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苗族媽媽講苗族的故事

2020-12-09 騰訊網

你就要出嫁了

帶上媽媽和你一起繡的嫁衣

千言萬語都繡在你的嫁衣上

你要講給你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蚩尤是我們的祖公

我們遠古的家園在長江黃河下遊的地方

蚩尤公打黃帝炎帝先勝後敗

拖兒帶女過黃河過長江來到現在的地方

小鳥曾銜靈芝救了我們的先民

我們不能忘了小鳥的恩情

苗龍在頭頂盤飛

守護著先人遷徙的隊伍

底邊的邊紋是東方故園老房子長條石砌的基腳

中心的花紋是苗家故土連片肥沃的土地田園

我們的祖奶奶們在路上不忘用繡花記事

黃線是黃河

藍線是長江

綠線就是沅江

一朵朵牡丹花記住那是先民經過的洛陽城

你要記住我們的祖先是蚩尤

還要記住我們的英雄張秀眉

他為了苗家英勇不屈

記住我們從東方來的路

小木屋內,一位苗族媽媽一邊給女兒繡嫁衣,一邊講述著講述苗族的歷史。

提到苗族,你能聯想到什麼呢,是神秘的巫蠱之術 ,或是精妙絕倫的服飾,亦或是熱情好客的人民?

希望這個展覽能帶您走近這個民族,品味歷史與文化賦予她的別樣風韻。

節日聚八方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重慶、廣西、湖北、四川等省市區。除此之外,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也有苗族定居。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苗族先民的記載,最早見於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荊蠻」「五陵蠻」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合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

蚩尤是中外苗族普遍認同的人文始祖。「祭尤節」是苗族傳承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已被貴州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帝、炎帝和蚩尤的傳說

傳說苗族先民蚩尤九黎隨著勢力的發展強大,與黃帝集團和炎帝集團相遇在古冀州涿鹿之野,於是三大集團發生了深刻的文化交融與影響深遠的涿鹿大戰。最後九黎部族慘敗,其首領蚩尤被殺。

戰敗後的九黎餘部開始南遷:一支遷到武陵山區(今湘、粵、川、黔邊區);一支遷往雷公山區(今黔、湘、桂邊區);一支遷往烏蒙山區(今黔、滇、川邊區)。

苗族遷徙圖

從17世紀開始,西部方言苗族的一部分陸續遷往東南亞。20世紀70年代,又有一部分東南亞苗族遷往美洲、澳洲和歐洲。由於數千年的遷徙,使苗族形成了小聚居、大分散的分布局面;又因為生活於高山深谷,相對的封閉隔離,使苗族從三大支系衍生出眾多複雜各具特色的小支系,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0多個支系。

字苗族文字

苗族過去沒有文字,苗族婦女以針為筆,以線為墨,以布為紙,用刺繡的方式在服飾上記錄和書寫自己的歷史。

20世紀初,在黔西北威寧石門坎地區傳教的英國人伯格理創造了一種拼音文字用以翻譯《聖經》,編寫課本,記錄民間故事等。

20世紀50年代初,民族語言調查工作隊將苗語劃分為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等三大方言,並改革了「老苗文」,創製了東部、西部、中部三種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

湘西苗文 和平

滇東北苗文 和平

柏格理苗文 和平

在國外,也是20世紀50年代,越南、寮國的苗族也有了政府或傳教士幫助創製的苗文,以及60年代的楊松錄個人創製的苗文。其中天主教神父幫助創製的寮國苗文隨著寮國戰爭難民移居西方各國從而傳播更加普及和廣泛。

信苗族信仰崇拜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

楓蝶育人祖

《山海經 大荒南經》「蚩尤所棄其桎梏,是為楓木」,因此,苗族認為楓樹是蚩尤的化身,是祖先精神的所在。中部方言的《苗族古歌》在生命創生神話裡說,生命之祖是通天的楓香神樹。楓香神樹受日月之精華孕育了蝴蝶媽媽,蝴蝶媽媽與水神結合生下了十二個蛋。人與雷、虎、牛、蛇等等各種生命都從蛋中生成,生命之間都是兄弟。

苗族刺繡中的蝴蝶圖案

苗族圖案最常用的是蝴蝶,並常常採用多種想像,把一切與大自然有關的美都運用在蝴蝶上,寓意蝴蝶媽媽守護著她的兒女,在苗族人心目中,蝴蝶媽媽是美麗的、善良的、崇高的、神聖的。

