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難高考引發「復讀潮」?這屆復讀生會有多慘?明年新高考,復讀...

2020-12-08 騰訊網

今年高考失利,要不要復讀?

最近後臺瘋了,好多好多人圍過來,說沒考好,到底該不該復讀。很多學生志願都還沒填就準備著手復讀了,復讀年年有,但是今年感覺明顯更多。面對這樣的情況,也無法說清好壞,分數線一年比一年高,高分人數暴增.....這些不能說是復讀引起的,但似乎也脫不開一定的關係。

2020年高考成績下來後,就有很多考生陷入了焦慮,最後據報導,在成績過一本、二本、三本線的學生中,分別有5%、22%、42%的學生選擇了復讀。

我說,復讀這件事是因人而異的,的確,有的人復讀一年逆襲上重本,但也有人復讀依舊渾渾噩噩,推脫逃避,不願面對。

考生選擇復讀的原因也有很多:

高分考生,他們多有自己的打算,高考前就有很明確的人生目標,非某大學,某專業不讀。然而,高考或志願填報的失利,導致與夢想失之交臂;

中等生,發揮失常,認為自己復讀一年有提升空間的,希望通過復讀,上一個臺階;

很有潛力的學生,頭腦也非常的聰明,但在高中階段沒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高考失利。

高考後忽然醒悟想要再拼搏一次決定復讀。

差生,希望通過復讀能上個本科。

不要聽信說***家的孩子復讀一年還怎麼樣了,大部分同學復讀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據了解,尤其在縣一級的高中,學校的上線率復讀生佔據了很大一塊。

如果復讀沒效果,也不會這麼多人去選擇復讀了。

@毛毛

高考該不該復讀,每個考生可能都有自己的標準,對於復讀也需要辯證看待,要考慮自身情況進行合理選擇。高考考多少分,這個往往是選擇應不應該復讀的一個因素。

如果高考考的很低,平時自控力也很差,完全沒心思讀書,在高三階段的大小考試中分數幾乎都低於省控線或專科分數線。

這類學生還是不建議複習了。因為復讀不一定能提高很多分數,如果分數過低,複習一年還是考專科,這樣復讀的意義不是太大。

如果考的中等偏上,接近本科或達到一本線但是沒被錄取,建議儘量復讀。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通過復讀,努力一把就可以考取本科甚至考上重點,如果不復讀只能選擇專科,而復讀之後結果截然不同了,所以對於這類考生建議還是要進行復讀。

@蘭藍

從大學的角度來說,畢業於985、211高校和畢業於普通院校,平臺不一樣,在985、211大學,無論從師資力量,科研資源,學習科研氛圍,同學間的層次等等都完勝普通院校的學生;另外,就算是專科和本質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如果有機會讀本科,肯定不要去讀專科,專科和本科學生的培養模式,思考方法,處理問題的方法都不一樣。

復讀這一年的時間,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比之前那次更高的高考分數,一部分人會考進自己心儀的大學,退一萬步講,就算是沒有考到心儀的大學,可是復讀這一年的時間可以帶給你很多沉澱,可以想像一年的時間,你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更加努力的複習備戰,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也是一個很好的沉澱過程,你會變得更加冷靜沉著。

@小花菜

我覺得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如果平時成績很好,但因為發揮失常與重本線只相差幾分,這種情況我是建議復讀的,畢竟還年輕。復讀一年雖然辛苦,但盲目將就會後悔一輩子,而且只因幾分之差錯過重本真的十分可惜。

如果是因為實力本來就不行,又或者已經是超常發揮或是正常發揮了,我覺得就不要去復讀了。因為這樣風險太大。未來的變數也非常多。

@好想有隻貓

怎麼說呢,還是不甘心吧。班上很多之前差不多的成績,人家去了好的大學,難道自己就要去一個很普通的學校嗎?也不是偏跟人家比,可明明本可以真的太惱人了。

@擇誠

如果不是翻車,誰願意復讀……既來之,則安之,不困於心,不亂於情,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復讀可以讓你多一次高考的機會,讓你有更多的機會進入自己想去的大學,有更多的機會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復讀,也意味著你要面臨更多更大的壓力,如果這次再次失利怎麼辦?如果還是沒有考上怎麼辦?

