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出於什麼樣的考量把徽州改成黃山市的呢?

2020-12-19 野史也是事

徽州改名黃山市的原因比較複雜,主要還是為了整合資源,發展黃山旅遊業。

說到徽州與黃山,很多人很快能想到徽州專區、徽州地區、縣級黃山市、地級黃山市、黃山區、黃山風景區等地名。

雖然都能耳熟能詳,但真正能弄明白的人不多。如果搞清了這幾個地名的變遷,那麼徽州改名黃山的考量就清楚了。

從廣義上講,凡是有徽文化的地方(皖南、贛東北)都可以稱為徽州。但從狹義上講,古代徽州指的就是一府六縣。

一府為徽州府,六縣為休寧、歙(shè)縣、祁門、績溪、黟縣、婺源。

古代徽州與宣州相鄰,黃山就是兩州的界山,位於徽州歙縣、休寧縣和宣州太平縣之間,景區為太平和歙縣共有。

黃山市下轄三區四縣,即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及歙縣、休寧縣、黟縣和祁門縣。

從南宋開始,黃山的管理部門就設在歙縣,一直到清末。現在黃山區的湯口鎮,曾經就叫黃山鄉,過去一直屬歙縣。

現在的徽州區,過去也屬歙縣,屯溪區則在過去一直屬於休寧縣。在宋代以前,徽州的名稱為歙州,下轄一府六縣。

宋徽宗時期,歙州改名為徽州,其區劃一直未變,持續了800多年。

在國民政府時期,婺源曾兩次脫離徽州,被劃入了江西。1949年初,徽州故地歙縣成立了徽州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徽州專區,新中國成立後,皖北、皖南行署被設立,皖南行署包括宣城、池州、徽州專區及蕪湖。

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併成安徽省。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安徽省的行政區劃一直在變化調整中,此處不再詳述。

到了80年代,安徽南部增設徽州地區,類似於地級市,管轄範圍要比古徽州大的多,新增了石臺、太平和旌德三縣。

區委所在地為縣級屯溪市。當時政府決定統籌發展黃山旅遊業,先將歙縣的黃山鄉改名為湯口鎮,並將劃給太平縣。

接著又將太平縣改名為縣級黃山市,這樣一來,決心發展旅遊業的縣級黃山市得到不少實惠,而徽州地委卻拿不到。

省裡的很多決定直接越過徽州地委下到縣級黃山市,這樣就使地委和省委產生分歧,進而給旅遊管理帶來混亂局面。

要想發展旅遊業,就必須要解決現存的矛盾,怎麼辦呢?只能進行區劃改革。1987年,縣級黃山市和屯溪市被撤銷。

同時設立地級黃山市取代徽州地區,縣級黃山市改名黃山區,屯溪市改名為屯溪區,歙縣四鎮三鄉劃出成立徽州區。

原屬徽州地區的旌德、績溪兩縣劃歸宣城,石臺縣則劃歸給池州。從面積上講,地級黃山市的面積要小於徽州地區。

徽州從此便銷聲匿跡,只留下了名不副實的黃山市徽州區。地級黃山市僅包括古徽州的四個縣、屯溪區和黃山區了。

現在的黃山區就是過去的太平縣,該縣設立於唐代,古時歸宣州管轄,不在古徽州六縣之中,但屬於徽文化範圍內。

近年來,有人提出想要恢復徽州地區,以便更好地展現皖南文化特色。從操作性來講,可能比較困難,不那麼現實。

試想一下,要想成立徽州地區,首先要撤銷徽州區,還得要劃回績溪和婺源,婺源已經是江西名片,江西豈能同意?

劃回績溪可能還有希望,徽文化的核心有不少在績溪。話雖如此,但更改區劃涉及的問題很多,牽一髮就會動全身。

現階段來講這個問題,還有些為時尚早,不具備可操作性。

綜上,要理解徽州改名黃山這一過程,就必須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主要是基於有效管理和發展旅遊來考量的。

