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
最近十餘年,回老家時,聽得最多的莫過於「光棍多」、「娶妻難」「離婚多」等話題。
「一妻難求」已經成我國農村,特別是經濟困窘、思想落後、交通的廣大農村最嚴峻的社會問題之一了。
俗語有言「成家立業」,「安居樂業」,沒有妻子的家不叫家,沒有妻子的業也難成,終身光棍的日子哪來快樂?
而農村「妻荒」衍生出的3大怪象,更讓人堪憂。
01、男多女少,一妻難求。
「以前的生意好做啊,你看看我這個本本,是十年前我剛開始在農村做紅娘時搜集的資料,男適婚青年,從前往後記錄;女適婚青年,從後往前記錄,數量差不多各佔一半,再根據各自要求條件,成功率很高的。」是農村紅娘李建國的記憶。
據李建國介紹,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看村裡好事者給別人介紹對象,能得到不菲的酬謝,自己就當起了專職紅娘。
最初,他走街串巷,摸排記錄,將附近村裡適婚男女青年的年齡、八字、學習、家庭狀況,要求條件都記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再為當事人拍一張照片貼在資料的背面,就算齊活了。
當時他會根據年齡、條件等,每月至少給附近村裡的男女青年安排相親的次數不低於20次,成功的十分六七,僅憑「媒人酬謝」這一項收入就能達到3000元,在上世紀90年代的農村可謂是高收入,惹人眼紅的。
「可近十年,生意可是真難做。」李建國嘆氣道。
說著,他打開了自己的電腦,有3個記錄表格,一張是男青年的信息,足足有7頁那麼長;一張是女青年的信息,只有不到1頁那麼短;還有一頁,是他以前本本上不曾有的:再婚女人,再婚女人這一張,也短短不到1頁就。
「你說這生意怎麼做?不光是女少男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更重要的是,女人要求的結婚條件太高了:婆婆要低於45歲的、要家裡是獨子的、要有新樓房的、要有轎車的、要彩禮18萬的……哎,別小看離婚女人,條件絲毫不會降低!你說,這婚怎麼結?」李建國感嘆道。
不過李建國也介紹,雖然現在生意難做了,但是做成一樁就了不得,一單生意分段收費,如果當事人最終結婚,一次性付清3000元,收入也可以勉強維持下去。
李建國透露,現在自己只針對男青年收費:留資料100元,安排相親200元一次,定親1000元,結婚3000元,這個價格不能再低,再低就沒法做這樁生意了。
至於女青年,李建國要去上門搶生意的,討好著把資料要到手,恭維著安排相親。
「現在的農村,真是女孩的天下,找對象隨便挑揀,真是個個飛上枝頭變鳳凰。」李建國感嘆道。
李建國舉例,最近一年他為一個腿腳不利索,28歲的女孩兒介紹對象,安排相親21次,最終和一個25歲的健康小夥子結婚,彩禮18萬,小洋樓、小汽車、小婆婆一應俱全。
而前兩天李建國的收入來自一位離異女士再婚,這個二婚女士,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嫁給小自己5歲的初婚男,彩禮12萬,新房、新車。
「殘疾?二婚?嫌棄不得,即便如此,也是「手慢無」。」李建國總結道。
02、缺乏感情,有妻難保。
正因為娶妻難,保妻更難。
這個道理很好想明白,在「一妻難求」情況下結合的婚姻,缺乏感情基礎,只講條件高低,結婚就是為了享受,可生活的苦和難誰來受?受不了,怎麼辦?離婚!
現年34歲的小喬就正在遭遇「被離婚」!
