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文化節10月啟幕 中蒙俄共論萬裡茶道復興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安化黑茶文化節10月啟幕 中蒙俄共論萬裡茶道復興
2018-07-20 17:04: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第四屆中國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付敬懿 攝

  中新網長沙7月20日電 (付敬懿)第四屆中國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節將於10月27日至30日在安化縣舉行,期間將有來自中蒙俄三國多個節點城市的政府代表、10餘個國際國內組織、專家學者等,就復興萬裡茶道、加強城市間合作進行交流,共商經貿文化合作大計,傳承萬裡茶道文明。

  第四屆中國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節20日在湖南長沙召開新聞發布會。安化地處湘中偏北、北緯28度黃金產茶帶,是中國黑茶之鄉、萬裡茶路的起點之一。

資料圖,手工製作的安化黑茶產品——千兩茶。 付敬懿 攝

  本屆文化節以「安化黑茶世界共享」為主題,包括開幕式、安化黑茶日、安化黑茶茶商大會暨健康養生高峰論壇、安化黑茶鬥茶大會、第六屆中蒙俄萬裡茶道市長論壇、安化黑茶展示展覽、金秋茶鄉行等主題活動。其中,將確定10月28日為安化黑茶日,當日將以「免費飲、優惠購」為主題,與京東等電商平臺合作,線上線下聯動,實現百企、千城、萬店、千萬人參與,打造成為「雙十一、雙十二」式的「安化黑茶日」。

  鬥茶大會分為「茗門之戰」和「茗間高手」兩大板塊,「茗門之戰」參與對象為茶葉企業,而「茗間高手」參與對象為觀展遊客。鬥茶大賽將展現安化黑茶深厚的文化底蘊、突出安化黑茶產品特色、推廣安化黑茶茶藝,讓大眾更深刻、直觀的感受安化黑茶的魅力。文化節期間安化黑茶展示展覽,將有現場手工製作體驗和智慧農業遠程視頻體驗,為世界各國觀眾揭開安化黑茶的神秘面紗,觀眾可以身臨其境體驗安化黑茶的傳統製作工藝。

  而第六屆中蒙俄萬裡茶道市長峰會則邀請來自中蒙俄三國多個節點城市的政府代表、10餘個國際國內組織、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等參加峰會,嘉賓代表就復興萬裡茶道、加強城市間合作進行交流,共商經貿文化合作大計。峰會將挖掘、汲取萬裡茶道蘊涵豐富內容,傳承萬裡茶道文明,打造重走萬裡茶道旅遊線路,推動萬裡茶道國際聯盟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

資料圖,安化黑茶園。 付敬懿 攝

  2018年是安化國家級貧困縣摘帽之年,從2006年開始,安化縣立足資源稟賦,把黑茶產業作為跨越發展的強勁引擎,以茶業項目為載體、以文化傳播和科學支撐為兩翼、以茶旅融合為突破口,大力推進黑茶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安化脫貧攻堅。

  目前,安化茶園面積達到33萬畝,從事黑茶及關聯產業人員達34萬人,150家茶葉加工企業,實現茶產業綜合產值152億元,茶產業稅收達2.8億元,連續七年位居中國重點產茶縣四強,成為中國生態產茶第一縣、黑茶產量第一縣、科技創新第一縣、茶葉稅收第一縣。(完)

