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布了洪秀全的親筆信,內容顛覆認知,楊秀清之罪只是謠言?

2020-12-18 騰訊網

英國公布了洪秀全的親筆信,內容顛覆認知,楊秀清之罪只是謠言?

楊秀清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重要領袖之一,雖然是底層農民出身,卻驍勇善戰、指揮有方、具有極高的軍事天分。楊秀清在戰爭中表現突出、勞苦功高,深得洪秀全的認可欣賞,他跟隨洪秀全一路徵戰、無怨無悔,在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政權後,洪秀全在1851年12月封楊秀清封為東王九千歲。

楊秀清的領導能力極強,在此後的五年間,幫助洪秀全處理了很多棘手事件,無論是內政憂患還是外界戰亂,楊秀清把事情安排的穩妥無誤,洪秀全對其非常信任。洪秀全是英明的領導者、楊秀清是雷厲風行的執行者,二人本應關係和諧、共同成長,卻因為「政治鬥爭反目成仇」。

通過參考清朝歷史可以得知:1856年6月,韋昌輝在洪秀全的授意下率兵夜間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殺!楊秀清作為頗有聲望的領導者,他的突然逝世引起了各界的躁動,洪秀全對外公布殺掉楊秀清是因為他多次逼迫洪秀全「讓位」,以天王身份自居,想要謀反,被洪秀全先發制人、除掉後患!

由於有字有真相,眾人皆信楊秀清被殺是「罪有應得」,但真相果真如此嗎?

直到考古專家在英國發現了洪秀全的一封親筆信,這封信的內容顛覆了大眾對歷史的認知。專家看到後直呼:我們冤枉了楊秀清!這封信的內容是什麼?又是如何為楊秀清平反的?楊秀清被殺真相背後有何陰謀?

眾人對震驚內外的「天京事變」略有耳聞,和楊秀清牽連的近三萬餘人被韋昌輝殺害。雖然清史記載了這件事,但關於楊秀清的死因存在很多疑團。

比如:楊秀清手握兵權,如何想要謀反為何會毫無防備洪秀全的突襲呢?再比如:洪秀全在楊秀清死後不久特意為他平反,如果沒有誤會,怎會為「逆臣」平反?

當洪秀全給英國特使額爾金的一封信《賜英國全權特使額爾金詔》重見天日後,大家才明白楊秀清果真是被冤枉。這封書信寫到:「爺爺預先降聖旨,師由外出苦難清,期至朝觀遭陷害,爺爺聖旨總成行!」總體意思就是說楊秀清是被陷害殺害,他對於楊秀清的死非常痛心!

陷害楊秀清的就是北王,導火索在於楊秀清和韋昌輝一直不和、存有矛盾,但楊秀清戰功赫赫,韋昌輝不敢與之對抗。久而久之,韋昌輝起了殺心,利用權力之爭製造了楊秀清和洪秀全之間的誤會,設法殺掉了楊秀清。

謊言總有被拆穿的一天,楊秀清死後不久,洪秀全就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楊秀清雖然出身底層,但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在他被殺害不久,太平天國由盛轉衰,太平天國的衰落和楊秀清、石達開被殺密不可分!你覺得楊秀清是被冤枉的還是咎由自取?

