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紅色故事,弘揚革命精神

2020-12-17 中宏網豫聞

8月27日,河南省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暨第四屆紅色故事會的集中展示和頒獎儀式在鄭州舉行。經過一天的決賽比拼,在全省17支隊伍的61位講解員中,有30位脫穎而出,獲得「金牌」和「銀牌」講解員的榮譽。

據了解,此次大賽設自我展示和自選講解兩個環節。選手們以「信仰的力量、奮鬥的小康」為主題,依託當地的革命紀念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旅遊資源和紅色景區,以其所承載的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為內涵,用各具特色的敘事方式和演說方式,生動講述了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革命英烈的故事,呈現了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別山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展現了全省上下牢記總書記囑託,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

講解員展現風採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南陽市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6位講解員帶來了一個個動人的紅色故事,展示了個人講解風採。

來自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的講解員韓蘭獲得了「銀牌講解員」的稱號,她以《高山下的堅守》為題,講述了自己的姥姥56年堅守在紅軍洞,傳承紅色精神的故事。韓蘭作為紅四代,深受姥姥的影響,她動情地說:「我是一名講解員,我要讓更多人知道發生在新縣的紅色革命故事,以自己的姥姥為榜樣,在姥姥堅守的紅色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分享講解感悟

林存超是鄭州市博物館志願講解員,已經63歲的他退休之後報名成為一名志願講解員,利用空閒時間為遊客提供諮詢講解服務,講好文物故事,傳播紅色文化。他在比賽中講述了紅旗渠特等勞模任羊成的故事。他說:「為了講好故事,我專門去林州拜訪他老人家,我深深感受到了這些紅旗渠勞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攻堅克難、改造自然的無窮力量。」

來自漯河市博物館的講解員頓方方在回憶6年的講解工作時,提到了一位漂泊他鄉多年、直到90多歲才第一次回歸故鄉的老先生。「他心中一直留存對加家鄉的眷戀,他發表文章,手繪地圖,舉辦中國文字圖片展,幾十年來,他不遺餘力地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讓更多人了解和熱愛中國。」

頒獎

經嚴格把關、層層推薦,通過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最終,此次比賽決出「金牌講解員」和「金牌志願講解員」各5名,「銀牌講解員」和「銀牌志願講解員」各10名,組織獎7個。

此次的參賽選手全部來自省內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三級以上革命博物館和紀念館。他們中既有年過六旬的長者,也有「90後」的年輕代表。「希望講解員們在今後工作中把著力點聚焦到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上,自覺做革命精神的宣傳員、踐行者、傳承者。」大賽總裁判長芮衛生說。

此次活動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物局共同舉辦,這是加強講解員隊伍建設,講好紅色故事、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一項重要舉措。

