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內開絲綢之路特展,不少市民遭遇進門難,讓黃牛鑽了空子

2020-12-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11月1日,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迎來年度大展「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展覽匯聚70件(組)新疆文物。「小河公主」、「營盤男子」服飾以及《三國志 吳書 孫權傳》寫本殘卷等珍貴展品均亮相其中。

不少觀眾專程前來觀看「小河公主」。白繼開 攝

開展三周,不少市民卻發現,展覽重磅,參觀免費,但前往參觀卻在北大校門口遭遇進門難。北大入校網上預約制已實行一年多,校外人士只能在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憑藉預約信息進門參觀。針對此次特展,北大規定,個人遊客也需遵守以上規則,也就是說僅周末、節假日才可前往參觀。有市民算了一筆帳,按照這個規定,在四個月展期內,特展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時間對「散客」開放;團體遊客雖不受時間限制,但在工作日期間,博物館針對團隊的預約渠道也遲遲未開通。珍貴的展覽也讓北大入校參觀名額更搶手,有黃牛趁機兜售「帶人入校」服務。對此,資深展覽迷盼望,學校博物館儘快在網站、官微、小程序等渠道推出個人和團隊預約渠道,為觀展愛好者進出提供便利。

算帳

特展從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春節假期閉館,共112天。

個人

觀展無需預約,但進北大校園需預約。個人遊客僅周末、節假日才可預約入校;

入校預約渠道:「參觀北大」微信小程序或網站

可觀展天數:僅16個周末,再加上元旦1天,共33天。

團隊

工作日可在博物館官方微信預約,每團隊每日預約人數為5人到50人,每天接受100人預約;節假日需按北大保衛處規定預約入校。

工作日預約成功後可由工作人員引領入校。

北大賽克勒博物館官微10月31日的推送稱,團隊遊覽官微預約程序會儘快上線。不過,目前該博物館官微尚未發現預約程序。

問題

「黃牛」瞅準商機推銷業務

除了個人遊客觀展天數有限外,特展也無形中為「黃牛」拉來了客源。資深博物館迷呂女士在特展開展一周後成功搶到入校名額,於11月9日下午入校。「規定的進門時間是下午2點,我提前一個小時到北大東側門,看到那裡已排起長隊了。當時隊伍裡有兩位外地年輕人衝著『小河公主』想去觀展,但又沒預約上名額,有黃牛趁機過來兜售業務,『60塊錢倆人,免排隊!』想著價格不貴,兩位外地遊客就跟著『黃牛』走了。」

聲音

博物館工作人員:「博物館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無需預約,只要能順利進北大校門就能參觀,但是學校只開放周末的預約名額,想來參觀也只能遵守學校的規定。」

個人遊客楊先生:上周,在中關村工作的楊先生本打算午休時間去北大觀展,查看參觀通知後才得知,個人在工作日期間無法進校門。「這麼重磅的展覽平時看不成,太可惜了!」

成功入校參觀的團隊:有的是跟北大考古文博學院聯繫,有的則通過單位開介紹信進入北大。

博物館迷呂女士:「進門難看似是小事兒,實則反映了管理思路和服務理念。」

建議

為展覽開設專用預約渠道

在北京,不少有特色的博物館都棲身於大學之中,對於如何接待校外觀眾,部分高校已開始嘗試推出特色做法。

清華大學跟北京大學類似,只有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可以參觀校園。但學校為清華藝術博物館開設了「專用通道」,前往博物館參觀的市民,無需搶預約進校名額,從東三門即可進入藝博。

