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樓市,連很多房企高層都有些搞不太明白,一邊是萬人排隊加入搖號買房的隊伍,為了一個購房資格願意支付30萬元。另一邊為了回收資金,悄悄的以各種名目降價促銷,卻也少有人問津。而對於監管層來說,滿眼緊盯房價波動,一邊要堅決剎住樓市投機風,另一邊要嚴防房價大跌。換一名話說,樓市進入走鋼絲時間,玩好平衡才最重要。
其實,樓市就是這麼奇妙。在對高房價口誅筆伐之時,搶房的熱潮依然沒有退去。可見樓市投機之風依然盛行。因此,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城市接連加碼樓市調控也不足為奇。
11月24日,多次參加座談會的成都市再次加碼房地產調控,推出了新一輪的搖號購房政策,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全部房源僅向已報名登記的無房居民家庭及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銷售。
今年房價漲幅第一的深圳,在新的12條措施實施之後,樓市有了降溫跡象。但是,在新房與二手房巨大的差價面前,很多人還在勇於嘗試。深圳「網紅」盤公布認購方案後,由於方案明確優先「無房」人士認購,不少購房者以30萬的金額四處收購名額。該網紅盤的單價為13.2萬/平方米,與前三期項目的二手房價出現了約3-5萬元/平方米的倒掛。一套房約有超過500萬元的差價,因而吸引了一大批投機者。
在這之前,還有浙江寧波連連「降溫」樓市,保障居民住房剛需,抑制投機投資行為。增加限購範圍及社保繳納時間等。
之所以出現排隊搶房,主要是在限價的過程中,早年拿地價格較低導致的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與搶房對應的二手房,其實銷售並不理想,有價無市現象比較嚴重。就拿目前成都的二手房來說,若沒有明顯的價差,高價房很難賣出去,空置率居高不下。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這麼火熱。例如鄭州、青島、天津、哈爾濱等城市,最近房價就下跌的厲害。
鄭州房地產商會會議強調不率先降價之後,其它正式打響了價格戰,從遠郊降價2000元每平米左右開始向主城區傳遞,原本核心位置的住房也降價了約1000元每平米左右。
青島、天津的房價其實從去年就開始下跌,至今下跌近兩年時間,跌幅在2000元至5000元每平米之間。而房價下跌之後有點受不了的城市如哈爾濱,最近就出臺了樓市回溫措施,既允許房企公開降價回收資金,還從購需求端入手,以剌激樓市重回向上的軌道。而網紅城重慶最近有新房開始首付5年分期,備案價87折銷售。而高達28萬套的二手房更是讓當地開發商心事重重。
所以,當前的樓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身處樓市中的你,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