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年齡之謎:70歲出山,80多歲指揮牧野之戰,可信嗎?

2021-01-07 諸史

在中國歷史上,不乏老將建功立業的美談,但老將的「老」總歸有一個限度,往往在60-70歲之間,再往上已經不是「老」了,而是「老掉牙」了,派70歲以上老將上場,怎麼看都非常不人道、不理智。但在三千年前,姜子牙卻在八十多歲的高齡,率軍在牧野之戰中打敗紂王,取得了一場關乎王朝更迭的決定命運的戰爭勝利。

根據史書記載,姜子牙出生時,家道已經敗落,為此姜子牙做過屠夫、開過酒店、賣過酒水等,由於一生蹉跎,大約60多歲時老婆與他離婚,幾乎是一個標準人生失敗者。但在70歲或72歲時,姜子牙枯木逢春,遇見周文王,兩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之後姜子牙一飛沖天。周文王死後,姜子牙輔佐周武王,80多歲時在牧野之戰中指揮大軍。

從姜子牙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讀到勵志到不能再勵志的人生傳奇,姑且信之,但在三千多年前,姜子牙70歲出山,80多歲親臨戰場指揮牧野之戰,怎麼都讓人覺得違背常理,如今很多80多歲的老人別說上陣打仗了,就是長途跋涉都非常危險,那麼史書記載的姜子牙年齡可信嗎?

01:姜太公什麼年齡出山?

關於姜子牙具體出山年齡,《史記》上沒有記載,但其他史書文獻上無一例外都是70歲以上,而且談到姜子牙七十齣山的荀子、尉繚子、孟子和屈原等都是戰國名仕,人品有保障。

《說苑·尊賢》記載:「呂望年七十釣於渭渚」,與「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齊。」

《尉繚子·武議篇》記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盟津,過七十餘而主不聽,人人謂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則提三萬之眾,一戰而天下定,非『武議』安能此合也?」其中,「過七十餘而主不聽」後「及遇文王」,是指姜子牙曾在商朝為官,70歲時上書而商王不聽,後來在72歲時遇見周文王。

後來,唐朝李白的《梁甫吟》中有「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認為姜子牙八十遇見周文王,這應該是文學誇張,不足為信。

我們都知道,司馬遷著《史記》時,為了力求真實可信,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走遍大江南北,訪問了無數人,既然司馬遷沒有採用其他書籍中的姜子牙出山具體年齡,是不是表示司馬遷不認同70歲出山之說?

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是一個神秘數字,在古代有「至大無極」之意。姜子牙或長相顯老,或年齡的確較大,於是用「七十」來籠統表示姜子牙年齡,而姜子牙當時實際年齡可能要小得多,估計大約只有六十餘歲。不過,這只是推測,並無實據。

02:姜子牙何時遇周文王?

姜子牙遇見周文王,歷史上有三種說法,司馬遷在《齊太公世家》中將之綜合。

一,姜太公釣魚,周文王上鉤

這一說法廣為人知,司馬遷記載有點顛覆姜子牙形象。

《齊太公世家》記載:「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這裡用的是「奸」,相當於姜子牙在大富翁出沒之路上坐等,尋找機會與之來一次偶遇。非常神奇的是,周文王外出狩獵之前算了一卦,卦象顯示「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然後果然遇見了不凡之人姜子牙。

姜子牙釣魚相遇周文王之說,充斥傳奇色彩,沒有一點可供判斷相遇時間的線索。

二,周文王被囚,姜子牙救之

紂王囚禁周文王(西伯)後,周國臣子散宜生、閎(hóng)夭久聽說姜子牙足智多謀,於是就請他參與營救周文王。

姜子牙聽說「西伯賢德,又一貫尊重關心老年人」,於是三人前去營救周文王,尋找美女奇寶,獻給紂王,以贖取周文王。周文王回國之後,才第一次見到姜子牙。

《周本紀》記載,周文王被釋放之後六、七年而死。夏商周斷代工程推斷,周文王死於公元前1050年。據此,姜子牙遇見周文王的時間應該是1056或1057年,放寬一些大概在公元前1060年之前。

還有一個細節可以佐證,即姜子牙女兒叫邑姜,是周武王姬發的王后,史書沒有記載邑姜何時出生,但周武王在公元前1043年去世之後,他們的兒子周成王還在襁褓之中,史雲「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如果姜子牙見周文王是在公元前1060年之後,姜子牙發達了重新娶妻生下邑姜,在13歲左右嫁給周武王(參考周文王13歲結婚生子),然後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生下周成王,那麼一切就說得通了。

