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月入2000元比美國月入3000刀幸福

2020-11-25 網易新聞

(原標題:陳平:經濟學測量引發的爭議)

【文/陳平】

我在清華講演的時候,講了一個個人的觀察和經歷。當時我給出兩個數據,沒想到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我說在中國每個月2000元人民幣的收入,雖然換算成美元不到1000美元,但是卻遠比生活在美國,比如說在洛杉磯每月收入3000美元,生活要幸福得多,或者說更有穩定性。

在詳細解釋這段話前,我先為大家介紹一點背景資料。

世界銀行曾經出過一份報告,叫《2030年的中國》。這份報告當時是由世界銀行和中國國務院發展中心合作,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國務院底下諸多部門的業務官員,所以報告一出來,對中國經濟決策產生了相當重大的影響。

世界銀行官網截圖

裡面說中國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努力向高收入社會前進。這高收入社會怎麼實現呢,就是要模仿美國和西歐的一整套社會制度,包括私有化、福利社會、怎麼從低消費過渡到高消費等等,當然還特別強調城市化。

報告裡面就提出一個理論,叫「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提法固然有計量經濟學的數據支撐——拿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做線性回歸,把人均GDP或者人均國民收入和其他指標對比,就出來一個看似從低收入向高收入發展的趨勢,於是就把這個當成普世規律。而其實,它是沒有堅實理論依據的。

金融危機以後,如果再考慮這一次的新冠疫情,我觀察到的情況正好相反。西方高收入國家正面臨非常嚴重的困境,西方發達國家面臨的社會危機要遠比世界銀行所謂的中等收入國家嚴重。所以我提出了一個相反猜測,叫「高收入的困境」。

那麼,中國政府在決策的時候,在討論未來發展方向時,到底應該模仿效法西方的所謂高收入、高消費社會,還是要發展我們中國有幾千年傳統的小康社會——並不需要收入特別高,當然我們要擺脫貧困。在我看來,小康社會反而是更可持續,更有競爭力的。

我們討論的是這麼一個大問題。

回到那兩個引發爭議的數據。

大家都知道匯率是浮動的,目前一美元可以兌換近7元人民幣,所以不少人開始質疑,2000人民幣大概300美元都換不到,哪裡來的1000美元呢?這陳平博士豈不是連基本算術都不會?看起來很荒唐。

首先轉告我這個爭議的,是我在德克薩斯大學的老同學周新良。他當年在化學系成績突出,博士期間就出了若干論文,工作後更是一邊從事實務一邊關心時事。因為他是個做學問很認真的人,所以如果他也對我的言論不理解,甚至覺得荒唐,那一定存在兩個可能:

第一,我犯了大錯;第二,我原則上沒錯,但省下了解釋的功夫。


當然,不論哪種可能,也都是我的責任。既然又提起,今天我就來聊聊清華演講時候來不及和大家解釋的問題,跟大家討論一下經濟學的測量引發的爭議。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如果不說明白,西方國家就不知道怎麼看待中國崛起,中國也不知道如何評估自己的實力。

大家要知道,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還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計算中國的GDP,用的不是官方匯率,而是購買力平價。購買力平價就是中國的實際購買力,應該是官方匯率的兩倍左右,如果是2000元人民幣,按官方匯率只有300美元,但購買力可能是600-700美元。所以我粗估了一下數量級,說不到1000美元,大概也是對的。

IMF、世界銀行及CIA統計的各國GDP(PPP)(圖/維基百科)

現在看經濟規模的總量,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美國第二;但如果按官方匯率來算,美國第一,中國第二。所以現在美國炒作「中國威脅論」,講的就是經濟總量;炒作印太戰略,要拉印度來制衡中國,講的也是印度經濟的總量。

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國和印度都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對美國構不成威脅,理由就是人均 GDP。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一除人口,那美國的人均GDP就差不多是中國的4倍。所以中國很多人對中國道路沒有信心,崇拜美國,有很大的依據就是人均GDP,甚至講人均可支配收入。

最近有一個說法也引起很大的爭論,就是說中國還有6億人每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1000元人民幣要換算成美元,連200美元都不到,照美國來說絕對是非常貧困的標準。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些標準實際上是什麼?

