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複雜的國內外環境,進一步提升了創業的不確定性。
當下的環境,還適合創業嗎?
如果創業,應該做什麼?
對這些創業者關心的問題,馬雲給出了答案。
在第三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做了一次分享。
先說馬雲的觀點,馬雲認為現在是最好的創業時機。
在數位化程度不高的傳統行業,國內消費品,和全球化方向,都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比起馬雲的觀點,我更關心的是馬雲的判斷,基於什麼樣的思考和邏輯?
為什麼馬雲看好這三個方向呢?
因為馬雲認為今天世界面臨三個巨大無比的戰略性機會。
分別是數字變革、中國強大的內需和新一輪的全球化。
這三個戰略性機會背後,正好是馬雲看好的三個創業方向。
以數字變革為例,當下受疫情衝擊嚴重的主要是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受影響不大。
電商等行業反而因為疫情,獲得了加速發展的趨勢。
馬雲堅定地看好數位化的趨勢,他認為世界在所有不確定性中,有幾項非常確定。
一是整個國家數位化方向非常確定。
二是未來十年傳統行業數位化非常確定。
馬雲建議創業者一定要學會用未來的眼光解決今天的問題。
成功的企業,都源於創業者幾十年前對未來的正確判斷。
比如21年前,馬雲做網際網路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看不懂。
而現在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行業之一。
如果今天馬雲重新創業,他不會再選網際網路行業。
因為馬雲覺得現在網際網路行業匯集了最多的聰明人。
而相較之下,傳統行業的聰明人,遠遠不如網際網路行業多。
因為數位化是趨勢,網際網路行業聰明人多,競爭激烈。
而很多傳統行業,還沒有從數位化當中受益,數位化的競爭不那麼激烈。
馬雲認為越是距離技術遠的行業,越是沒有被技術改造過的行業,機會越大。
未來真正的機會,更多出現在那些用數字網際網路技術,改變自己的傳統行業。
馬雲真的是非常有大局觀的企業家。
我們可以復盤一下他思考的過程。
先是找到長期的戰略性機會,然後再根據這些戰略性機會,尋找對應的創業方向。
確定了大的方向,比如數位化。
再一步步往下拆解,選擇競爭不那麼激烈,又前景廣闊的市場。
然後就得出了傳統行業的數位化這個創業方向。
具體到每一位創業者,如果你認同馬雲的這些判斷。
可以接著再往下拆解,看哪些傳統行業的潛力更大,更適合自己。
現在是不是最好的創業時機,我不敢確定。
但我相信一旦認定了方向,哪怕只是早一點出發,都有可能因為細微的先發優勢,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如果你認同馬雲的觀點,可以關注他說的這三個方向。
如果你不認同馬雲的觀點,也可以借鑑馬雲的分析方法。
先看大的趨勢是什麼,再看戰略性機會是什麼,然後創業機會就越來越清晰了。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如轉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