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社:半數俄羅斯人沒有放棄十月革命的理想

2020-11-25 搜狐網
  新華網消息:據俄新社5日報導,半數俄羅斯人沒有放棄十月革命的理想。從布爾什維克奪取俄羅斯政權至今,已經過去90年了。三年前,這個日子不再是俄羅斯的節日。但它是否也淡出了民眾的記憶?11月7日對今日俄羅斯人來說意味著什麼?他們對十月革命又做何感想呢?

  2006年11月7日,近萬人從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凱旋廣場(原馬雅可夫斯基廣場)出發行進至市中心的劇院廣場並舉行集會,紀念十月革命89周年。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由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輿論基金會開展的民調顯示,全國11%的人還在慶祝十月革命,人數不算多。

  但關於那場革命,列瓦達中心的調查顯示:40%的俄羅斯人認為,它對俄羅斯的正面影響多過負面。29%的人持相反觀點。55%的受訪者稱,十月革命「開闢了俄羅斯民族史的新紀元」,「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發展」。只有26%的人認為,十月革命「阻礙了民族發展」,「是俄羅斯的災難」。多數人對於那場革命的發起人和組織者的態度是:58%的俄羅斯人相信,列寧在國家歷史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持相反立場的人只佔這個數字的1/3。

  但遠不是所有人都想返回那個時代。全俄社會輿論調查中心的民調顯示,只有4%的俄羅斯人願意生活在史達林時代。這些主要是上了年紀的人。1/4的民眾更希望回到勃列日涅夫當政的「停滯時期」。52%的受調查者對生活在當代俄羅斯感到滿意。而前幾年只有39%的人這麼認為。

  與此同時,社會主義思想在現代仍具有很高的吸引力。46%的受訪者對在俄羅斯構建社會主義的設想心懷憧憬。

  懷舊風在社會上依然存在。列寧墓、史達林式高樓、地鐵站裡幸福的工人和集體農莊成員像以及充斥電視螢屏的蘇聯時期的激進影片,當然還有領袖雕塑———這一切都讓我們回想起過去的歲月。

  列寧像過去和現在都屹立於俄羅斯各個城市。僅在莫斯科就有70處之多。一些地方還在豎立新的雕像。伊希姆市表現得最為突出,2003年在市中心重新豎立起史達林的雕像。去年,伏爾加格勒甚至在馬馬耶夫崗建立了名為「全體人民的領袖」的博物館。巴爾瑙爾市計劃於今年12月在史達林生日那天豎立新的紀念他的雕像。

  此外,給人的印象是,對過去進行修正的趨勢近來愈發明顯。最鮮明的例子莫過於新歷史教科書的編纂。書中提到,「蘇聯不是民主國家,但它為全世界成千上萬人提供了良好公正社會的範例」。

  俄羅斯修改教科書內幕

  10月18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總統普京參加節目期間聽取民眾提問。當天,普京在電視和廣播直播節目中回答民眾提問時說,俄軍將裝備更多「白楊-M」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且正在研製新型戰略武器,俄將於2008年新增一艘戰略核潛艇,2015年開始生產第五代戰機。新華社發

  《世界知識》雜誌:修改教科書問題是在兩個月前出現於俄羅斯報端的。2007年6月21日,普京總統對出席全俄社會科學教師大會的代表講述了自己對當前中學社會科學教材(包括歷史教材)的看法。他認為,當前俄羅斯「實際上沒有深刻和客觀地反映我們社會現代史事件的教材」,「歷史和社會學的教材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對最近時期的闡述是抽象和矛盾的」。

  普京重編歷史教科書 宣揚愛國主義積極看待蘇聯

  中新網消息:普京政府最近正在開展對俄羅斯歷史教科書的重新編寫工作,並計劃於今年新學期開始投入各中小學使用。普京政府在這部新的歷史教科書中大力宣揚愛國主義精神。俄羅斯今年夏天通過了一項新的法律,授權俄政府全權負責學校使用的新的歷史教科書的重編工作。

  普京保衛蘇聯紅軍尊嚴 努力維護蘇軍烈士陵園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總統普京將籤署《永遠紀念祖國烈士》的命令,決定在全世界14個國家建立蘇軍烈士陵園保護中心。俄國防部毫不隱諱地透露,愛沙尼亞拆遷蘇軍紀念碑事件直接促成了上述總統令的出臺。

  普京展示的不僅僅是肌肉

  《世界知識》雜誌:如果將2007年俄羅斯一系列強勢舉動僅僅理解為是俄羅斯向世界炫耀武力、是要重新回歸「冷戰」,那就過於簡單了。英國《泰晤士報》在評論普京赤裸上身這個生活細節時稱,「這是1939年蘇德條約籤訂以來,俄羅斯領導人最大膽地表現政治自信」。實際上,普京向世界展示的不僅僅是健壯的肌肉,更是一個重新崛起的大國的內外訴求,以及俄羅斯對後冷戰時代國際關係發展的思考。