是假設所有的經濟都是市場化。然而對中國和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實市場化的經濟比例並不是很大。如果你是農民,有自留地,裡面種蔬菜,養雞下蛋,你是可以自給自足的。你自己蓋的房子,也是不需要交租的,政府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對農民的住房收什麼房產稅。這些都是構成基本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並不需要花多少錢。

我的學生裡面有好幾個來自農村,我就問他們父母在家生活到底需要花多少錢?他們說一個月500塊錢就足夠。你馬上就會明白,如果單講收入,其實是忽略掉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農民自給自足經濟裡面的——隱形收入。如果不算進去,就表面的情況看起來,中國農村和小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況要比大城市差很多。

中國農村、小城市和大城市的生活水平,如果用收入錢數比較,似乎大城市最好;實際上,如果用生活質量比較,中國和美國一樣,城市越大,居住地區越富,普通人的生活越是艱難,因為生活成本都被主導當地經濟的富人抬高了。

這就是為什麼亞當斯密不得不承認,財富是權勢。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是等價交換,因此才會科技越進步,貧富差距越大,大城市就業越難,生活成本越高。

只講名義收入,不講實際生活成本,是西方經濟學和西方媒體矮化中國社會的主要武器;但是強調「中國威脅」時又誇大中國對西方的競爭力。

大家想一個基本問題。你創建一個企業,組建一支軍隊,是要招聘富家子弟,還是窮人子弟?美國投行的回答很清楚:要的人,必須Smart(聰明)、Hungry(有飢餓感)。這樣你們就不難明白,究竟是中國中等收入的老百姓有競爭力和發展前途,還是高收入國家的老百姓能應對危機的挑戰?

中國人的智慧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換算成經濟學的案例,比如2000元人民幣和3000美元,你如何做選擇?你要往富人區擠進去,當然希望手上的錢多多益善。如果你的人生目標是以弱勝強,你不難選擇去農村苦練硬功,下一步去包圍城市,進佔城市。天下沒有什麼唯一優化的選擇,各人志向不同,將來前途各異。

所以觀察不同國家的發展道路、競爭優勢,單單靠「數錢」來比較,是絕對不可靠的。

現在美國的美聯儲、歐洲的央行、世界各國,危機一來都在印鈔票;但是印鈔票後面又沒有黃金、白銀或糧食等實物來做依據。所以現在各國印鈔票,其實是印白條。美國如果宣布它的白條是量化寬鬆的話,你們就會明白,我們手上辛辛苦苦出口的外匯,手上攢了一大堆美元,最後都要像國民黨當年發的金元券、法幣一樣,變成一堆廢紙了。


所以以為拿錢就能衡量經濟,衡量你的幸福度,或者你生活的穩定保障程度,實際上非常危險。

大家要了解一個基本常識,就是所有的統計數據都是假設這個社會是處於一個平衡態,然後才有可能計算統計平均。

世界銀行也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好,算出來中國統計平均上的購買力平價,我告訴大家,數據也是靠不住的。因為中國太大,人口規模比世界發達國家的總和還多,國家內部相當於包攬了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經濟發展高度不平衡。

所以回到今天的問題,在中國的大城市、中小城市或者鄉村,2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差異又是非常大的。2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我估算約1000美元沒有錯,如果我從上海農民新村搬到中小城市,購買力平價還會高於1000美元。

關於這次的爭論,有的網友說我是無恥胡說。

其實很多科學問題看起來是荒唐的理論,比如太陽是不是從東方出來的,那還用說?但天文學家發現,不是太陽從東邊出來,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轉。最先開始講這個道理的哥白尼,書不讓出版,臨死時才敢發表,後面擁護哥白尼的物理學家伽利略要被監禁,布魯諾被燒死,都是因為科學的真理看起來違背常識,就受到社會輿論的討伐。

如果對一個看起來好像沒有常識的問題,不去研究它為什麼會犯錯誤,錯誤犯在什麼地方,而是上來就破口大罵,那我就說實在可惜。面臨同樣困惑的問題,好學者提問,就可能抓住發現的機遇;罵人者自賤,因為浪費了時間和才能。

武林論劍,比的是智慧。有理不在聲高。所以我們中國很多日常的爭論問題,如果是要打口水戰,打意識形態戰,打道德戰,不如把它們變成一個科學研究的新方向。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化成雨_NBJ11143