相關焦點

  • 英國發現洪秀全親筆信,內容顛覆認知,專家:我們都冤枉他了
    據記載,當時東王楊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國的主要政權,是真正的領導人之一。楊秀清出生於1823年,早年的他只是個普通的窮苦農民,卻靠著自己的實力在歷史變遷中一舉成為天國的重要領導人。這場有預謀的屠殺是由天王洪秀全指使的,歷史上,人們也大多認為是因為楊秀清太過出色,功高蓋主,這才引來了這場殺生之禍,讓洪秀全對其全府上下痛下殺手,但事實的真相真的如此嗎?同為一起建立政權的兄弟,洪秀全真的如此無情嗎。其實歷史上有許多的資料都記載了洪秀全和楊秀清的矛盾,大概意思就是楊秀清憑藉自己在天國的權勢不把洪秀全放在眼裡,並且凡事都自己做主,從不向洪秀全通報。
  • 英國發現洪秀全親筆信,內容顛覆認知,專家吧:我們都冤枉他了
    據記載,當時東王楊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國的主要政權,是真正的領導人之一。楊秀清出生於1823年,早年的他只是個普通的窮苦農民,卻靠著自己的實力在歷史變遷中一舉成為天國的重要領導人。有人說他是農民的成功逆襲,但不可否認的是,能夠在天國站穩腳跟,這與他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政治嗅覺是分不開的。
  • 洪秀全的親筆信,被英國人公開,內容顛覆歷史,洪秀全被冤枉了?
    東王之死是死不足惜,還是另有陰謀 前面提及了,據記載,楊秀清是因其功高而蓋住了洪秀全這位天王的光輝,才會引來了殺身之禍,那麼真相真是如此嗎? 這段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因洪秀全深居不出,而楊秀清掌管了天國的一切軍政事務,日常的奏報和刑罰都由楊秀清做主。 並且楊秀清認為自己的功勞很大,更是在暗中謀求取代洪秀全,還令心腹們私下稱自己為「萬歲」 毫無疑問,對於洪秀全來說,他最大的對手應該就是楊秀清,因此緣故而除掉楊秀清,應當是情理之中的。
  • 英國公開洪秀全親筆信,內容讓人不敢相信,史學家:我們冤枉楊秀清了
    不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歷史的一些內容,如果仔細去推測的話,很有可能會與大家所想像的那副模樣背道相馳。就比如說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洪秀全,與另一位領袖楊秀清之間的恩怨。 楊秀清後來慘遭屠殺,有很多說法都是直接將矛頭指向了洪秀全。說洪秀全才是想要斬除楊秀清的罪魁禍首,那麼這幅罪名洪秀全到底背不背得起呢?太平天國運動是起於公元185年,這場運動有積極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首先。運動對於國人的思想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對於我國新政權的建立,自然也起到了一個榜樣性的作用,它就相當於是一個拋磚引玉的影子。
  • 英國發現洪秀全親筆信,內容顛覆認知,難道我們都冤枉他了?
    1851年,以洪秀全為首的農民起義團體在大清王朝上站穩了腳跟,並且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太平天國建立之初,洪秀全打著「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旗號,取得了老百姓們的擁戴,盤踞了大清帝國的半壁江山。這些王裡面權勢最大的就是東王楊秀清了,在1851年建立政權之初,他的位子也就僅次於洪秀全,被封為「九千歲」。1852年,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在與清軍的對抗中相繼戰死,楊秀清也就自然而然接手了他們的兵權。
  • 英國公開20封聖旨,內容顛覆認知,專家:難怪東王被天王輕易殺死
    1951年,洪秀全在永安城分封諸王,太平天國的主將們都被封王,但是他們都需要受到東王楊秀清的節制。1953年,太平軍進入金陵城,在百姓和將士們的擁護下,洪秀全在這裡修繕了兩江總督衙門,並且正式宣布定都金陵,將其改名為天京,但是這時候洪秀全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君王了,權力實際上都已經落到了楊秀清的身上,而且兩人雖然面和但心不合,對一件事總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意見,導致下屬們也頭痛得很。
  • 英國公開20封聖旨,內容顛覆認知,學者:難怪天王能輕鬆殺死東王
    洪秀全從此深居宮中,不問朝政。據文獻記載,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初到南京的時候,「楊逆日朝洪逆所」——洪秀全還能每日都召見臣下。但為何隨著事態的發展,情況卻急劇變化,洪秀全從此「不出宮門……毫無出令事」,甚至自動放棄了領導責任? 我們都知道,太平天國之體制甚繁,尊卑之別亦十分顯著,權力高度集中,其封建性是不容置疑的。
  • 關於太平天國的內訌,內容顛覆歷史,學者:我們冤枉楊秀清了
    同樣,在《金陵雜記》和《金陵省難紀略》等史料中,也記載了楊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的事情,可見,楊秀清確實觸犯了洪秀全的大忌,洪秀全才密令韋昌輝除掉楊秀清。但楊秀清之死,一直存在許多不解之處: 第一,楊秀清掌握著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而且還可以「代天父傳言」,也就是說,楊秀清可以以「天父」的名義來發號施令,連洪秀全都不能反對。如果楊秀清想謀反,或者想稱「萬歲」,何必這麼麻煩,直接讓「天父」來傳旨,甚至讓「天父」命自己取代洪秀全,似乎更簡單。
