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裡不是只有風花雪月,還有很多殘酷與寫實的東西

2020-12-14 小仙說詩詞

談到文藝作品,有一句很出名的話: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這可能也是網絡文學尚未被認定為嚴肅文學的原因之一:因為目前大多數的網絡文學,不管是都市言情、宮鬥、玄幻等,都和現實生活有較大的差距,娛樂大眾則可,但難以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然而,這並不是網文作者的錯,而是因為目前創作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困難重重(具體有什麼困難大家心裡應該有數)。現在的武漢疫情爆發後,很多人想起2003年的非典,然後就提到一個問題:

非典過後,竟然沒有一部有影響力的書、電影或電視劇來記錄那段歷史!

小仙每天在這裡和大家聊詩詞,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些風花雪月的東西,這其實並不是小仙的全部本意。早在孔子編撰《詩經》的時候,就說過詩作用:

興、觀、群、怨

興:抒發自己的感情。比如各種詠物詩、懷古詩等等;

觀:觀察社會與自然。比如各種田園詩、邊塞詩;

群:結交朋友。比如詩人之間相互唱和的詩詞;

怨:諷刺不平之事。就是小仙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諷喻詩。

所謂的諷喻詩,有點像現代文中的雜文,主要目的是反映國事民生,揭露社會上的黑暗面和人民的苦痛,這是詩詞的現實作用。

其實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接觸過諷喻詩,比如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下面小仙就再給大家分享幾首諷喻詩。經典的文藝作品,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這幾首諷喻詩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或許可以從中讀出真切的感受。

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沒想到吧?李商隱不僅會寫纏綿悱惻的感情,寫現實主義的題材也是駕輕就熟的。賈生就是指賈誼,西漢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漢文帝接見賈誼之後,卻不問濟世安民之術,反而問起神鬼之說!

我們在歷史上學過,漢文帝算是漢朝比較正面的皇帝了,「文景之治」就是由他起頭的。然而這樣的一個明君,卻也荒唐到這種地步!這首詩的內涵就變得更深刻了。

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詠柳》的詩詞,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賀知章的那首:「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但是在詩人曾鞏的筆下,柳樹卻完全變得一副模樣,變得輕狂,囂張,似乎整個春天都是它的,但是詩人說:如果秋天霜雪到來的時候,又會怎樣呢?很顯然,詩人不是討厭柳樹,而是借柳樹來諷刺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這首詩和劉禹錫的那首桃花詩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遊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劉禹錫的這首《遊玄都觀》,表面上是寫桃花,實際上也是把桃花比喻成那些新權貴:

你們囂張個什麼勁?你們被提拔都是因為我被貶出了京城罷了!

這首詩被那些當權派見到之後,勃然大怒,於是劉禹錫又再次被貶。

然而多年以後,劉禹錫重新回到京城,當年迫害他的那些人,死的死,敗的敗,劉禹錫感慨不已,再次寫了一首詩: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當年排擠、打壓我的那些人呢?都去哪兒啦?我劉禹錫又回來了!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社會是一個金字塔,對於最底層的人來說,他們付出最多,但卻得到最少,就像鄭智化有一首歌唱的那樣:

這世界有些人一無所有,有些人得到太多。

然而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在大眾輿論中,越是底層的人,越難以發出自己的聲音,社會的話語權被頂層和中層掌握。他們就像勤勞的蜜蜂,飛遍平地與山尖,採集百花釀成蜂蜜,最後卻……

遠的不說,就說前不久的事件吧:有些人一輩子也無法去故宮看看,而有些人卻可以在閉館的時候,開著大奔大搖大擺的進去……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杜甫是唐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就像歷史書一樣,深切的反映了安史之亂之後,災難深重的唐朝,因此被稱為「詩史」。這首《石壕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可能也是我們相對熟悉的,因為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當戰爭來臨之際,這家已有三個男人參軍了,但是官吏還要來拉壯丁!沒有壯年男子了,連一個老婦人也不放過……

中學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感慨卻越來越深。雖然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是「歲月靜好」卻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拿這次武漢疫情來說吧,小仙是幸運的,可以在鄉下老家自由的玩耍,吃喝不愁,基本上沒有影響。可是對那些醫護工作者和疫區的人,這個春節可能就是一場噩夢了!

