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職業精英人設突變瑪麗蘇悲情女主,激情愛情懸疑片結局邏輯上漏洞頻出。《迷霧》就這樣完成了對鐵桿觀眾的背叛,狠狠打了前期大肆讚美劇情的觀眾的臉。
剛剛完結的爆款韓劇《迷霧misty》再次刷屏朋友圈,只不過這次不再是對劇情的追捧和對女主人設的讚揚,而都是關於爛尾的差評和吐槽。它在豆瓣的評分也在不斷下調,截止14集豆瓣的評分還維持在9.2分,結局後則瞬間跌至8.4分,但以目前觀眾對結局的爭議程度恐怕下跌的趨勢並不會就此止住,還會不斷下滑。
作為2018年第一部爆款韓劇,剛剛開播之時,《迷霧》乍看起來並不具備獲得如此成功的條件——男女主演雖然演技在線,但都不是眼下擁有巨大粉絲號召力的愛豆小鮮肉;他們在劇中飾演的人物也都是40歲左右,眾所周知中年題材的電視劇,年輕追星粉絲的關注力度很低,很難拉動收視率和流量。但它仍然一路從韓國的電視屏幕紅到了我國的視頻網站,並且一度在豆瓣上獲得了9.2的高分。這部劇講述了一個女人想要靠自己的心機、能力和實力獲得成功的故事,這個新鮮陌生而又激勵人心的中年職場女性形象獲得了網友們的極大關注。觀眾從劇情討論到追逐女主的穿搭,無一不顯示這部劇的成功。與此同時,女主角高惠蘭的人物設定更是成功地為該劇加分。除去外形上既美且帥的雙性氣質,性格上她堅強獨立,並且有明確的職業理想,執著於專業判斷和操作,甚至敢於和上級直接叫板。同時,她並不瑪麗蘇,她不擇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電視劇一開篇就設置了人到中年的高惠蘭面臨職業危機,已經成長起來的後輩主持人處心積慮地想要取而代之的情節。但是她毫不在意,因此她和上司約定,只要能夠採訪到一個極難採訪的嘉賓,就為她繼續保留新聞主播這個崗位。然而就在她準備出門去機場攔截嘉賓的時候得知母親病危,在高速公路的分叉路口,她最終選擇了去機場的那條路。後來,當上司再一次想要用一檔新欄目讓高惠蘭給後輩讓路時,她利用後輩的虛榮心讓其陷入第三者醜聞,從而扳倒了後輩。所以這不是一個傻白甜的女人的故事,而是一個並不那麼單純善良、出身低微的灰姑娘,靠著自己的心機、能力和實力闖出了一條成功之路的40歲精英女人的故事。她從貧窮的底層一步步爬上來,從電視臺小記者成長為9點新聞主播,並且被青瓦臺相中為發言人候選,她在人生路上步履不停,靠的不是男人,而是自己。它勵志,而且由於女主的出身以及所面臨的各種情境,使觀眾對其充滿理解和同情,即便她動用過不光彩的手段,但其抉擇既是本能求生,又兼具正義性,因此觀眾非但不會厭惡她,反倒會增添喜愛,為其圈粉。
在面對觀眾如此高的期待之下,劇情的每一步走向都得小心翼翼。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最後兩集會把整部劇崩成「千萬別看到最後」的劇。雖然這種高開低走模式的劇這兩年在韓國屢見不鮮,不過大部分都是漸進式的,不像《迷霧》坐過山車。比如8集過後的《奶酪陷阱》,4集過後的《花遊記》,13集過後的《W兩個世界》等等,觀眾大呼失望也早就不是第一次。而《迷霧》這部劇在前期帶來的關注度和期望度太高,所以當結尾的劇情變成充滿負罪感的男主選擇了自殺,由此來了結這件事情,來完結整部劇的時候,觀眾的失望會鋪天蓋地,期望太高,失望越大。男三號為愛坐牢,男二號為愛而死,男一號為愛殺人,這種瑪麗蘇劇情已經完全背離了開篇為女主營造的堅強獨立的人設,高惠蘭確實不同尋常——她沒有依靠那些愛她的男人,而是把所有愛她的男人都逼死了。
不難看出導致結尾「狗尾續貂式」的存在,與《迷霧》粗糙的劇情銜接有關。不可否認,《迷霧》的框架很大。但是,它的內容與框架相比,還是略顯單薄。編劇在之前預留的伏筆、鋪墊最終都不知所蹤。讓人一頭霧水。之前拋出那麼多的深坑線索,結局2集確實無法逐步填補,也許編劇也沒想過要怎麼去填坑。不過,意料之外的是導演及編劇,居然「避重就輕」得把觀眾視線從「兇手是誰」成功轉移到了,劇中人物如何看待,解決這件事情上。找了十幾集的兇手最後變成了「真相併不重要」的尷尬結果。劇情的邏輯突然演變成這樣的畫風,這絕對是值得深思的。開篇讓大家以為是大格局,觀眾一路看高惠蘭為捍衛真相不畏強權、不遺餘力。但是最後卻突變瑪麗蘇劇情。所有的激情澎湃的進階這時都幻成境界窄狹的情殺。這就是個高級瑪麗蘇。
面對觀眾的質疑,編劇站出來說她想要描寫一個站在最頂點的女人,想要展現成功女性究竟是如何經過激烈掙扎才活過來的,高惠蘭的身上投射了很多人物,對成功的女性、正直的媒體人、帥氣的前輩的所有願景,作為媒體人去實現正義社會、報導真相才是高惠蘭的真心和信念。可以看出編劇想探討的是人性情感,但是過分地為了探討人性而混淆邏輯,這樣觀眾也不會買帳,也許這也是韓劇口碑影響力變低的原因。
從迷霧的開局結尾兩極化的評論不難發現,近兩年韓劇的高開低走模式仿佛已經成為常態。前六集的超高口碑越到結尾越糟糕,金牌編劇們對於劇情的把握度越來越低,觀眾們已經無法從韓劇中找到曾經的。韓劇的黃金時代是否即將過去無法得知,但是如果這種高開低走的模式繼續下去,韓劇的高口碑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