相關焦點

  • 重走萬裡茶道勘路之旅第二站 湖南安化
    安化亦是萬裡茶道的重要驛站和黑茶聚散地,斜陽古樹、古道茶馬、幽谷清風,見證了它曾經的馬鈴悠揚與黑茶榮光。安化黑茶濫觴於秦,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承續於民國,復興於當今。安化古稱梅山,其優越的自然環境與氣侯,優良的茶樹品種以及獨特的加工工藝,奠定了安化黑茶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的一席之地。唐宋以來,封建王朝的茶馬互市、茶葉專賣政策和萬裡茶道的開闢,為安化日後成為"中國黑茶之鄉"走向世界提供了舞臺。
  • 一片古老綠葉 譜寫萬裡茶道傳奇徵程(組圖)
    中國網10月29日訊 18世紀的「萬裡茶道」和新世紀的中俄油氣管道並稱為「世紀動脈」。來自萬裡茶道源頭的湖南安化的茶人們,再一次踏上了這條古老商路,又一次書寫了一片綠葉的輝煌傳奇。
  • 生態茶鄉相約深圳 安化黑茶閃亮茶博會--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
    「誠摯邀請五湖四海及海內外賓朋來到益陽安化做客,品一壺老茶,呼吸一次綠色氧吧,享受一回天然養生。」胡立安說,本次活動後,益陽安化還將舉辦「中、俄、蒙」三國市長峰會暨第四屆中國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節等系列活動,讓做茶的人更富有,讓喝茶的人更健康,讓賞茶的人更快樂。
  • 張孝嶽:萬裡茶道湖南段申遺的多重戰略意義
    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孝嶽萬裡茶道是中蒙俄間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是中蒙俄三國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湖南是萬裡茶道的重要始發地,需要充分認識萬裡茶道申遺的多重作用,才能持之以恆做好萬裡茶湖南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晉商與萬裡茶道 —— 管窺山西博物院「萬裡茶道」特展
    開通於17世紀,延續至20世紀初的中俄「萬裡茶道」,起點是福建武夷山,終點是昔日俄羅斯帝國的首都聖彼得堡,途經今天的中、蒙、俄三國。這條貫穿中西、綿延萬裡的茶葉之路,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條重要線路。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萬裡茶道」所承載的歷史人文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 萬裡尋茶道 赤壁借東風——探訪萬裡茶道源頭湖北赤壁市
    1843年,世界上第一塊青磚茶在羊樓洞問世,成為中國黑茶的鼻祖,赤壁羊樓洞也成為了青磚茶的發源地。  而歷史上聞名遐邇的"川"字茶品牌,是赤壁羊樓洞磚茶的代名詞,在邊疆和邊境牧民中享有很高的信譽。據稱牧民們在進行茶馬交易時,通常以三根手指摸一摸茶磚,只須摸出"川"字三道溝痕的,才被認為是正宗好茶磚。
  • 2019中蒙俄萬裡茶道申遺推進系列活動在武夷山舉行
    12月1日至2日,2019萬裡茶道申遺推進系列活動在世界雙遺產地福建省武夷山市舉行。中蒙俄三國有關組織和專家學者、「萬裡茶道」沿線城市代表深入研究討論,共同推動「萬裡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該系列活動包括「傳承、創新與共享:活化文化遺產、繁榮萬裡茶道」——中蒙俄萬裡茶道申遺推進交流,萬裡茶道(武夷山)工作會議,「萬裡茶道國際茶空間入駐企業」——武夷山首批入駐企業授牌及互動交流,2019年萬裡茶道(武夷山)申遺推進座談會等內容。
  • 辰溪綠谷項目開發商來安化縣實地考察安化黑茶
    紅網安化站12月11日訊(通訊員 吳香芝)12月7日,中國皇家文化藝術中心董事長蕭兵、愛國者藝術創意產業聯盟創意總監貝德諾維基、華語大業文化傳媒策劃總監黃廣生來安化縣實地考察安化黑茶。安化縣政協副主席瞿東江陪同考察。  辰山綠谷項目的前期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其禪茶項目需要安化黑茶的入駐。
  • 萬裡茶道再出發之二——萬裡茶道,中蒙俄共同的文化遺產
    萬裡茶道再出發6月9日,《參考消息》刊登文章《萬裡茶道再出發之二——萬裡茶道,中蒙俄共同的文化遺產》。新華社客戶端同步刊載《萬裡茶道再出發之一——在武夷源頭感受茶道今夕》《萬裡茶道再出發之二——萬裡茶道,中蒙俄共同的文化遺產》。網易、搜狐、騰訊、今日頭條、新浪、一點資訊、國際先驅導報等媒體轉載。
  • 【省級黨報朋友圈】共推「萬裡茶道」申遺 復興百年歷史榮光
    清代繼承並創新了明朝的「邊茶」政策,由晉、陝、甘等省茶商到湖南安化、臨湘等地長途販運黑茶去西北、俄羅斯,晉商進一步鞏固了湖南經漢口北上的茶葉運銷道路,使湖南成為中蒙俄「萬裡茶道」的重要源頭之一。今天的安化還仍保存著許多珍貴的茶文化遺址。
  • 安化黑茶與朱元璋後續
