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僑領馮定獻(右)希望海外華文媒體發出呼籲:海外華人回鄉創業正當時。(義大利歐聯通訊社/項有標 攝)
中新網2月13日電 據義大利歐聯通訊社報導,2月12日,旅德僑領馮定獻在溫州參加「兩會」時對記者說,「我希望通過海外媒體呼籲世界各地的廣大海外僑胞,請你們趕快行動,現在回鄉創業正當時!」
在海外,像馮定獻擔任著全德華人社團聯合會榮譽主席和德國華人華僑商貿總會名譽會長。馮定獻之所以能受到旅德華人同胞的推崇,不僅僅因為他在事業上的成功,還在於他對當地華人事業的貢獻和作用,以及他在僑胞心目中的號召力和人格魅力。
馮定獻出生於樂清北白象鎮項岙村,少年時期種過田、當過學徒、做過電器供銷員。1992年,30歲的馮定獻已創辦了多家企業,發展也較為穩定。
但就在這時,他決定到德國去。他計劃把溫州的五金、服裝、打火機等各種小商品打進歐洲市場。馮定獻憑著多年的創業經驗和對市場的預測,相信國外必將是個潛力無限的大市場,用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打響「中國製造」的品牌。為了更好的參與國外「商戰」,他踏上了第二次創業的徵程,移居到德國的不萊梅。
馮定獻用半年時間幾乎將德國跑遍,並先後參加20多個各類展銷會,終於基本摸清歐洲市場情況。後來,他在不萊梅註冊成立公司,並在德國一個訂貨會上租了個攤位,亮出了從中國帶來的貨物樣品。
不久,一家瑞士公司試探性地訂了一批溫州製造的打火機。為了讓客戶滿意,讓他們信任「中國製造」,馮定獻嚴把質量關,第一批貨的成本比計劃高出了20%。正是這一單生意為他打開了一個新天地。
從法蘭克福,到杜塞道夫,從共享貨源到為同鄉提供進貨擔保,在德國的日子,馮定獻不僅不怕自己在貿易事業上的成功被「克隆」,還主動幫助大家從傳統的餐飲業完美轉身到貿易業,從而帶動全德華人的貿易熱,大大小小的「中國商城」、「中國工藝品」店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中國製造」不僅打入德國這個老牌的製造業國家,更是從德國輻射出去,贏來大片的國際市場。
走出去創業,奠定了事業的基石;回鄉發展,事業得到了一次次騰飛。但不管是海外,還是在家鄉,30多年的創業歷程中,他只堅定一個人生價值理念,「得到」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付出」。
僑胞在海外創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商業信心的缺失以及創業資金的短缺。馮定獻不僅經常傾囊相助,還把流行於溫州的「呈會」辦法也搬到德國,動員大家互幫互助,共同解決創業資金問題。2007年,因著為歐洲當地社會、為華人社團做出了突出貢獻,馮定獻獲得「軍民奉獻歐盟之星」金質勳章。
在德國紮下根基的馮定獻卻不斷回望祖國發展。作為商人,他對商機有著天生的敏感;作為海外赤子,他濃濃的根的情懷,希望能以自己的實力為祖國為家鄉作一點貢獻。
他說「我希望在外創業的僑胞們快快行動,用大家的智力與財力,來家鄉為溫州的建設發光發熱!」(項有標、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