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陝西小夥自建245㎡中式別墅,庭院幽深,周圍的鄰居都羨慕!

2020-12-12 中式風格設計

如果有一天,你飛黃騰達的話,是選擇定居大城市,還是選擇回鄉陪伴父母?有人覺得把父母接到城裡,一起生活最好。但大多數念舊的父母,總是依戀家鄉裡的山山水水,割捨不了家鄉的老宅子。

陝西的@王先生,實在沒辦法勸父母到城裡生活,為了讓父母的晚年生活更舒適,他決定回鄉推掉老房,自建一套245㎡的園林別墅,效果圖一出來,裡面的庭院,便叫周圍的鄉親們羨慕了!

▼設計情況及建造風格

本案自建別墅,坐落陝西,是一套舊房重建案例,佔地面積150㎡,雙層中式別墅風格,再融合了庭院設計,整棟別墅將近擁有245㎡的面積,算是鄉村裡的一棟豪宅。

且戶主@王先生和父母,都鍾愛中式風格,因此在別墅建造過程之中,以中式古韻為風,並融合了現代建造技術,附以現代家居布局,讓日常生活舒適之餘,更有清雋古典之美。

▼戶外效果圖

▼建築風格

在本案設計之中,設計師依託「中式傳統建築」之韻,融入了「白牆黛瓦」的元素,再加上中式窗欞+花窗元素,還未入戶,便可一觀整棟別墅的古雅之韻,處處都是古色古香之美。

▼因為宅基地面積問題,入戶大門顯得更為「小家碧玉」,大門處,專門劃分了一個小小的區域,打造成了一個略顯古典的停車位,地磚古樸,頗具一派大宅風範。

▼建築外觀

這是一棟典型的雙層中式別墅,別墅外觀沿襲了傳統建築之美,白牆、黛瓦、青磚以及窗欞元素的融入,讓這座別墅既有「四合院」一般的氣質,又不失「蘇式園林」的氣派。

▼連廊庭院

因為這是@王先生父母的養老之居,因此在庭院設計上,加入了連廊元素,以連廊進行連接,放眼整個院落,清淨又雅致。同時王先生還準備植入銀杏樹和古松,讓父母的日常生活更為輕鬆和愜意。

▼曲徑通幽

從效果圖裡,可以看到別墅之中的「庭院通幽」之感,青磚小徑下,是草木生輝之景,相比於居住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裡,這樣的庭院大宅,更適合父母的審美,也讓養老生活自然愜意。

▼庭院設計

步入庭院之中,可見一派鳥語花香之景。為了讓庭院四季皆有觀景植物,設計師融入了大量的應季植物,如銀杏、櫻花、古松等等,不論是哪一個季節,庭院之中皆有曼妙的景致。

▼假山巍峨,青磚氣派,以及石雕護欄的加入,讓這個院落更顯古韻嫣然之美。

▼迴廊設計

在迴廊的設計之中,設計師以木雕+石雕為主,迎合了庭院的「小橋流水」之景,小孩可以在庭院裡奔跑玩耍,而大人可以坐在庭院的休閒區裡,喝茶閒聊,這樣自成一片天地的庭院,似乎毫無外界喧囂之感,更有宜人之美。

▼並且考慮到父母日漸年邁,因此在庭院臺階的設計上,並沒有大費周章,而是以簡約為主,方便父母在庭院裡散步。

▼白牆之下,假山造景,青松巍峨,還有銀杏葉時而飄落,這樣的庭院景致,即便是看著效果圖,都覺得驚豔。

▼別墅二層

而別墅二層空間,則加入了露臺元素,每個房間都擁有一個觀景陽臺,搬一張搖椅,躺在這裡曬著太陽,看著庭院裡的錯落景致,這樣的生活,誰說不比大城市好呢?