博物館迷呂女士建議,北大賽克勒博物館儘快通過官網或者官微等增設個人和團隊觀展預約渠道,並應適當增加對「散客」們的開放時間。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新聞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要看特展卻進不了北大的門?高校辦展何妨多考慮一步
    近日,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重磅大展「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吸引了許多文化愛好者的目光。因為北大規定,個人觀眾想進入博物館,僅周末、節假日才可預約;工作日期間,博物館針對團隊的預約渠道也遲遲未開。長達四個月展期的特展,算下來僅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對「散客」開放。緊張的名額,讓展覽迷們在北大校門外排起長龍,一些黃牛則聞風而動兜售起了「帶看」業務。這並非北大校方或博物館管理者有意刁難。
  • 「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
    2019年11月1日起,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將重磅推出年度大展:「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上空間跨度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文化線路,是一條東西方交流、對話、融合之路。
  • 北大特展開幕,新疆墓地「小河公主」震撼亮相
    為了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年度大展「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震撼開幕。展覽匯聚11家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包括「小河公主」在內的70件(組),將向世人娓娓講述新疆與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
  • 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長沙開展
    12日,不少受邀參加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開幕導賞會的嘉賓,一眼就從角落裡找出了「騎豹的丘比特」。此外,公元前2世紀、出土自阿富汗的金王冠、公元前4世紀南義大利的紅繪牛頭形來通、公元前8世紀的單耳幾何紋繭形壺、公元前6世紀末的希臘廣口大酒甕……讓最先進入展館的受邀嘉賓不能輕快移動腳步。
  • 絲綢之路的文明邏輯——觀平山鬱夫「絲路寶藏」特展隨想
    平山先生痛心疾首地在自傳《悠悠大河》中寫道:「三尊佛和赫拉克勒斯像毀於坦克的履帶下……」 平山先生以絲綢之路為中心的積累與收藏大大拓展了他的文化視野,以至於他能一眼認出赫拉克勒斯,體悟到文明交融的意蘊。事實上,這次「絲路寶藏」特展中出鏡率最高的人物形象,除了佛陀,就是赫拉克勒斯。這位大英雄的形象散布在平山先生收藏的錢幣、浮雕和飲酒器上。
  • 中外絲綢之路歷史檔案文獻展開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9月26日訊(記者 柴葳)記者從今天在北京大學和中國國家檔案局共同舉辦的「錦瑟萬裡 虹貫東西——中外絲綢之路歷史檔案文獻展開幕式暨圖錄發布會」上獲悉,作為「絲綢之路」
  • 北大封校催生黃牛生意:租學生卡開黑車進校門(圖)
    「進北大校園嗎?帶你進北大校園不用排隊!」每遇到一個遊客模樣的路人,男子便這麼懶洋洋地吆喝一句。許多遊客聞聲便停下腳步,詢問男子如何將他們帶進校門。「跟我這兒走,30元一位,我有學生卡,給你們帶進去。」男子從兜裡拿出一摞五顏六色的證件,像撲克牌一樣攤開在手中,包含了北京大學學生教師用的校園一卡通、後勤和保衛部門的職工卡,還有在食堂用的太陽卡等。
  • 北京大學今日上線北大網盤服務 只供校內師生使用
    【CNMO新聞】11月29日,北京大學宣布,將於12月1日上線北大網盤服務。北京大學表示,該網盤僅供校內師生使用,不對校外公眾開放,學生可獲得200GB免費存儲空間,教職工可獲得500GB免費存儲空間。
  • 「絲路寶藏」特展開幕 「絲路時間」窺探文明交融之美
    「絲路時間」窺探文明交融之美 「絲路寶藏」特展開幕,長沙市民:希望讓孩子看到世界文明的豐富與多彩 長沙市民葛琳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夠讓女兒看到世界文明的豐富與多彩。 據了解,這192件(套)將陪伴長沙市民走過2020年的夏天。 本報長沙訊 6月13日,長沙博物館大廳熙熙攘攘,觀眾們拾階而上,直奔展廳。 當天,「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開幕,首日觀展人數達1507人。
  • 臺灣播音員開特展 省思「二二八事件」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展出「從播音員到228—曾仲影特展」。圖為當年擔任閩南語播音員的曾仲影。(臺灣「中央社」攝)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68周年,臺北二二八紀念館展出「從播音員到228—曾仲影特展」,盼世人省思「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意義。
  • 北大校內媒體"開天窗"風波逆轉:文章或隔兩天發出