你適合復讀嗎

想得到答案,先來回答這些問題:

你高考出現重大失誤了嗎?(高考成績低於模擬成績50分及以上)

你的高考成績是三本臨近二本線或二本臨近一本線嗎?你的心理素質強大嗎?

你看著周圍學霸的成績突然眼紅,突然發覺自己的成績根本配不上自己180的智商,深知自己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嗎?

如果這幾個問題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復讀的確是一種選擇。

你家裡的經濟條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嗎?

你發覺自己智商不夠,的確不是學習的料嗎?

你是那種學習比較佛系,不願意下苦功夫的學生嗎?

你現在一提起高考,心裡就會縈繞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嗎?

你打心底秉持「讀書無用論」,不懂家人為什麼一定要逼你讀書?

前4個問題,如果有任何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麼也許你真的不適合復讀。

第5道題,對很多高三生來說,你現在所堅持的這一理論的確還是自己想法青澀的表現,如果你沒有打心底改變這種想法,那勸你也不要浪費時間再讀一年了。

我建議你選擇復讀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對某一樣東西的堅定,或是重大的發揮失誤,而非那個模稜兩可的「不甘心」。對於復讀,你一定能要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你需要面對的是什麼。

復讀這一年不同往年,這一年更苦更累更心酸,你已經不在是應屆生,你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你學習的壓力也應該能夠想到,所以,如果你選擇復讀,各個方面的結果你必須要提前想到,提前考慮清楚。

復讀的成本,遠比你想像的更高。

「有期徒刑」1年

這個「有期徒刑」的概念,來自毛坦廠。在眾所周知的「高考工廠」之一毛坦廠中,高三復讀班的數量基本和應屆生的班數持平,那裡沒有娛樂,每一個學生的時間都被作息表拆解的嚴絲合縫,宿舍裡無法手機充電,除了學習,也找不到什麼可做的了。

毛坦廠附近的文具店叫「好運文具」,酒店叫「狀元酒樓」,超市叫「學府超市」,這裡的學生不光時間被拆解,也被這樣無形的壓力包裹,一年題海後,這裡的復讀生人均可提高100分左右。

復讀班的費用多在萬元以上,毛坦廠附近的普通民辦學校,收費高達4.8萬。

這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講已經是筆不小的費用,而選擇以高考作為孩子命運出口而復讀的家庭,大多數也是普通家庭。經濟上的壓力只是一方面,在高四巨大壓力下朝夕相處的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緊繃。

最大的壓力和傷害來自自己,網友@奇怪的她 說,復讀與其說是身體上的折磨,心理上的折磨更多吧。每次月考過後,名次表就會貼在大門上,進步多少,倒退多少,明明白白圈出來。可是復讀生的心臟好像比應屆生更脆弱,一次倒退,也是一次暴擊,你會一次次地反問自己:讀真的是好選擇嗎?我是不是浪費掉了這1年的時光。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就要準備好承受旁人的眼光,準備好慢慢脫離原有的同學圈子,因為當他們都在討論大學話題的時候,你必然覺得難過和疏離;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要準備好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比如第二年高考的題,它可能更有難度,或者競爭者更多;

如果你選擇復讀,你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你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和絕望,告訴自己決定高考成敗的不是有沒有復讀,而終究是有沒有努力。

有同學說,復讀時候每天下了晚修,都要一個人在操場流淚,平復一下情緒再回家,小小年紀就承受這些,可能就認證了那句:在那段黑暗無光的歲月裡,恰是你野蠻生長的時期。

平靜樸素的高中操場,曾釋放了多少學生的壓力

高四,讓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可能性,同時也接受自己的不可能性,這可能就是復讀最大的體驗。

