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迎來年度大展「千山共色——絲綢之路文明特展」,展覽匯聚70件(組)新疆文物。「小河公主」、「營盤男子」服飾以及《三國志 吳書 孫權傳》寫本殘卷等珍貴展品均亮相其中。
不少觀眾專程前來觀看「小河公主」。白繼開 攝
開展三周,不少市民卻發現,展覽重磅,參觀免費,但前往參觀卻在北大校門口遭遇進門難。北大入校網上預約制已實行一年多,校外人士只能在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憑藉預約信息進門參觀。針對此次特展,北大規定,個人遊客也需遵守以上規則,也就是說僅周末、節假日才可前往參觀。有市民算了一筆帳,按照這個規定,在四個月展期內,特展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時間對「散客」開放;團體遊客雖不受時間限制,但在工作日期間,博物館針對團隊的預約渠道也遲遲未開通。珍貴的展覽也讓北大入校參觀名額更搶手,有黃牛趁機兜售「帶人入校」服務。對此,資深展覽迷盼望,學校博物館儘快在網站、官微、小程序等渠道推出個人和團隊預約渠道,為觀展愛好者進出提供便利。
算帳
特展從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春節假期閉館,共112天。
個人
觀展無需預約,但進北大校園需預約。個人遊客僅周末、節假日才可預約入校;
入校預約渠道:「參觀北大」微信小程序或網站
可觀展天數:僅16個周末,再加上元旦1天,共33天。
團隊
工作日可在博物館官方微信預約,每團隊每日預約人數為5人到50人,每天接受100人預約;節假日需按北大保衛處規定預約入校。
工作日預約成功後可由工作人員引領入校。
北大賽克勒博物館官微10月31日的推送稱,團隊遊覽官微預約程序會儘快上線。不過,目前該博物館官微尚未發現預約程序。
問題
「黃牛」瞅準商機推銷業務
除了個人遊客觀展天數有限外,特展也無形中為「黃牛」拉來了客源。資深博物館迷呂女士在特展開展一周後成功搶到入校名額,於11月9日下午入校。「規定的進門時間是下午2點,我提前一個小時到北大東側門,看到那裡已排起長隊了。當時隊伍裡有兩位外地年輕人衝著『小河公主』想去觀展,但又沒預約上名額,有黃牛趁機過來兜售業務,『60塊錢倆人,免排隊!』想著價格不貴,兩位外地遊客就跟著『黃牛』走了。」
聲音
博物館工作人員:「博物館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無需預約,只要能順利進北大校門就能參觀,但是學校只開放周末的預約名額,想來參觀也只能遵守學校的規定。」
個人遊客楊先生:上周,在中關村工作的楊先生本打算午休時間去北大觀展,查看參觀通知後才得知,個人在工作日期間無法進校門。「這麼重磅的展覽平時看不成,太可惜了!」
成功入校參觀的團隊:有的是跟北大考古文博學院聯繫,有的則通過單位開介紹信進入北大。
博物館迷呂女士:「進門難看似是小事兒,實則反映了管理思路和服務理念。」
建議
為展覽開設專用預約渠道
在北京,不少有特色的博物館都棲身於大學之中,對於如何接待校外觀眾,部分高校已開始嘗試推出特色做法。
清華大學跟北京大學類似,只有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可以參觀校園。但學校為清華藝術博物館開設了「專用通道」,前往博物館參觀的市民,無需搶預約進校名額,從東三門即可進入藝博。
博物館迷呂女士建議,北大賽克勒博物館儘快通過官網或者官微等增設個人和團隊觀展預約渠道,並應適當增加對「散客」們的開放時間。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新聞
流程編輯:洪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