    4月27日23點42分,隸屬「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機關報」的「北大青年」推送了一條標題為《今天無稿可發》的文章,暗示有文章因故無法刊發。該文隨即在網絡上引起各方關注,截止4月29日17點,閱讀數已超過10萬次。4月29日23點34分,北大青年微信公眾號推送了兩條稿件,分別是《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中心》、《方格內外:北大校內電梯》。
  • 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電影懷舊設備展在福州開展
    10月5日,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電影懷舊設備展在福州市開展。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電影懷舊設備展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陳堅 攝)  由國家電影局指導,陝西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將於10月8日至13日在西安和福州盛大舉行
  • 「絲路寶藏」特展開幕,首日觀眾...
    當天,「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開幕,首日觀展人數破千。來自絲路沿線17個國家的珍貴文物,與長沙市民有了第一次美好的遇見。王賢是一位初中生。趁著周末,他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博物館觀展。「我平時看歷史、地理方面的書比較多,聽說這次展覽,就想著一定過來看看。」
  • 學生爆料北大校內有人放生500隻巴西龜 北大回應
    學生爆料北大校內有人放生500隻巴西龜 北大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璐)今天中午,一些社會人士開車進入北大校園欲向未名湖放生約500隻巴西龜,被學生和校保衛部及時制止。經查,運送巴西龜的車輛是由校體教部通過備案電話預約入校,對此,北大保衛部通報了處理決定,記體育教研部嚴重交通違規一次,累計達到嚴重交通違規二次,保衛部將停止其校外車輛因公預約入校權限。  北大保衛部介紹,2016年10月19日,體育教研部備案電話違規為社會人員預約某京牌轎車入校。社會人員在未名湖放生巴西龜時,被同學和巡邏保安員及時制止。
  • 北大校內文物遭嚴重破壞 百年校鍾裡面全是塗鴉
    北大校內文物也遭嚴重破壞  百年校鍾裡面全是塗鴉  8月24日,有媒體報導,清華大學日晷刻字剛被清除,近日二校門門框又被刻「皇上我來了」。其實,北京大學校內文物同樣未能倖免,每個暑期過後,一些文物上的塗鴉又增多了。  「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們都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
  • 絲綢之路電影節將設置VR特展
    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將設置虛擬實境(VR)特展——「海山之外」新媒體單元,於三坊七巷的黃巷4號(郭柏蔭故居),以立式交互、8K、VR與AR為您打開科技改變的光影世界。從福州,通往世界。片單中涵蓋了來自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作品,既有別樣的自然風貌,也飽含故事與講述。《亦真亦幻》裡有它鄉故鄉版中國的異國風貌,《追夢少女》裡傳來印度課堂上的言語擔當。
  • 遇見平山鬱夫,絲路寶藏特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啟
    這是長沙博物館世界文明特展體系的首個展覽,共展出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古國的文物精品192件(套)。平山鬱夫(1930-2009年)是日本當代著名畫家,以佛教題材繪畫在日本畫壇獨樹一幟。他長期致力於協助敦煌文物的保護,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創辦的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主要收藏其歷年收集並捐贈的絲綢之路沿線文明相關文物。
  • 戲服特展 「聶隱娘」現身城隍廟
    因劇中近百套戲服,全出自大稻埕旗袍師傅陳忠信之手,臺北霞海城隍廟14日起推出「穿越大稻埕的刺客地圖」電影服裝特展,除主角聶隱娘、田季安的服裝,也將展出陳忠信眼中最難做的「空空兒」戲服。
  • 「赤子丹心——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在麥積區博物館正式開展
    「赤子丹心——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 在麥積區博物館正式開展 1月10日,「赤子丹心——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在麥積區博物館正式開展。
  • 長沙「絲路寶藏」特展開幕,快...
    長沙市民葛琳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夠讓女兒看到世界文明的豐富與多彩。據了解,這192件(套)將陪伴長沙市民走過2020年的夏天。本報長沙訊 6月13日,長沙博物館大廳熙熙攘攘,觀眾們拾階而上,直奔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