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90後夫妻月入3萬多卻不敢生二孩?

2021-01-11 中原網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了,可不少適齡夫妻卻不想生。

至於不想生的原因,精力、財力以及生孩子後女性不斷增加的壓力成了主因。

如何讓大家從不敢生、不願生走出來呢?有專家這麼說。

【故事】

家庭收入3萬多,90後夫妻還是不敢生二孩

28歲的小黎(化名)和妻子均在金融機構工作,穩定情況下家庭月收入3萬多元,這一工資水平在鄭州已算不錯。

眼看著女兒快2歲,小黎的媽媽變著法地催生。

「趕緊生吧,趁我還能給你們帶得動。」「兒女雙全多好,你看你都是家裡獨苗。」

小黎不是是重男輕女的人,也和媳婦商量著再生一個,男女都好,主要是有個伴。

可再一算家裡的錢:房貸1萬,車貸5000,女兒馬上要上幼兒園一月又得3000多,奶粉、尿不溼林林總總一月也得2000。

 人情禮節、吃飯穿衣,哪一項不得花錢?

哪個月,業績不好了,家庭月收入就得受影響,還得靠信用卡支撐。

好在,家裡老人都退休了,偶爾還會接濟一下小兩口。

可老人身體狀況也不太好,小黎都擔心,以後再添了老二,還得再請個人幫忙照顧,那又是一筆花銷。

「要一個孩子就好了,還敢要老二?」小黎是一名90後,也是當前的生育主力軍,面對由社會競爭導致的日益嚴峻的內捲化和不斷增加的生活成本,他和他那一代的人「哪裡還有勇氣去生孩子」?

 職場女性而言,生二孩意味著放棄很多

當生養孩子不再是老一輩口中「多雙筷子的事兒」,如今的年輕家庭在面對要不要二孩,甚至是要不要孩子等問題時,考慮得都更加謹慎理性。

92年出生的鄭州姑娘嵐嵐(化名)是一名網店創業者,本來一心想搞好事業的她,疫情居家期間意外懷了孕,幾經糾結,最終夫妻倆決定將孩子留了下來。

「以前做產品研發、熬夜修圖、客服回復,一個人做起來也得心應手」嵐嵐說,懷孕期間,孕吐、嗜睡、頻繁上廁所......如今,生理上的各種不適讓她不得不從工作中抽身出來,網店的經營狀況也陷入僵局。

當說起接下來有沒有要二孩的打算時,嵐嵐表示,「太累了!沒想到懷孕比創業還要耗費精力,加上日後養娃還有一大筆花銷,壓力很大,二孩我們肯定是不會再考慮了。」

「誰不喜歡孩子,可真要冷靜下來,要顧及的客觀因素太多了」,95後小夥林子(化名)正在籌備年末的婚禮,當雙方父母問起生孩子的規劃時,他和女友都有些糾結。

「有人說什麼時候就該幹什麼事兒,而我們這是自私,不想擔責任」,林子說,「某種意義上是吧,但當自己都筋疲力盡時,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也是不負責任的。」

【調查】

一半以上育齡人群拒絕生二孩,生娃後母親壓力大成主因

在記者發布的一項107人的生育意願調查中,在「是否會選擇生二孩」的問題下,50.47%的育齡家庭投了「反對票」,至於拒絕生二孩的原因,主要是「經濟上不敢生」「精力上顧不來」,還有部分80後和70後選擇了對高齡妊娠表示擔憂。

「說真的,我其實已經後悔了」,嘟嘟(化名)是一名二孩媽媽,生大寶時她辭去了自己在一家私企的工作,如今二寶已經半歲,交給婆婆幫帶,嘟嘟也正在四處應聘,可就業形勢的不佳卻讓她頻頻碰壁。

在嘟嘟看來,「生孩子是一道經濟題,不光要花費大量的鈔票,還要犧牲掉很多看不見的成本,比如自己的時間成本和自我提升的機會。養孩子更是道技能題,看到自己力不從心的樣子,對孩子也不公平。」

因二孩到來而面臨工作困境的還有欣欣(化名)。「我們家老二是意外,而我因為他的到來,失去了很多。」欣欣生二孩前是部門主管,本計劃放手一搏,卻因為老二的突然到來改變航道,「現在一切都得重新來過,而且比以前更難。」