三,姜太公投周

《齊太公世家》記載:「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

姜子牙原是紂王臣子,因為紂王無道,於是遊說諸侯,沒有遇到賞識他的人,最終去了周國。

以上三種說法,只有第二種提供判斷時間的線索。同時,第一種說法最不可信,第二種、第三種都有可能,且第三種隱含第二種說法。

03:牧野之戰時姜子牙多大?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爆發,按照上述姜子牙營救周文王之說,當時姜子牙大約80多歲。

《詩·大明》記載:「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上世紀二十年代,疑古派思潮興起,學者顧吉剛在《太公望年壽》中提出質疑,認為古文獻中記載的姜太公年壽數,都是戰國時代齊國遊士的妄談,「太公」原意是「老太爺」,後人誤解為長壽之意,從《詩·大明》中所描寫的戰爭場面和搏擊的迅勇情況看,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不可能有90餘歲,實際年齡大約是三十歲,終於八十歲左右。

以「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推斷認為,率軍出徵的姜子牙只有三十歲,顯然有些武斷。但八十多歲老人指揮牧野之戰,還能「時維鷹揚」,又的確讓人難以置信。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尚父」是指姜子牙,本意是指可尊敬的父輩。

《禮記·文王世子第八》記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周武王伐紂時就是90歲。90歲的周武王,稱呼80多歲的姜子牙為尚父,顯然不可能。而且,周武王與一群弟弟們都在90歲左右,姜子牙80多歲,這麼一群老頭打贏牧野之戰,實在過於驚人,這個年齡不可信。

《竹書紀年》記載:「武王(享)年五十四」,周武王伐紂時年齡為51歲,比較符合常理。如果周武王與姜子牙年齡相差十歲之內,估計就不可能使用「尚父」二字。周朝時期,男子13歲就可結婚,周文王就是13歲結婚,相當於13歲一代人,因此姜子牙比周武王的年齡應大13歲。以周武王這一年齡推算,牧野之戰時姜子牙年齡至少應在64歲以上。

04:姜子牙何時去世?

司馬遷不知道姜子牙何時去世,只在提到「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子丁公呂伋立」,認為姜子牙大概活了百餘歲。

西晉時期出土的戰國竹簡《竹書記年》中記載:齊太公卒於周康王六年。周康王是周成王之子,周成王死於公元前1021年,周康王六年即公元前1015年。

因此,如果周文王與姜子牙相遇於公元前1057年,那麼以姜子牙「七十齣山」來計算,姜子牙就活了112歲。在三千年前,這絕對是一個駭人聽聞的高壽。

言而總之,根據現有史料來說,姜子牙享年應在110以上,與沒有見過《竹書記年》的司馬遷的「百有餘年」觀點不謀而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史書就是這麼說的。

筆者認為,雖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要有質疑書本的精神,但在沒有進一步線索之前,沒有足夠證據駁倒姜子牙八十餘歲出徵之前,對於三千年前的舊事,我們只能相信史書記載,不可能為了質疑而質疑。