▼內部裝修效果圖

▼入戶門廳

而從庭院之中步入門廳,更見一派中式古典之美,一組玄關條案+案幾,大理石地磚輔以精雕細鏤的踢腳線、梁柱,最後再搭配幾幅《梅蘭竹菊圖》,還未步入廳堂之中,已有古韻橫生之感。

▼一層中堂

而一層門廳一側,還加入了一組傳統建築的中堂設計,增強了入戶時的氣派之韻,也沿襲了古建傳統之美,在國畫、字帖的渲染之下,小家也不失一派世族風範。

▼過道設計

順著中堂一旁的過道,可以看到樓梯空間,同時還可步入客廳空間。在過道空間的設計之中,設計師以大理石+緬甸花梨為元素,營造了一派古典雅致的氛圍,尤其是樓梯口的下方,打造了一處蓮池水景,詩意蹁躚。

▼中式客廳

步入客廳之中,更見一派簪纓世族的風範。由紅木堆砌而成的電視背景牆,以及取自「藻井」為元素的天花板,再搭配一盞中式吊燈,空間之中,處處皆是中式風雅之美。

▼並且端正古雅的中式家具,以及筆觸山河的山水畫,也賦予了空間一派雅致。

▼茶室設計

通過一道精雕細鏤的圓栱門,可以步入茶室。猶如月亮門洞一般的拱門,讓茶室空間多了一絲半遮半掩的朦朧之美。王先生與父親,皆愛品茶,因此茶室成為了父子倆最鍾情的地方。

▼中式餐廳

在步入餐廳之中,迎面而來的是古典氣派之感。一組小型的藻井,搭配傾瀉而下的水晶吊燈,一家人圍坐在圓餐桌上,或許這樣的用餐氛圍,正是我們期待的「團團圓圓」。

同時紅木定製式的餐邊櫃,也讓餐廳空間更顯大氣之感。

▼二層起居室

沿著樓梯,走進二層空間,第一眼便被起居室吸引,作為較為私密的空間,起居室是一家人獨立的休閒區域,同樣以中式為風,窗欞+花格元素,讓起居室空間多了一絲「精緻」之感。

▼主臥設計

主臥空間作為父母房,更契合父母的審美。以古典為風,融合東方傳統之韻,尤其是一道紅木國畫屏風,讓主臥與書房進行了空間上的隔斷,布局上更有大氣典雅之感。

▼次臥設計

而次臥空間作為王先生偶爾回來居住的空間,在設計上顯得更為簡約雅致,以新中式為風,輔以中式元素,讓空間更顯清淡雅致之美,一幅山水畫+玉蘭背景牆,都賦予了空間曼妙的氛圍。

▼衣帽間

而二層的角落空間,則被改造成了一個紅木風的衣帽間,一組中式梳妝檯,還有博古架式的衣櫥,讓空間更顯中式古韻之美。

有人豔羨城市的繁華,渴望現代化的「燈紅酒綠」,也有人依戀家鄉的美好,割捨不了「老家的情懷」,對於念舊的父母來說,山清水秀的家鄉,從來都是放不下的念想。

與其讓父母違心住在城市,不如在老家建棟詩意之宅,偶爾陪伴父母,這樣的生活,才最美好,不是嗎?