復讀的一年,你肯定會遇到壓力

如果選擇了復讀,這兩個字將不再是輕飄飄的紙上談兵,而將具象為時間被分割成無數個小塊又被題目和作業填滿的一整年。

《中國青年報》曾介紹了一位復讀生的日常備考計劃:「每天14節課,作息時間為早上6點20分到晚上10點30分,每周上課六天;封閉式、準軍事化管理;班主任專任專職,全天候督導學生;按入校成績分班,分層次教學;實行周考,月考。周考為單科考試,月考包括學校月考,武漢市統一調考,湖北省八校聯考等。

除了緊湊的時間安排,自然還有堆積如山的作業。更大的挑戰,則是復讀生相較應屆生所獨有的挫敗感與壓迫感。在這種環境下,復讀生更加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中國社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極盛曾以北京市4萬名應屆生和復讀生為對象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復讀生的心理問題比應屆高三生大很多,一半的復讀生有強迫傾向、焦慮傾向。

一天天數日子過完了高四。

哭了無數次,無數次想放棄,無數次數著時間過日子,那個時候,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熬」。每每如此安慰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只要熬過剩下的日子就好了。當時打定主意,如果還考不好,打死也不會再重來了。

@小歡紫

與辣椒油為伴,認咖啡為友。

感受最大的,就是學來的那些對抗睡眠的偏方。辣椒油是可以拿來抹鼻子的,風油精是可以塗在眼皮底下的,筆頭是可以用來戳大腿的,雀巢咖啡是可以幹吃的。

@擺拍pose

周圍人關注的目光,自己對曾經同學大學生活的羨慕。

有時,打開微信,那些老同學會來問候一兩句,出於好奇問你各種復讀的情況,雖然他們沒有惡意,但是這種問候只能讓自己覺得收到莫名的關注,一句句回復過去,也會覺得很煩。偶爾再打開朋友圈,看到以前的同學到哪裡哪裡旅遊打卡,還有有同學在吐槽四六級的作文題,有人會說周末在宿舍躺屍一天覺得好無聊,有人又秀了一幅最近跟班學的水彩畫……這一切,都與你無關。他們有些煩惱,甚至你也想擁有,但是時候未到。

這時候,人類的悲喜是並不相通的。你哪裡也不能去,只能幹掉桌面上的卷子,然後去食堂給自己加雞腿。

或許,這一年,你需要選擇朋友圈失聯。為了明年你能笑的開心,我想,你的朋友也不會因此埋怨,他們只會為你的堅持點讚!

再次失敗的風險。

這很殘酷,也大有人在。復讀不是定心丸,不是靈丹妙藥,萬一又有什麼不可抗力因素呢?就算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也不得不考慮這種最糟糕的情況。要想好這樣的結局,自己該何去何從。

政策變化大,各地復讀風險有多大?

高考政策風雲莫測,尤其是最近兩年,高考正處於改革的關鍵期和過渡期,許多政策正在不斷更改和完善。

目前為止,各省市都沒有出臺2020屆高考考生不能復讀的規定,但卻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限制了復讀生的選擇。

比如貴州、雲南、四川等省份已經明確表示:從2020屆高考生開始,省內所有公辦高中不再允許招收復讀生,這意味著這些省份的復讀生只能去民辦高中。

民辦高中的教學質量不敢保證,市面上的複讀機構收費又昂貴,這些都給復讀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同時,不少省份下一屆高考已是新高考模式,各地高考模式不同,2020屆考生復讀,有著劣勢。

新高考背景下,還適合復讀嗎?

你一定要看好,如果復讀,明年的自己是否趕上了改革的下一屆。

明年,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開始高考改革,考生將參加新的考試評價體系。

通常情況下,發揮失常或未能考上心儀學校的考生可以選擇復讀。而今年的考生是傳統高考模式下的最後一屆考生,假如他們選擇復讀,將面臨一個全新的考試評價體系。這種情況下,復讀是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新高考改革對有意向選擇復讀的考生來說,是風險,還是機會?

