,針對社會特別是網際網路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褻瀆英烈,侮辱人格、傳播網絡暴力、散布網絡謠言等諸多負能量,大聲疾呼,多一些審美,少一些絢醜。列舉了像最美鄉村教師、最美鄉村醫生個、火車站保安等許多普通人的感人事例,謳歌人間的真善美,唱響積極、自信、樂觀、向上的社會主旋律。最後提到,你怎樣,中國便怎樣!

強大的正能量源自每個人。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良知出發,「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只有這樣,社會才會充滿滔滔不竭的強大正能量!只有這樣,中國夢才會成為美好的現實!中國怎樣,你才會怎樣!這個發言入選《第13界全國政協大會發言參考文本》,在網上傳播開來,反響也很好。咱們的海外特邀委員握著我的手說:你的發言讓我看到了祖國的希望。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義務。另外我希望能夠通過「網際網路+」,通過自己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能夠在這方面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更多海外的華夏兒女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大家同唱一首歌,「愛我中華」。

另外通過「網際網路+」也可以讓我們講好中國故事,實現教育全球化。比如說,我的大學同班同學,當年坐在我前排的一位叫劉涓的同學,她在美國馬裡蘭州一所中學教《漢語》,她說到今年70年國慶觀禮,她從網際網路上用了我們國慶閱兵遊行的實況轉播,結果班上的學生--不論是白人學生還是黑人學生,最後自發的鼓起了掌。我覺得我們的確可以把這種教育推向國際。還有我的學生舒萌達,在美國首府華盛頓DC開針灸診所,原來也是廣安門中醫研究院的博士,給她的美國的患者寫了一本書,是介紹中國的《皇庭內景經》與養生,用英文寫的一本書。由此看來,我們用「網際網路+」可以不斷的提高我們的文化自信。

我們還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課程,比如上個月30號《焦點訪談》中聚焦了今年1月1號實行的我國首部《密碼法》,接受採訪的中辦機要局局長是我的哈佛同學李兆宗。這部《密碼法》我認為無論是公務員還是我們普通公民,都需要好好的學習。通過什麼方式呢?在「網際網路+」就應該開設這樣的課程,大家都可以學習。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要知難而進,一方面一定要做到殘疾人一個不能少,還有一點,罕見病患者也一個不能少,因為很多患者因病致死、因病致殘,因殘致貧;若能早日找到「解藥」,他們就能早日脫貧。導致我後天失明的原因?我得的眼疾是一種罕見病,也是兩年前被五部委納入121種《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之中。但是在我們的大學裡,沒有這方面課程,罕見病課程很罕見。可罕見病在世界各國來說又都是科技攻關的前沿課題。我是連任三屆的中國視網膜病變者委員會主任,我們委員會也有科學和醫學顧問,有的患者最後實在等不起了--有位北大畢業的高材生,當光明從眼前消失時,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最終選擇自主創業,成為國際罕見病研究聯盟《孤兒藥研發指南》專家組裡唯一的中國專家,通過基因療法治療該眼病,他創辦的「印象生物」公司(Reflection Bio)是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孤兒藥資格認證的第1家亞洲生物醫藥公司。我覺得我們的大學應請這樣的人來講相關的課程,可以加快推進攻關。我堅信,隨著科技的發展,盲人總有一天會重見光明,而不再是像我的哈佛校友海倫凱勒說的那樣,《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涉及到網絡方面,我遞交過一個政協提案,叫做《央視春晚直播應添加字幕,讓聽障人士獲得平等參與文化娛樂生活的權利》。經過連續兩年的努力,提案最後被採納了。在電視屏幕上加字幕有人不大敢用,一個是怕出錯,再一個怕影響春晚直播的屏幕畫面美,但還是被採納了--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我們的網絡直播已經做到了這一點,這樣我們聽障人士以及海外的朋友都可以及時的看懂央視春晚直播的小品節目了,可以跟大家一起同歡樂。

我還遞交了一份關於《治理非法理財坑農坑老》的政協提案。政協委員、北大的金李教授,他也是我們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他說他願意在這方面為這個特殊群體量身定製,免費提供相關理財課程,人們只要上喜馬拉雅網站就能聽到他講的財富課。我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在增強人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方面,我們可以大有作為。