相關焦點

  • 為了家中母親,他拆掉破舊土房,自建215㎡別墅,裡面庭院太美了
    相比於城市生活,他們更喜歡住在農村裡,空氣清新,還有鄰裡鄰居作伴。湖北的嚴先生,為了讓家中的老母親,住得更舒服,他拆掉了家裡的破舊土房,在原宅基地上,建造了一套215㎡的中式別墅,裡面庭院幽深,白牆黛瓦的生活,太美了!
  • 在北京,72.5萬自建新中式別墅,幽居庭院,羨煞旁人
    在房價依舊讓人膽顫的北京,動輒百萬千萬的戶型,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的確是座望不到頭的高山,就連許多北京當地人都覺得頭皮發麻。所以,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在北京老家自建一套別墅。本案設計,既是位於北京平谷的一處新中式別墅,佔地184㎡,建築面積達到366㎡,於寸土寸金的北京城來說,的確算是居住及養老的好地方。該宅基地,東側和北側均是鄰居住宅,西側則是村內道路,南側情況較為複雜,是村路和鄰居住宅。在建設前期,業主就要求在立面上要依照新中式風格來設計,最終本案項目確定為南北朝向的二層新中式別墅。
  • 砸掉600㎡老宅,自建一套傳統四合院,庭院幽深,這才叫詩和遠方
    去過北京的朋友,大概都對故宮一旁的四合院,抱有嚮往之情。白牆黛瓦,青磚小巷,胡同裡的四合院,至今看來依舊古雅。  山東的@尹先生對四合院一見鍾情,他選擇拆掉自己的老宅,自建一棟傳統二進式的四合院,庭院水景幽幽,將生活過成了詩。▼夷為平地的老宅
  • 農村自建中式庭院別墅,戶型驚豔,居住生活方便
    在建房設計中,有一個獨特的帶有民族特色的設計,那就是中式合院設計。中式合院是中國傳統「巷、院」文化的精神回歸,強調中國傳統文化意境在現代合院生活中的體現。在家鄉建一棟中式庭院別墅,能夠讓你充分地享受富足精彩的農村生活。
  • 他花了36萬,在家鄉自建一套徽派別墅,裡面的庭院,如詩如畫
    新中式徽派別墅建造情況該宅基地的情況較為複雜。西南兩側均是鄰居,而交通主幹道位於東側。考慮到老宅的採光問題,設計師將採光面設置在南側,並且在南側布置庭院空間。▼徽派自建別墅鳥瞰圖從鳥瞰圖之中,可以看到整個庭院被分為了南北兩個區域,南側的庭院較為開闊,還加入了一個陽光房設計。而北側庭院較為獨立,三面建築環繞的庭院,更有了私密和詩意之感。
  • 浙江小夥自建最美三合院,影壁林立,堪稱最美別墅
    隨著自建房這一行業的發展,似乎自建一套古色生香的中式別墅,已經不再是難題。與其住在擁擠的樓房裡,不如自己自建一套三合院,畫地為院,享受最愜意的生活。本案項目,是一位浙江小夥,為了在家讓父母有一個養老之地,所以選擇將自家的老宅拆掉重建成中式別墅。因為宅基地原因,且業主父母偏愛四合院,綜合這兩種原因,最後將方案設定為蘇派風格的三合院別墅。建築格局上,依照三合院來布局,並且在院門後方設置了傳統四合院的影壁,既有分流作用,更能保證空間的私密性。
  • 雲南小夥花了32萬建中式別墅,經久耐看,一家人跟著享福
    提到雲南的建築風格,大多都是「一顆印」式的民居。如果村裡人想蓋新房,往往也會按照傳統的風格去修建。小夥胖哥家也是如此,不過他自建的這棟中式小墅讓村裡人開了回眼界,外觀氣派,別墅範兒十足!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牛!廣東小夥推掉老宅,建造360㎡四合院,驚豔了十裡鄉親
    廣東小夥@林先生,在事業有成後,選擇回鄉陪伴父母。但老宅太破舊,因此他選擇推掉老宅土房,在原有的宅基地上,建造了一座360㎡的四合院,裡面的院落幽深,驚豔了許多鄰居。
  • 拆掉破舊老宅,他為父母建造183㎡四合院,完工後,鄰居紛紛點讚!
    廣州的@王先生,再勸說父母,父母都不肯去城裡和他一起生活,無奈之下,他準備拆掉家裡的破舊土房,為父母建造183㎡的四合院,白牆黛瓦庭院幽深,這樣的養老生活,讓鄰居紛紛點讚。▼即將拆掉的老宅土房這是一套典型的南方民宅,由紅土+稻草以及木結構搭建而成的。部分牆面已經龜裂,對於@王先生的父母來說,住在這樣的房子裡,的確環境稍差。
  • 18mx14m的中式四合院自建別墅原創設計圖紙
    設計說明:黛瓦白牆青磚,這座中式自建別墅的設計感既優雅又靈動,大門外佇立了兩座銀白石獅,威武生氣,煊赫威嚴,遠看便知主人家非同一般,褐紅色仿古門扉,彰顯別墅主人從容的氣概,正門鏤空的雕花立面,體現和睦幸福的生活。
  • 有一種中國風,叫做園林別墅,220㎡合院設計,白牆黛瓦庭院幽深
