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中九歌
1979年,越軍集結重兵逼近中國西南邊境
打算用武力搶回越南「歷史」中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土。
越南所認為的領土,包括中國廣西、廣東地區,雲南地區,以及四川西南的部分。
為了激勵士兵的士氣,越軍指揮人員還提出了一個霸氣的口號。
「打到友誼關(廣西憑祥地區),吃早飯打到廣西南寧過春節!」
上面的是越軍第3師141團的戰前口號。
但令越軍沒有想到的是,我軍採用了分割包圍的戰術,加上後方重炮火力支援,一下子把越軍打的哭爹喊娘。
連廣西南寧的邊兒都沒見著,越軍就被消滅了2/3以上。
建制基本上被打殘了。
打殘越軍第三師的是國內的55軍,一支英雄的部隊。
55軍老兵祭奠英烈
其實在中越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對越南的援助和恩情,不可不謂不多。
1960年至1965年間,在必須「逐步加強對外援助,努力做出更大的國際主義貢獻」的政策之下。
開展了大規模的對越南進行的援助。
56年,中方同意無償援助越南1,000萬美元的外匯。同年5月30日,中方正式同意無償援建越南12條公路,共長1782公裡,力爭1966年通車。同年,7月12日,中方同意給予越方10億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同年12月,中方同意在65年至66年,年間提供8,500萬盧布的無息貸款。
68年3月,國內派出16支部隊輪番進駐越南的高炮部隊,下轄63個高炮團,及其獨立高炮營,及其他保障部隊共計15萬餘人次。
據不完全統計,對越軍事援助方面除了槍彈及艦船外各種qiang支141531支、各種炮3362門、各種炮彈106.6萬發、各種裝甲車輛96輛。
援助之後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如豺狼一般的敵視,仿佛覺得中國是虧欠他的。
肯定一點應該把仿佛二字去掉,越南一直以小中華自稱。
越南城市
越南覺得自己才是亞洲文明的正統,是亞洲的中心。
號稱第三軍事強國,也就是說除美國蘇聯之外,軍事上最強大的就是越南了。
越南的底氣和自信來自於打贏了美國。
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蘇聯援助的物資,以及中國援助物資的存留部分。
對於一個打贏國戰的國家來說(表面上打贏了美國,這沒有中蘇的援助,越南什麼都不是)
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聚力都是極其高漲的,他們迫切的希望與自己傳統的宗主國,中國進行決鬥。
更何況越南一直將中國兩廣地區,四川西南部分地區,還有雲南一帶視為越南的固有領土。
越南歷史教科書也是這樣寫的。
越南提出如文章中開頭的那樣口號,也就不奇怪了。
既然如此,那麼中國為什麼要對越南進行援助呢?
源於中國當時外交局勢的惡化。
需要那些小弟來幫我們扛火力,越南在亞洲勉強能入國內的法眼。
來幫助中國,在前線抵抗美國人的火力和威脅,無疑是極為划算的。
中國至多輸送了一些武器裝備和相關的一些資金支持。
而這是有必要的,畢竟讓人家拿著命在前方跟敵人幹。
總得給點好處,是不是?
這打狗,也需要扔幾肉塊去引誘一下。
而付出了這些資助之後,就可以不讓戰火在國內展開,以保護國內的國防安全和經濟生產生活。
不得不說,當時的偉人是極其有魄力和格局的。
當越南貪得無厭想要對中國下手時,中國提前跟美國通氣,並聯手美國抗衡蘇聯。
蘇聯基於國內的特殊政治形勢的變化,在阿富汗戰場無法抽身,顧及不到中國。
為了避免同時來自東西兩線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默許中國對於越南的反擊行為。
「小朋友不聽話,該打一打屁股了!」
這句話就等於是宣戰。
以一種無可匹敵的自信和氣勢,揮軍南下打越軍。
由於開戰初期國內某些政治環境的變化,我軍傷亡的確有點慘重。
因為越南的軍事戰略戰術都是中國的教官授予的,越南人對我們的那一套很熟悉。
之後不斷在戰場中以血的教訓總結經驗,並把國內的部隊輪番拉赴呈現檢驗戰鬥力,好的留下,不好的撤銷編號裁員。
國內的軍事力量和戰鬥力,再一次得到大幅度提升。
而且特殊時期的武器內存也得到消耗,避免了存放時產生的成本。
最最最重要的是,為中國打下了數10年的和平發展期,也迎來了經濟的新活力,才有了我們今天富裕的生活。
向那場特殊戰爭中的英雄們致敬,感謝他們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一個學新聞的歷史故事持有者。關注我,這裡有現象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