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將至,六首原創古詩訴說中秋悲歡……

2020-12-04 玄月初詩詞

#最美詩詞#

文/玄月初

古往今來,「每逢佳節倍思親」。八月十五中秋節凝聚了多少人的鄉思親情。同一片夜空,同一輪明月,卻是有人歡笑有人愁。一家團聚的,其樂融融,溫馨洋溢。羈旅在外的,思鄉念親的情緒更加強烈,隨之而來的孤獨也會濃烈如酒,難以排遣。正所謂:「中鞦韆古話,羈旅與團圓。一夜清光月,悲歡兩樣天。」

【五絕~鄉情】

西風飄落葉,冷月照樓臺。

大雁遷南去,鄉情入夢來。

(平水韻上平十灰)

仲秋時節,樹葉開始凋零,大雁也開始了一年一度的遷徙。夜色清幽,清寒的月亮照進樓內,似乎提示著身在異鄉的人們,八月十五快要到了!這一切怎不讓人鄉思滿滿,鄉情入夢……

五絕~鄉愁】

明月近中秋,西風入小樓。

一杯青竹酒,三兩異鄉愁。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

中秋節快到了,月亮變得越來越圓。打開窗戶,涼爽的秋風吹入樓內,竟然有了一絲寒意。月圓人不圓,一種孤獨落寞的感覺襲上心頭!看著杯中的青竹美酒,仿佛滿滿地都是鄉愁……

【五絕~鄉思】

冷雨連綿至,梧桐落寞黃。

何時明月在?照我夜還鄉。

(平水韻下平七陽)

秋雨連綿,清冷淅瀝,一改夏日的狂暴。梧桐葉在冷雨的催促下略顯蒼黃,開始無奈地脫離了枝頭,回歸故鄉亦或走向死亡。冷雨清秋夢不成!月亮什麼時候才能重現啊,好讓我隨著月光夢回家鄉……

【七絕~月夜清愁】

萬家燈火璨重樓,桂魄蟾光照九州。

羈旅他鄉孤獨夜,人間天上兩清幽。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

秋夜迷人,明月皎潔,萬家燈火,夜空迷離著一層如夢似幻的輕紗。月近中秋,人在他鄉。街上人來人往的身影,絲毫沒有減少心中的孤單,也許只有月裡的嫦娥和自己一樣孤獨吧!

【七絕~秋夜雜感】

一場秋雨一層涼,一夜西風一樹蒼。

一闕新詞添旅怨,一輪明月照離傷。

(平水韻下平七陽)

時近中秋,天氣漸漸轉涼,樹葉也一天比一天滄桑。不需要為賦新詞強說愁,因為鄉愁已經不期而至了,只有天上的明月才能懂我寂寞如酒的滋味……

【七絕~中秋夜話】

丹桂飄香夜色翩,圍桌漫話萬家歡 。

嫦娥欲補昔年憾,不教人間忘月圓。

(新韻八寒)

中秋佳節,金風颯爽,玉露晶瑩,千裡清輝同此月,萬家燈火共此時。一家人圍坐桌前,談天說地,講述著各自生活的故事。其樂融融,溫馨洋溢。月裡的嫦娥也許在後悔,當初不該拋家舍業地跑到月亮裡吧!不然也會和大家一樣月圓人團圓!或許嫦娥在以月圓的形式提示人們:一定要珍惜眼下擁有的!不管身在何地,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年都不要忘了和家人團聚,互訴衷腸……

喜歡拙作請加關注,點讚、分享、收藏或評論鼓勵一下,您的鼓勵是原創永不衰竭的動力!圖片來自百度,感謝網絡圖片原作者!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6首十六字令演繹紅塵情歌……