    本案設計正是一套以中式園林為美的合院別墅,白牆黛瓦之下,庭院草木蒼翠,少了一絲冬日的寒冷,卻多了一份森森竹裡閒院的灑脫。在人聲鼎沸的都市之中,或許這就是詩和遠方。▼飛簷翹角,小徑通幽本案設計坐落在南昌,經由眾睦設計。
  • 最美中式園林別墅,庭院幽深,這才是驚豔國內外的豪宅!
    時至今日,中式園林之美,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景點之美,在中國傳統文化崛起的今天,園林別墅應運而生,它有中式院落的經典,亦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風雅。擇一園林別墅,於簷牙高啄之間,於白牆黛瓦之裡,度閒雅平生,大概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未來生活。信步庭院間,獨享一份閒雅,這再也不是夢。
  • 10款農村別墅實拍,第3款中式別墅+庭院,第6款輕鋼別墅
    在農村院子是必不可少的,冬天的時候和鄰居在外面曬太陽,夏天的時候晚上乘涼聊天。實拍10款帶院子的農村別墅,哪一種款式在你們那也見過呢? 第一款 這棟別墅看起來就特別的豪華,還有超大的院子,家裡很有錢啊。
  • 300平米大戶型自建別墅設計圖紙,低調奢華有內涵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款300平米左右的大戶型農村自建別墅設計圖,來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第一套:三層帶露臺自建別墅別墅風格: 現代佔地面積: 300㎡預估造價: 64萬別墅層數: 三層建築佔地: 15.8m
  • 他拆掉老宅,建造460㎡四合院,裡面的紅木裝修,不輸北京四合院
    去過北京的人,大概都對四合院難以忘懷,不論是文人墨客,還是下裡巴人,大概都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四合院,庭院幽深,假山嶙峋,還有草木生輝之景,這樣的生活,才叫詩意。 但北京四合院,地價房價都寸土寸金,實在是難以企及的「存在」。
  • 農村中式仿古二層別墅,鄰居見我家建的漂亮,也想來一棟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農村中式仿古二層別墅,有院子,這樣蓋真不錯。別墅圖紙一:帶中式小院的二層仿古別墅設計圖,小戶型自建房設計 別墅效果圖圖紙介紹:帶中式小院子的自建房別墅設計圖,仿古中式風格,造型漂亮極了,小戶型設計,一層建築面積80多平,整體外觀精緻美觀,傳統韻味十足,平面布局簡單合理,景觀綠植點綴其中,提升小院美感。
  • 14套中式別墅,10年後,農村人都住這樣的房子,羨慕不?
    對現如今城市的高房價望而卻步,那就回家去建別墅吧!10年後的農村,空氣清新,環境宜人,家家都是別墅洋樓,那才是宜居的好地方。當然,最美的還是合院!!今天為大家分享10餘套自建中式別墅戶型圖紙,收藏了,回家去蓋吧!
  • 坐擁275平宅基地,鄰居建中式別墅,第二層7臥室夠任性
    今年第一次回老家,有幸見到了鄰居剛建成的新房,一款佔地275平的中式別墅。第一眼見到這樣的房子,讓身為設計師的我都感到很驚訝。因為這是得有多超前的設計靈感,才能產生這樣的佳作。我特地內外都參觀了一遍,也諮詢了下鄰居關於建這棟房子的想法,總結下來就是源於自身的生活態度。他們一大家人都喜歡生活在鄉下,也享受這種如詩如畫般的生活,所以自然選擇中式住宅。應鄰居要求,我並沒有上傳他們房子的實景圖片,但是要來了設計的效果圖和平面布局,今天就帶各位一起來看看這難得一見的中式佳作。
  • 化腐朽為神奇,破落農宅,重建為中式豪華別墅,豔羨十裡鄉親
    建築地的西北兩側,是鄉村小路,道路狹窄,周圍是鄰居家接近12米的建築。△設計師,平面設計圖如此艱難的建築環境,給設計帶來了較大的英雄,所以我們的設計師以這些設計幹擾元素為主,設計了這麼一套中式別墅,上圖為平面設計鳥撖圖。
  • 因為迷戀四合院,他拆掉600㎡老宅,自建最美四合院,將日子過成詩
    去過北京的朋友,大概都對故宮一旁的四合院,抱有嚮往之情。白牆黛瓦,青磚小巷,胡同裡的四合院,至今看來依舊古雅。山東的@尹先生對四合院一見鍾情,他選擇拆掉自己的老宅,自建一棟傳統二進式的四合院,庭院水景幽幽,將生活過成了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