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房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擔心設備層是不是在自己的樓上,畢竟設備運轉的時候還是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許多的煩惱。那麼對於現在最常見的高層建築來收設備層一般都在哪一層呢?
設備層一般在第幾層?教你一個方法,一眼就找到設備層
一、設備層一般在第幾層?
1、建築的分類
目前我國的建築分為多層、小高層、高層和超高層。在這幾類建築當中只有超高層會牽扯到一個設備轉換層的概念。因為高層建築的高度很高,需要有設備過渡一定高度以上的樓層運轉。因此多層、小高層和高層都是沒有設備轉換層的。
建築物高度在30米以下的建築(十層左右)的,設備層通常設在,地下室或者頂層、屋頂;當建築物層數較多時(高層),設備層通常設在建築物中間的某一層。購房時,可諮詢開發商售樓部,一般高層住宅通常10--20層會設一個設備層。設備層的層高一般2.2米,具體樓層找10到20層,層高最低的一層就是設備層。
2、高層的設備層
高層的設備層一般來說會在地下室、一層和屋面。除這基層之外一般都不會有設備在其他樓層的情況。地下室是高層建築設備最密集的地方,各類強電、弱電、生活水、消防水、汙水處理等設備間都會在地下室。當然也有一些建築會將生活水箱間和消防水箱間設計在樓頂層。一層一般來收都會是一些小的機房、消控室之類的公共部分。
3、高層中特殊的設備轉換層
其實也有一些高層建築會有設備轉換層。這類設備轉換層往往是在兩個功能區之間的樓層轉換,一般都是在夾層實現的。比如說1-4樓為辦公商業,5樓以上是住宅。並且辦公商業的體量較大是一圈裙樓建築。那麼就有可能在4-5層的中間設計一個設備轉換層。滿足商業辦公部分的需要。
設備層一般在第幾層?教你一個方法,一眼就找到設備層
二、買房樓層選擇方法有哪些?
1、結合家人的需求
購房時要根據家庭成員的情況來選擇,多參加家人的提議。如果購房的時年輕人(單身或夫妻),可以選擇性價比高、通風採光條件優、私密性好的高層。
值得注意的時高層空氣稍微稀薄,對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有一定影響;如果家庭成員中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需要考慮到便利性和安全性,選擇低層較為適合;普通的三口之家可以選擇中間樓層,可以有效避免過高或過低帶來的種種問題。
2、觀察房子周邊環境
周邊環境也很重要,環境和生活質量也有一定的關係,不同的樓層所受到的環境影響也大不相同,一般來說,越往低層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越大,如果小區內的環境複雜並且前樓較高那麼可以果斷選擇10層以上,但選擇高層也需要觀察周邊情況,例如高層景觀是否賞心悅目,周邊有無大型類似高壓線的公共設施等。
3、看電梯數量和質量
電梯樓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大家等電梯的時間,這就直接關係到以後的出行方便了。好質量的電梯是減少意外發生的大保證,消費者在購房時一定要注意電梯品牌,儘可能選擇資歷高、電梯質量夠硬的企業,同時還應詢問樓盤維修人員電梯的維護時間,發生故障時要如何解救被困人員等。
一般來說,設備的安置都不會影響到業主的正常生活,尤其是頂樓的住戶也很少會受到樓頂機房的影響,畢竟這些設備並不常啟。不過購房者需要注意的應該是帶有底商或者底部辦公的住宅裙樓頂部會有一些排風機,這些排風機的啟動會有較大的噪音,這是購房者選房的時候應該避開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