另外我想說的是,我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留校多年,在校慶三十年的時候,榮獲我校的「傑出貢獻教師」獎。我從哈佛學成歸來後,經哈佛教授的同意,把哈佛mpa拳頭課程本土化,開設了《經濟全球化》、《溝通藝術》等課程,被評為了「優秀課程」,並且被放到學校網上,創下了中科院《空中課堂》點擊量第一的紀錄。

還有一點,我有幸參加了新中國成立70年的國慶觀禮,尤其是煙火晚會的時候,天空中三次綻放出「人民萬歲」,我心潮澎湃。我們國家在人才方面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作為一名投身教育事業30餘載的人名教師,我的切身感受是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學生。天邊有兩顆星,以我的導師理佩先生和他的丈夫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命名,他們為建設新中國舉家回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李佩先生退休後又開辦了《中關村大講堂》,一辦就是600多場,那真是高水平的講座,請來的都是各個領域的權威。我想如果能利用「網際網路+」再現李老師的這個《大講堂》,那該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啊!這也是我的一個心願和目標。

最後,非常感謝今天能有這樣一個跟大家共享的機會。新時代新作為,讓我們萬眾一心,知難而進,為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努力奮鬥!

(作者楊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首屆聯合國殘疾人權力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市殘聯副理事長。文稿已通過作者審定)