觀刈麥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杜甫之後,寫現實主義題材最多的詩人,可能要數白居易了。他的《秦中吟十首》等就是諷喻詩的代表作。當然這首《觀刈麥》也是。

難能可貴的是,白居易雖然是朝廷大員,卻能夠體會到百姓疾苦,自己不事農桑卻有餘糧,心裡很愧疚,這種境界不知道比那些炫富、看不起勞動人民的人好多少!

誠然,現在社會分工不同,個人能力也相差很多,有人貧有人富是正常現象。

如果你是窮人,對於那些比你富裕的人,你是否仇視?

如果你是富人,對於那些比你貧窮的人,你是否憐憫?

唐詩宋詞中,深刻而辛辣的諷喻之作還有很多很多,小仙今天就暫時和大家聊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詩詞裡的那些風花雪月·風篇
    愛詩詞的人很多。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詩詞是融入血液的文化靈魂。詩詞美,美在石破天驚的意境,美在娉娉嫋嫋的美人,美在那些赤膽丹心,美在那些風花雪月。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詩詞裡的風。詩詞的東風還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等等。5、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一個人獨自走上高樓,望著那條消失在天涯的路。
  • 沒有風花雪月的八首詩詞,每一首都只有痛苦與矛盾
    他們用詩詞來道出自己心中的悲憤之情,下面就八首沒有風花雪月的古詩詞就道盡了他們的痛苦矛盾,一起來欣賞下!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經典作品之一,是一首批判詩。杜甫的詩一般都是憂國憂民的,與詩人孟浩然的幽怨詩相比,杜甫詩中的批判精神是憂國憂民的。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來,雖然表面上是批判官軍害民,但是實際上卻是直接就指放任禁軍劫掠的皇帝。
  • 怪你過分真實,這部劇過於寫實,真實的娛樂圈只怕更殘酷
    這個律師的理論和三觀似乎與劇裡其他人「格格不入」,就像我們有時候不能理解娛樂圈的「廝殺」一樣。都說娛樂圈是個微型社會,很多東西都在這個圈裡只會被放大,圈裡的人習以為常,圈外的人摸不著頭腦。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要有這樣一些清醒有理性的人存在,警惕被同化。我們一起看看劇裡面披露的那些娛樂圈的魔幻事兒吧!
  • 印象派繪畫比寫實繪畫光感強很多,莫奈色彩裡的科學,神奇又簡單
    很多喜愛油畫的朋友都見過印象派油畫和寫實油畫的原作,大家發現,除去畫面主題的表現不同,單從色彩的明快方面,印象派繪畫也比古典寫實的油畫顏色上要明快很多,這裡面有所用顏色的原因,但不是這麼簡單,還有一些我們容易忽視的方面,造成了大師莫奈的色彩不僅比古典寫實的顏色要鮮亮,而且也比現代的寫實油畫顏色更鮮亮。
  • 旗袍,歲月裡的一場風花雪月!
    但是卻又不顯露半分,只有在你接觸到它的時候才有可能窺伺一二。旗袍是大方的、旗袍是包容的。任何一位女性都能夠在旗袍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美麗。旗袍可以端莊矜貴,旗袍也可以肆意奔放,也可以是年輕鮮活的。雖然旗袍的美在歲月之中慢慢綻放,但是年輕的一代同樣也可以將旗袍穿出屬於自己的味道。綠夢紅箋添嫵媚,雨洗青荷,沐透羅衣翠。
  • 既關注柴米油鹽,也注重風花雪月的生肖
    很多人都被柴米油鹽弄得壓力山大,對什麼風花雪月全不在乎,但是十二生肖中,也有的生肖,既關注柴米油鹽,也注重風花雪月,平淡的生活,也要有些浪漫,才能更和諧。