龍鳳佑苗裔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遠古的圖騰,經過歷朝歷代的演化,已形成一種莊重威嚴的標準形象固定下來,並成為皇權的標誌。而生活在平權社會的苗族仍按照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審美觀念去描繪想像中的龍,認為龍是蛇、黃鱔、魚、水牛的化身,能使大地風調雨順,常葆生機。

苗族刺繡中的龍鳳圖案

上古商民族圖騰崇拜的「玄鳥」在漢文化中經過不斷發展演化而變成了鳳凰。在一些苗族地區裡,還仍然保存著對類似玄鳥的鶺宇鳥的圖騰崇拜的觀念和行為。

列祖列宗繡

苗族對自己的祖先十分崇拜和尊敬,取名都採用父子連名。通過父子連名,可以推算出自己家族的歷史。

住苗族房屋

苗族大多深居高山,平地極為珍貴,幾乎都被開墾為稻田,住房只好依山而建,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懸空吊腳樓的建築特點。吊腳樓採用穿鬥式結構,中柱一定要用楓木,因為楓樹是祖先神樹,吊腳木樓裡有生命祖神護佑,生活才能吉祥平安。

木樓依山立-麻鳥村全景

吊腳樓一般為三層:一樓餵養牲口;二樓為人居住,中間堂屋寬敞明亮,用於會客廳及餐廳;三樓堆放糧食及雜物等。吊腳木樓有一個懸空的走廊叫「美人靠」,是供姑娘挑花刺繡和家人小憩觀景的地方。

吃苗族飲食

苗族人大部分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玉米、薯類、豆類等農作物,經濟作物主要是麻、棕、油桐、油茶、漆及各類藥材。捕獵是苗族人的重要副業,傳統的狩獵工具有火槍、弓箭(弩)、套索、網等。

苗族漆飾酒觥

苗族諺語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這句諺語道出了苗族人為適應溼熱的山區生活,用山中食材製作酸味苗菜的道理,同時也是因為歷史上買鹽困難的選擇。酸味苗菜的主料是酸湯,苗族人巧用微生物先製作酸湯,然後用酸湯製作底料,做出酸湯魚、酸湯肉等各種酸味系列菜餚。苗族酸湯酸味天然醇正,能清暑解乏,消食減肥,健康益壽。許多長壽的苗族老人認為,他們長壽的秘方就是酸湯。著名的苗菜酸湯魚作為貴州菜的經典菜餚已行銷全國。

藥苗族醫藥

苗族醫藥源遠流長,有「千年苗醫,萬年苗藥」之說。苗族醫藥見諸史籍的時間也很早,西漢劉向在《說苑 辨物》中說:「吾聞古之為醫者曰苗父。」早期的醫藥活動近似「巫醫合一」、「神藥兩解」。在西醫未傳入的幾千年中,苗族通過長期的探索與反覆的臨床運用,總結了一套獨特的醫藥經驗。苗族醫藥除能治療一般的常見多發病外,對骨折、外傷、蟲、蛇、獸咬傷、疔、瘡等皮膚病、風溼病及各種痧症都有顯著療效。

婚苗族婚姻

苗族傳統社會嚴格恪守一夫一妻和血緣外婚的婚姻制度,每個苗寨都設有建立友愛的場所,讓男女青年對歌傳情,自由戀愛,因而大量優美的情歌便被傳唱,比如「青春歌」、「讚美歌」、「相思歌」、「求愛歌」等等。苗族婚禮熱烈而隆重,形式因支系而各不同。

婚喪皆自怡

穿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作為歷史符號和文化符號的承載體,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具有區別支系、記載歷史、傳承文化的功能。苗族服飾的款式類型有貫首衣、交襟衣、大襟衣、對襟衣、斜襟衣、琵琶襟衣等,堪稱為一部活的服裝發展史。苗族服飾是苗族婦女創作的視覺藝術作品,她們用神奇的藝術想像力,用高超的技藝,在服飾上作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精美藝術,創造出一個個美麗奇幻的世界並用來裝扮自己。這些服飾藝術讓生命獲得審美的享受,在美麗中生命便有了價值,有了意義。