  • 洪秀全親筆信被英國人公開,難道洪秀全被冤枉了?
    洪秀全建國後,自稱天王,實力最強,不過內政局勢並不穩定。根據歷史記載,東王楊秀清曾假借天父下凡,讓洪秀全將自己的「九千歲」改為「九萬歲」,意思就是他在天國的地位應該高於洪秀全。不過,誅殺楊秀清的種子也已經在他的心底發芽了。正當曾國藩的湘軍猛烈攻打太平軍都城時,洪秀全卻只安圖於享樂,好聲色犬馬,又害怕楊秀清奪取了他的權利,於是秘密命令北王、翼王以及燕王連夜率軍趕往東王府,誅殺東王!
  • 楊秀清遇害,洪秀全寫一封信交給英國特使,專家:我們都冤枉他了
    他的功勞遠大於洪秀全,讓一國之主的洪秀全感覺到了壓力的到來,所以才預謀了這場殘殺。而楊秀清也正是因為自己不懂的如何收斂,才招來了殺身之禍,以至於全府人員,全部都被殺死了。但是,事實的真相就是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的這樣嗎?對於一起出生入死,久戰沙場的兄弟,在剛剛建立政權不久,江山還需穩定之時,難道洪秀全真的要過河拆橋嗎?
  • 英國發現20道聖旨,難怪楊秀清被洪秀全輕易殺死,原因很簡單
    01「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權,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孫中山《太平天國戰史序》1856年6月,隨著太平軍不斷壯大,內部卻發生暴亂,韋昌輝在洪秀全的支持下,直接將楊秀清殺死,跟隨楊秀清的2萬多人也隨之被剿滅。在太平天國之中,洪秀全是一把手,楊秀清算是二把手,掌管著軍政工作。按照常理來說,楊秀清地位非常高,手握重兵,為何敗在了韋昌輝手上?1983年,有學者去英國參觀學習,在一家博物館發現了一批那個時候的「聖旨」。
  • 楊秀清被殺是咎由自取,還是洪秀全韋昌輝合謀所致
    太平天國正處高潮之時,離金田起義只不過五年,兵馬強壯,剛剛在揚秀清率兵橫掃清兵江南大營,正淘醉勝利之中時,突然韋昌輝帶3000人馬殺進東王府,將楊秀清滿門抄斬,還無辜殘殺太平軍精銳二萬餘人,韋昌輝犯下了使」親者痛,仇者快」的滔天大罪,罪不可恕!
  • 洪秀全為何會承認楊秀清是「天父下凡」?那不是拱手讓權嗎
    像當年上帝派大兒子耶穌下凡拯救世人一樣,在清末那種水深火熱的情況下,上帝派了他的二兒子洪秀全下凡拯救世人。現在楊秀清卻直接說他是「天父下凡」。也就是上帝來到人間。既然楊秀清代表的是上帝,按照中國人的理解,洪秀全在神界就是楊秀清的兒子。這樣一來,楊秀清就把權力凌駕在洪秀全之上。在古代中國那樣的環境下,楊秀清讓洪秀全乾什麼,洪秀全不敢不幹。
  • 殺死楊秀清明明是洪秀全的命令,為什麼後來洪秀全為楊秀清平反?
    洪秀全等人在金田村揭竿而起後不久就攻下永安州,隨後進行建制,楊秀清被封為東王,成為太平天國的二把手。數年的時間裡,馮雲山和蕭朝貴紛紛戰死沙場,洪秀全一頭扎進天王府後變不再管所謂的國家大事,楊秀清成為太平天國集軍、政、教權力於一身的大佬,洪秀全都不得不對他有所顧忌。
  • 大權在握的楊秀清為何鬥不過「不務正業」的洪秀全
    他認為洪秀全這個天王本就該是虛的,所以他就該像英國國王、日本天皇那樣只發揮精神象徵性作用,至於國家的軍政大權本就不該是由他過問的,而洪秀全在太平天國後期開始管事、攬權的行為則是對太平天國政權既定製度的破壞。
  • 在歷史中,楊秀清大權在握,為什麼洪秀全還能殺了他呢?
    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成了太平天國「本色」上的第一人。但是,短短三個月以後,在洪秀全「導演」之下,天京事項發作,楊秀清就被韋昌輝殺死,家人僚屬幾無避免。
  • 南京|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的幕後黑手不是楊秀清,不是洪秀全而是他
    一是這裡邊把誅楊的決定推到天王身上不妥,二是楊秀清很可能沒有逼封萬歲,三是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並非是得到天王密詔而返京,而是東王軍事戰略的調動。四是既然洪秀全沒有下達誅楊的密詔,那誅殺楊秀清的計劃,策劃誅楊的核心可能是陳承瑢,只是天王也默認了。
  • 楊秀清手握重權,又是天父,為何輸給不務正業的甩手掌柜洪秀全
    楊秀清的另一個身份也註定了洪、楊二人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楊秀清擁有「天父下凡」附體的特權,洪秀全雖然貴為天王,但卻只是天父之子。 在權力上,洪秀全是君,楊秀清是臣。 可是在宗教上,楊秀清是爹,洪秀全是仔。 所以,洪、楊二人一旦起了衝突的話該怎麼辦?洪秀全仗著自己是君,要治楊秀清這個臣的罪的話,楊秀清就搖搖頭、抽抽筋唱一出「天父下凡」的戲碼,成了洪秀全的爹的楊秀清便嘰裡咕嚕地罵洪秀全,然後當眾打洪秀全的屁股了。
  • 洪秀全楊秀清有眾多妻妾,卻鼓吹一夫一妻,來看他們如何自圓其說
    這是一部綱領性文獻,涵蓋了政治、經濟、生活、生產、宗教、婚姻、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其中對於婚姻家庭,該文獻赫然宣布「凡天下婚姻不論財」,否定了買賣婚姻,聲稱由國庫負責每家婚娶時的一切開銷,採用統一的標準,即給錢一千文,谷一百斤,強調「用之有節」,反對鋪張。
  • 天王洪秀全並無實權,為什麼能除掉手握重兵的東王楊秀清?
    按照太平天國創始人之一的馮雲山當初的設計,天王只是國家名義上象徵性的虛位元首,並無實權,就像現在的英國女王和日本天皇一樣大權在握的楊秀清,為何輸給了不問政事的洪秀全呢?《聖經》上有一句話:「上帝讓誰滅亡 ,必定先讓其瘋狂」,用在楊秀清身上,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