他和妻子於7年前結婚,婚後育有一兒一女,雖然經濟緊緊張張,但小喬是知足的,畢竟在周圍同齡人眼中,他是幸福的,他有家有妻、有兒有女。
可小喬的幸福感,絲毫沒有傳染給妻子。
其實,小喬是很聽妻子的話的。
婚後,妻子想過二人世界,小喬就將父母趕出新房,送回老屋;妻子懷孕期間想有人陪,小喬就辭工將近兩年,陪伴妻子孕產;妻子覺得沒車和同學聚會太丟人,小喬就借錢按揭一輛車讓妻子開……
可即便如此,妻子還是覺得小喬沒本事、不會掙大錢、借的債太多、掙得供不上花……
可小喬外出打工掙錢,妻子又嫌沒人陪,兩個老人歲數大了,帶孩子不給力,遇到老人孩子有個頭痛腦熱的,妻子更是火冒三丈,讓小喬即刻回家。
而妻子每天想著的除了享受生活,就是打扮變美。
「她一套化妝品就要五六百,我在外打工要白幹一禮拜;她打一場麻將輸二三百,夠我打工吃一個月的泡麵了;她拉著親朋好友去兜風一趟,夠我買雙棉鞋,換下我露腳趾的靴子的……」小喬說著,都快哭了。
即便如此,妻子還是因為對小喬的不滿和寂寞難耐,背叛了他們的婚姻,而且鬧得人盡皆知。
之所以鬧得人盡皆知,是因為妻子根本不怕小喬知道,而小喬和婆婆知道了,也假裝不知道,唯恐窗戶紙捅破了,這婚非離不可。
最近小喬的妻子突然提離婚,是因為妻子故意找茬讓小喬給自己買最新款的手機,4000餘元,而妻子用的手機才剛買不到半年,小喬用的手機,都是妻子淘汰下來的。
小喬當然買不起,也不想買,就順勢勸妻子跟自己一起外出打工,斷了和別的男人的聯繫,遠離是非。
可妻子哪裡肯,直接亮出線,不買手機就離婚。
小喬說,結婚7年來,自己就像是妻子的支付寶、取款機、信用卡和垃圾桶,絲毫沒有得到過妻子的體諒、關心和溫存。
可即便如此,小喬表示,除非法院判離,否則他堅決不離,因為父母為他結一次婚早已債臺高築、傾家蕩產,一離婚,自己就是終身光棍、兩個孩子沒媽。
「我自己受任何苦和辱,都沒有關係!」說完,小喬這個大男人還是無奈地流下了眼淚,哭了。
03、一女多嫁,老妻少夫。
今年33歲的小楊迎來了自己的初婚。
新娘37歲,帶著一兒一女,已離過兩次婚,和小楊的結合是三婚。
「相比於當新郎,更讓我緊張的是結婚就當爹這件事,但是娶了她,就要對她的孩子好。」小楊不好意思地搓搓手。
小楊介紹,自己之所以結婚晚,還要找個拉家帶口的三婚新娘,原因有三。
一則,自己家庭條件差,父親身體不好,常年生病,不能幹重活,家裡少有的收入,僅夠供自己念書,自己也不掙錢,只是中專畢業,畢業後高不成低不就。
二則,自己生性靦腆,不愛說話,既不會哄女孩子開心,也不會吹牛自誇,放人堆裡,沒人注意到。
三則,自己個子不高、長相一般,在這個相親看臉的時代,沒錢沒顏,錯過了相親結婚的最佳時機和年齡。
轉眼過了30,父母和小楊都開始著急他的婚事。
託親戚、告朋友、登記婚介,拼命節省、努力攢錢,借錢翻蓋房屋,就差媳婦進門了。
「我也相過親,可條件好的,人家要求的條件也高啊。像我這種父母年邁、身體不好、借錢蓋房、沒有轎車、彩禮不夠的人,是沒人要的。」小楊低下了頭。
很快,小楊就認清了現實。
當他聽說自己現在的新娘因為丈夫盜竊入獄,有離婚的念頭,他就悄悄央求媒人去打探過口風。
「不敢怠慢,萬一別人知道了,搶先了,我就沒機會了。」小楊說。
很快,小楊就和現在的新娘走入了「討價還價」的程序。
新娘亮出自己的底線:彩禮12萬,10萬以上的車。
這對於小楊來說,不亞於難比登天。
可小楊和父母都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也是借親戚、求朋友、拿出所有積蓄,可算是湊齊了彩禮錢。至於買車,小楊和新娘商量,由於現在用不上,暫時不買。
當被問及和新娘是否有感情基礎,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時,小楊有點無奈,又難掩興奮地說:「要說感情,那還真是沒有。從她離婚到我們結婚,也只兩個月而已,她比我大四歲,都有代溝了,而且她明知我沒有錢,還總是為難我,可有什麼辦法呢,現在農村都這樣。我只希望她是能夠過日子的女人,把人家哄高興了,給我生個一男半女的,我就知足了。」
04、40年前種下因,今日嘗苦果。
以上出現的3個怪象,只是今天的苦果而已,早在40年前就埋下了罪因:
一、重男輕女,罪魁禍首。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鼓勵、要求、限制「只生一個」。
在「重男輕女」「傳宗接代」愚昧思想綿延數千年的農村,那麼這只允許生的一個,是男是女就很關鍵了。
於是,有了女孩就打掉、就送人、或者再生;有了男孩就留下,這就造成男孩家家有,女孩真稀有。
40年過去了,這最初被人為選擇而留下的男孩女孩,都已到了適齡婚育年齡,男多女少,一妻難求也不足為怪。
二、女孩流失,雪上加霜。
在女孩數量本就少的農村,女孩流失更讓農村婚戀市場雪上加霜。
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很多女孩有了外出求學和進城務工的機會,而女孩一旦入城學習、工作、見過世面,就再也不想回到農村成家了。
三、男孩劣質,根本原因。
「一妻難求」背後更根本的原因是大量農村男青年的不優質。
留守農村的男孩,大多學歷低、無技術、沒有發展潛力,不過是借父母財力,謀得一門親事,勉強度日。
所幸的是,隨著「男女平等」思想的普及、女性地位的提高、經濟的發展、二胎政策的放開,農村現有的「一妻難求」、「有妻難保」、「一女多嫁」的3大怪象最終會成為陳跡,退出歷史舞臺,農村也會迎來更有活力、更健康、更美好的未來。
今日討論話題:
您對現今困擾農村的3大怪象有何看法,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