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親貴族,大戶人家在出嫁小姐的時候,不僅會陪嫁大量的金銀珠寶,往往還會帶一個甚至多個陪嫁丫鬟,這是為什呢?
如果僅僅只是伺候出嫁的小姐,那麼古代講究門當戶對,這些小姐的夫家也是權貴,相信丫鬟肯定是不缺的,直接嫁過去在夫家挑選幾個丫鬟伺候不就好了嘛。
當然不是了,陪嫁丫鬟可不僅僅只是用來伺候小姐,還有很多其他用處。
首先,前面已經說了,一般都是皇親貴族,大戶人家的小姐才有陪嫁丫鬟,普通的百姓家可是沒有這種待遇的。所以陪嫁丫鬟也是一種身份的彰顯,意味著與平常百姓不同。古代階級地位分明,制度森嚴,所以皇親貴族,大戶人家出嫁小姐時,陪嫁丫鬟可以說是標配,理所應當的事。
第二,古代講究門當戶對,而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現代這樣自由戀愛的很少。所以,古代的聯姻,這些出嫁的小姐身上往往都承擔著維護家族利益的重任。那麼如何維護家族的利益呢?當時是要討好自己的夫君了。那怎麼討好自己的夫君呢?當然是要滿足自己夫君的各種需求,尤其是夫妻方面的需求。但是古代不像現代,規定了一夫一妻,而且一些家族為了壯大自己勢力或平衡多方的利益,往往男子會與多個家族聯姻。因此為了避免小姐在月事或懷孕期間因為無法照顧夫君而失寵,或是被其他女子上位,貼身丫鬟就可以代替小姐做這些事,因此來穩固小姐在夫家的位置。
因為是小姐自己帶過來的娘家人,自然是信得過,即使被自己的夫君看上,甚至被封為妾室,也會和小姐是一條心,反而在爭寵或穩固定位的過程中讓小姐更佔優勢。
第三,小姐初嫁到夫家時,對夫家不了解,而夫家的丫鬟對小姐的飲食起居也不了解,肯定無法照顧好小姐。而且這些丫鬟也無法保證與小姐一條心,古代女子為了爭寵,為了家族的利益,什麼樣的手段都可能使得出來,若是身邊的丫鬟不可信,隨時又被別人收買的可能,那就如同在自己身邊放了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炸的小姐粉身碎骨。所以,這種情況下,當然是從娘家帶可靠的人過去伺候自己。
另外,這樣陪嫁丫鬟往往都聰明伶俐,不僅可以在小姐獨守空房時,陪她聊天解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還能夠幫小姐出謀劃策,充當謀士~
最後,小編想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面對爭鬥,當然是多多的自己人才好,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