有關專家建議,2021年高考考試形式變化非常大,考生復讀將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復讀一定要非常謹慎。

全新選考模式下考生復讀需全面考慮

如果選擇復讀,考生首先面臨的就是選科。新高考將不再文理分科,語數外之外的三科需要選科,且考試由3科一張卷變成3科三張卷,分數不再是單純的卷面分,而是要跟一起選一門學科的人去排隊,即所謂的「等級賦分」……

有人認為,新高考選科為考生提供了更多個性化的選擇,可以允許避開弱勢科目,對有些學生是有利因素。在中國高教學會《高校招生章程評價》課題組組長張藝執看來,這種情況確實對部分有明顯偏科傾向的學生有利,但偏科畢竟是少數情況,並不適用於所有學生。

在選科帶來變動問題上,精華學校校長廖中揚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他認為,選科對今年選擇復讀的考生來說並沒有影響。「今年文科考文綜的學生,明年照樣選史地政就好;考理綜的學生明年選理化生就好,沒什麼區別。」

但張藝執認為,總體上講,新高考對2020年考生來說是陌生的。以往復讀生的優勢在於考過一次之後,按照原來模式再操作一遍,就會輕車熟路;但明年考查模式是全新的,這時復讀生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甚至困難要更多一些。「其他同學是從高一開始在新模式下適應了三年,而復讀生只有一年的適應過程。」

新的錄取方式並非意味著選擇收窄

與選科模式相對應,高校在錄取方式上也有較大的變革。目前,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浙江、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多個省市已經公布了高校招生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高校的部分專業設置了必選科目,考生選考科目中須包含這些必選科目方可報考該專業。

這衍生出了一套全新的志願填報模式。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一名班主任張宇庭(化名)總結這種變化:學生原來填報志願是優先考慮學校再考慮專業,而新高考後對專業選擇的優先度更高,更強調學生願意學什麼專業。「學生選的科目,基本上就決定了他們能選的專業的範圍,然後再去考慮學校。」

有考生不免疑惑:由原來的文科理科兩種分類變成「3+3」模式下20種分類,如果選擇了某一種,其他選項對應可報考的專業就與自己無關了,這是否意味著可選擇的高校及專業範圍變窄了呢?這是否成為選擇復讀的一個不利因素呢?

對此,記者諮詢的多位專業人士均給出了否定答案。他們的理由是,對於選考科目為生物、地理和政治的這部分考生,可選擇範圍確實窄了,但這樣選科的只是極少數學生。高校設置選考科目時,很多原來理科專業要求選考物理,很多原來文科專業都要求選考歷史。這樣一來,如果考生選考科目中包含這兩個科目,幾乎大部分學校專業都能填報。

此外,精華學校校長廖中揚指出,實際上高校目前大部分專業沒有必選科目的限制。這就是說,原來有些限制理/文科生的專業,文/理科生也能報了。因此對大多數考生來講,明年可以報考的範圍更大。

等級賦分降低區分度 批次合併改變復讀心態

「卷面分不是最終成績,而是要跟選同一門學科的學生去排隊。」新高考改革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

等級賦分會導致科目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的分差縮小。傳統高考中,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每一科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差100分。而新高考下,根據等級賦分的原則,每科最低分數是40分,最高分數是100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的差距是60分。這意味著區分度有所降低,也會影響到同一分數段的競爭激烈程度。

廖中揚認為,區分度一下降,靠優勢學科拉高分數的可能性就低了,這時對考生來說最關鍵的是補短板。同時他認為:「對於成績偏後的學生來說,跟前面差距沒那麼大,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機會。」

新高考還有另外一個大的變動,就是批次合併。張宇庭分析,批次合併之後,本來在一二批次分數線邊緣的學校之間的界限沒有那麼清晰了。以前很多復讀生心態是想通過復讀上一本院校,而明年這個界限消失,對這類考生來說,復讀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廖中揚認為,批次取消,學校之間的差異仍是客觀存在的。對復讀生來講,就需要更加去考慮學校的質量,而不是僅僅考慮批次。

也有人認為真心想要復讀的話,也可以考慮

2021年新高考對復讀生的影響,可以從考試科目、難度和招生三方面來考慮。

新政考試科目改革:語、數、外三科必考;物理、歷史二選一;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選二。新政給應屆高考生多了選擇。而對於往屆生來說,理科就選原來的六科,語數外理化生;文科就選語數外史地政。因此,復讀生完全可以選擇原來的科目參加考試。