相關焦點

  • 陳平:我為什麼說,中國月入2000元比美國月入3000刀幸福
    我說在中國每個月2000元人民幣的收入,雖然換算成美元不到1000美元,但是卻遠比生活在美國,比如說在洛杉磯每月收入3000美元,生活要幸福得多,或者說更有穩定性。 一 在詳細解釋這段話前,我先為大家介紹一點背景資料。 世界銀行曾經出過一份報告,叫《2030年的中國》。
  • 專家:美國人3000美金的薪水,沒有我們2000元活的幸福~
    有個專家在講座上聲稱:「在我們國家一個月拿2000元的工資,要比在美國的3000美金要過得幸福」。言下之意就是美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很幸福,當時那個語驚四座呀!而且,專家也沒提匯率這個事,直接就說的2000人民幣對3000美元。這不,有個網友可就不服氣了,要去證實下。
  • 「叫獸」陳平語出驚人:中國人月入2000人民幣遠比美國人幸福
    是因為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的一次《國情講壇》的演講中,他認為,中國人的生活水平遠高於美國,美國人民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因為2000元月收入的中國人,遠遠比3000美元月收入的美國人生活得幸福。
  • 在廣州月入3000元左右的男士,能娶到老婆嗎?
    最近看了一個街訪視頻,在街上隨機訪問了好幾個女生,話題是:「男生月入3000,你肯嫁嗎?」主持問:「那裡覺得如果工資只有3000元的男生,你會嫁給他嗎?」就算對於那些熬過窮的如今月入3萬甚至30萬的男人來說,看到這些女生說這些話也覺得內心不太舒服。月入3000元,如果是三四線城市或許還不錯。但如果在廣州,月入3000元還要租房子住就的確很難受了。
  • 初中畢業月入一萬,本科畢業月入3000,學歷還有用嗎?
    一些學歷低的人,月入過萬,拿著高學歷的人,月入3000。學歷現在已經淪為「廢紙」?學歷到底有沒有用?弄清楚這兩個問題之前,先弄清哪些學歷低的人可以月入過萬,哪些人學歷高的人月入3000,從事什麼樣的行業,舉兩個現實的例子。同樣是兩個初中同學,兩段不同的人生軌跡。一個初中同學,在初中畢業後,沒有選擇繼續上學。
  • 信用卡套現亂象:有的月入3000透支百萬,有的套現20萬炒股月入數萬
    8月底,北京銀保監局披露一則案例,一位持卡人月入3000元卻透支百萬,資金鍊斷裂。有父親替其兒子償還信用卡五萬欠款,其兒子四張卡累計額度近十萬,是月收入的8倍,用幾張信用卡取現倒帳,最後自己還不上了。樓市調控升級,用信用卡加槓桿買房正被整肅。近日建行、農行、招行、興業等多家銀行密集發聲,限制信用卡在房地產類商戶刷卡。
  • 北大陳2000教授:我們月薪2000元,比美國月薪3000過得輕鬆多了
    視頻是內容是關於中國和美國的國情比較的,具體內容我不大記得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視頻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陳平教授說的一句話:我們月薪2000元,比美國3000美元活得舒服多了。我房租一個月都3000了,月薪2000?吃土嗎?2000元肉都吃不起。也有網友表示:如果不買車買房,2000還是過得挺滋潤的。
  • 北京師範大學調查:中國月入2千以下為9.64億人
    2019年,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課題組分層線性隨機抽取了7萬個代表性樣本所作調查顯示,中國有39.1%的人口月收入低於1000元,換算成人口數為5.47億人,而月收入在1000-1090元的人口為5250萬人,月收入1090元以下的總人口為6億人,佔全國人口比重為42.85%。這與所說月收入約1000元(準確地說是1090元)以下的人口規模達到6億人是吻合的。
  • 中國5.6億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看看你的月收入,在哪級?
    想不到,中國8.7億人,月收入2000以下!來猜猜2019年人均月收入】眾所周知,每個人月收入水平的高低,決定每個人的生活質量的好壞,決定一個人的幸福指數高低。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對個人來說,收入高低,關係生存、關乎榮譽面子,更是你社會價值的體現。
  • 普通人存10萬要多久 月入3000怎麼存錢?
    月入3000怎麼存錢?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存10萬元需要多久時間,和個人的收入情況有直接關係。假如我們每個月收入8000元,那麼最快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存夠10萬元。假如我們每個月收入3000元,那麼需要兩年零9個月時間才能存夠10萬元。那麼月入3000怎麼存錢?