上述幾位寶媽的心聲,在河南商報記者此前多次走訪調查中已被多次證實。多位育齡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由於長期面臨就業、購房等難題,以及婚戀觀的轉變,「晚婚」甚至「不婚」的現象不斷增多,而高昂的育兒費、教育經費、精力投入,也導致他們生不起或不敢生孩子。

 【觀點】

想讓人放心生,關鍵在於解決後顧之憂

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2019年中國生育報告》中曾提到,勞動力萎縮導致人口紅利消失,是低生育率帶來的首要問題,而老齡化進程加速,讓養老金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面對這一情況,不少專家將提振出生人口的希望,寄托在全面放開計劃生育政策上。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人口政策的提案、議案有很多,包括放開三孩限制、鼓勵生育以及規定男性產假制等等。

但就放開三孩及全面放開生育計劃來提振人口出生率這件事,鄭州大學社會學講師董中昱認為,是否放開三孩又或者全面放開計劃生育,是一個全國性的人口學方面的問題,而人口問題是一個大的概念,提振人口出生率,絕不是簡單地放開生育就能解決。

「放開三胎政策的價值性是有限的。」董中昱認為,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即使放開生育政策,也很難達到大部分專家預想的效果。這是因為,很大一部分人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生育生理期限,要想再生育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財力,而生活壓力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大、加快,讓許多適齡生育人群陷入「想生但不敢生」的尷尬境地,這種情況在競爭壓力較大的城市尤其明顯。

董中昱的這個觀點,在三孩政策作用下的漠河被印證:放開三孩的3年間,漠河城鎮人口減少了6.9萬,在全市人口下降的情況下鄉村人口略有增加。

「對個體來說,撫養負擔在加重,對於現在不想生的人來說,放開幾胎他(她)都不會生。」董中昱說,要想促進人們生育,「只能從社會保障方面入手,提供更多有關生育方面的社會保障,解除人們對生育的後顧之憂。」

至於將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化掛鈎一事,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情況,也是人類追求健康長壽、抗擊各種疾病風險的結果,解決這一問題不可能只依靠哪一個單項政策來解決。

 【連結】

補貼、放假、貸款優待……各國借鑑經驗不妨了解一下

在人口出生率的問題上,鄰居日本、韓國以及俄羅斯也面臨著和我們相同的處境。

面對以往推出的鼓勵生育政策效果不大這一情況,去年9月,日本政府發布了力度更大的政策來促進生育率。新規顯示,只要雙方結婚時的年齡均低於39歲,且年收入之和少於540萬(約35萬元人民幣),就可以額外申請60萬日元的新婚生活補助。

而韓國政府為解決人口危機問題也推出了一個新政策,即從2022年開始,有新生兒的家庭一個月可享受50萬韓元補貼(約3000元人民幣),剛生孩子的媽媽另外還將獲得200萬韓元的補貼,且在補貼以外,政府還提出了「3+3育兒假」制度,這一制度說的是,孩子未滿一歲的父母雙方,都可以向公司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在這3個月裡,政府還會為他們提供300萬韓元的育兒津貼。

韓國的這一新政策,其目的就是讓媽媽們不會因為覺得負擔大、照顧孩子的責任全部都在她們身上,而排斥生孩子。

相比之下,俄羅斯鼓勵生育的政策涉及面更廣。按照俄羅斯政策,從2020年起,每個家庭前兩個孩子接受補助的年限將由1年半延長至3年。每個孩子3年內將從俄政府領取43萬盧布,約合3.8萬多元人民幣,累計將獲得近8萬元人民幣補貼。

此外,還有對3個及以上孩子的家庭每月提供額外補助、對有孩子的公民抵押貸款年稅率僅為6%、不孕症父母若進行體外受孕可通過基礎醫療保險報銷費用等政策。(記者 王苗苗 王蒙 楊益瑩)