飾苗族銀飾

盛裝的苗族婦女都會戴著琳琅滿目的精美銀飾。在苗族古歌中,月亮是四位巨神用銀子打造而成的,苗族的祖先都住在月亮之上,月亮不但美麗,還是苗族神聖的天堂。而且歷史上受戰亂影響,苗族居無定所,隨時將家裡積蓄換成銀子打製成飾物由婦女佩帶,此外銀還具有驅邪保平安的作用。所以,銀就成了苗族人神聖吉祥與美麗的象徵。

黃平苗銀冠

松桃苗族頭飾

苗族銀飾造型獨特精美,有生命祖先蝴蝶媽媽和其他神靈的紋樣,也有動物和植物紋樣。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和胸飾、手飾和腳飾以及衣飾。

繡苗族織染繡

苗族織錦在各地苗族生活中都盛行。最窄的只有幾分到兩寸,用途不等,多用於婦女服飾裝飾,小孩背帶,或用於日常衣被。苗繡是苗族與天地神靈對話的藝術,針法多樣、紋樣靈動。苗族婦女以精湛的技藝把審美理想用針尖表達出來,並在苗繡的神話世界裡自由馳騁如天馬行空。

苗族花樣針線包

蠟染是苗族古老的藝術,用銅片蠟刀蘸蠟液在布上描繪花紋,置入藍靛植物染料的染缸浸染,經煮沸脫蠟後白色花紋便呈現在藍布上。苗族蠟染神話說,曼爽女神用雲霧做白布,群蜂採花蜜落蠟液於白布上,她用藍草染布就成了藍花朵朵的蠟染,再用蠟染製作成美麗蠟染衣傳於人世間。

蠟染半成品

節苗族節日

「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從遠古走來的苗族,為了生命的歡樂,便創立了許多歡樂的節日,還給每個節日賦予了美妙的神話傳說,讓節日都有獨特的文化含義,讓參與節日的人們感受到生命總是充滿希望,充滿憧憬。苗族由於支系較多,節日因支系而異,所以形成了異彩紛呈的眾多節日。按節日內容可分為祭祀性節日、生產性節日、歲時年節和娛樂性節日等。節日有大小不同,區域性大節日有十多萬人參與,有的小節日只局限於村寨。

苗族木刻面具

樂苗族音樂

「蘆笙響,腳板癢」是苗族山寨裡的俗語,道出了蘆笙與苗人聲心相連、歡樂同在的情景。蘆笙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在蚩尤九黎和三苗國時期,蘆笙已成為神聖的禮樂器,苗族遷徙到哪裡,蘆笙就伴隨到哪裡。在苗族傳統社會,不會吹蘆笙的小夥子很難找到媳婦。海外苗族大多數家庭都懸掛著蘆笙。苗寨裡的蘆笙,樂舞相連,因而叫「踩蘆笙」。許多苗寨,每年都要舉辦蘆笙節,進行蘆笙比賽,節日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蘆笙

歌苗族歌舞

在山那邊的田野和苗寨,歌聲伴隨人的一生,舞步依激情而群起,苗族人隨時都沉浸在歌舞的海洋裡。人們用歌傳情,用舞交友,在節日時往往還進行人神同歌共舞的表演。苗歌可分為古歌、酒歌、大歌、飛歌、情歌等:古歌渾厚肅穆;酒歌奔放熱忱;飛歌高亢嘹亮;大歌悠揚深情;情歌婉轉纏綿。舞蹈種類繁多,大多是集體進行的圈舞,有不少是祭祀舞蹈,其中木鼓舞和蘆笙舞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板凳舞是鎮寧黑苗的文化遺產