相關焦點

  • 徽州什麼時候改成黃山市的 為什麼會改名字?
    目前的黃山市,原名是徽州市。徽州改名為黃山,是在1984年。  至於為什麼改名黃山,根據黃山市改名後的第一任市長表示,是因為「當年黃山風景區雖名聲在外,但每年的遊客寥寥無幾,多則數百人少則數十人。南師大的趙普光、南京外國語學院的劉偉等一批學者專程從外地趕來……  講座中,李輝表示,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黃山不過一瞬,主政者要有勇氣將徽州重新恢復,才是對歷史、對文化的真正珍愛與敬重。  「當年徽州改黃山有一定合理性,也符合當年實際需要。」
  • 黃山市恢復成徽州市,黃山區恢復為太平縣,重建六縣的古徽州可好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首詩不僅是古人對古徽州的讚美與嚮往,也是對古徽州的真實寫照。不過隨著歷史變遷,徽州之美也只是停留在了詩裡。由徽州改名而來的黃山市,顯然沒有像徽州那樣人盡皆知。當你打開瀏覽器搜索黃山市,首頁彈出來的並不是黃山市的介紹,而是黃山這座山名,黃山山景的介紹。
  • 徽州改名為黃山市,為什麼說是最失敗的改名?看完當地文化就知道
    徽州文化起源於今天安徽省黃山市的歙縣,它與黟縣、休寧、祁門和宣城市的績溪縣,以及江西上饒的婺源縣同列為徽州文化故鄉,這裡說到的安徽,為什麼又搭上了江西的一個縣呢?上個世紀年代,因為戰爭、行政管轄等問題,婺源從安徽「出走」,歸江西管轄。這個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安徽文化正式成為了江西省下蛋的雞了,一舉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旅遊勝地,是安徽最慘的一次割肉。
  • 徽州改名為黃山市,名字沒了不重要,但文化丟了那就罪過了
    徽州文化起源於今天安徽省黃山市的歙縣,它與黟縣、休寧、祁門和宣城市的績溪縣,以及江西上饒的婺源縣同列為徽州文化故鄉,我們所說的古徽州一府六縣,指的便是以歙縣為中心發散的六個縣城。今天,這六個縣雖分為三個不同行政地區管轄,但都以徽州文化為代表,極力發展旅遊。上個世紀年代,因為戰爭、行政管轄等問題,婺源從安徽「出走」,歸江西管轄。
  • 徽州為什麼要改名為黃山?
    就名稱而言,「黃山」較之「徽州」也不算多土。傳說軒轅黃帝在此地煉丹得道,故後人將黟山改名為黃山。如此說來,黃山這個名字還挺大氣的。如果說黃山名字土,難道像張家界把「乾坤柱」改成「哈利路亞山」就洋氣了嗎...
  • 黃山市得名於徽州,而叫黃山不叫徽州?改名的失敗之處
    大家都知道黃山在安徽境內,安徽的由來是由於古時候的安慶府和徽州府,在古代這兩個地方可是全國比較知名的地方,特別是徽州,有著「無徽不成城鎮」「徽商遍布天下」這麼一說,可見當時徽文化和徽商的影響力非常大。另外徽州地區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比如南宋時期的理學家朱熹,明代數學家程大位以及抗倭名將胡宗憲。
  • 徽州改名為「黃山市」,算是改名失敗嗎?
    黃山風景區每年的遊客量在國內景點中一直算是翹楚,但對於之前的徽州改名為黃山市,網上一直有爭議的聲音,難道改名為「黃山市」真的不好嗎?徽州建築風格02為什麼黃山的改名會引起爭議?安徽省名來源於安慶和徽州兩地的首字,而徽州地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徽學」與「藏學」、「敦煌學」並稱為地方三大顯學,相對而言,徽學的應用更為廣泛。這也是在網上引起爭議的主要原因,認為徽州的文化底蘊特別深厚,改名為「黃山市」之後,很多遊客只知道欣賞風景,而忽略了其內涵文化,不利於徽州文化的傳播。
  • 黃山市資訊|徽州的美,一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美
    黃山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嶺谷交錯,山丘屏列,波流清澈,徽州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樣的人間仙境中。鍾靈毓秀的自然風光和內心湧動的寫意情懷,令人徜徉其中,難以自拔。徽州的美,是何等的美。徽州的美,是凝重的,也是詩意的。那一個個古老的村落裡,那一處處錯落有致的百年老宅裡,那一口口四水歸堂的天井裡,承載著太多關於人生,關於家園的夢想,蘊借著舊夢一樣的鄉愁。你沒愛上徽州,是因為沒去徽州走一走。
  • 安徽省黃山市八大名人,你知道黃山市的哪些名人呢?
    黃山古稱徽州,既是徽商故裡,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響深遠,徽劇是京劇的前身,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黃山市境內的黃山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
  • 黃山首任市長:支持徽州復名 當年徽州改黃山有一定合理性
    安徽取名來自安慶和徽州,沒有徽州,哪來『安徽』?」李輝說,他並不主張所有的地名都恢復,但是對於最重要的、最有歷史文化象徵意義的地名能恢復還是要恢復。「既然一個地名改錯了,為什麼沒有勇氣承認並且把它恢復過來呢?」李輝說。 黃山市首任市長講述改名過程 李輝講座結束後,多名聽眾或提問、或談感受。