參考資料:《史記》、《竹書記年》等

相關焦點

  • 姜子牙七十歲出山,八十多歲指揮牧野之戰!姜子牙年齡到底有多大
    根據史書記載,姜子牙出生時,家道已經敗落,為此姜子牙做過屠夫、開過酒店、賣過酒水等,由於一生蹉跎,大約60多歲時老婆與他離婚,幾乎是一個標準人生失敗者。但在70歲或72歲時,姜子牙枯木逢春,遇見周文王,兩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之後姜子牙一飛沖天。周文王死後,姜子牙輔佐周武王,80多歲時在牧野之戰中指揮大軍。
  • 姜子牙年齡之謎,戰國竹簡揭開謎團:司馬遷果然沒有騙人
    根據史書記載,姜子牙出生時,家道已經敗落,為此姜子牙做過屠夫、開過酒店、賣過酒水等,由於一生蹉跎,大約60多歲時老婆與他離婚,幾乎是一個標準人生失敗者。但在70歲或72歲時,姜子牙枯木逢春,遇見周文王,兩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之後姜子牙一飛沖天。周文王死後,姜子牙輔佐周武王,80多歲時在牧野之戰中指揮大軍。
  • 姜子牙72歲出山拜相,85歲率軍伐紂,他最終活了多大年紀?
    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垂釣,遇到了周文王姬昌,一番交流之後,姬昌很是振奮,認為姜太公有經天緯地之才,請他出山並拜為「太師」。周武王姜子牙幫助文王治理國家,整軍備戰。周武王伐紂時,太公為軍師,指揮大軍打贏牧野之戰,滅掉了商。周初分封諸王,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成為當時的強國。
  • 姜子牙大器晚成90多歲上戰場 成神界的組織部部長
    原標題:姜子牙大器晚成90多歲上戰場 成神界的組織部部長 河南商報記者姬中貴   呂尚又稱姜子牙,姜姓呂氏。在古人眼裡,他是「萬神之主」,天上的神仙都懼怕他手裡的「打神鞭」,所有的神仙都受他管制。
  • 西瓜視頻:姜子牙72歲遇文王,歷經四代君王。他到底活多少歲?
    姜子牙輔佐姬發東徵商紂王,親自率領軍隊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牧野之戰"。紂王見人心倒戈,大勢已去,最後自焚而死。就這樣,姬發建立一個新的朝代——周朝。姜子牙也因戰功被封在齊地。武王姬發死後,姜子牙又經歷過周成王和周康王二代,卒於周康王六年。
  • 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歲?
    對於姜子牙這個人,我們更多的是從《封神榜》中了解到的,當讀過《史記》才知道他的真實情況,但由於史料紀年的匱乏,關於姜子牙年齡的問題一直是個謎。搜索百度裡面說的是139歲(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
  • 牧野之人也能指揮朝政,興周滅商,名相姜子牙
    在所有人眼裡牧野之人都沒什麼能力,但其實在我們封建王朝的時候,因為天下混亂所以很多有能力的人都隱居了起來,在深山裡成了人們所謂的牧野之人。在商朝就有這樣的一個人,他非常有能力,不過因為當時君王不重用他,所以他選擇了隱居。商朝末年,因政治混亂,所以很多有能力的人都想要推翻商朝自立為王。
  • 華夏名將:72歲出山的姜子牙,文王拉他八百步,他給周朝八百年
    今天和大家說下周朝的開國名將,渭水河邊釣魚釣來了文王的姜尚姜子牙。姜子牙是大器晚成型的人才,他的前半生並不好過。雖然祖上曾經為官,但到他家境就敗落了。為了能有五鬥米,他幹過屠宰買過肉、開過飯店賣過酒,只賺得些許錢財,聊以果腹。就這麼窮困潦倒了大半輩子。不過姜子牙不管是做生意也好,給人幫傭也罷,始終在不斷的學習軍事謀略、治國之道。
  • 決定周武王勝利的牧野之戰,姜子牙到底是誰?
    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探知那場決定周武王勝利的牧野之戰吧。商紂王真的很殘暴嗎?在3000多年前,商朝屬下有一個小部落叫做「周」。在部落首領姬發的帶領下,「周」一天天強大起來,人們都管他叫「周武王」。當他們在牧野見到姬發的軍隊時,就像見了救星一樣,轉頭幫助姬發的軍隊一起攻擊紂王。結果可想而知,紂王在牧野大戰中輸得很慘。他狼狽地逃回朝歌,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紂」。選個決戰的好地方周武王在攻打商紂王前,想過很多問題。例如,怎麼攻打才能快一點打到紂王的朝歌去呢?
  • 周文王年齡之謎,戰國竹簡揭開謎團,享年竟才六十出頭!
    作為商周交替的風雲人物,姜子牙年齡一直是謎,從八九十歲到一百三四十餘歲,說法不一莫衷一是。之所以如此,問題在於史書上對姜子牙遇周文王時年齡描述不一,有說年過七十遇周文王,有說年過九十遇周文王,近代顧吉剛認為姜子牙二十餘歲時遇周文王等等。與此同時,周文王年表也是一個謎,而研究姜子牙年齡唯一可供參考的又是周文王年表。
  • 姜子牙活到了139歲 難道他真的在崑崙山玉虛宮呆過嗎