來源:河南商報

相關焦點

  • 人大代表倡導兩性共同承擔家務 讓女性敢生二孩
    「生?生了誰帶?」掛了婆婆的電話,呂蕾怒氣衝衝地對著丈夫喊道。自從去年10月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公布後,呂蕾說不清接了婆婆多少個關於生二孩的電話。  呂蕾與丈夫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供著一套北京南五環的房子,養了一個7歲的女兒,日子倒也算小康。然而,婆婆想抱孫子的願望從去年年底開始「膨脹」。
  • 生育率逐年下降,生二孩多是80後,為啥90後連一孩都不想生?
    全面二孩的第二年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數是1720餘萬,比2016年的1780餘萬少了60萬多,出生率下降約4%。而2018年的出生人口總數又比2017年下降了400多萬人,沒想到專家預測的生育峰值卻成了新低。而那些生了二孩的媽媽們,更是有苦說不出。朋友圈裡一位二胎母親嘆了口氣:每天她都背著小寶送大寶上學。有時候,小寶模糊的眼睛讓她為小寶感到難過。
  • 70後彷徨二孩:能生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原標題:70後彷徨二孩兩年前,「單獨二孩」放開的消息傳開後,猶如給了很多生育意願強烈的「非獨」70後當頭一棒,死了生二孩的心。而今,全面二孩的放開,70後成了受影響最大的一群人,也讓這個生育能力漸弱的群體陷入了集體彷徨——想生卻生不了的尷尬困擾著太多「奔五」的70後婦女和家庭,而無限逼近的生育極限也迫使他們與時間賽跑。三個70後家庭的二孩之路近日,「全面二孩」的消息傳出,標誌著獨生子女政策將在中國正式結束。
  • 二孩不夠,三孩被提上日程?「催生」無果後,專家提出新建議
    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之後,2016年新生兒出生人口比2015年多了130萬。從2016年至今,多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催生」二孩政策。全國31個省份均延長了產假,普遍延長產假周期達到138天至158天,並有男方陪護假期,一般為15天至30天。
  • 河南社科院專家建議河南優化生育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
    河南社科院專家建議河南優化生育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1-16 11:24 來源
  • 「全面二孩」效應消失,這十大原因導致「生不動」
    二孩效應減弱後,如何刺激生育不止是浙江,其他地區 「全面二孩」效應也在明顯減弱。比如在山東,「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頭兩年裡,山東一度成為「二孩大省」,其中2016年二孩出生佔比超過六成,達到63.3%,遠超一孩。當年山東出生率達17.89‰,全年出生人口177.06萬人,位居全國各省份之首。
  • 人口危機漸行漸遠,80、90後,為何想生卻不敢生?
    人口危機漸行漸遠,80、90想生卻不敢生!1,新生人口大幅下滑2019年人口出生率為10.48%,創了1049年以來的新低!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二胎全面放開後,2016年全年新生人口數增長至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達到17.95%,成了近年來的一個峰值。隨後,新生人數數量轉跌,2018年大幅下降達200萬,2019年繼續保持下滑58萬。
  • 五中全會二孩全面開放:哪些人不適合生二孩?
    五中全會二孩全面開放:哪些人不適合生二孩?  上周四,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消息公布。具體政策尚未落地,但一些「大齡」備孕者已經到醫院諮詢了。此外,口服降糖藥不適合孕媽媽,所以,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如果準備懷孕,最好在懷孕前將口服降糖藥改為注射胰島素。  更年期追生二孩風險大  更年期都快到了,也擋不住準備養育二孩的決心。46歲的丹青有一個兒子,長得高高大大,明年就要考大學了。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後,她和先生兩個人迅速達成一致:生!
  • 「二胎大省」也不敢生了?7省出生人口均下降,背後這3點「作祟」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有著逐年降低的走勢,從2016年開始放開二孩政策後,全國多個省份出生人口數量都出現了反彈。之後在人口增長這方面的走勢就開始減弱,直到2019年多省份出生人口呈現下降態勢。就連人口大省也出現了「缺人」的情況,簡單點來說,生娃已經不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了。
  • 廣州一公務員再婚生二孩被定性超生 起訴衛計局