  俄羅斯的「肌肉」有多強

  《世界知識》雜誌:從國家意志上看,經過艱難探索,俄羅斯的發展道路已基本明確,普京第二任期提出的「主權民主」思想是新世紀俄羅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主權民主」在理論上填補了蘇聯解體造成的理論缺失和「信仰真空」,推動了俄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重建。在「主權民主」思想的感召下,強國理念已經在俄羅斯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十月革命90周年再回首:俄羅斯沒有忘記歷史(圖)
    本報記者李錦/攝    90年前那場改變了這個國家命運的標誌性事件,並沒有隨著歲月的更迭和天氣的轉冷而被俄羅斯人遺忘    俄共大張旗鼓慶祝    事實上,從今年4月份開始,俄羅斯共產黨就已經展開了紀念十月革命90周年活動的籌備工作。
  • 俄媒:俄羅斯人如何評價十月革命
    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導 11月7日是十月革命95周年紀念日。俄媒稱,回憶起十月革命,俄羅斯民眾認為它是國家發展的強勁推動力,開創了歷史新時代,但堅決反對如今在俄再出現革命。據俄羅斯時事評論網11月7日報導,俄羅斯輿論研究中心近期進行了一次有關十月革命的民意調查,受訪者包括俄46個地區138個居民區的1600名民眾。結果顯示,對十月革命持積極評價的民眾(48%)還是比持負面看法的民眾(35%)多。前者認為它有力地推動了國家發展(27%),開創了俄歷史新時代(21%);後者則將這次革命視為災難(18%)和社會經濟阻礙因素(17%)。
  • 俄羅斯人仍然懷念十月革命
    11月7日,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紀念日,也一直是「日曆上的紅色日子」。儘管它如今已經不再是「國家的盛大節日」,但卻仍然讓俄羅斯人難以忘懷。在俄羅斯,人們紀念十月革命長達74個年頭,一直到蘇聯解體的1991年。2004年11月24日,俄國家杜馬一讀通過《〈俄聯邦勞動法〉修正案》,正式由「莫斯科紅場軍事閱兵日」來取代「十月革命節」。
  • 俄羅斯紀念十月革命90周年
    俄羅斯人沒有忘記歷史  90年前那場改變了這個國家命運的標誌性事件,並沒有隨著歲月的更迭和天氣的轉冷而被俄羅斯人遺忘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劉左元發自莫斯科 雖然距11月7日還有兩天,但在莫斯科,紀念十月革命90周年的氛圍早已撲面而來。
  • 民調顯示俄羅斯人對十月革命正面評價越來越多
    (原馬雅可夫斯基廣場)出發行進至市中心的劇院廣場並舉行集會,紀念十月革命89周年。  11月7日是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的90周年。民調顯示俄羅斯人民對十月革命的積極評價越來越多。相當多俄羅斯人懷念十月革命,甚至嚮往能回復甦聯時代。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俄羅斯公眾意見基金會最近做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40%的俄羅斯人認為十月革命是正面的。
  • 民調顯示俄羅斯人對十月革命的正面評價越來越多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11月7日是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的90周年。民調顯示俄羅斯人民對十月革命的積極評價越來越多。相當多俄羅斯人懷念十月革命,甚至嚮往能回復甦聯時代。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俄羅斯公眾意見基金會最近做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40%的俄羅斯人認為十月革命是正面的。
  • 難忘歷史印跡 俄羅斯人紅場紀念十月革命
    先是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欽為與過去的時代劃清界限,將「十月革命日」更名為「和諧和解日」,後來,普京又將「和諧和解日」改為「莫斯科紅場軍事閱兵日」,為的就是讓人們淡忘這個曾經特殊的日子。 雖然官方紀念活動被取消,但俄羅斯民眾並沒有淡忘「十月革命節」,民間慶祝活動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 俄羅斯人如何看待十月革命 ?(圖)
    新華網消息:今年的11月7日是俄羅斯十月革命88周年紀念日。十月革命節曾是蘇聯人民的傳統節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官方不再慶祝十月革命節,這一天只作休息日。2005年6月21日,俄修訂的聯邦法律《俄羅斯軍人榮譽日和紀念日》規定,11月7日重新被當作十月革命節來慶祝。
  • 十月革命96周年,大俄羅斯主義正在復活
    11月4日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九十六周年紀念日,在蘇聯時期這一天被定為十月革命節,也是蘇聯最隆重的節日,1941年的十月革命節史達林在兵臨城下的危急關頭毅然決定大閱兵來鼓舞士氣從而彪炳史冊。
  • 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俄羅斯油畫專場
    提到即將到來的十月革命100周年。他說道:2017年將是俄國十月革命100周年,這也是一個回顧歷史的良機。油畫大家全山石曾說:「俄羅斯的美術對我們來說是一面鏡子,它比我們早走了一步,歷史是有規律的。」俄羅斯油畫起源於18世紀,它兼有東西方的文化色彩,鮮明的現實主義繪畫理念,具有深沉、厚重、大氣、濃厚的理想主義情懷特點,有著強烈的民族風格。
  • 俄羅斯紀念十月革命(圖)
