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就在於他會不會說話,有時候一句話兩樣說,有陰陽怪氣的明褒暗貶,也有不露骨的明貶暗褒。
總之與別人交往,即便是親屬之間也要明白,有些話該說有些話不該說。那些隨口說話不管後果的人,無論從哪兒都不會受歡迎。
婚姻是女人的終身大事,免不得要與周圍的人來回比較,在男友面前,跟前女友比較,在朋友面前互相比較,比得過自然開心,比不過就很鬱悶。
但是也有一種比較,是看婆家的態度,看婆家對待自己跟對待別的女生有沒有區別,畢竟有時候男人不一定會帶一個女友回家。
都說「前女友」是女人的心結,如果一旦婆家都對「前女友」念念不忘,那真正的聰明女孩,是不會嫁入這樣的家庭的。
01訂婚宴上,我家只要3萬的彩禮,被小姑子連說三次「便宜」
網友張小敏今年26歲,與男友戀愛兩年,準備談婚論嫁。
兩個人的家庭背景,教育學歷以及工作薪資都差不多,因為談戀愛的時間也不短了,兩方家長準備坐下來談談,究竟該選什麼日子結婚。
在此之前,張小敏去過男友家裡幾趟,未來公婆跟小姑子對她也都挺客氣,不僅會做好吃的給她吃,日常還會經常打電話問候她。
她對於男方家倒是沒什麼意見,左右兩個人結婚後有房子住,也不會跟公婆一起住,表面上過得去也就可以了,所以她並沒有故意討好對方。
很快到了訂婚的時候,張小敏的父母一個當老師,一個當醫生,也不缺錢,家裡一合計,彩禮就是個過場,要個三萬塊錢就得了。
自己還會再給女兒準備車跟嫁妝,總之只要女兒幸福,錢不錢的都無所謂。
可就是這樣明事理女方,在對方小姑子口中卻變成了「便宜」。
當張小敏的父親說出彩禮需要3萬時,小姑子第一句話就是:「哎喲,嫂子你可真便宜。」
女方這邊沒搭理她,後來她又感慨道:「跟我哥之前談的那個女生沒法比,她張口就要20萬,這樣比起來,嫂子你還是便宜的。」
當小姑子連說兩次「便宜」後,在場的人都不說話了,張小敏的父親覺出來不對說:「你們這是什麼意思,說我女兒便宜?我們是在談結婚,不是在談賣女兒!」
說完,父母拉著張小敏就走了,並且說,這樣的人家你再考慮考慮吧,能不嫁就別嫁。
02男友撒謊,他曾說自己只談過一次戀愛
為什麼小姑子要連說兩次「便宜」,張小敏知道原因。
首先,公婆跟小姑子對待自己早就不滿,自己是抱著「以後少接觸」的想法對待他們,但他們認為她應該多買點東西去看望,多多交流。
其次,相對之前男友領回家的女友而言,自己獻殷勤獻得不夠,並不討喜。
當然,這也是張小敏最生氣的一點,男友一直跟她說,只交過她一個女朋友,誰曾想他不僅有所謂的「前女友」,甚至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最後一點原因,只能說婆家人的價值觀奇歪無比,對方的彩禮張口就要20萬,自己張口只要3萬,看似是明事理,懂事,實際上就是讓他們覺得自己好欺負。
要錢要少了覺得廉價,要多了又覺得負擔不起,也算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典型了。
張小敏在父親的勸阻下,詢問男友的意見,男友先是維護妹妹說那個話沒有壞心眼,只是不經大腦,然後又勸她別再鬧了,別為一點小事就鬧不愉快。
張小敏問他:「你不是說你只談過一次戀愛嗎?怎麼你妹妹還說你上一個女朋友要20萬彩禮,這意思你們也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
男友支支吾吾不肯坦白,再三逼問下才說:「我不是怕告訴你你生氣嗎?再說了,我早把她給忘了,什麼彩禮多少錢,都是隨口說的,沒到訂婚這一步。」
「這意思,就是你承認騙我了,之前確實談過戀愛。」
男友無言以為,張小敏怒火中燒,她也許能夠忍受其他人的蔑視,但不能忍受男友的欺騙,連談戀愛這種事都不敢說的人,人品也好不到哪兒去,可憐自己浪費了兩年時光。
03臨時加價彩禮被拒絕,最後以分手告終:絕不便宜你們
張小敏思前想後,不蒸饅頭爭口氣。
跟男友說:「要訂婚也可以,我們的彩禮也跟著你前女友走,從3萬提高到20萬,你們給,咱就結婚,不給就不『便宜』你們了。」
這條件真是話裡有話,料想男友也不答應。
果不其然,男友打電話過來說:「我媽不同意這些彩禮,你能不能再考慮考慮。」
「不考慮了,考慮的時間夠久了,勞煩你找比我更便宜的去吧,料想你找不到,就這樣吧。」
兩年的感情說分就分,張小敏不是不難過,但是她想得開,即便自己真嫁過去,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公婆都是小心眼的人,小姑子又難纏,還總愛出言諷刺,自己條件不錯,為何要跳進火坑呢。
不過與此同時她也明白了老人經常說的一個道理,就是那些自降彩禮和不要彩禮的姑娘,看似是善良大方,為他人著想,實際上在對方眼裡真的很「便宜」,屬於倒貼。
這樣的家庭,一定不會將你當一回事,更別說對你好了。
現代社會,彩禮應該出多少錢,屬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確實有不少人將婚姻當作價值交換來對待,他們認為「一分價錢一分貨」,壓根也不需要別人幫著去省錢。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自降彩禮屬於「倒貼」的觀念?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