相關焦點

  • 中秋臨近,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佳節倍思親,對哦!馬上就是中秋節了,感覺年都才過了沒多久,中秋竟已來臨,時光荏苒過得真快啊。記得兒時的中秋,那真是年年歲歲望中秋,還沒到中秋節就問著到時要買多少個月餅,那時的月餅可沒有現在這麼多花樣,就是用紅紙抱著一對一對的,裡面一個是豆沙一個是白糖的,聞起來可香了,父母在中秋前趕集時就會買上幾對,一般是一人一對,買回來以後可得藏好,要不然就會被我這個小饞貓偷吃了,等到中秋節那天吃過晚飯後,母親就開始把之前儲存的南瓜子和和葵花籽找出來拿去炒炒,我呢就迫不及待的在邊上等起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快來了,這時你最想念誰?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是我們民族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表達了我們民族對於團圓的盼望和對家庭的珍重。中國人是浪漫的,所以特別喜歡月亮。月亮之所以浪漫是因為有陰晴圓缺。正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月亮變化的美,才確保了月亮的浪漫氣質。
  • 每逢佳節倍思親,八月十五中秋節祝福語精選!
    中秋節月圓,代表的含義是團團圓圓。有多少人是離家在外拼搏奮鬥?有多少人是一直都是和家人用電話聯絡著。但是說真的有多少時間自己和家人都是很少聯繫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不能回去請記住給家人打一個電話,讓家人能夠安心。下面來看看2018關於八月十五中秋節祝福語精選吧!
  • 「每日一習話」每逢佳節倍思親
    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月是故鄉明,人是家鄉親。在這個象徵著團圓的日子裡,人們對家鄉的思念總是更為迫切,對祖國的依戀也愈加深刻。他飽含深情地說:「再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知道,在座各位都很思念萬裡之遙的祖國和親人,祖國和親人也牽掛著每一位海外遊子。」「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句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的意思是,一個人離家在外作客他鄉,每當佳節來臨就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 描寫中秋節思念親人的句子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滋味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但是很多人不能與家人團聚,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此刻的心情,來看看那些思念親人時的心情吧。   秋月影照窗臺,縷縷冷風愁緒來。蠟炬無眠孤影暗,清光怎解我獨白。午夜醒來,窗外的靜寂,在慘澹的月光裡,越發孤寂難以入眠,兩行月夜的相思淚,掛滿窗簾,如銀色的風鈴,在悟中響徹心扉。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是團圓之夜,還有無數美好傳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外打拼,為了提升自己的事業,有人甚至數年不曾回家,「北漂一族」就是典型的例子,對於常年在外的年輕人來說,每逢中秋佳節之際,這些不能回到家裡的人,往往都會給家中的父母和親人打一個問候的電話,而有些人為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 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 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 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選 一杯香濃的美酒凝聚著濃濃的情感,一塊甜甜的月餅蘊藏著甜甜的祝願,一輪圓圓的明月寄託著圓圓的希望。今天,wed114結婚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大全,分享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     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 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選     一杯香濃的美酒凝聚著濃濃的情感,一塊甜甜的月餅蘊藏著甜甜的祝願,一輪圓圓的明月寄託著圓圓的希望。
  • 「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的中秋節,又是一場思念
    #情感美文#系列,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的中秋節,又是一場思念。中秋佳節,身在遠方的人們,只能遙寄思念給故鄉。如此的場景,似乎給人一種悲傷之感。但也沒有辦法,其實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習慣了,也沒有什麼了。故鄉,始終留著我們的根。無論我們走得多遠,我們都會記掛。
  • 溫總理引用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溫總理引用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004年1月20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春節團拜會上講話,在提到臺灣時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思念臺灣同胞。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與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一道,共同推進祖國的完全統一大業。」「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歷來膾炙人口。詩作第一句直接抒情,簡潔而又淋漓盡致地抒寫了自己客居他鄉的思家情懷。
  • 吳永勝:每逢佳節倍思親 —— 寫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
    文/吳永勝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兒代表我的心舉杯邀月齊相思,故鄉情結在夢境每逢佳節倍思親,秋風捎去我的情夜深人靜難入眠,思緒萬千看繁星每逢佳節倍思親,秋高氣爽藍天雲思念撥動雲翅膀,愛的行囊飛太空每逢佳節倍思親
  • 每逢佳節倍思親,家書一封抵萬金
    每逢佳節倍思親,家書一封抵萬金 2020-10-01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學語文教案:《每逢佳節倍思親》
    小學語文教案:《每逢佳節倍思親》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7-25 15:4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每逢佳節倍思親什麼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全詩是什麼節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兩句詩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每次過節的時候,如果沒有和家人在一起,就會十分思念家人,也會不由自主的念出這首詩。那麼大家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麼節日嗎?讓我們帶著疑問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吧。
  •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節是什麼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指的是哪個節日
    我們都知道許多古詩都是詩人在節日時觸景生情時所作,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其中王維有一句詩為「每逢佳節倍思親」,大家這道這句詩寫的是什麼節日嗎?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思親合情合理但要適度
    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中秋又稱「團圓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在外拼搏的遊子來說,這個節日卻總是會顯得有些傷感,有許多人因為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想回家而回不了。由此可見:過度思念親人危害多多,中秋思親合情合理但要適度,那麼如何才能減輕這些危害呢?一、視頻聊天,現在通訊工具相當發達,即使是不能回家,也要打電話或視頻的形式給家人致以問候和歉意,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也可以緩解思親之苦。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
    中秋 佳節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為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八月節」。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本文由作者抬眼望前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古詩給我的感覺,就如同「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一樣的熟悉和親切感。小時候,在還沒有開始上學時,家裡已經開始教我們背誦唐詩三百首,往往最先會背的就是「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樣的家喻戶曉的唐詩。
  • 每逢佳節倍思親,說不出的苦,心酸的滋味自己體會
    中秋佳節還沒到,公司領導就給每位職工發了禮品,一盒月餅一盒紅酒,員工們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也一樣,但我的笑容是苦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全國人民同慶的好日子,也是親人們團圓的節日,遠方打工的我,不能跟家人在一起過這美好的日子,心中的滋味只有自己體會,跟任何人也說不清道不明,心情好鬱悶
  • 五首關於思鄉的詩詞: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逢佳節倍思親,家鄉永遠是離開故鄉的人們心頭的一縷愁緒,而離開家鄉獨自打拼奮鬥的人們在團圓的節日思念更甚,卻無奈沒法與家人相聚,而在古代,詩人們也因要養家餬口而離開家鄉,在佳節的時候無法與家人相聚而創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而下面,我們一起來品一品那些關於思鄉的詩詞吧。
  • 每逢佳節倍思親,除夕、元宵節這些重大節日裡思鄉的經典古詩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這首詩題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農曆九月九日即中國的傳統佳節重陽節。節日,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遠在異鄉為異客的遊子,他們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裡肯定也是存在的,但是不一定明顯的流露出來,而一旦遇到「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不可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