科目難度變化主要體現在數學上。數學不分文理科,考試範圍在原理科基礎上刪除算法框圖、三視圖、命題、選講內容。因此,對於理科復讀生來說,內容範圍變小了,難度也可能會降低,理科復讀生有優勢。

雖然高考發生了調改,但是獲取高分依舊是關鍵。如果還想再試一次,新政不是攔路虎,還可以備戰繼續考。

復讀,最需要想明白這些

高分復讀

根據往年數據統計,不少復讀生並非「沒有考上大學」,而是「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這類考生分數往往並不低。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張宇庭不贊成高分復讀。「很多孩子認為自己這一年沒學好或者發揮失常了,但他無法保證明年就不失常。」張宇庭認為,能有好的第一學歷當然很好,但是並不是說一定要把自己未來命運都系在兩天的考試中,這是有風險的。人生的路很長,可以從其他角度做更多規劃。

文科生復讀

新高考模式下,文理科數學不分卷,這樣一來,數學卷和之前的理科生數學卷相比難度要下降,但是跟原來的文科數學卷相比難度會提升。理科學得好的人,在難度有所下降的數學卷子上有優勢。這種情況下,張宇庭建議,文科考生儘量不選擇復讀。

專家提醒

如果要選擇復讀,考生要衡量自己的意志品質,是否足夠堅強、能否吃苦耐勞、有沒有足夠的心理壓力承受力。沒有強大的心理耐受能力的家長和考生儘量不要選擇復讀。 ——張藝執

希望每個考生和家長都能有長遠的規劃。孩子們自身一般缺少規劃意識,那麼家長需要發現孩子的天分和弱點,該順應的順應,該規避的規避,這對家長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廖中揚

最後:

復讀,不是失敗者的選擇。復讀,是讓你重新書寫答案的機會。

這一年,你需要去涅槃的自己。不僅僅是分數上的改變,還是自己性格上、觀念裡的東西在變化。自己已經開始學著去獨當一面,去收拾爛攤子,去對自己負責,去爭取什麼。有些人即便復讀失敗,也不曾說過後悔,低谷的自己使勁往上爬,狼狽但是值得。

有哲人說:「一種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所以,在此勸你慎重。

如果已經做了選擇,請不要再躊躇猶豫、患得患失,沒有一種選擇是天生正確或者錯誤的,但你能通過自己來證明這個選擇的性質。

你只能選擇一個方向,也只能看到這個方向的風景,唯一的出路是向前走。別人的意見只能是參考,希望你遵從自己的內心,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選擇權要把握在自己手上。

