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小可
對於愛情和婚姻的看法,張愛玲曾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
「每個男人心中有一朵紅玫瑰和白玫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蚊子血,白的卻成為了窗前白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的變成飯黏子,而紅的卻是心頭的硃砂痣。」
孫儷、蔡少芬主演的電視劇《甄嬛傳》中純元皇后這個角色從來都沒有露過面,卻是劇中最關鍵的人物。
眾所周知,純元皇后是雍正心中的摯愛,她才貌雙全,溫婉善良,一曲驚鴻舞牢牢地拴住了皇帝的心,活成了一縷白月光和一顆硃砂痣。
甄嬛入宮前期備受寵愛,很大程度是因為容貌酷似純元皇后,所以在後宮的勾心鬥角中佔盡了先天的優勢。
然而,後期甄嬛被陷害,主動選擇黑化,也離不開純元皇后這個理由,因為她不甘心活成純元皇后的愛情替身。
那麼,從未在《甄嬛傳》中露過面的純元皇后到底是真正的白月光,還是腹黑的心機婊呢?
都說,男人看女人總是霧裡看花,而女人看女人的眼光才精準和狠毒。
蔡少芬主演的皇后宜修,她最後向雍正坦白的這一段對話裡,暴露出純元皇后的真實面目。
宜修說自己本應該成為嫡福晉,卻因為皇帝移情別戀姐姐,最後嫡庶有別自己拱手相讓了這個通往名利巔峰的位置。
純元皇后是烏拉那拉氏的嫡女,擁有著傾國傾城的容貌,還有不爭而爭的氣質,這樣看似純真善良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功利和算計的心。
從純元皇后第一次與雍正見面的情形來看,純元皇后就是傳說中的心機婊。
當時宜修正懷著孕,然後她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所穿的依附華麗富貴,堪比封妃時的禮制和待遇。
以當時純元的地位來看,她適不適合這樣打扮和穿著的,正是因為如此,才暴露了心機城府深的那一面。
在雍正的心中,純元皇后是一個完美到極致的女人,不妒不爭,知書達理,花容月貌,還非常純真,簡直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
然而,純元皇后實際上卻是一個心機婊,她步步為營,善於偽裝,用善良來包裝自己的算計自己的親妹妹。
純元的出現,不僅僅搶奪了宜修的愛情,還奪走了她在乎的一切,包含榮譽、權力、地位等。
這在那個時代,幾乎是一個女人可以翻盤和逆襲的最大資本。
雖然純元皇后最後留下遺言,要求雍正為了烏拉那拉氏的榮耀不要廢后,更多考量的是家族的利益和命運。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所謂的「暈輪效應」,第一次見面的印象非常關鍵,幾乎決定了對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價值和判斷。
陳奕迅有句歌詞說得好:「得不到的永遠子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才最美好,這是人性的弱點。
如果純元皇后年老色衰,從鶴立雞群到「泯然眾人矣」,她的命運或許也會跟宜修一樣晚景悲涼,殊途同歸。
重溫《甄嬛傳》才發現,純元皇后並不是所謂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她是心深似海的心機婊,步步驚心,猜中了開頭,卻猜錯了結局。
註明:圖片均來自網絡,文章是羅小可原創,抄襲必究。
各位親們,孫儷、蔡少芬主演的電視劇《甄嬛傳》中純元皇后到底是不是白月光?歡迎留言!
作者:羅小可,一個嫁到臺灣的媽媽,寫在臺灣的一切,執迷於各類影評劇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