    俄羅斯紀念十月革命(圖) 點擊進入>>>   新華社今晨專電 11月7日是十月革命的周年紀念日。一些莫斯科人走上街頭遊行紀念這個節日,並強烈反對一項要取消十月革命紀念日的動議。  俄羅斯一些議員提議要以11月4日取代11月7日作為國家團結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考慮在10日就此問題舉行第一次投票表決。如果要通過這項動議必須經過3次投票表決。  「同志們!不要背棄你們偉大的節日」,俄羅斯共產黨在網站向支持者發出呼籲。
  • 十月革命象徵!「阿芙樂爾」號重返涅瓦河畔(圖)
    據俄新社7月16日報導稱,喀琅施塔得造船廠15日舉行「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結束維修出廠儀式。當晚21時,巡洋艦離開喀琅施塔得,由4艘拖船牽引,駛向聖彼得堡。涅瓦河上的三座開合橋開橋放行。「阿芙樂爾」號在涅瓦河上行進時燈火通明,數千名聖彼得堡民眾在涅瓦河畔目睹了這艘富有傳奇色彩的巡洋艦歸來之程。
  • 十月革命100周年,中國人沒忘,俄羅斯人還記得麼?
    2017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100周年。國博「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藏十月革命文物展」,還在展出中。「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那些曾經頻頻出現在課本裡的十月革命,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陌生而又熟悉。我們也很好奇,今天的俄羅斯人,十月革命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時間下午17點,隨著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一幅巨大的紅旗(蘇聯國旗)在克裡姆林宮的穹頂之上緩緩下降。
  • 從1812到十月革命:託爾斯泰時代的俄羅斯
    從1812到十月革命:託爾斯泰時代的俄羅斯 2010-11-29 18:06 作者:舒可文 2010年第47期
  • 十月革命90年後再回首:是"政變"還是"革命"?(圖)
    與蘇聯時期對十月革命的追捧相比,如今俄羅斯民眾要冷靜許多,既不奉為「偉大」,也不貶為「政變」    在十月革命90周年紀念日前夕,俄新社請筆者和其他多位學者簡要回答三個問題:十月革命是必然的嗎
  • 俄民調:半數俄羅斯人打算投票給統一俄羅斯黨
    俄民調:半數俄羅斯人打算投票給統一俄羅斯黨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17-10-07 10:32 來源:澎湃新聞
  • 俄羅斯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新華社莫斯科11月7日電(記者欒海 魏良磊)2017年11月7日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紀念日。十月革命的發生地——俄羅斯在這一天組織了多場社會活動,紀念這一開創人類歷史新紀元的重要日子。  莫斯科時間7日午後,俄聯邦共產黨、俄共青團和來自其他國家的總共130多個左翼團體從莫斯科市普希金廣場出發,舉行紀念遊行。
  • 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藏十月革命文物展
    為紀念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增進中俄兩國文化交流,加強博物館間的合作,中國國家博物館將與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聯合推出「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藏十月革命文物展」。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館長列維金介紹說,中俄兩國文化交流人文交流在不斷開展,如同一幅不斷流動的彩色畫卷。此次展覽包括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參展文物238件,其中包括了21位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功勳藝術家的傑作。展覽由三部分組成: 「偉大的革命」「人民的紀念」和「中蘇友誼」。
  • 民調:積極評價十月革命的俄羅斯人數超過50%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的一項民調顯示,認為1917年的十月革命更多帶來的是積極影響的俄羅斯人數量超過了50%。俄共領袖在莫斯科集會上強調十月革命的重要意義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的臨時政府被推翻,宣布成立了工人與士兵代表蘇維埃。此後在前俄國王朝的大部分地區建立起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 普京談十月革命100周年:強調對待歷史應客觀尊重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俄媒稱,克裡姆林宮網站公布電報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對1917年革命100周年國際紀念活動的參與者表示歡迎。他指出,這一事件對俄羅斯和全世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據俄新社11月3日報導,俄總統在電報中說:「我對參加俄國革命100周年國際紀念活動的人表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