  • 梅爾·吉勃遜的殘酷寫實,總是跟信仰與勇氣有關
    《血戰鋼鋸嶺》的第一場陣地戰,鏡頭始終跟著美軍戰士往前衝,都是近景式的畫面,不轉移場面,不玩那些遠景、全景式鏡頭,戰場的殘酷、慘烈,因而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種兇險萬狀、隨時喪命的戰地上,道斯手無寸鐵地去救傷員,那種勇氣與意志也就格外驚心動魄。梅爾·吉勃遜酷愛通過寫實的暴力場面,來表現主人公堅忍不拔的意志,比如《勇敢的心》中的戰爭場面、《啟示錄》中的殘忍殺戮,都十分直接。
  • 2013秋拍寫實繪畫風頭正勁 楊飛雲:還有很大空間
    其實,陳逸飛、王沂東、楊飛雲、艾軒、李貴君這些耳熟能詳的藝術家,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寫實畫派。  很多人說,中國寫實畫派對寫實繪畫的發展功不可沒。但楊飛雲表現得很謙虛,他表示,「不管是畫派裡,還是畫派外的寫實藝術家,對寫實繪畫都是一種推動,包括中國油畫學會、中國油畫院,以及一些院校的油畫系……如果沒有這些,寫實繪畫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
  • 風花雪月裡的人間煙火
    風花雪月?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不過這一次咱不說洱海有多美,大理古城有多文青 就讓我們去喜洲古鎮看一眼吧, 看看這風花雪月裡的人間煙火
  • 20句關於風花雪月的唯美詩詞,表達的不僅僅是風景,亦或是愛情
    在我國古代詩詞裡,無論是風、花、雪、月,還是風花雪月,都是詩人喜愛歌頌的對象,下面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關於風、花、雪、月的詩詞吧!風01.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菊花滿地盡枯黃,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採摘?10.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詩詞裡的風花雪月:六首樂府詩,六個愛情故事,六段人間真情!
    《漢書》裡提及樂府詩歌時,用了四個字形容——「緣事而發」,可見這些歌謠都是民間百姓關於生活喜樂的真實寫照。詩詞裡的風花雪月,六首樂府詩,六個愛情故事,六段人間真情!【國學史記】根據《詩詞鑑賞辭典》,這首樂府詩的作者是一位性情剛烈的北方姑娘,姓名已經無從考證。「上邪」一詞的意思是「我對天發誓」,詩文用語雖說淺顯易懂,卻筆勢不凡,用情之深、之熾烈讓人每每讀來都嘆息不已。
  • 《火焰紋章:風花雪月》評測9.0分 學校裡的三國演義
    在保持原有核心戰鬥體驗不變的前提下,又一次大幅強化了戰場之外的遊玩內容,引入了許多流行的元素與玩法,在《風花雪月》裡你會看到不少《女神異聞錄5》《戰場女武神》《全面戰爭》乃至《黑暗之魂》的影子,其中一些借鑑甚至「明目張胆」到顯得很不任天堂,但能看到這個老邁的系列成功融合了如此之多的新玩意,終歸是令人欣慰的。
  • 《琅琊榜》紀王:詩酒風流,風花雪月,難得糊塗的明白人
    紀王是梁帝的小弟弟,與梁帝的其他兄弟不同,這個弟弟滿心都是風花雪月動人,琴棋書畫詩酒花是他人生的全部。朝堂風雲他沒興趣,帝王至尊他也不在乎。整日研究的就是詩詞歌賦,沒事譜個曲,唱個歌,寫寫詩,聚聚會。是個不理世俗的富貴閒人。也正因為他這種性格在上一次王位更迭的鬥爭中得以保全。因為他實在太沒野心,又自小跟梁帝關係不錯,所以疑心深重的梁帝對他十分寵信。日常有空也常把他召見進宮陪伴皇帝,說笑解悶。
  • 柳永這首詩很多人讀過,但是他的風花雪月,你肯定更想知道!
