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飛黃騰達的話,是選擇定居大城市,還是選擇回鄉陪伴父母?有人覺得把父母接到城裡,一起生活最好。但大多數念舊的父母,總是依戀家鄉裡的山山水水,割捨不了家鄉的老宅子。
陝西的@王先生,實在沒辦法勸父母到城裡生活,為了讓父母的晚年生活更舒適,他決定回鄉推掉老房,自建一套245㎡的園林別墅,效果圖一出來,裡面的庭院,便叫周圍的鄉親們羨慕了!
▼設計情況及建造風格
本案自建別墅,坐落陝西,是一套舊房重建案例,佔地面積150㎡,雙層中式別墅風格,再融合了庭院設計,整棟別墅將近擁有245㎡的面積,算是鄉村裡的一棟豪宅。
且戶主@王先生和父母,都鍾愛中式風格,因此在別墅建造過程之中,以中式古韻為風,並融合了現代建造技術,附以現代家居布局,讓日常生活舒適之餘,更有清雋古典之美。
▼戶外效果圖
▼建築風格
在本案設計之中,設計師依託「中式傳統建築」之韻,融入了「白牆黛瓦」的元素,再加上中式窗欞+花窗元素,還未入戶,便可一觀整棟別墅的古雅之韻,處處都是古色古香之美。
▼因為宅基地面積問題,入戶大門顯得更為「小家碧玉」,大門處,專門劃分了一個小小的區域,打造成了一個略顯古典的停車位,地磚古樸,頗具一派大宅風範。
▼建築外觀
這是一棟典型的雙層中式別墅,別墅外觀沿襲了傳統建築之美,白牆、黛瓦、青磚以及窗欞元素的融入,讓這座別墅既有「四合院」一般的氣質,又不失「蘇式園林」的氣派。
▼連廊庭院
因為這是@王先生父母的養老之居,因此在庭院設計上,加入了連廊元素,以連廊進行連接,放眼整個院落,清淨又雅致。同時王先生還準備植入銀杏樹和古松,讓父母的日常生活更為輕鬆和愜意。
▼曲徑通幽
從效果圖裡,可以看到別墅之中的「庭院通幽」之感,青磚小徑下,是草木生輝之景,相比於居住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裡,這樣的庭院大宅,更適合父母的審美,也讓養老生活自然愜意。
▼庭院設計
步入庭院之中,可見一派鳥語花香之景。為了讓庭院四季皆有觀景植物,設計師融入了大量的應季植物,如銀杏、櫻花、古松等等,不論是哪一個季節,庭院之中皆有曼妙的景致。
▼假山巍峨,青磚氣派,以及石雕護欄的加入,讓這個院落更顯古韻嫣然之美。
▼迴廊設計
在迴廊的設計之中,設計師以木雕+石雕為主,迎合了庭院的「小橋流水」之景,小孩可以在庭院裡奔跑玩耍,而大人可以坐在庭院的休閒區裡,喝茶閒聊,這樣自成一片天地的庭院,似乎毫無外界喧囂之感,更有宜人之美。
▼並且考慮到父母日漸年邁,因此在庭院臺階的設計上,並沒有大費周章,而是以簡約為主,方便父母在庭院裡散步。
▼白牆之下,假山造景,青松巍峨,還有銀杏葉時而飄落,這樣的庭院景致,即便是看著效果圖,都覺得驚豔。
▼別墅二層
而別墅二層空間,則加入了露臺元素,每個房間都擁有一個觀景陽臺,搬一張搖椅,躺在這裡曬著太陽,看著庭院裡的錯落景致,這樣的生活,誰說不比大城市好呢?
▼內部裝修效果圖
▼入戶門廳
而從庭院之中步入門廳,更見一派中式古典之美,一組玄關條案+案幾,大理石地磚輔以精雕細鏤的踢腳線、梁柱,最後再搭配幾幅《梅蘭竹菊圖》,還未步入廳堂之中,已有古韻橫生之感。
▼一層中堂
而一層門廳一側,還加入了一組傳統建築的中堂設計,增強了入戶時的氣派之韻,也沿襲了古建傳統之美,在國畫、字帖的渲染之下,小家也不失一派世族風範。
▼過道設計
順著中堂一旁的過道,可以看到樓梯空間,同時還可步入客廳空間。在過道空間的設計之中,設計師以大理石+緬甸花梨為元素,營造了一派古典雅致的氛圍,尤其是樓梯口的下方,打造了一處蓮池水景,詩意蹁躚。
▼中式客廳
步入客廳之中,更見一派簪纓世族的風範。由紅木堆砌而成的電視背景牆,以及取自「藻井」為元素的天花板,再搭配一盞中式吊燈,空間之中,處處皆是中式風雅之美。
▼並且端正古雅的中式家具,以及筆觸山河的山水畫,也賦予了空間一派雅致。
▼茶室設計
通過一道精雕細鏤的圓栱門,可以步入茶室。猶如月亮門洞一般的拱門,讓茶室空間多了一絲半遮半掩的朦朧之美。王先生與父親,皆愛品茶,因此茶室成為了父子倆最鍾情的地方。
▼中式餐廳
在步入餐廳之中,迎面而來的是古典氣派之感。一組小型的藻井,搭配傾瀉而下的水晶吊燈,一家人圍坐在圓餐桌上,或許這樣的用餐氛圍,正是我們期待的「團團圓圓」。
同時紅木定製式的餐邊櫃,也讓餐廳空間更顯大氣之感。
▼二層起居室
沿著樓梯,走進二層空間,第一眼便被起居室吸引,作為較為私密的空間,起居室是一家人獨立的休閒區域,同樣以中式為風,窗欞+花格元素,讓起居室空間多了一絲「精緻」之感。
▼主臥設計
主臥空間作為父母房,更契合父母的審美。以古典為風,融合東方傳統之韻,尤其是一道紅木國畫屏風,讓主臥與書房進行了空間上的隔斷,布局上更有大氣典雅之感。
▼次臥設計
而次臥空間作為王先生偶爾回來居住的空間,在設計上顯得更為簡約雅致,以新中式為風,輔以中式元素,讓空間更顯清淡雅致之美,一幅山水畫+玉蘭背景牆,都賦予了空間曼妙的氛圍。
▼衣帽間
而二層的角落空間,則被改造成了一個紅木風的衣帽間,一組中式梳妝檯,還有博古架式的衣櫥,讓空間更顯中式古韻之美。
有人豔羨城市的繁華,渴望現代化的「燈紅酒綠」,也有人依戀家鄉的美好,割捨不了「老家的情懷」,對於念舊的父母來說,山清水秀的家鄉,從來都是放不下的念想。
與其讓父母違心住在城市,不如在老家建棟詩意之宅,偶爾陪伴父母,這樣的生活,才最美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