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去東南亞旅遊的國人,罕見有人會把寮國作為目的地。並非是這個國家本身有什麼缺點,而是它根本就不會浮現在人們的腦海之中。它存在於東南亞的版圖之上,然而在人們的地圖意識中,它如同朦朧的雲霧一樣被忽略。世人卻不知,寮國如今正以嶄新的姿態擺脫歷史束縛,邁入新興全球化國家行列。
優越的地理地形優勢,貧瘠的地理環境條件
寮國歷史文化悠久,原始森林茂密,雨水豐沛,民風淳樸,是中南半島唯一的內陸國家,於1975年廢除君主製成立民主共和國。北方為會芬高原和中國為鄰,南部與柬埔寨接壤,東面隔著長山山脈與越南接壤,西北方向可達緬甸,西南邊隔著湄公河毗鄰泰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寮國國土面積約23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雖然小,但境內地形較為複雜,主要由山地、高原、平原構成。其中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植被覆蓋,遍布寮國各地,有「中南半島屋脊」之稱。
北邊和我國雲南省的滇西高原臨界,東面寮國、越南邊界是長段山脈構成的高原,西端為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塊並聯的平原,整體地勢北高南低。背靠深山,眺望平原,是適宜叢林作戰的優勢環境。由於寮國全境雨量充沛,又地處熱帶地區,所以適宜發展農業,特別是水稻種植。這一點就與其他「貧窮國家」區分開來,不至於出現國民飢餓率上升的現象。
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覆蓋寮國領土,5~10月為雨季,11~次年4月為旱季,年平均氣溫在26℃,溼潤程度較強。境內除盛行西南季風外,還有來自太平洋的偏東風,所以不但有赤道氣團,也有熱帶海洋氣團的侵入。
寮國水利資源非常豐富,發源於我國的湄公河為其國內最大河流且流經首都萬象。據統計,森林面積約為17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50%,木材蘊藏十分豐饒,尤其生長和產出檀木、柚木、花梨等高品質名貴木材。
因為國土北高南低,森林密布,川壙高原平均海拔約2500米,所以境內多瀑布景點。出於擁有原始森林和佛教寺廟眾多的原因,近年來寮國大力發展旅遊經濟領域,而且國內旅遊業持續發展狀況十分良好。寮國也趁此機遇開展對外貿易,吸引外資投入和援助,這就為全面發展本國經濟奠定了基礎。
寮國是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共50個民族,總體來說可以分為老泰語族系、孟—高棉語族系、苗—瑤語族系、漢—藏語族系,近700萬人。通用語言為寮語,大部分民眾也會講泰語。65%的寮國人在信仰佛教,15%的原著寮國人和泰族人仍舊信奉本土的「原始拜物教」。由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美軍在寮國扶植親美勢力,因此寮國也有些許基督教徒。
寮國的服務業和工業基礎都相當薄弱,主要以發展農林業為主。
地緣因素:各方勢力滲透,龍蛇混雜
寮國不僅地理條件差(平原地區面積極少),地緣環境也極為嚴峻。儘管在14世紀中期至18世紀初曾出現寮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南掌王國(又稱瀾滄王國),而且吞併了多個周邊的中南半島小國,版圖甚至覆蓋到柬埔寨、越南、暹羅(今泰國)部分領域。
但常年處於與周圍國家的戰爭中,僅維持三百多年便先後分裂為北部琅勃拉邦(寮國前首都)、中部萬象和南部佔巴塞三個王國。18世紀中葉後此三國淪為暹羅(今泰國)屬國,這之後寮國人民的苦難日子開始來臨,不斷被他國控制,苦不堪言。
1893年法國入侵,淪為法國保護國。二戰爆發後,被日本佔領。抗戰勝利後,寮國剛宣布獨立,法國勢力再次降臨。
為爭取國家獨立,寮國人民發揮地形優勢,開展廣泛的山地遊擊戰爭,最終在奠邊府戰役中擊敗法軍。
1954年法國撤兵後,美國積極在寮國扶植親美勢力,多次策劃政變,挑起內戰,意圖控制寮國地區,可見寮國軍事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直到1975年,巴特寮部隊經過十幾年的奪權鬥爭,抗美戰爭勝利,寮國才獲得真正的獨立。
寮國(舊稱「寮國」),寮國愛國戰線領導的寮國戰鬥部隊,即「巴特寮」。
寮國和西邊的「鄰居」泰國關係很差,因為寮國曾是泰國(古暹羅)的屬國,歷史上泰國也曾多次入侵寮國。如今寮國和泰國的界河(湄公河)長超過900公裡,兩國曾為湄公河部分島嶼的歸屬權,爆發武裝衝突。
為了維護地緣安全,特別是南部僅有的幾個湄公河沿岸小平原,那是如今寮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寮國資源匱乏,但是水能非常豐富,所以在北部高原地區修建有不少發電站。北部山區原始森林密布,各種勢力繁雜。
除此之外,在緬甸東部、泰國北部、寮國西北部有一個犯罪的天堂,就是臭名昭著的「金三角」,毒販、黑幫、反政府五張等勢力在此盤根錯節。
