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古都中的西安和洛陽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咱們不妨一起來細論一下這兩座古城的建都史。西安乃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另外三座是義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和埃及的開羅),那就先說西安吧。
公元前11世紀中期,周武王興周滅商,定都鎬京,鎬京就是現在的西安,大約三百年後,周平王遷都洛邑,西周結束,東周開始。
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項羽自殺,劉邦一統天下,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就是今天的西安。西安的第二段建都史延續了將近230年,其中包括王莽代漢建新後的15年和更始政權短短的兩年。
五胡亂華時期,長安曾經三次被定為都城,第一次是公元319年劉曜在此建立前趙;第二次是351年前秦的苻健攻佔長安後稱帝;第三次是386年姚萇在長安稱帝建立後秦,總計73年。
西安的第四段建都史始於公元535年,這一年,由北魏分裂而來的西魏定都於此。557年,西魏被北周取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581年,北周又被隋取代。
618年,隋煬帝被殺,隋朝滅亡,已經控制長安的李淵登基稱帝,建立了享祚近三百年的大唐朝,武則天以周代唐的小插曲發生時,都城也在長安。這一段建都史長達373年,而且唐都長安的大名響徹世界,因此堪稱西安最後的輝煌。
綜上所述,西安堪稱十二朝古都,如果忽略武周,則是十一朝古都;再忽略更始政權,則是十朝古都;再忽略王莽的新朝,則是九朝古都,如果一定要稱為十三朝古都,那可以加上黃巢起義軍在長安建立的大齊政權。
下面來看一看洛陽的建都史。
盤庚遷都前的歷史時期都城經常變動是史學界的共識,所以咱們對夏朝曾經建都於洛陽一帶暫且不論,另外,即使夏朝有固定的都城,這個都城也位於偃師而不是洛陽城區。
洛陽第一次成為都城應該是在周平王遷都洛邑時,也就是東周開始時,並且一直延續到公元前256年。洛陽的第一段建都史長達500多年,只有北京的第三段建都史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公元25年,劉秀創立東漢王朝,不久定都洛陽,大約200後曹丕建魏代漢時,仍然以洛陽為都城,265年,司馬炎推翻曹魏建立晉朝,都城還是在洛陽,直到五胡亂華時期的313年。
洛陽的第三段建都史始於公元494年,這一年,為了更好地融入漢族文化,魏孝文帝拓跋宏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但這段建都史延續的時間並不長 ,只有四十年多一點。
隋唐時期,洛陽的名號相當的響亮,幾乎可以和長安並駕齊驅,但它並沒有取代長安的都城地位,而是一直處於陪都的狀態。五代時期,後梁和後晉也曾把洛陽定為陪都,真正以洛陽為都城的只有後唐。
歸納總結一句實話,西安紅的時候洛陽跟著火,西安不行的時候洛陽跟著廢了,絕大多數都是陪都的角色……當然了,拋開西安,洛陽的歷史還是很悠久燦爛的。現在之所以不行了,要怪就只能怪鄭州嘍。。。。。。說了句大實話,你們別打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