    若論中國歷史上兵家鼻祖,當首推姜子牙。後世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張良、諸葛亮等人,無不吸收了姜子牙的《六韜》之精華。縱觀姜子牙的超長人生,即轟轟烈烈又神秘莫測,因為他福壽雙全的活到了139歲。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名尚,字子牙,號飛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統軍大將,被後世譽為中國兵家之鼻祖。
  • 姜子牙遇到周文王的時候,已經八十歲了,他到底活了多少歲
    我們小時候看電視劇《封神榜》,姜子牙從一出場就是個白髮飄飄的老頭子。電視劇也不是完全瞎拍的,這是有歷史記載的。很多文本記載,老薑遇到周文王的時候,已經八十歲了(小夥伴們請不要震驚!)。而後世記載他的壽命,最誇張的說法說他活到一百四五十歲!
  • 一場真實的牧野之戰
    同理,對於周武王來說,自己周國真正的底蘊和商紂相比差的更遠,這一次發動的戰爭可以說是傾國之戰了!不成功則成仁!決定天下歸屬的「牧野之戰」即將拉開帷幕!很多人以為的牧野之戰是這樣的:商周兩軍於牧野對壘:幾萬人的周武王「仁義光環」一開,七十萬的商軍紛紛掉頭倒戈,周軍兵不刃血攻入朝歌!跳蚤哥哥以為的牧野之戰是這樣的:連續兩個月的血戰,40萬的周軍從孟津一路打到牧野,困難重重,終於擊破商軍主力,攻入朝歌!
  • 姜子牙為什麼72歲才出山?沒出山之前他都在忙些什麼?
    但是當姜子牙出生的時候,家境已經衰敗,所以年輕時的他吃過很多苦,幹過很多粗活,做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小酒坊賣過酒,勉強掙點錢補貼家用。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是姜子牙並沒有忘記祖訓,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研究天文地理、軍事謀略,治國安邦之道,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為國家和百姓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 姜子牙其人其事
    周武王80歲出山——輔佐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姜太公釣魚原來,在隱居中生活的姜子牙也是在靜待一個機會,在求賢若渴的周文王的請求下,80多歲的姜子牙願意出山幫助周文王。牧野之戰——迅雷不及掩耳的「閃電戰」商滅周建商朝末代君王商紂王是一個不講文治,但講究武功的人,多次向東討伐東夷。戰爭的同時,也將中原文化傳播到長江、淮河一代,促進了兩地地交流。就開發江淮等地而言,商紂王功不可沒!但是,商紂王后來驕傲起來,變得荒淫殘暴,貪戀酒色。
  • 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比神話傳說還要傳奇的存在!
    牧野之戰的敢死隊隊長 姜子牙是牧野之戰的首謀,核心的決策人。起兵之前,人人緊張,而且佔卜結果顯示不吉利,如果沒有姜太公的堅持,未必有後來的牧野之戰。 也許正因為如此,在牧野之戰中,姜子牙身先士卒,成為衝鋒破敵的敢死隊隊長。《史記·周本紀》云:「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師尚父"就是姜子牙,「致師"即作為敢死隊率先突擊,「大卒"指精銳部隊。
  • 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歲?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
    姜子牙盡心輔佐了周武王討伐商紂國,在牧野之戰中,商紂大敗,紂王自殺,開啟了周朝統治時代。,還開過賣酒的小鋪子,但是姜子牙喜歡讀書,苦心研究天文地理等知識,在賣肉、賣酒的時候還不忘研究治國之道,他內心渴望有一天能夠為國效力,展示自己的才華,施展自己的抱負,但是他一直到了70多歲還是閒居在家。
  • 姜子牙活了多少歲?夏商周斷代工程揭開端倪,大約是周文王兩倍
    作為商周交替的風雲人物,姜子牙年齡一直是謎,從八九十歲到一百三四十餘歲,說法不一、莫衷一是。之所以如此,問題在於史書上對姜子牙遇周文王時年齡描述不一,有說年過七十遇周文王,有說年過九十遇周文王等等。與此同時,周文王年表也是一個謎,而研究姜子牙年齡唯一可供參考的又是周文王年表。
  • 願者上鉤姜子牙:為何你才是兵家之祖?
    姜子牙是人,不是神,當然更沒有手持打神鞭去封神,前文也提過,其實軍事上他在歷史裡的體現並不多,那為什麼他能成為「兵家之祖」呢?紂王最厲害的將軍「飛廉」被迫長期駐軍在東邊指揮和東夷的戰鬥。「乘火打劫」有木有?後來牧野之戰的時候,紂王剛剛經歷了和東夷族三次大規模戰役,國力幾乎消耗殆盡。
  • 關於牧野之戰,紂王的指揮失當問題探討
    商紂王在牧野決戰的指揮是失當的。《左傳》上有「紂之百克而卒無後」的記載。商王朝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對付分散的方國部落,紂王有百戰百勝的戰績。牧野之戰是商、周賭上國家命運的戰略決戰,商紂王在作戰指導上有哪些失當呢?1. 政治上:對西周沒有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