    柳永這首詩很多人讀過,但是他的風花雪月,你肯定更想知道!要說起誰最能代表我國古代文化集大成者,那自然非,唐詩、宋詞、元曲莫屬了。李白的豪放、杜甫的寫實、李清照的婉約、馬致遠的沉鬱都深受大家喜歡。當然還有一位,這位大神甚至改變了宋詞的發展。他是誰呢?他便是北宋著名婉約派詞人柳永。
  • 請不要再葉公好龍了,詩詞不是讓不學無術的人隨意糟踐的東西
    現在很多朋友們,都說自己喜歡詩詞,喜歡的是詩詞的美,喜歡的是詩詞的意境。但詩詞之美究竟美在哪裡?詩詞的意境到底是什麼?這些人是決計講不清楚的-------但如果這些美、這些意境到底是什麼都不知道,您又從何得出詩詞是美的呢?很可笑,也很悲哀。
  • 風花雪月的愛情不會長久,柴米油鹽的愛情才是兩個人想要的
    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渴望一場風花雪月的愛情,什麼是風花雪月的愛情,簡單概括就兩個字——浪漫,浪漫的愛情確實是人人嚮往,但是人生的歲月那麼漫長,怎麼可能一輩子的浪漫了。而且在風花雪月的愛情裡,我們渴求的只有玫瑰和巧克力,但是只有玫瑰和巧克力的愛情怎麼會長久呢,還有牛奶和麵包。
  • 「無人禁區」裡的博士夫妻,他們的愛情沒有風花雪月,只有大漠孤煙
    「無人禁區」裡的博士夫妻,他們的愛情沒有風花雪月,只有大漠孤煙  這個愛情故事,發生在新疆天山南麓的秋裡塔格,背景不是風花雪月,而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因為地下蘊藏有豐富的油氣資源,這個被稱為雄鷹和黃羊都到不了的地方,是石油勘探人的戰場。丈夫入疆勘探,妻子怕他孤單,攜幼女千裡尋夫而來,這是一對博士夫妻的激情燃燒歲月。
  • 那年的風花雪月,被陽光曬化後,一片狼藉
    成功人士可能為了顯耀自己是如何成功,在那段顯耀的日子裡,都有想炫耀的意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告訴大家,自己是成功人士,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喜歡聽逢迎讚美的話,他們在外找婚外戀時,大多是為了新鮮刺激,可能並不想影響自己的家庭,像《安家》電視劇的知否與闞老闆一樣,詩情畫意的濃情蜜意會迷惑人生,想不明白的就是知否,這樣一個多才多藝又漂亮的才女,
  • 唐詩裡的風花雪月
    唐詩裡通過寫意象來表達詩人的情感,託物言志是常用的手法。讀了多了,也希望通過唐詩裡的風花雪月做一個總結:一、風唐詩中以「風」為意象詩歌很多,一年四季有春風、夏風、秋風和冬風,李嶠的「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膾炙人口,現在小學生都能背誦;「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是人生得意後的風光滿面;「竹林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是夏夜暑熱詩人心靜自然涼之感;「風急天高猿嘯哀,
  • 寫實繪畫不是未來藝術市場的收藏方向(圖)
    王沂東2005年油畫《醉新郎》     當代藝術理論家慄憲庭近日指出:「中國人到現在為止對藝術的理解,在我看來還停留在"五四"到1970年這段時間,"畫一個東西要很像這個東西這句話在強調博物館體制的文化價值的同時,也指出了當今國人的審美觀,即「畫一個東西要很像這個東西」。     畫廊經理:畫得「像」的畫作就是好賣     海生:就三彩畫廊十餘年的經營情況來看,寫實主義油畫家的作品及工寫結合的某些畫家的小寫意作品確實深受藏家的歡迎,因為畫得「像」、畫得「好看」,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美術」審美觀,容易看懂,可以說「雅俗共賞、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