相關焦點

  • 「幸福光明行」活動在石景山舉行 楊佳:殘疾人好了國家會更好
    「這是民主黨派首次聯手為殘疾人獻愛心,其中不僅有九三學社的社員們,還有來自民革的曹國梁先生等,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委員、九三學社中央聯絡委主任、北京市殘聯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楊佳說,「『愛國、民主、科學』是我們九三學社的優良傳統。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10周年。國家好了,殘疾人才會好;殘疾人好了,國家會更好。」
  • 政協委員張海迪:時刻為殘疾人仗義執言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還從1998年至今擔任了5屆全國政協委員,並在今年第三次當選全國政協常委。多年來,她以極大的熱情和執著,履行政協委員職責,積極為殘疾人事業建言獻策。  「作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我曾多次就殘疾人問題提交過提案,看到有的提案得到落實,為殘疾人解決了實際問題,我真的特別高興。」張海迪說。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位老政協委員,聽聽她履職背後的故事。
  • 政協委員提案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健康中國」應從兒童青少年健康開始  5月25日,程紅委員代表民盟中央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視頻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表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年下降,33%的兒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和心理衛生等問題較為突出,大多與不良行為習慣、缺乏體育運動、體檢不到位等直接相關,深層次原因則在於中國尚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
  • 擔任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委員既是榮譽也是責任
    2008年,我隨全國政協團在上海視察,一份急電使我中斷行程,立即趕赴紐約競選「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委員會」委員。這是聯合國新設的一個人權機構,其使命就是履行殘疾人權利公約。到了紐約,我才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這是歷史上最為激烈的一次聯合國官員競選,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全力以赴。有41個締約國參加投票,23名候選人。根據公約規定「首屆委員會由12名專家組成」。
  • 46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加重嚴重虐童者刑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保障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合法權益。」作為婦聯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黃西勤一直以來對於婦女權益維護、兒童成長保障等相關問題都有所關注。近年來,如「南京女童餓死案」、「貴州父母虐童案」等監護人失責、蓄意傷害未成年人身體的事件,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
  • 全國政協委員嚴厲譴責美「涉疆法案」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嚴厲譴責美「涉疆法案」發言摘登編者按:12月5日下午,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召開委員座談會,就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予以嚴厲譴責。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原駐會副主任曉敏(蒙古族):政協委員要同一切損害破壞國家利益的行為作鬥爭無論是前不久的所謂涉港人權法案,還是最近的所謂涉疆「人權法案」,都讓我們更加看清,美國的所謂人權已經完完全全地淪為惡意攻擊他國的工具。
  • 劉玉婉委員的提案「誕生記」
    今年是全國政協的換屆之年,不少新委員第一次登上政協舞臺,感覺既光榮又責任重大。對於第一次撰寫提案,大家也都是認真再認真,希望能將自己關心的問題通過提案準確表達出來,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責。在婦聯組的小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劉玉婉委員就講起了自己提案的『誕生記」。
  • 政協委員關心圓明園獸首拍賣事件
    政協委員關心圓明園獸首拍賣事件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3-02 全國政協2009年3月2日(星期一)下午3點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趙啟正先生介紹會議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邰麗華委員:建議出臺融合教育指導辦法 保障殘疾兒童平等接受教育...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北京5月22日電(記者 謝青)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而對於普通學校接納和支持殘疾兒童就學的問題,始終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的牽掛。
  • 全國政協委員提案:高考可用古漢語替代英語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 資料圖  3月3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在接受人民政協網訪談時再次提出「高考不一定非考英語」的這一觀點,因為這是一種
  • 楊佳委員代表九三學社中央發言:點讚正能量 厚愛正能量 弘揚正能量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孫鐵翔、餘曉潔)楊佳委員11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代表九三學社中央發言時說,只有點讚正能量、厚愛正能量、弘揚正能量,社會才會充滿滔滔不竭的強大正能量,中國夢才會成為美好的現實。  楊佳說,雖然我的眼睛看不見,但可以用心來感受美好的正能量。
  • 為何四次「矛頭」對準收容教育?全國政協委員回應
    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對法規、司法解釋的審查建議,是立法法、監督法賦予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也是人民群眾對法規、司法解釋制定工作進行監督的一個重要渠道。2014年,演員黃海波曾因嫖娼被收容教育半年,引發社會關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有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建議對收容教育制度進行合憲性審查。
  • 全國政協委員、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願受援人更多更滿意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就此接受了《法制日報》採訪,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讀。著力保障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記者:什麼樣的公民能夠獲得法律援助?他們如何尋求法律援助?
  • 政協委員:「幹部送子女出國是公民權利」
    記者 黃慶明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國青年報報導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他認為,把子女送到國外去,不要考慮是不是官員,因為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因為他是一個官員,把子女送出國了,就要受到非議,這是不公平的」。
  • 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一名香港政協委員的「吉林情結」
    吉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港澳委員、海外特邀列席人士座談會1月11日下午在長春舉行。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與大家歡聚一堂、共敘深厚情誼,共商振興發展大業。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出席,吉林省政協主席江澤林主持會議。座談會氣氛熱烈。
  • 圍繞「兩高」工作報告 政協委員建言履職
    來源:央視原標題:圍繞「兩高」工作報告 政協委員建言履職 全國兩會進入後半程,昨天(26日)全國政協小組討論上,政協委員們圍繞「兩高」工作報告展開討論。委員們認為運用法治手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特別是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全國政協委員 南存輝(工商聯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法治是最佳營商環境。在今年的「兩高」報告中,也多次提及了對於民營企業的保護。
  • 全國政協委員張英:工業網際網路勢頭強勁,將成新一輪產業投資「風口」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其中包括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推進智能製造。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英指出,作為「新基建」重要組成,工業網際網路勢頭強勁,將成為新一輪產業投資「風口」。
  • 專訪|聾人委員邰麗華:連任三屆,為8500餘萬殘疾人代言
    3月14日,全國政協委員邰麗華(右)和手語翻譯李琳(左)會後交流中。 澎湃新聞記者 李聞鶯 圖這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正在和手語翻譯李琳交流。作為一名聾人委員,過去半個月,她以這樣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履職任務。這也是邰麗華連續第11年出席全國兩會。
  • 全國政協委員餘漸富: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現在,很多市民通過網際網路金融的渠道購買產品,有利潤可賺但也存在風險,「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成為非法集資案件高發領域,暴露出監管缺位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餘漸富建議,要加快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體制。  餘漸富說,網際網路金融高速發展的同時,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業務不規範,模式不成熟,風控能力弱,甚至突破了監管底線,蘊藏著較多的風險隱患。
  • 敦煌市遠程教育培訓助力殘疾人就業
    近期,敦煌市殘聯積極開展殘疾人技能培訓摸底與報名工作,計劃通過網際網路+培訓的形式,使殘疾人足不出戶就能掌握一技之長,助力更多殘疾人早日實現就業。敦煌市殘聯副理事長秦紫薇介紹說:「此次培訓對象主要是持有二代殘疾人證、且有培訓願望的殘疾人,培訓的專業主要有平面設計、辦公自動化、家電維修、農村實用技術等專業,我們希望殘疾人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到一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