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回家「返鄉潮」上演,年輕人聲稱2021年「待在老家」,咋回事?
時間如流水,魔幻主義的2020年馬上就要到頭了,2021年又要來了,有人說年紀越大時間過得越快,年紀越大對生命就越敬畏,年紀越大對家鄉就越有更深厚的感情。
2020年大家都過得挺難,不管是「打工人」還是「老闆」,大家都明顯感受到了「寒意」,外出打工賺錢成為了我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特別是我們這些來自農村的「農民工」們,工廠、餐飲店、酒樓,外賣騎手、快遞員這些都是我們農民工們的在外角色。
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很多的農民工們都在家待業中,由於外國疫情的嚴峻,很多工廠訂單下滑嚴重,沒有訂單,工廠沒多少貨可做,收入自然就低了很多,於是最近在深圳火車站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提前提著桶和行禮,「提前返鄉過年」了。
在深圳一個工廠裡的「打工人」,需要支付食宿費,由於訂單減少,加班時間幾乎沒有,每個月的薪資也就2000多塊,還不如早點回家鄉,隨便幹點什麼,也能夠有2千塊的收入。
對於回家這件事情,大家都還是很期待的,不管今年賺到了多少錢,回家就是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有很多農民工和年輕人表示:2021年「不再返城」要「待在老家」,過完春節後不回深圳了。
拿著到底是咋回事呢?
進城打工難
相對於大多數的「打工人」而言,不管是年輕的小夥子還是40多歲的中年人,基本上都是沒什麼技術的,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工作,一般都是從事工廠流水線、餐飲、外賣、快遞等低端就業崗位。
這些崗位收入都不高,一般就三四千塊錢一個月,沒有技術,沒有學歷,進城也是做苦力,沒有人脈資源,一天到晚對著機器重複著機械的動作,人生地不熟的,為了賺到四五千塊錢,每天得幹滿12個小時以上。
大城市待遇沒想像的高
相對於人均收入過萬的深圳白領而言,三四千塊錢一個月的農民工群體被直接忽略掉了,在深圳一個餐飲店的服務員工資3500,進工廠3800,做快遞4000,送外賣4000,這就是農村的年輕人在一線城市的待遇。
跟那些坐在辦公室裡不用風吹日曬的白領們而言,沒有學歷不懂技術的年輕人工資實在是太低了,大家經常說大城市工資高,但其實並沒有,低工資的人大把。
大城市開支高,壓力大
農民工們進城打工薪資增長速度,永遠趕不上大城市物價水平的上漲速度,以前在深圳,一個包子只需要5毛錢,現在沒有2塊錢以下的包子,以前吃一份快餐10元,現在沒有低於18元的快餐。除了吃,租房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以前深圳最便宜的單間500元,現在羅湖區福田區沒有低於1500的單間了。
留在家鄉發展
年紀越大越想回家,在北上廣深到了35歲,沒有當上管理人員,大部分人只能選擇回家,現在國家鼓勵鄉村經濟發展。
在農村在小縣城裡,工業區工廠越來越多,待遇和北上廣深相差千把塊錢,每年到了春節期間,各個縣城都會組織「返鄉就業招聘」,鼓勵農民工,鼓勵年輕人留在老家發展。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待在老家,面對大城市高昂的房價,只能回到縣城老家那個相對友好的房價,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發展,很多待在農村待在縣城的年輕人開始創業,做電商,做快遞,養雞鴨,種植水果,一邊生活一邊創業,不需要996,日子還過得更瀟灑。
如果是你願意回老家發展嗎?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圖片來源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