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與人民幣大概是11比1的匯率關係,60000盧比相當於5672元人民幣。在印度每個月收入60000盧比,能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們先看看印度人的收入。2018年,印度的GDP是2.7萬億美元,折合成盧比是202萬億盧比,一美元大概相當於75印度盧比。
而同期我國的GDP為13.9萬億美元,是印度GDP的5倍多。同年印度的人均GDP為2016美元,換算成盧比就是15萬印度盧比。
同期我國人均GDP為9900美元,是印度人均GDP的4.9倍。儘管人均GDP是個宏觀經濟指標,但也可反映各國民眾生活水平。
通常情況下,人均GDP都要比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高。
那麼,印度人的收入情況怎樣呢?
據印度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人均收入為11.3萬盧比,折合人民幣10000元。同期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28元。
一般情況下,這兩種指標不能直接對比,因為人均收入要大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於印度的數據不太全,姑且可以比較一下。
在人均GDP方面,印度與我國相差近5倍。但在人均收入方面,印度將差距縮小到不足3倍。那麼印度這個數據有沒有水分呢?
從數據看,印度2018年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8.6%,而印度同年的通貨膨脹是10%,盧比貶值5%,實際上人均收入是減少的。
這個數據就不說了,水分太大。接著看印度的平均工資,2018年印度正式僱員月平均工資為13562盧比,折合人民幣1282元。
其中有近60%的人月工資低於10000盧比,也就是人民幣945元,取個中間值也就900元左右。請注意,這說的是正式的僱員。
同期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均工資為6872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均工資為4131元,大家自行可以對比一下。
印度僅有1.6%的僱員月工資超過50000盧比,也就是人民幣4727元。跨國公司有6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月薪為5.8萬盧比。
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月薪最高為4萬盧比,大部分都在2萬盧比左右。比如印度塔塔集團招聘的大學生,月薪也就3到4萬盧比。
普通工人的月薪為1萬到1.5萬盧比,也就是人民幣1000多元,這個是印度製造業的工人月工資,其它行業收入還不如這個高。
拿6000盧比月工資的人也不少,也就是人民幣500多元。處於高薪階層的印度軟體工程師,月工資大多在3萬到5萬盧比左右。
由此可見,60000盧比的月收入在印度算是頂配工資,相當於在我國拿3萬月薪。這個工資水平放在印度,絕對可以傲視群雄。
這個月薪在印度能過什麼樣的生活?
印度的物價與我國差不多,一些本土產的要相對便宜。水果價格還行,蘋果一個賣15盧比,相當於1.4元,香蕉一公斤2元多。
果汁一大杯為40盧比,合人民幣3.6元。土豆一公斤10盧比,約1元人民幣。黃瓜10盧比能買七八根,死魚每斤大約是90盧比。
雞肉每斤150盧比,豬肉每斤160盧比,大米每斤20盧比,雞蛋每斤20盧比,食用油每升130盧比,這些要比國內價格低一些。
在印度吃飯,一次能花費330盧比(30元),則可以享受專屬服務員的待遇。如果在商場消費600盧比以上,則可免費送貨。
對於一個月薪6萬盧比的印度人來說,就算在孟買、德裡這些大城市生活,也會過得很愜意,在其它城市或農村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是在印度二三線城市,絕對可以過小土豪生活。若是在農村地區,可能就是真正的土豪,生活水平完全可以秒殺其他人。
綜上,在印度拿60000盧比的月薪,絕對是高薪階層,生活自然會是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