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短視頻可謂火的一塌糊塗。且不說抖音的迅速壯大,其風頭甚至有點蓋過了騰訊。
最新消息,短視頻的帶頭大哥抖音短視頻母公司字節跳動宣布:下周1月15日將在北京祭出大動作。據媒體透露,很可能是一款短視頻社交產品。
此舉必將在短視頻領域再掀起一股風浪。
與此同時,還有那快手一路追趕。百度、阿里等眾多巨頭,乃至各大創業型公司,都在玩短視頻領域騷動。君不見:各大App紛紛把短視頻作為一種全新的介質,將產品與短視頻融合。
聽聞,騰訊系下甚至囊括出了十幾款短視頻產品。
因為大家都判斷,2019年隨著5G上馬,網速、手機流量都將得以突破,短視頻是一個最大的風口。但各家做短視頻,真的能做起來嗎?
答案是:有點懸。告別2018展望2019,短視頻的戰場炮聲依舊。其間的道路上,也是諸多陷坑。
首先,抖音的短視頻之所以能火,是因為其內容本身足夠吸引人。男人看美女、女人學化妝,男女都看搞笑。最終是會演變成專業的內容製作方來提供優質內容,也就是PGC,普通網民主要是作為內容消費者存在。
現實中,抖音也主要是扶持mcn機構。而且,視頻拍攝門檻高,真正優質的內容,個人端也很難玩轉,甚至要花費很多的精力、財力、人力。
這點,恐怕很多抖音的用戶都能感受出來。大部分人只是看看,而不發布。或者開始發發,但最終因為內容不夠吸引人而沒人關注,失去了持續發布的動力。
其次,即便是如日中天的抖音也存在著好景不常在的尷尬。現實中,很多抖音用戶刷了一段時間後,就會陷入疲勞。從而降低了活躍度,乃至用戶流失。這就和之前的直播火了一陣一樣。
此外,很多短視頻玩家都是拼湊者,都面臨著版權的風險。而且,整體來看,其實多數短視頻都是沒有多少營養價值,看看熱鬧,什麼也沒留下,如同一部泡過水的爛車,沒有多少實實在在的價值。
不過,從目前來看,抖音的短視頻地位還是安全的,至少別的對手還難以撼動。
以騰訊的微信為例。其威力巨大,但主要是基於熟人關係鏈,微信上每個人都既是內容提供者又是內容消費者,這就註定內容的碎片化和私密化,也很難產生優質的內容。
這點逾越不過,即使再提供n多補貼也是枉然。
整體上來看,抖音Q4的增速已經開始放緩,部分第三方數據源甚至顯示已經有輕微下降。總之,可以說,從3G時代落幕到短視頻社區凸顯已經過了六年,距行業風口到來,短視頻應用遍地開花的景象也過了三、四年。
眼下的短視頻,一方面,高光下有潛在危機,另一方面,未來又或許是另一番局面。
對於接下來的短視頻市場而言,平臺間的競爭仍會繼續。短視頻估計也將很快從混戰走入整合的階段。那些有靠山、有資源、有技術、有用戶的短視頻平臺,更有機會出位。
前方,他們搏殺的關鍵在於內容,誰能夠持續生產出更多優質短視頻內容,誰就能走得更遠。而最終向哪個方向演變,社交會是一個不錯的新通路。
因為,短視頻同網際網路其他許多領域一樣,在流量紅利逐漸消逝的當下來到了時間競爭的門口。
未來,角逐者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最大化程度上斬獲用戶的碎片化時間,也就是用戶時長。從這點來看社交無疑會在佔據極大比重,特別是三四線乃至更下沉取得年輕用戶社交。
這也演變出從短視頻到社交的一條新路。不妨,邊走邊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