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便利,可愛的孩子們在學校裡那點「小九九」,家長們全都「門清」,哈哈想想還有一絲「害pia」呢。
為了大家溝通的便利,小到班級,大到年級,家長群、學生群、老師群,方方面面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然而騙子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假借老師的名頭,創建或混入微信群中進行詐騙。
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分班後出現不明微信群 校方提醒:非官方
8月26日,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在校內牆上張貼了分班名單,而兩張二維碼卻緊跟著貼在了旁邊。「XX家長群歡迎家長加入溝通、諮詢、交流」的字樣,下邊是一個二維碼,同時,這個二維碼的下方還有一行字,寫著「如超過200人,請加群主微信邀請」,後邊附著一個個人微信二維碼。
據學校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各班主任建立的公開的家長群,學校沒有建過任何類似冠之以『銀外』字樣的微信群。現在冒充學校名義建微信群、QQ群,發布不實消息、進行違規辦學甚至實施詐騙等違法活動的案例不少,我們很擔心這個微信群也屬於這種。」目前校方已在學校網站專門發了《聲明》,請加入的家長儘快退群,同時向警方報案。
根據記者調查,該群群主稱自己並非學校老師,而是學生家長。目前暫未發現群內發布有關辦學培訓、交費收費等涉及財物的信息。
假借老師名義詐騙錢財
目前正值學生開學之際,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學校教師或班主任身份,以各種理由要求學生家長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網上支付方式繳納各項費用,致使部分家長上當受騙。
網警提醒
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對藉此名義收取相關費用的行為,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以免上當受騙,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向學校和老師反映,並保存好相關證據、及時報警。
對確有需要通過網上支付的合規收費事項,建議學生和家長要與學校和老師進行確認,不可盲目進行網上支付。
來源 | 寧夏網警
原標題:《【網警提醒】分班後出現不明微信群 校方提醒:非官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