展覽主辦方

浙江省博物館

中國民族博物館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

相關焦點

  • 觀看《蝴蝶媽媽》知曉苗族文化 參見苗族圖騰 看苗族訴說祖先起源
    在貴州千戶苗寨,會安排前去參觀的遊客觀看舞臺劇《蝴蝶媽媽》。這是一個苗族祖先起源的神話故事,訴說著至今對苗族後人影響至深的一些苗族傳統習俗的由來。相傳蝴蝶媽媽是從古楓樹變來的。因此,楓樹是苗族的圖騰樹。
  • 苗族是個古老的民族,楓樹是苗族的始祖「蝴蝶媽媽」的母體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的節日,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苗族,苗族是個古老的民族,楓樹是苗族的始祖「蝴蝶媽媽」的母體。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而豐富, 其中圖騰文化是它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 美麗西江,聽蝴蝶媽媽講苗寨的千年故事
    當暮色四合星光璀璨,當西江千戶苗寨的吊腳樓燈火漸次亮起,西江的某個地方卻開始沸騰,這裡是《美麗西江》大型原生態苗族情景歌舞晚會的現場,蝴蝶媽媽用九十分鐘的時間,給我們慢慢講述一個苗族從誕生、遷徙、西江用美麗向人們展示著她的故事,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這裡人人會唱歌,人人會跳舞,幾千年來,歌舞伴隨著苗族的歷史,生動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美麗西江大型情景演出展現出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樸、粗獷的風格,最能表達他們真摯、淳樸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間藝術的真、善、美。
  • 馬龍苗族歌舞
    小夥子聽了,也會用歌聲來回答:「漂亮的姑娘喲,你心裡明白卻要故意講,一年一度採花山,就要來把伴尋訪。」接著,就進一步互相盤問姓名、住處。這樣愛情就在對歌跳舞中產生了。 苗族男女青年在舉行婚禮的前夜,新娘家的親友都來到她家聚會。大家在木楞房中圍著火塘坐著,一邊喝著香味撲鼻的牛角酒,一邊聽新娘同她哥哥對唱古老的《出嫁歌》。新娘的唱詞主要是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傾訴同父母兄弟的離情別緒,以及對兄長的希望。 說到情感深處,張榮學老藝人滿是歡喜地說,新娘頭天晚上在娘家唱完《出嫁歌》,第二天天剛放亮就出嫁了。
  • 文化十分丨守護這一抹藍白色的傳承 小夥的蠟染秀講述著苗族的故事
    它承載著我們苗族兩千五百多年蠟染的手藝,那在傳承的同時,有著經典的紋樣的同時,也用一種新的蠟染方式描繪著我們祖國的一些山河,和我們一些文化寓意裡面的一些內容、故事、人物等等這樣的一個蠟染的主題服飾秀。苗族蠟染設計師 成昊:在接觸蠟染之前,我就一直說自己是用中國文化講故事的小裁縫,那接觸到蠟染之後,就慢慢地把自己的定位改了,我說我是用蠟染做衣服的小裁縫,蠟染讓我的設計更有了靈魂。
  • 苗族文化普及,苗族神秘?其實是我們誤解了
    中國少數民族眾多,其中有苗族,苗族是我國第四大少數民族, 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苗族人口約1000萬,主要分布於貴州,雲南,湖南,廣西等地,其中貴州苗族分布最多。大家對《笑傲江湖》的藍鳳凰,想必印象深刻,雲南五毒教教主,苗族人,能口哨指揮各類毒蛇,還會製毒下蠱……我們不禁疑惑,苗族真的那麼神秘?還會下蠱?什麼是蠱?每個少數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苗族文化,可能外族人道聽途說最多就是苗族的蠱毒(姑且說是苗族文化)。
  • 貴州松桃苗族民間傳說故事《「吃牛」的傳說》
    在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有很多精彩的民間傳說故事,其中有一個有趣民族風俗故事是《「吃牛」的傳說》,這個傳說故事講的是苗族的耕牛不僅幫助人們生產勞動,創造糧食,使人民耕豐收,據說,有一頭牛還幫助了一個貧困的苗家後生與天上的仙女結為夫妻。
  • 苗族的祖先,究竟來自哪裡?
    貴州關索嶺一帶的苗人中流傳著《蚩尤神話》傳說,這個古老的傳說講得是蚩尤的故事。蚩尤曾在涿鹿與炎、黃二帝發生過激烈的戰事,最終蚩尤戰敗,被黃帝斬殺。此後,蚩尤的部族有的留在了黃帝的部族,有的一直南遷。在伐三苗之後,苗族的生存區域再次南移。
  • 為何苗族不和漢族通婚?苗族姑娘說出這一原由,網友:讓人欽佩
