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廈門灣口,與廈門僅相距6公裡。自2001年1月2日廈金直航以來,金門在兩岸互動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如今金門人與祖國大陸之間的關係又出現一個新趨勢:越來越多的金門人到廈門買房、買店面。據了解,金門現有5萬多人口,從金門與廈門直航到現在,金門人在廈門購置3000多套住房,平均每17位金門人在廈門就購有一套住房。
金門人家在廈門
浯江鑽石廣場項目在廈門是獨一無二的,特色不在於它的建築,而在於開發商把這個項目樓盤的60%賣給了金門人。該項目共兩座樓,高低錯落,高的A座樓36層,低的B座樓18層。其中,18層高的B座樓盤買方幾乎全是金門人;A座樓低層部分的買主大部分也是金門人。該項目的開發商廈門華祥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是外資企業,其中一大股東是金門人。
據公司副總經理金門人陳經武先生介紹,浯江鑽石廣場項目銷售最初瞄準的就是金門人——在廈門的金門人和在異地置業的金門人。2000年初,浯江鑽石廣場開始預售時,他首站就回到自己在金門中學時代的母校,向老師們推介這個房地產項目。
他推介浯江鑽石廣場的營銷概念是:金門家族宗親到廈門同住一個樓盤,在金門做鄉親,到廈門做近鄰。當時母校的校長首先響應:「我買一套,屆時有機會我們都住在小陳的樓盤裡,大家還是做近鄰鄉親。」校長預訂了一套,老師們紛紛效仿,決定到廈門還和校長「共事」,連工友也決定買一套。項目一推介,成交額折合人民幣近2000萬元。這次推介活動成功後,浯江鑽石廣場的戶外廣告就立在了金門的街頭。這也是廈門的房地產項目在金門的第一塊廣告牌。
陳坤和先生是金門金城鎮一所小學的退休教師。祖籍福建惠安,1943年出生於金門。1999年他第一次到廈門,除了來祖國大陸觀光旅遊之外,就有在廈門置業的打算。陳先生說,當時浯江鑽石廣場正在打地基,他購買的意願就很強,再加上從小看著陳經武長大,跟小陳的父親又是老鄰居,知根知底的。因此,等這個樓盤剛一開盤時就定購了。陳坤和先生2001年買下浯江鑽石廣場B座11樓的一套110多平方米的單元房。其所在小學的一名姓歐陽的退休老校長買的是浯江鑽石廣場B座10樓的一套110多平方米的單元房。兩人在金門時是「同事」,到了廈門卻成了樓上樓下的鄰居。
記者在採訪在時遇到一對居住在廈門多年的金門老夫婦,他們膝下有17個子女兒孫,經過老人多年不懈的遊說,現在有7口人常住在廈門,或工作生活或讀書上學。
金門人愛住多層小高層
浯江鑽石廣場總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這是陳經武先生在廈門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推介成功後,他成立了廈門太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現在,公司已經分別在廈門同安、仙嶽路、會展中心拿到了三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總建築面積達到10萬多平方米,銷售對象仍然鎖定金門人。陳經武先生說,做房地產,策劃之初都要講樓盤定位,定位的一個最重要方面是目標客戶群。也就是說,房子是賣給誰來住的。「我建的房子就是賣給金門人住的。」
現在,金門居民人均存款額居臺港首位。公職人員的收入水平居臺灣第一。一對職業都是教師的夫婦,月收入在18萬元新臺幣,相當於4.5萬元人民幣。據了解,金門最高樓盤僅12層高,大多居民習慣於居住多層或小高層的樓盤。
陳經武先生對這些「基本面」如數家珍。因此,對鑽石廣場的戶型格局做了適合金門鄉親口味的設計,比如,三房二廳的面積約在113平方米,做的是精裝修,房價定在50萬元左右。金門的工薪家庭,一般都有相當於200萬元左右的人民幣存款,這個房價金門的工薪階層戶戶都買得起。
置業廈門緣於對祖國的認同感
陳經武先生在分析金門人在廈門購房置業的原因時告訴記者,主要緣於金門人對祖國的認同感。
金門與廈門民間交往的感情非常深厚。陳先生今年37歲,他母親小時候在漳州生活過一段時間。1996年,他到廈門發展事業,第一個念頭就是首先在廈門置業。古語說,性相近。金廈風俗語言都一樣。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廈門灣口,與廈門之間僅相距6公裡,共有大金門、小金門以及大擔、二擔等10多個大小島嶼。金門退潮時,金門馬山連營區距廈門角嶼島只有1800米,可謂近在咫尺。當地漁民說,廈門到金門距離很近,近到只要划槳1004下。現在金門島上大大小小分布了一百六、七十個村落,約有五六萬人口,絕大多數人祖籍在閩南,其口音與廈門口音幾乎無異。金廈兩門在宗族徙居、婚姻嫁娶、物產飲食、教育興學、鄉村地名和民間俚語等方面可以找到很多相同之處。歐厝、後村、何厝、沙美……這些在廈門人相當熟悉的村名,在金門同樣存在著。廈門有前埔、環島路,金門也有前埔、環島路。
記者訪問了幾位在廈置業、經商、求學的金門同胞,他們到廈門置業的再一目的是為下一代著想,因為下一代的希望在祖國大陸。如今越來越多的金門學子報考大陸的大專院校,其中尤以廈門大學為其最愛。因為金門縣只有高中而無一所大學,以前金門學子只能到臺灣本島上大學或出國留學,而現在從金門直接搭船到廈門,只需要兩個多小時,而且大陸高校的辦學質量也得到了金門學子的肯定。
現在,金門人認祖歸宗的意願非常的強烈。2001年1月2日,廈金直航開始,從廈門和平碼頭到金門水頭全程只需40分鐘至1個小時。廈金航線現在每周二、五、日有6個相對固定客輪,共12個航班往返,日載客量最高達1800人次。金廈往來在經過半個世紀的隔絕後,重新活躍起來。近年來,金門與大陸之間的民間貿易非常火爆。金門在兩岸互動中再次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在金門是鄉親,在廈門做近鄰,同樣的文化傳承,同樣的風土人情,在廈門人流如織的街道上,在鱗次櫛比的樓群中,金門人不會感到疏離。如果有一天,歸家的旅途不再那麼曲折蜿蜒,廈門會成為更多臺灣同胞安家置業之處。(黃庭滿 康淼)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