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和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還有很多俗語都是跟小孩子有關的,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那句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先的話還有意義嗎?
以前,因為醫療水平低下,婦女在分娩時只能選擇順產,而不能像現在這樣選擇剖腹產,因此,人們常用「瓜熟蒂落」來形容女性分娩的得體程度。因為以前女性只能順產,所以古人認為,生孩子的時間與孩子的命運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鄉下關於生孩子時間的俗語有很多,俗語說「男子漢必先生孩子,女子漢必先寡婦」就是其中之一。
男人佔三八必發,女人佔三八必寡中的三指是農曆三月,八指是每月都有八的日子,如初八、十八、二十八。俗話說,三八、三十八、三二十八年出生的人,將來運勢會很好,象徵著好運。反之,出生於這三天的女孩則象徵著壞命。那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同樣的日子裡,男女之間還有這麼大的差距?
聽鄉下老人說,農曆三月是萬物復甦的時節,農民又要開始一年的勞動了。在冬至節,陽氣會慢慢地開始增長,到了農曆三月以後,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暖和,萬物開始快速生長,陽氣也會越來越充足。古時候,男人代表陽氣,女人代表陰氣,所以在陽氣充足的三月裡出生的男孩,先天的陽氣加上後天的陽氣,這男孩就是好運的象徵。女孩就是陰氣,一般人認為,在陽氣旺盛的時候出生的女孩,運氣會很差,所以就有了「男三八必發,女三八必寡」的說法。
之前因為孩子出生的時間只能隨心所欲,不能像現在這樣來選擇時間,所以人們便以為出生的時間就決定了未來的命運。鄉下關於新生兒的出生期還有許多俗語,如「男二五八,女三六九」、「男不初一,女不十五」、「男怕子時生,女不忌午時臨」等。
這真是常言道的「事實」嗎?緣分真能在出生時就決定嗎?事實上,過去之所以會有那麼多關於出生時間的俗語,一是因為人們不能選擇新生兒的出生時間,二是因為人們把許多無法解釋的事情推到了出生時間。緣分不在於出生的時候,而在於後天所付出的努力。您怎麼看這句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呢?歡迎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