相關焦點

  • 復讀被堵?新高考形勢下,2020屆高三生還可以復讀嗎?
    這種選科上的變化將對是否選擇高考復讀帶來什麼影響? 北京一位郊區高招辦老師在表示,最近幾年,該區每年有100多人參加復讀,預計今年人數仍會保持穩定。 在他看來,新「老」高考的變化,對考生是否選擇復讀影響不大,明年新高考仍使用「老教材」。
  • 多校禁收復讀生?快看各地復讀新規及14個新高考省市復讀風險
    復讀年年有,今年特別難。 一方面,貴州、四川、雲南、黑龍江等省份明確嚴禁公辦高中和省級示範中學招收復讀生。 另一方面,明年14個省市的新高考改革,是懸在復讀生頭頂的一把利劍!
  • 2020年多省迎來新高考模式,今年高考落榜的學生,適不適合復讀?
    2020年多省迎來新高考模式,今年高考落榜的學生,適不適合復讀?今年的高考成績從7月23日開始各地就要陸續公布,成績公布後學生緊接著就是要填報志願,志願填報後就是錄取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高考生會無緣大學或者是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學生就會想到復讀,可是,眼下的高考在不斷改革,這一屆的學生還適合復讀嗎?復讀的成功機率又有多大呢?
  • 高考復讀學校學費一般是多少
    高考復讀學校學費一般是多少?百學網徐老師介紹,最近有許多的家長朋友諮詢高考復讀需要花費多少錢?針對這個問題,徐老師的建議首先是,不要復讀!不要復讀!不要復讀!為什麼徐老師不建議復讀呢,因為復讀一年,真的浪費很多青春!同時也不見得取得好效果!
  • 2021年多省全面實行新高考制度,2020年高考失利後還能復讀嗎?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相比於往年,今年可是困難重重,先是經歷了一場疫情,接著高考延期,考試途中遇到暴雨,推遲一天高考,我只能說這屆考生真的太難了。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在高考的前幾個月,多數的學生都是在家學習,成績可想而知,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 大學生就業困難回爐復讀再次高考
    「復讀學校嗎?我是學生家長,我孩子在瀋陽工業大學讀大三年級,現在說就業不好死活不讀了,非要回來補習明年參加高考,咱學校還收人嗎?」還有半年才高考,瀋陽各個補習學校的熱線電話都火了起來。打來電話的不是諮詢明年復讀的,都是想插班的。有些補習學校甚至為了這些大學回流復讀的學生制定好了收費標準。
  • 高考成績不佳打算復讀,要準備多少錢才夠,知道之後不想復讀了
    今年的高考可以用車禍現場來形容了,雖然官方說法是今年高考的難度和往年持平,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今年高考可能是五年來最難高考了。還沒有走出考場考生就已經在心中做出了選擇,考不好就復讀吧明年再戰一定考好。可能這個想法不止一個人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復讀一年要多少錢。
  • 高考數學史上最難?很多考生表示亞歷山大?網友:估計要復讀啊!
    高考數學史上最難?很多考生表示亞歷山大?網友:估計要復讀啊!謹代表2020屆學子向全體國一國二國三19屆學長學長致敬.鞠躬.認真講.自己的一點看法.今年高考數學挺難.但是不過.屬於那種能拉開區分度的難度.有利於高考選拔.可以吐槽但是沒有什麼過分值得噴的地方。但重點在于格式新穎,我以為今年還是換湯不換藥,沒想到他給我換了個碗.
  • 高考復讀 一年提高100分不是神話
    南方網訊 6月24日高考分數公布,6月26日一本和二本兩條分數線揭曉,三個數字在成就幸運兒夢想的同時,也把另一部分人逼向了復讀之路。那麼,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復讀學校「功力」究竟如何?過熱的復讀市場難道真的適合每一個想要再次挑戰命運的考生?如何在良莠不齊的復讀學校中慧眼識真?「新大綱」是否為復讀學生雪上加霜?這一切的問題都擺在復讀考生的
  • 「2021年還能復讀嗎?」 復讀有哪些政策,了解下!
    而且,從某種意義來說,選擇合適專業的複讀機構,對文理綜再次複習鞏固一年,比起應屆生來說,復讀生還多了一年的後發優勢。 故新高考改革後往屆生、社會考試可以選擇復讀參加2021年高考。 3 往屆生參加2021年高考有何優勢? 答:受疫情的影響,2021屆應屆生有一學期沒有復學,線上教學的效果肯定不如課堂教學。
  • 禁收復讀生!高考失利意味著什麼?落榜生還能復讀嗎?
    禁收復讀生!高考失利意味著什麼?落榜生還能復讀嗎?2020年4月21日,貴州省教育廳發布《嚴禁公辦普高招收復讀生 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各類特長生招生》通知:嚴禁公辦普高招收復讀生。這幾年有關復讀生招生也頻繁引發爭議, 每年復讀生的數量在逐漸增加,讓很多應屆學生以及家長擔憂,復讀生在學習成績以及其他方面都佔據優勢,並且已經經歷了一年考試,對於考試心中多少都比應屆生更有把握。有家長擔心,復讀生佔據了本該是應屆考生的資源。為什麼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復讀生?
