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8年的《霹靂先鋒》到2004年的《功夫》,他的電影陪伴了八零後、九零後兩代人的成長。
八零後現在是建設社會的中堅力量,九零後正在慢慢褪去青澀,走向成熟。
周星馳的電影承載了這兩代人無盡的歡聲笑語,他是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
雖然周星馳電影的題材不同,但大多以勵志為主題。
《賭聖》中的鄉下仔最終成長為一代賭聖。
《武狀元蘇乞兒》的乞丐蘇乞兒最終逆襲成為一代大俠。
《喜劇之王》的死跑龍套尹天仇靠著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收穫和柳飄飄的愛情。
《少林足球》中的收破爛最後靠著天賦才能實現了夢想。
《功夫》一個小混混最後蛻變成為一代宗師。
周星馳的電影常常為觀眾製造一場小人物逆襲的夢境,在這過程中,對應電影的情境,衍生出很多經典的臺詞。
《少林足球》的「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
《喜劇之王》的「臨時演員也是演員」、「天亮後會很美」。
在現實中,周星馳也說過一些能激勵人心的話。
在馬雲、周星馳的對話節目:《天馬行空,巔峰對話》中,主持人詢問周星馳什麼是堅持?
周星馳說「堅持就是失敗了再爬起來」。
在楊瀾對周星馳的訪談節目中,那時周星馳還沒拍《少林足球》,但坊間已流傳周星馳江郎才盡之說。
楊瀾問周星馳有沒有信心做得更好,周星馳說「我得做的比別人好,一定要做得比別人好,比別人更好,更出色,因為要混飯吃,如果不是這樣子,沒得吃」。
在柴靜對周星馳的訪談《看見》中 ,周星馳對主持人柴靜說「我們做事一定要認真,這樣才有希望」。
周星馳這些話雖然很直白,甚至談不上語言優美,但很直觀的教導我們做事要有一顆匠心。
無論外界如何改變,都一心一意貫徹到底,將一件事做到最好。
周星馳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從小生活在底層社會。
周星馳本身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小人物,他的逆襲就和他的電影所刻畫的一樣,第一是靠著先天的才能,第二是後天那份匠人匠心的堅持。
做事認真的匠人品格,這種匠心大概就是周星馳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