出於保衛湄公河和維護髮電站的安全以及社會的穩定的緣由,在湄公河上建立了一支軍事力量——寮國人民軍海軍部隊,寮國也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內河海軍」的國家。
寮國雖無力控制金三角,但擁有一支海軍卻能起到局部威懾的作用。
城市的歷史變遷,見證寮國的苦難歲月
萬象城,人口大約為90萬,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及寮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湄公河畔,臨近泰國邊境,是全球極少數設於國界附近的首都。
1563年,因緬甸入侵,南掌王國把首都從琅勃拉邦遷入萬象。1779年暹羅也入侵寮國,萬象成為暹羅附庸。
19世紀初,萬象欲擺脫其控制,卻被迅速鎮壓,萬象從此被夷為平地,所有珍貴的文物包括佛像,皆被洗劫一空。20世紀初,又成為法國殖民時代之首府,又被法國實際控制。
為什麼萬象城會被接連入侵和控制?原因很簡單,萬象地處寮國境內為數不多的中寮平原地帶,與泰國的廊開府隔湄公河相望,枯水期時,可涉水跨過國界走到泰國。再有,萬象城背面,東部是著名的長山山脈,蒼鬱的森林構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進可攻,退可守,優越的地形地勢不言而喻。
南掌王國時代的國都琅勃拉邦是寮國上寮高地的交通要衝重鎮,面積雖不到10平方公裡,但沿湄公河左岸可延伸至山脈,依山傍水,氣候涼爽,地勢平緩。屬於被湄公河畔群山環抱的谷地,擁有「跳板」地帶的戰略地勢,又與越南臨界,因此歷史上經常被蹂躪。
豐沙裡省地處中老越交界地區,是寮國最北端的一個邊境重地,地理位置重要。四周群山環抱,邊區坡陡谷深,多熱帶灌木叢林,地勢極其險要,是軍事必爭要塞。川壙省則是寮國東北部的交通樞紐,水陸路線通萬象、琅勃拉邦及越南。
由於兩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戰略重要性,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為切斷越共途經寮國的供給線,並同時打壓寮國境內的共產黨勢力,防止寮國「赤化」。
於是在1964到1973年間,對越南和上述地區及無數寮國邊境村鎮發動「滾雷行動」,進行58萬次轟炸。意味著每隔8分鐘就轟炸一次,每天24小時,持續9年。
共有2.7億顆炸彈落入寮國領土,更不幸的是其中30%的炸彈並未當場爆炸,導致現今寮國境內仍存在8000多萬顆未爆炸炸彈。
到今天為止,每年寮國都發生著村民被戰爭遺留下來的炸彈以致傷殘和死亡的事件。
「以小博大」: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開全球化格局大門
由於地理位置處在中南半島板塊中心地帶,寮國充分利用地緣因素配合開放的經濟政策,放眼全球積極招商引資,多產業聚集聯動,基礎建設與國際接軌,欲跨入經濟全球化行列。
因此寮國成為中國一東協陸路貿易樞紐,中國成為其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以2009年建立的磨丁經濟特區為例,經濟特區位於寮國琅南塔省,是扼守中老泰經濟走廊的交通節點,昆曼國際大通道、泛亞國際鐵路中國進入東南亞的首站。
其宗旨是為了把磨丁建設成為永久的現代化城市,這也代表著寮國打造北部經濟中心的遠景規劃的標誌,將寮國打造成為中南半島最具活力的投資熱土。依託國際立體交通網絡,一座國際化的現代新城正在崛起,「一帶一路」上一座新興的國際貿易自由港蓄勢待發。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 倡議的逐步推進,東協成為中國海外建設的重點地區和優先方向。為推進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務實合作與全面發展,深化中老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國和寮國共同推動建設中國寮國磨憨一磨丁經濟合作區,在經濟、文化、旅遊、教育、醫療、貿易等領域,展開國際交流與合作。
參考資料:
瓊賽.《寮國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74:第17-18頁桂光華.試析南掌王國的興盛.《 CNKI 》,1988O· W·沃爾特斯:《東南亞視野下的歷史、文化與區域》林明.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的呼喚.《 CNKI 》,1996張學峰.戰爭升級"滾雷行動"40周年回顧.《 CNKI 》,2005左大康.現代地理學辭典:商務印書館,1990年陳江生,毛惠青. 寮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 CNKI 》 , 2007鄧紅洲,李玉蘭.越南戰爭的經驗教訓、特點及影響.《 CNKI 》, 2004保建雲.中國與寮國兩國雙邊貿易發展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分析.《 學術探索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