  • 復讀生加劇高考競爭,引發教育不公?如何治理復讀熱,專家解析!
    近年來,高考復讀熱再度升溫,且復讀生群體中不乏高分考生。面對這一現象,輿論呈現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復讀是學生的正當權益,有人認為這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有失教育公平。高考復讀熱背後的根源是什麼?對於個人、國家和社會有何影響?從高考改革的角度,如何治理復讀熱現象?
  • 教育部發布新公告,禁止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加快促進高考公平
    高考失利轉而選擇復讀的考生越來越多 也因為高考競爭壓力大,所以近幾年選擇復讀來年再戰的考生人數也是越來越多。有些高中甚至還為這些復讀的學生準備的「高四」,為他們提供輔導。
  • 高考復讀:孩子復讀一年的學費是多少錢?高三復讀價格貴嗎?
    高考復讀:孩子復讀一年的學費是多少錢?高三復讀價格貴嗎?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結束了,這幾天就是公布答案的時候了,但是小編相信應該有許多的考生們因為發揮失常導致可能成績不太理想。於是就有想復讀的念頭,當然小編覺得復讀那可是一件比高三複習還要辛苦的事情,會有更多的心理壓力,復讀一年要花不少錢。那麼,復讀一年需要多少錢呢?復讀價格貴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高三復讀一年需要多少錢?
  • 禁止招收復讀生!高考落榜生還能參加復讀嗎?
    前言:禁止招收復讀生!高考落榜生還能參加復讀嗎?對於眾多高考學子來說,高考大概就是他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點。而2020年又爆發疫情,對今年高考的學生來說,真的是異常艱難的時期。好在他們還有復讀的機會,而最近,貴州省教育廳發布有關中小學入學的事宜,並且重點指出了,從2020年秋季開始,貴州省各公辦高中學校,將不會再招收復讀生。這一則消息不知讓多少考生憂心忡忡,同時也讓不少考生失去了復讀重新參加高考的機會。而且,今年高三開學的時間比以往晚了很多,很多考生的心裡都非常不安,承受了許多壓力。
  • 高考落榜的原因找到了,2020年各省復讀人數出爐,考生:真的好難
    眾所周知,2020年的高考報名人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比去年猛增40萬,高達1071萬。因為我國高考的適齡人數在逐年增加,各個高校整體的分數線也在上漲,所以今年的高考異常的激烈。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復讀生人數的增加,2020年高考中復讀生佔了近百萬,十個高考生中就有一個是復讀生。
  • 2021年,會不會成為「有史以來,最難高考」?
    2021會不會成為「史上最難高考」?2020,山東新高考元年,很多考生和家長直呼「太難了」:多學科試題難出天際,物理最後的大題達到學科競賽難度,歷史愣是寫了四篇「小論文」。我們學校已有40多人來復讀,基本都是449分以上,還有近10人在500分以上。雖然復讀一年成績不會都大幅度提高但保持在一段線上並提高30--50分還是完全有可能的,這也就意味著明年500左右競爭壓力必然加大!第二,賦分競爭更激烈。
  • 2020高考復讀全攻略,哪種適合復讀、如何擇校、文章有點長慢慢看
    以西安丁準高考補習學校為例:處於這個水平線上的學生,在丁準高考補習學校復讀一年,平均提分會在150分以上。近5年以來,有很多這個分數線的同學提分復讀在200分以上,最高是285分。 這個分數線的學生高考失利的因素是比較多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自律、缺乏學習積極性、老師不太關注這部分學生、不能掌握學習技巧等等原因。
  • 多省教育部發布通知:禁止招收復讀生,「高考名校」將原形畢露
    因此,越來越多的落榜考生,或者沒有考上理想大學的考生選擇復讀。近年來,復讀的熱潮愈發的洶湧,有的學校復讀的考生甚至比應屆的考生還要多。因此,針對這種情況,貴州、雲南、四川等多地教育部門發布通知: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高考復讀生。
  • 高考落榜怎樣的學生該復讀,復讀的話能提升多少分?
    現如今,在日益激烈的高考競爭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孩子為了能如願考上理想的學校而義無返顧的選擇復讀。復讀,其實也是個選擇,關鍵看人看時機。不是說成績低就要復讀,因為復讀不一定能考得更好,這樣意義不大而且浪費時間,那究竟應不應該復讀呢,復讀能提多少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