  • 月入2000,你就算中等收入群體了
    以下文章來源於:人間觀察指北 月入2000,你就算中等收入群體了 最近幾年上網有一個很強烈的感受,好像遍地都是有錢人。
  • 國內月入3000元,可以兌換58萬緬甸幣能幹啥?緬甸美女:為所欲為
    現在緬甸已經宣布可以用中國的人民幣結算了,因此緬甸也是為了發展自己的旅遊業,想讓更多的中國人前去緬甸國內消費,可能很多小夥伴不了解緬甸的物價水平,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就用3000原來衡量一下吧,為什麼要用3000原來衡量呢?因為這是我們國內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3000元可以換多少緬甸幣?
  • 老漢一小時做一張餅 上面刻字月入3000元
    這種大餅因為個頭大,又圓又厚像鍋蓋,所以被稱為『鍋盔饃……」段修奎邊向圍觀的群眾介紹著自家做著的鍋盔餅,邊用刀切著小塊免費讓大家品嘗。當聽到大家一致誇讚好吃時,他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圖為4月27日,段修奎展示「鍋盔饃」。現年54歲的段修奎是安徽界首市人。他說,在他10多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輩學習做這種「鍋盔饃」。「 製作鍋盔饃要用麥麵精粉,面和好後,用淺底鍋慢火烘烤。」做餅的程序說起來很簡單,然而真正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年和我一起學習這門手藝的也有幾個師兄弟,因為費工費時收入還少,所以現在他們都不做了。」如果我也放棄,那這門手藝就失傳了。」
  • 武漢網店模特:月入2000元 男模穿女裝賺取人氣
    從「麻豆」到網店老闆     美女店主月入過萬元     當被稱為「蟻族」的同齡人正在為找工作發愁時,23歲的惠子已然尋到奮鬥的方向。除了網絡模特,惠子還有一個身份是「網店店主」。這意味著,她要通過包裝自己,為自己的網店帶來更高訪問量。這家小店,每月能給惠子帶來過萬元的收入。
  • 月入2000工作最拼卻是中等收入群體?不!中等收入群體是這樣的!
    2019年1月25日,月入2000元-5000元的群體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仿佛大家一瞬間都是在質疑這個定義,2000-5000元的怎麼就算是中等收入了?都不夠自己花還中等收入?2000元-5000元到底算不算中等收入?
  • 普通洗車工月收入2000到3000元 汽車美容工資翻倍
    原標題:普通洗車工月收入2000到3000元 汽車美容工資翻倍   「倒、倒、倒!」當一輛被水槍衝洗過的汽車從洗車房倒出來後,還沒等車熄火,手拿抹布的三個小夥子就衝了上去,車頂、後備廂、擋風玻璃、車門、輪胎……一塊塊藍色的抹布「飛奔」在車的各個角落。三個小夥子一臉認真,手中幻變著抹布、吸塵器、洗車泥等工具……「好!3分25秒!」
  • 為什麼有人月入2萬還覺得自己活的失敗?有人月入5000也活得很幸福
    今天下午在頭條上面看見一個月入兩萬的人發起問題問自己這點收入還要養兩個孩子是不是活的很失敗。看見這個問題之後,第一次感覺到這個世界貧富差距太懸殊了。就我身邊普通親人,朋友的老公月入基本都是5000多的情況下,別人也過的都很幸福。沒有說被什麼房貸,車貸所煩惱,我們這武漢也還至少屬於二線城市吧?
  • 日訪量10W,月入漲3000,疫情下的線上診療能火多久?
    對醫生來說,多點執業越發靠譜、平臺醫生月入平均能增加3000元。對患者而言,足不出戶享受醫療服務,終於遠離了「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的困境。 這樣的win-win模式,會一直熱下去嗎?未來走向如何? 線上診療需求有多大?
  • 月入百萬的玄學生意:百元算「人生大事」
    縱觀交易數據,此類商品中單價從10元到396元不等,60%的顧客會在30-288元的價格區間內選擇,而單價高至200元左右的也有6000多月銷量,店家單此一項便可月入百萬。數額之大,人們的付費意願可見一斑。從出生、學業、工作到結婚等人生大事全面覆蓋明碼標價,就沒有先生看不破的命。
  • 90後女生為學英語背上12萬元貸款 月入3000每月還貸5500
    視頻攝製(央廣網記者鄭重)央廣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記者梁爽)月入3000每月還貸5500,90後女生為學英語背上12萬元貸款,初入北京打拼,為何成為「學奴」?想著學好英語,升職加薪,今年25歲的張貝貝憑著一股熱情「咬著牙」報了華爾街英語VIP課程。這一咬確實也讓張貝貝出了不少「血」,36個月的學習課程,需要繳費將近1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