  • 黃山有沒有必要復名回「徽州」?為了一座山毀了徽州文化值得嗎?
    1988年,徽州正式改名成黃山,至今已有30多年,徽州早已不是當年的徽州府,不僅婺源縣劃歸江西省管轄,徽州內部調整也是七零八落,而當初為了發展旅遊,搞得黃山市到處是黃山的尷尬場面,在這種情況下,黃山還有必要復名回徽州嗎?
  • 黃山市改名「徽州市」,完全沒有必要
    近日,著名作家李輝以「文化傳承」之名義,呼籲黃山市復名「徽州」,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贊同,黃山市首任市長也響應稱「考慮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現在是改回來的時候了」,黃山市民政部門則回應說「將深入調研,儘早提出建議」。
  • 黃山人為何想恢復徽州之名?
    當然,也有呼聲很高但一直沒能成功的,如由徽州改名而來的黃山市。多年來很多黃山人一直在呼籲,希望能恢復徽州的名字,卻一直沒能實現。 黃山市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最著名的就是黃山,風景秀奇絕美,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古人不吝對其讚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古稱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相傳為軒轅黃帝「棲真之地」。唐玄宗崇尚黃老,敕改為黃山。黃山(景區)自古以來名氣很大,上世紀八十年代徽州改名黃山,本是想藉助黃山的名氣加快當地的發展,但是實際效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很多人只知黃山(景區)而不知黃山市。
  • 黃山改名「徽州」,有必要嗎?
    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向安徽省委書記建議「恢復徽州『一府六縣』建制」。黃山市委辦10月26日答覆稱,該行政區劃調整建議涉及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和江西省婺源縣等地目前,各相關人民政府尚未取得一致意見。安徽省的徽字就來自徽州徽商也是中國商業史上非常有名的商幫徽州也孕育出了獨特的徽州文化。建國以後徽州改立為黃山市,績溪縣劃給宣城市,婺源更是分到了江西上饒。安徽把自己的徽字都弄丟了。
  • 古今徽州的文化特色
    徽州地處安徽最南部的皖南山區。與江西、浙江三省交界處。古徽州包括歙縣、黟縣、祁門、休寧、婺源(現屬江西省)、績溪(現屬安徽宣城市)和徽州府。現在的徽州把屬於寧國府的太平(黃山區)劃到了徽州。徽州改稱黃山市。把古徽州的婺源劃歸江西省。績溪劃給宣城市。現徽州包括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歙縣、黟縣、休寧、祁門三區四縣。總面積九千八百多平方公裡。常住人口一百三十多萬。現徽州是以旅遊為主,農業、工業為輔的綠色城市。旅遊資源黃山市有3家5a景區。其中包括黃山風景區、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古徽州文化旅遊區。
  • 徽州得名895周年,學者建議編制黃山復名徽州可行性報告
    5月28日,一場紀念「徽州」得名895周年的學術座談會在安徽黃山屯溪舉行。這場座談會由中國信息協會徽文化委員會、安徽省徽學學會、黃山市程朱理學研究會、黃山市故園徽州文化促進會、黃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黃山市戴震研究會、績溪胡適研究會、婺源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等學術團體共同發起。
  • 從徽州到黃山——區劃變遷及改名全過程
    六縣失其一,徽州延續800年的區劃開始崩解。徽州地區-第一階段這時的徽州地區,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有三點:80年代以前的皖南區劃變動很大,出現過如徽州歸屬蕪湖,寧國劃到徽州等。直至1980年,徽州地區的行政區劃才逐漸穩定下來,見下圖所示。
  • 徽州為什麼改名為黃山? 復名可能性很小
    作為土生土長的安徽人,提起地名,都會非常遺憾徽州改名為黃山。原本的徽州和廬州是多麼有意境的地名啊,那麼從政者為何要這樣改名呢?
  • 徽州改名為黃山市,讓遊客走出火車站就蒙了,也忽略了徽派文化
    套路並不總是有效的,1988年安徽徽州更名為黃山市,本想借黃山景區來吸引遊客,卻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原本徽州的行署所在地是屯溪,因為城市改了名,屯溪火車站和機場也分別改為黃山站和黃山機場。可是當遊客拿著行李走出火車站,卻發現這裡距離黃山景區還有近60公裡,可以說下車就蒙了,這樣的旅遊體驗自然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