    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小小康,今天要跟大家說的還是我們的旅遊文化,風景習俗的那些知識,帶大家領略世間的美景,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我們國內旅遊的一些事,當然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我們民族之間的風情,那麼為何苗族不和漢族通婚?
  • 苗族起源及苗族特色和服飾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遊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 豐富多彩的湘西苗族銼花
    苗族銼花以獨特的製作工藝,從而銼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紋樣,傳承著苗族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文化。苗語稱剪紙花樣為「本」,剪紙稱為「銼本」。分別用作衣褲花邊、圍裙、鞋花、帳簷花、枕頭花等處的刺繡底樣。湘西苗族銼花按其實用性可分為服飾類紋樣和日常物品類紋樣兩大類;服飾類紋樣以女服紋樣最為豐富,銼花製作精緻,圖案豐富,因用處不同,有數十種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圖案。
  • 苗族的維納斯——仰阿莎
    苗族的維納斯——仰阿莎苗族在我國分布很廣泛,在小編的心目中,苗族的服飾精美異常,苗族的姑娘也很漂亮,苗族也是一個崇尚美麗的民族,今天,小編就來帶你了解一下苗族的維納斯美神——仰阿莎。仰阿莎,一部發源於貴州劍河而為苗族同胞世代傳頌的史詩,一個關於一位熱情奔放的苗族姑娘悽美而優雅的愛情故事,它是貴州版的「劉三姐」,是苗族版的「維納斯」。
  • 湘西苗族
    苗族是多災多難的民族,在漫長遷徙和開墾家園的歷史長河中,湘西苗族創造出了絢爛的民族文化。目前,湘西苗族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10項之多,它們厚重、明麗、歡快、充滿質感,外人有幸一睹光彩,莫不被深深折服。壯哉!湘西苗族。
  • 苗族
    苗族稱謂最早見於秦漢前的史冊,有「三苗」、「有苗」等名稱 。與瑤族一樣 ,苗族支系繁多,有偏苗、白苗、紅苗、花苗、清水苗、栽羌苗、草苗等。大約在宋代以後,陸續由湖南、貴州遷入廣西境內。  廣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龍勝4 個自治縣。苗族村寨多依山而建,小者幾戶 ,大者幾百戶 。
  • 漢族和苗族可以結婚嗎?苗族姑娘的回答讓人暖心
    漢族和苗族可以結婚嗎?苗族姑娘的回答讓人暖心文/歷史講廊中國地大物博,因此在中國這片領土上誕生的民族也有很多,除了佔大部分數量的漢族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民族,而苗族應該算是其中最神秘的一個民族了吧。苗族盛產美女,而且他們奇異的服裝也給他們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苗族的美女一般嗓音都比較甜美,他們的山歌也是十分動聽的,如果你有幸來到苗族的地方,見到那些美麗的苗族少女,你一定會沉醉其中。據說苗族不能與外族通婚,這到底是真的嗎?作為漢族的你是否能夠娶到苗族的姑娘呢?就聽小編好好給大家說道說道吧!
  • 苗族。藏族。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廣西四川重慶廣東湖北海南等省區。在黔東南黔西南黔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帶,有較大的聚居區。苗族現有人口約為943萬。苗族以農業為主,此外還經營畜牧業,紡織業養魚等副業。
  • 苗族心中最崇尚的天神
    一支遷到武陵山區(今湘、粵、川、黔邊區),是今操東部方言的苗族;一支遷往雷公山區(今黔、湘、桂邊區),是今操中部方言的苗族;一支遷往烏蒙山區(今黔、滇、川邊區),是今操西部方言的苗族。
  • 苗族服飾圖案,你了解多少?
    |苗族服飾圖案之蝴蝶紋在苗族蠟染中,姿態各異的蝴蝶圖案,是蠟染藝人們創作的永恆主題之一。而苗族人苗族對蝴蝶的崇拜,由來已久。|苗族服飾圖案之鳥紋鳥紋也同蝴蝶紋一樣,是苗族蠟染中永恆的創作主題之一,另外,鳥還有祖先崇拜的意蘊。
  • 神農與苗族
    苗族為蚩尤之裔,今黔東南苗族女性頭飾所載的水牛角銀冠,與湘西、黔東北苗族把水牛角高掛在堂屋的中柱上祭祀,表明了炎帝的「人身牛首」、蚩尤的「人身牛蹄」和當今苗族對水牛角的頂禮膜拜的關係,足以證明三者的族源聯繫與文化史是一脈相承的。正如民族學家盛襄子在《湖南苗史述略》中說:「《帝王世紀》、《通鑑外記》、《路史》言神農之事跡尤詳。
  • 苗族的三大語言,苗家內部分配原則,苗族的鼓社
    導語:苗族的三大語言,苗家內部分配原則,苗族的鼓社苗族語言可以分成東部方言、中部方言和西部方言等三大方言,各方言區內又分成不同的亞支系方言。各支系按其父姓血裔計算,以一個男性始祖的名字來命名,稱為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