來源:大河網

相關焦點

  • 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重慶理工大學紅色故事會老中青三代...
    我是李玉珍,今年90歲,黨齡71年……」當下,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為了進一步鞏固主題教育思想,昨(14)日下午,重慶理工大學在校舉辦了一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故事會,引導黨員職工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 講述革命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
    講述革命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 2019/07/19 00:25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4288
  • 講述紅色故事 感悟革命精神
    在先烈的革命故事中了解黨走過的腳步,回首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改變感受黨的恩情,展望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看到未來希望。9月18日下午,吳門橋街道福星社區組織轄區內的黨員們用故事會的方式迎接國慶的到來,通過講黨史和感黨恩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七周年。
  • 「讀紅色家書、講紅色故事、弘揚革命精神」!白雲區雲城街道傳承...
    為加深對紅色歷史、紅色記憶的學習感悟,充分發揮《紅色家書》在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陶冶高尚情操中的作用,近日,白雲區雲城街道關工委及機關黨支部邀請白雲區第十五小學的師生們到金融北城社區「心馳延安」紅色e站參觀,開展「讀紅色家書、講紅色故事、弘揚革命精神」主題黨日活動
  • 「追尋紅色記憶 弘揚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故事會」舉行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張蕾 王歡 記者 江躍中)參加過抗美援朝的89歲老戰士劉石安,近日應邀來到中國航油集團海鑫航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鑫公司」),主講在此舉行的「追尋紅色記憶 弘揚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故事會」。
  • 弘揚革命精神 講好紅色故事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麗霞)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引進了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報聯合策劃的「紅色中國——革命文物藏品圖片展」。從7月1日至10月31日,該展將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下轄廣州起義紀念館展出。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的革命英烈——申春
    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講好和龍紅色故事,即日起,和龍市婦聯聯合市老促會將在「和龍婦聯」微信公眾平臺推出【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欄目,通過講述和龍紅色故事和革命英雄們的事跡,以史鑑今,使紅色記憶深入人心,讓革命精神傳承不息,以此激發全市廣大婦女和家庭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激揚巾幗之志、奉獻巾幗之力、彰顯巾幗之美,在各自不同的戰線上創造出優異業績,為服務和龍「三城」建設貢獻巾幗力量
  • 講好紅色故事 弘揚時代精神
    2020年紅色故事宣講大賽暨江蘇省第三屆紅色故事宣講大賽選拔賽順利舉行。來自全市各大景區的講解員和導遊的選手們,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紅色文化傳播者。此次選拔賽,緊密結合淮安革命歷史和今年以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精神,著重講好革命故事、抗疫故事,宣講內容豐富、主題鮮明、故事性強。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白銀景泰:保護利用紅色革命遺址...
    這是景泰縣中泉鎮大水村趙家水村周文進的紅色記憶。  為推動甘肅省紅色旅遊創新融合發展,把紅色文化制高點優勢轉化為紅色產業優勢,引導、鼓勵廣大遊客走進紅色旅遊景區,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8月17日,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活動啟動,首站便到達白銀市景泰縣。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2020-12-04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演繹革命先烈的忠誠與信仰 弘揚薪火相傳的紅色精神
    一臺致敬成都先烈的紅色劇目一次堅定黨員幹部理想信念的實踐課堂一部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三十八年的一生啊,只為舉起五個字的拳頭,永遠跟黨走!成都市、龍泉驛區兩級相關機構立足本土黨史研究,充分挖掘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奉獻精神和奮鬥精神,以詩舞劇的形式為董朗「立傳」,大型詩舞劇《永遠跟黨走——向董朗致敬》演繹革命先烈的忠誠與信仰,弘揚薪火相傳的紅色精神,引發觀眾熱烈反響。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 「榮光百年·繼往開來」徵文活動即日...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 「榮光百年·繼往開來」徵文活動即日起啟動用革命文化薰陶思想、滋養心靈,使紅色基因融入黨員、幹部的精神血脈,才能讓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變得更加深沉執著、精神品格變得更加高尚而堅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 電影《浴血廣昌》開機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電影《浴血廣昌》開機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撫州是一片紅色的熱土,紅色資源極為豐富。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先後5次轉戰廣昌,並寫下了《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的壯麗詞章,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在這片土地上發生了許多具有重大歷史影響的事件。電影《浴血廣昌》,就是以全新的視角和電影語言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發生在原中央蘇區北大門——廣昌的浴血奮戰故事。
  • 保護革命文物 弘揚紅色文化
    革命文物是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開拓創新保護革命文物、弘揚紅色文化的多重路徑,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摸清家底,全面保護摸清全國革命文物資源,是保護革命文物、弘揚紅色文化的基本前提。
  • 聽抗戰老兵講革命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
    6月12日,延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市志願服務總隊組織紅色文化(黨校)志願服務隊、培育踐行主流價值(教育局)志願服務隊、青年先鋒(團市委)志願服務隊、退役軍人事務局志願服務隊、「老兵之家」志願服務隊,聯合開展文明實踐「送紅色文化下基層」宣講志願服務活動。
  • 麗水創新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在革命年代,我們就是靠著一腔忠誠,拼到底,打到底!看著祖國日漸強大,心裡有說不出的歡愉。」對於「忠誠使命、求是挺進、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內涵表述語,縉雲百歲老兵江再山感慨,這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一年來,麗水轟轟烈烈地開展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揚踐行活動,號召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從浙西南革命鬥爭的光輝歷史中汲取實幹的力量、奮進的動能。
  • 弘揚紅色基因、傳承革命精神
    本次活動是由太原臺駘山景區與三晉文化研究會紅色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旨在弘揚紅色基因,傳承革命精神,告誡世人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負韶華,只爭朝夕。三晉文化研究會紅色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邢建青同志,介紹了本次活動的相關事宜,臺駘山景區負責人石彥龍現場致歡迎詞,以及介紹了臺駘山碉堡文化園的概況,並承諾一定會傾力打造碉堡文化園,為弘揚紅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不惜餘力。
  • 弘揚井岡山精神 傳承好紅色文化
    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吉安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所在地,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將宣傳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與弘揚井岡山精神相結合,挖掘紅色資源,講述好紅色故事,搭建展示平臺,傳承好紅色文化。  挖掘紅色資源,提升紅色文化吸引力。
  • 追憶紅色革命故事,感悟「浙西南革命精神」_手機網易網
    葉大奶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老交通員,在丈夫影響下參加革命,負責送飯和送信,為革命做出了貢獻。為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豐富浙西南革命歷史血肉,深度挖掘七裡這片土地上的紅色故事,近日,七裡鄉組織文化站、婦聯工作人員開展「追憶紅色革命故事,深挖紅色資源」記錄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南梁精神」
    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兩點一存」的重要地位。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革命先輩在這裡創建了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使之成為陝甘紅軍和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搖籃,在當時可謂「碩果僅存」,為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徵提供了落腳點,也為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提供了出發點,這片紅色熱土孕育了革命,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歷史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