    對此回復,趙前感到疑惑:「既然黨和政府都已經提倡了一對夫妻生兩個,再婚夫妻那也是夫妻啊,條文上白紙黑字很清楚啊。」  界面新聞注意到,自2003年以來,中國離婚率已連續13年遞增。今年7月,民政部發布的《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中國大陸共有384.1萬對夫婦辦理了離婚手續。隨著離婚家庭的增多,其再生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 媒體:「二孩生育補貼」不是什麼冒進
    社論  關注全國「兩會」系列評論之二  在《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的背景下,主張「二孩生育補貼」,並不突兀。  在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一年多後,今年全國「兩會」上,生育問題再次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 2019年三孩政策要來了?在河南養一個孩子到底有多貴?
    這永遠是個讓人糾結的問題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  各地都在鼓勵生兩個小孩  但其實有很多夫妻還是不願意生二胎  然而,  在大家還沒想好要不要生二胎的時候  早在去年  就已經有人提議「全面三孩政策」!
  • 「全面二孩」4年來,江蘇省二孩佔新生人口比例逐年升高
    「全面二孩」4年來,我省二孩佔新生人口比例逐年升高 ——「小二子」已佔新生人口半壁江山中國江蘇網訊 「我們辦公室10個女同事,其中3位生了『小二子』。」「同學單位一位近50歲的大叔前不久剛剛生了『小二子』,大家都挺羨慕。」……「全面二孩」政策實施4年來,江蘇二孩及以上佔新生人口比例逐年升高。南京市鼓樓區林女士的「二姑娘」十天前出生了。「生二孩完全是計劃之外,剛發現懷上時有很多顧慮。」但父母的支持,大寶對弟弟妹妹的期待,讓林女士不再糾結。「老二的很多日用品、小衣服,都是我們帶著大寶一起選的,她很有參與感。」
  • 【全面二孩落地時間預測】何時生二孩不算超生?
    >【全面二孩落地時間預測】何時生二孩不算超生?2015-11-19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何時生二孩不算超生?  回答:人大修法通過之日 政策生效之時  「全面兩孩,是今年作出的決策,明年才能普遍實施。」在11月1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王培安對於政策落實的時間點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同時重申,全國人大修法通過之日,就是政策生效之時,然後各地依法組織實施。
  • 江蘇政協委員建議設0-3歲託兒所 讓更多家庭敢生二孩
    人民網南京2月8日電 (朱殿平)去年起,我國正式結束了實施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兩孩」時代。今年的江蘇省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提出,應加快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如努力在原有幼兒園的基礎上向前延伸,發展0-3歲託幼服務,以解決家長們的後顧之憂,讓大家敢生「二孩」。
  • 中國二孩生育地圖:大國空巢下的「催生」有用嗎?
    到了2017年,二孩出生數已經超過一孩。也就是說,2017年的新生人口裡,二孩數量,已佔半數之上。一孩生育率下降至「腰斬」的同時,二孩的生育率卻節節攀升。這意味著一個趨勢:不生孩子的,連一胎都不生;生孩子的,只生一胎打不住。
  • 媒體:父母心別操太早 二孩樓市紅利或在2050年
    有地產中介對媒體舉例,如一套面積約30㎡的水蔭路小學電梯單間,2-3個月前的總價約在142萬,最近漲至152-155萬左右。多家中介行也表示,樓盤和二手房市場增加了越來越多的30-40歲看樓客。  而根據搜房網廣州二手房數據中心監控的數據,90-120平方米單位的成交量已連續三周網籤量上漲,其中10月第三周更是環比上漲64%。
  • 中國二孩生育地圖:性別失衡、大國空巢下的「催生」有用嗎?
    2018年,全面二孩政策第3年,但中國的人口狀況,一點都不樂觀。目前,我國距人口負增長,只剩10來年的時間。大國空巢的人口「斷崖式」下降,就在不遠的將來。與此同時,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顯示,即將迎來適婚年齡的00後,男有7952萬,女有6688萬。
  • 開放二胎遇冷,年輕人不願生,中年人不敢生
    1,小年輕不想生看過一個街頭採訪,詢問年輕人對丁克有什麼看法。一位90後男生說到:「我們現在歲數還小,二十多看不出什麼,父母支持的話過的還挺瀟灑的。以後老了,三、四十歲覺得孤獨就再說唄,反正現在科技這麼發達。」
  • 中國二孩生育地圖:性別失衡、大國空巢下的「催生」有用嗎?-虎嗅網
    2018年,全面二孩政策第3年,但中國的人口狀況,一點都不樂觀。目前,我國距人口負增長,只剩10來年的時間。大國空巢的人口「斷崖式」下降,就在不遠的將來。與此同時,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顯示,即將迎來適婚年齡的00後,男有7952萬,女有668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