    上次我們說到朱元璋行軍時候遇到黑茶情況,接下來還是朱元璋與喝茶的故事從明朝開始,安化黑茶成為茶馬古道上運送的主要茶葉產品。明朝初期,安化茶農對剛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進行深加工,開始大批量生產。即使經過長期存放也能保存茶香的安化黑茶它在長途運輸後可以維持品質的穩定,特別適合邊銷。很快就受到茶馬古道沿線少數民族的喜愛。可這些茶農萬萬沒有想到,黑茶的出現,卻給當時皇帝出了一道難題。原來為了加強對茶葉市場的控制,明王朝把四川和陝西的茶葉定為專門在邊疆地區銷售的官茶而其他地區出產的茶葉是不允許邊銷的茶。安化縣生產出黑茶以後,很快就成了茶馬古道上的搶手貨。
  • 【萬裡茶道集結賽】湖南:時愈遷,茶愈興,行走在路途中的絢爛茶文化
    「萬裡茶道」最開始是紅茶佔多,後來黑茶當家。作為紅茶、黑茶主產地,湖南段是「萬裡茶道」中具有獨特遺產價值、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湖南段由古梅山區域陸路段、資江水路段、洞庭湖區域段和臨湘市境內段四個部分構成,各段的遺產結構較為連續和完整,並且保存了豐富的遺產內容。
  • 共推「萬裡茶道」申遺 復興百年歷史榮光
    這條縱貫中蒙俄三國、橫跨亞歐大陸的「萬裡茶道」,繁榮兩個半世紀,留存大量珍貴文化遺產。  一縷茶香飄古今。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熱潮中,中蒙俄三國共同致力復興這條古老的「萬裡茶道」,聯合發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倡議。「萬裡茶道」沿線的閩贛湘鄂豫晉冀蒙8省區積極響應、主動融入。
  • 「重走萬裡茶路」採訪團抵湘:尋茶道遺蹟、訪晉商後代
    做為重要產茶區的安化,與晉商的緣份更是淵遠流長。連日來,山西晚報重走晉商萬裡茶路採訪團走訪了中國黑茶博物館,在這裡見到了由山西、陝西茶商一同贈送於當地安化橋口關帝廟的古鐘。當採訪團隨行專家、中國商業史學會萬裡茶道專委會秘書長、祁縣晉商文化研究所所長田建看到博物館裡只有一張影印的《行商遺要》殘頁,問及館長得知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完整的《行商遺要》後,田建慷慨將隨身所帶的《行商遺要》影印本贈送於博物館。
  • 湖北赤壁:復興萬裡茶道源頭城市新風採
    赤壁市委宣傳部供圖  擁有"中國青磚茶之鄉"美譽的湖北省赤壁市,種茶歷史悠久,既是千年茶葉古鎮,更是中外聞名的萬裡茶道源頭之一。自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赤壁市以茶為媒,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復興萬裡茶道源頭城市新風採,取得明顯成效。  赤壁茶文化底蘊深厚  17世紀的萬裡茶道,是聯通中俄兩國的"世紀動脈"。
  • 河南省10處遺產點列入萬裡茶道申遺項目
    5月23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今年國家文物局將萬裡茶道申遺項目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標誌著萬裡茶道跨國申遺進入了關鍵性環節。  其中,我省南陽府衙、賒店古鎮、半扎古鎮、洛陽關林、潞澤會館、洛陽山陝會館、太行陘(河南、山西)、南陽天妃廟、扳倒井驛站、郟縣山陝會館等10處列入萬裡茶道申遺項目清單,涉及洛陽、南陽、平頂山、焦作等重要的節點城市,包括了萬裡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管理設施、商貿城鎮、代表性商貿設施、交通設施類遺存、信仰類設施等重要物證。
  • 萬裡茶道全圖路線將再次修訂
    8月4日,「萬裡茶道(石門)工作會議」在石門召開。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萬裡茶道(國際)協作體執行主席郭傑、武漢大學俄羅斯烏克蘭研究中心主任及教授劉再起等20餘位專家學者及參會代表實地考察石門古茶道遺蹟並對《萬裡茶道全圖》提出路線修訂意見。
  • 恰克圖——萬裡茶道的中轉站
    漫漫黃沙,徵程萬裡風正勁;  茫茫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  浩浩沙漠,穿越茶道艱難行。  當年晉商從武夷山出發,歷經艱險,九死一生,載著茶葉奔向「恰克圖」。「恰克圖」俄語意為「有茶的地方」,它是清代中俄邊境重鎮,承載著中俄兩國商人互通往來,述說著光榮與夢想的俄羅斯小鎮。
  • 武漢茶會|當雲南茶馬古道遇上漢口萬裡茶道
    每周一至周五 更新原創文章 東莞大益茶銷售有限公司與茶業復興聯合舉辦的十二星座茶會第十二場—處女座茶會,最後一場茶會我們來到了武漢觀香一舍舉辦。
  • 湖南日報|茶旅文一體,安化綠色發展步履鏗鏘
    安化是中國黑茶產量第一縣、茶葉稅收第一縣,歷經千年的茶馬古道是中蒙俄萬裡茶道重要起點,境內風雨廊橋、茶亭、茶碑等茶文化遺存眾多。「安化黑茶」獲評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湖南省十大農業品牌,特別是「世界只有中國有、中國只有安化有」的世界茶王安化千兩茶製作工藝,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方興未艾的安化旅遊產業,正逐漸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